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

时间:2022-07-08 18:3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

 

 伴随着迎接 2010 年的新年钟声,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发出的第 7 个聚焦“三农” 的中央一号文件, 充分表明中央对“三农” 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解决好“三农” 问题的坚定决心,再次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只有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才能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获得坚实支撑的明确信号。

  回眸 2009 年, 我们积极应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多次经受重大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 努力克服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 农业农村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取得了好于预期的显著成效。

 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 首次实现 40 多年来连续 6 年稳定增产; 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 5000 元大关; 农民工就业快速回升, 工资水平有所增加;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 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 科教文卫保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农村民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 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心气较顺, 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为党和国家战胜困难、 共克时艰赢得了战略主动, 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展望 2010 年, 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积累增多, 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也在叠加凸显, 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越来越多,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 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

 可以说, 做好今年的“三农” 工作,困难并未减少、 风险仍在增加、 环境更为复杂、 任务十分繁重, 要切实防止忽视和放松“三农” 工作的倾向,确保粮食生产不出现滑坡、 农民收入不陷入徘徊、 农村发展好势头不发生逆转。

  破解“三农” 发展难题, 根本出路在于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当务之急是要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今年一号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 这是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 认真研判“三农” 形势, 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重大决策。

  一号文件按照“稳粮保供给、 增收惠民生、 改革促统筹、 强基增后劲” 的基本思路, 突出统筹城乡发展, 在加快建立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和形成有利于城乡 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环境、 制度安排上有新的突破; 突出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在着力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支撑能力、 增强发展后劲上有新的举措; 突出强化强农惠农政策, 在全面提高政策含金量、 增强针对性和操作性上有新的亮点。

  稳粮保供给, 就是要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 努力保持市场稳定和价格合理水平。

 要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 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 扩大补贴品种和范围, 落实和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补助资金, 继续减少直至取消粮食风险基金地方资金配套。

 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 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 适时对主要农产品采取临时收储措施、 启动调控预案。

 全面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年内覆盖所有农业县(场), 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

  增收惠民生, 就是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要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 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将农民工返乡 创业和农民就地就近创业纳入政策扶持范围, 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 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

 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 合理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 继续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改革促统筹, 就是要着力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 协调推进工业化、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要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 引导生产要素向农村配置, 加大“三农” 投入力度, 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 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

 稳定和完善农

 村基本经营制度, 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对服务能力强、 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补助。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加快推进配套改革。

 坚持政府引导、 分级负责、 农民自愿、 上限控制、 财政补助的原则, 探索建立新形势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的有效机制。

 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 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 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 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 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实行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土地和财税政策。

  强基增后劲, 就是要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要把水利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 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

  按期完成规划内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大幅度增加中央和省级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规模。

 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 把 800 个产粮大县的基本农田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

 切实把农业科技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和推广应用体系建设上, 推动国内种业加快企业并购和产业整合, 抓紧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

 构筑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 推进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

 继续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 抓紧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三农” 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 把认识统一到中央对“三农” 发展的总体要求上来, 把行动统一到中央对“三农” 工作的具体部署上来。

 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 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尽早出台具体办法, 尽快安排相关投入, 真正把统筹城乡 发展的要求贯彻到方方面面, 把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举措落实到田间地头, 把改善农村民生的实惠兑现到千家万户, 不断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

 2009 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鲜明提出了要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 作为国家新增投资安排的优先领域, 细化实化了推进城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措施。

  在党中央十六大以来, 党和政府在改善农村民生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 农村公共事业加速发展。

 农村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 约1 . 4 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费书本费, 7 8 0 万名贫困家庭寄宿生得到生活补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国, 参合农民达到8 . 1 4 亿人, 截至2 0 0 8 年9 月底累计1 2 . 9 亿人次受益, 补偿资金1 0 2 0 亿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 4 2 8 4 万名农民被纳入低保范围。

 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绝对贫困人口持续大幅减少,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健康向上的农村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积极开展。

  但是,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 改善农村民生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目前, 农村仍有2 亿多人口饮水不安全, 1 1 0 万户、 5 0 0 万人口无电, 6 0 0 0 多个乡镇、 6 万多个建制村不通公路, 6 0 0 0 多万个宜建沼气的农户未建沼气, 2 0 0 0 万个农户仍住土坯房和茅草房, 农村人均占有教育资源仍不及城镇的五分之一、人均占有的公共卫生资源仍不及城镇的七分之一,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重道远。

 为此,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 到2 0 2 0 年, 城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 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 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农村基本生活保障、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 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按照这个要求, 2 00 9 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具体部署。

 重视改善农村民生, 要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要加大投入力度, 加快推进速度,扩大覆盖范围, 确保广大农民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文化方面, 要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教育方面, 要提高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 明确提出2 0 0 9 年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 国家新增助学金向农村生源学生倾斜。

 卫生方面, 要适当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 提高报销比例, 同时要求进一步增加投入, 继续加强县、 乡、 村医疗卫生公共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

 社会保障方面, 要较大幅度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 同时要抓紧制定建立个人缴费、 集体补助、 政府补贴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指导意见, 年内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1 0 %的县(市)。

  重视改善农村民生, 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要重点办好水、 电、 路、 气、 房5 件实事。

 水——要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 力争年内解决 6000 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的问题。

 电——要全面落实城乡 同网同价政策, 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建设规模。

 路——要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 争取2 0 1 0 年底基本实现全国乡镇和东中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

 路, 西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

 气——要增加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投资, 扩大秸秆固化气化试点示范。

 房——特别要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加快国有林区、 垦区棚户区改造, 改善农民住房条件。

 重视改善农村民生, 要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

 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后, 对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 低收入人口要全面实施扶贫政策。

 要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 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 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 认真抓好整村推进、 劳动力转移培训、 产业化扶贫、 移民扶贫等关键环节, 重点加快革命老区、 民族地区、 边疆地区的扶贫和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的综合治理。

  重视改善农村民生, 要进一步搞好农村社会管理。

 要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 力争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一要健全村民自治机制, 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 逐步建立农民群众平等表达诉求的制度化平台, 拓展农村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

 二要搭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 为农民提供生产经营、 文化卫生、 法律援助等多方面服务, 特别要为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妇女、 留守老人创造良好的生产、 生活、 教育条件。

 三要妥善解决农村征地、 环境污染、 移民搬迁、 集体资产处置等引发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尊重群众的合理要求, 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

 四要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反对和制止利用宗教、 宗族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 严密防范境外敌对组织对农村的渗透。

  中央关于重视改善农村民生的这些要求和举措, 具体体现了坚持把解决好“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根本要求, 全面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农村为重点改善民生、 加快形成城乡 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 必将进一步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 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 逐步实现广大农民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的目标。

推荐访问: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