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时间:2022-08-08 18:0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供大家参考。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领导四要点与创新四原则 刘志伟 国家行政学院中国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下面我想强调两个内容, 一个是领导者、 管理者创新思维要把握的四个要点:

 要知晓时势或要掌握大事, 判断大事; 第二个要求, 要抓住要点, 要知道要害部位进行着手; 第三部分, 要善于权衡利弊; 第四, 要善于用好人。

 同时, 我们还要一块儿交流分享领导者、 管理者创新思维的四个原则:

 不依赖、 不犹豫、 不反复、 不折腾。

 一、 领导四要点 领导者、 管理者在创新思维过程中, 领导艺术有四个要求。

 在这个内容中间, 我们结合着毛泽东主席在革命和建设年代的一些重大的关系到社会发展, 关系到党、 军队、 国家命运的重大决策中间, 他的创新意识, 他的领导艺术, 结合四个案例, 我们学习、 交流创新思维的四个基本要求。

 自古, 我们的祖先讲到领导者, 讲到军事领导者, 他能够胜任领导工作、 管理工作, 需要有综合素质, 这个综合素质体现在五个方面, 将者, 智、 信、 仁、 勇、 严也。

 这是《孙子兵法》 中间对军事领导者的要求。

 其他社会领域的领导者、 管理者可能有不同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但一个领导者、 管理者的勇气、 他的德行、 他的智慧, 这是从事领导工作、 管理工作任何领域所不可须臾离开的。

 人们说毛泽东在一生的领导活动实践中间, 无论是革命年代, 还是在建设年代体现的智慧、 胆识、 魄力, 人们评价他是有两句诗,“掌上千秋史, 胸中百万兵”, 他渊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人生历练, 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丰富实践, 成为他高屋建瓴, 决策中间的胆识和魄力的一个基础和原因。

 (一)

 善于判断大势 领导者、 管理者在创新思维过程中, 首先一个要求, 要善于判断大势, 我们可以结合着1945 年 8 月 28 日到 10 月 10 日长达 43 天, 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谈判, 这一重大史实,学习、 分享毛主席创新思维的领导艺术。

 1945 年 8 月 15 日, 八年抗战结束, 日本无条件投降。

 八年抗战, 中国人民付出了重大的牺牲, 迎来了这次胜利。

 抗日战争过程中, 中国的老百姓牺牲了三千多万。

 中国的军人,国民党正面战场多达 230 多万, 敌后根据地, 八路军、 新四军、 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 在

 抗日战争过程中牺牲了六十多万, 中国正规军在抗日战争过程中牺牲三百万。

 中国军民的重大牺牲迎来了这次胜利, 人民在胜利之后盼望着和平地建设家园, 不希望国民党和共产党再发生内战, 这就是民心向背, 而这种民心向背就组成了中国当时的社会发展的大势。

 蒋介石是一个大政治家, 他认识到这民心向背的重要性, 因此他要抓和平的大旗, 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 他判定毛泽东不敢来, 因为多年以来, 从大革命时期, 国共分裂以后, 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的部队上井冈山,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被称为“土匪”, 要会剿、 剿灭、 要围剿毛泽东、 朱德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被称为土匪的头目, 全国悬赏, 要用他们的脑袋, 因此蒋介石算定三封电报邀请他来和平谈判, 毛泽东不敢来。

 然而, 毛泽东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他认识到任何政党、 任何领导人不能够违背民心,不能够逆势而动, 一定要顺应民心向背, 顺应时代潮流。

 正如同辛亥革命的伟大领袖孙中山所说的:

 “世界潮流, 浩浩荡荡, 顺之则昌, 逆之则亡”。

 毛主席在民心向背面前, 在中国的大势面前, 他至个人安慰于不顾, 一定也要举起这和平的大旗, 一定要为民族人民的福祉而努力, 毅然决然亲赴重庆, 43 天和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 1945 年 10 月 10 日签订了《双十协定》。

 主席这种大义凛然, 至个人安慰于不顾的重大决策所带来的实际效果, 那是使全国人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也是谋求人民福祉, 顺应民心向背, 热爱和平的政党, 而在重庆 43 天和蒋介石, 国民党的政治谈判的本身 , 也是一个被国民党长期围剿的“土匪”, 一个匪党变为了 决定中国命运的两个同党, 一个平等的对手。从此, 使中国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 认识到了 毛泽东。

 因此, 1946 年 6 月 26 日, 国民党以进攻中国共产党的中原军区为开端, 国共内战全面爆发, 原定五年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最后三年实现, 1949 年 10 月 1 日,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新中国的诞生, 共产党代表人民掌握了政权, 就与毛泽东 1945 年重庆谈判有着密切的联系, 是历史发展脉络中间一个重要的一环, 而这重要的一环中间, 毛泽东之所以有这样大气魄, 敢于深入虎穴, 这背后就是他判断社会发展, 判断民心向背时势的结果。

 50 年代, 毛主席在读历史书中, 这个历史书描写的在南京建立的一个小朝廷梁武帝的历史事实, 他在书边的眉批上深有感触地写下了这两句诗,“时来天地同用力, 势去英雄不自由”, 这是一个藏头诗, 把第一句的第一个字、 第二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 大家都看到时势。

 (二)

 善于抓住要害 领导者、 管理者创新思维的领导艺术第二个要求, 判断大势的基础上就要抓住要害。

 抓住要害, 战争年代, 也是在解放战争过程中,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 一段时期, 苏联红军进军东北, 歼灭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陆的最后一支主力——日本的 62 万关东军。

 国民党的正规军, 主要在中国的南方以及西南各省。

 一段时期, 东北就成为一个巨大的战略空白点, 而东北在中国当时的版图上是一个能源基地、 交通发达的工业基地、 矿产基地, 是中国现代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在 1936 年,它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德国相当, 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认识到了东北的战略地位, 看到了这个要点, 作出了向南防御, 向北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这是长江以南的新四军收缩到长江以北,重点将八路军、 新四军的主力部队强占东北, 七大的 87 个中央委员调去了 21 位, 七大, 1945年 13 个政治局委员调去了 4 人, 60 万的八路军、 新四军正规部队调往东北最精锐的 10 万,棋高一着, 占得先机, 就是要抓住东北的要害。

 1946 年国共内战全面爆发, 1945 年底毛泽东决策, 委派林彪当年在八路军、 新四军、红军中间, 人称“常胜将军”, 善于领兵打仗的共产党的高级将领调往东北, 统领东北的党政军武装力量和党的建设。

 毛泽东指派林彪前往东北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受任于乱军之际, 奉命于艰难之间。

 只有林彪能够将东北统起来。”

 东北地区的我军在林彪的统领之下, 迅速发展, 到了 1947 年, 在东北这个局部地区就形成了一个我强敌弱的局面, 而在全国, 我们仍然像几十年来国共的对比一样, 是敌强我弱,敌大我小, 但在东北地区, 经过林彪带领的东北局、 东北民主联军的一年多的经营形成了我强敌弱, 国民党军 55 万东北地区的正规部队最后围集在由北向南, 长春、 沈阳和锦州三个地区。

 如何歼灭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 这是关系到全国的一盘棋。

 当时国民党蒋介石的手中三大军事主力围集在三个地区, 一个是东北地区, 一个是华北地区傅作义, 以及在黄河和长江之间的徐州地区, 徐蚌地区, 杜聿明、 黄维等兵团。

 毛主席敏锐地认识到, 这个时候东北地区又是解决全国问题, 推翻国民党蒋介石统治, 建立新中国的要害地区之一。

 这一个要害, 要防止国民党蒋介石三大主力之一, 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入关越过长城, 进入华北地区和国民党的第二个主力军团, 华北地区的傅作义集团联手起来,增大了消灭它的难度, 变为一个“硬骨头”。

 因此将东北地区, 卫立煌集团在东北地区就地歼灭成为影响整个解放战争全局的一个要害。

 在如何解决这个要害问题上, 毛主席和林彪产生了 分歧, 林彪认为抓住长春之地, 以抓留尾巴的方式留住东北地区, 就地歼灭, 而毛主席认识到锦州地区, 在渤海边的锦州联系关

 外东北和关内华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的门户, 锦州是要害。

 当然, 主席经过几个月的来往交流,成功地说服了林彪, 最后林彪带领中国野战军, 经过三天拿下锦州, 活捉了国民党东“剿总”上将副司令范汉杰, 歼灭国民党军 15 万, 打响辽沈战役的第一仗, 赢得了成功。

 活捉范汉杰之后, 范汉杰十分赞叹地说:

 “锦州就像一条扁担, 一头担着东北, 一头担着华北, 这是蒋介石的三大主力中间的两个, 一旦锦州打下, 这条扁担打断, 国民党、 蒋介石的两大主力就必然地遭遇覆亡的下场。

 非高人和胆识魄力者不敢为也, 对打锦州, 关门歼灭东北地区国民党军这一战略决策, 抓住要害之举赞不绝口。

 锦州之敌歼灭之后, 造成了关门打狗之势, 接着长春之敌, 郑洞国部、 曾泽生部, 和平起义投诚, 沈阳国民党军, 东北的主力廖耀湘部最后全歼在辽西地区。

 1947 年 11 月 2 号, 辽沈战役结束, 歼敌接近 48 万。

 从此, 中国革命几十年来敌强我弱之势发生了根本的逆转, 成为敌弱我强。

 我军正规军达到 300 万, 而国民党军只有了 297万, 成为中国革命由弱变强的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这背后是毛主席抓住了东北地区这个要害。在解放战争中间, 1947 年又抓住了锦州这个要害。

 接着, 平津战役歼灭华北地区国民党的傅作义部, 接着 1948 年初又歼灭淮海地区国民党军的第三大主力, 杜聿明、 黄维兵团, 势如破竹渡江, 解放南京。

 1949 年 10 月 1 日 , 原定五年完成的解放战争, 三年完成, 建立了新中国, 这就是抓住要害, 领导者破解当前难题,推进社会历史发展。

 这里边既有胆识和魄力, 同时这里头关键就善于抓住要害, 这是我们创新思维对领导者、 管理者的第二个要求。

 (三)

 善于权衡利弊 第三, 善于权衡利弊。

 新中国 1949 年 10 月 1 日成立、 诞生, 1950 年 6 月 25 日 , 朝鲜战争爆发, 北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 朝鲜战争初期, 发展十分顺利, 一直打到釜山港, 南韩的部队踞守在南韩的港口城市的局部地区。

 1950 年 9 月 15 日, 麦克•阿瑟带领的“联合国军” 从仁川登陆, 一举切断北朝鲜人民军的后路, 造成崩溃之势。

 整个北朝鲜的军队一溃千里, 最后退到了中国边境的鸭绿江边。

 这个时候金日成恳请中国出兵, 支援北朝鲜。

 斯大林也向中国共产党, 也向毛泽东提出要求支援金日成, 支援北朝鲜。

 新中国刚刚成立不到一年, 八年抗日战争, 三年解放战争,十多年的战乱, 百废待兴, 人民希望和平, 共同建设残破的家园, 当新中国成立时一穷二白,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相比较, 不说这 16 国联合国军, 许多西方大国都在其中, 英国、 法国、 澳大利亚、 加拿大等等, 就仅仅中国和美国的联合国军,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就和美国这个当时世界最强的国家对比, 毛主席算了一个账, 1950 年美国的 GDP2700亿美元, 中国只有 100 亿美元, 二十七分之一。

 美国钢产量, 现代战争是打钢铁, 美国当年的钢产量是 8700 万吨, 中国只有 62 万吨; 美国拥有制空权, 有战斗机 3400 多架, 中国一架也没有; 美国拥有制海权, 有战舰 340 艘, 中国一艘没有; 美国一个军的各型火炮 1500门, 中国一个军只有 36 门。

 兵力对比悬殊, 经济实力对比悬殊, 这是弊端。

 然而, 出兵朝鲜, 它的有利因素:

 第一, 保护了中国这个老工业基地, 中国当时最发达的地区, 东北地区的战略空间缓冲期, 保住了北朝鲜, 使战火推至鸭绿江之南, 不再烧到鸭绿江边, 当时战火已经是这个形势, 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就保住了中国东北地区的战略缓冲区。

 第二, 从道义上, 这是我们的邻国, 远亲不如近邻, 这是两个共产党的国家。

 第三尤其重要, 当时我们是社会主义阵营, 苏联是老大哥,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提出了共产党, 要求毛泽东出兵朝鲜, 支援朝鲜同志。

 我们出兵朝鲜, 那就向苏联老大哥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国际主义政党, 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个重要的力量, 做出过重要贡献, 就能够赢得当时苏联老大哥的支持, 获得来自苏联老大哥的宝贵的技术支持、 资金支持、 人才支持。

 果然, 1953 年 7 月 27 日, 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 中国人民志愿军从 1950 年10 月 19 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后, 将鸭绿江边的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回了三八线以南, 期间解放平壤, 还两度解放南朝鲜的首都——汉城, 赢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接着, 1954 年, 苏联老大哥对新中国的支持以 156 个大项目为骨干, 资金来了 、 技术来了、 人才来了, 建立起了新中国现代工业的骨干。

 毛主席在朝鲜战争的决策过程中权衡利弊中围绕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围绕着中华民族, 围绕着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这些重大利益,毅然决然, 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在许多领导层、 管理层,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主张出兵朝鲜的情况下, 毅然决然出兵朝鲜, 他是权衡利弊, 因此我们说领导者、 管理者。

 我们回到领导艺术上说, 什么是领导者、 管理者? 这是因为他们有权力调配资源、 调配人才, 领导者、 管理者是有权力的人, 为什么用权力, 权来界定领导者和管理者的社会角色?而这个“权” 字, 古人造这个汉字的时候, 这个“权” 的本意是个什么意思呢? 它是秤砣子,我们现在常用的是电子秤, 重物放上去, 电子显示屏显示数据, 称出了物体的重量, 而旧的称物体重量的器件, 我们看到主要是三个部分组成, 一个是称钩子, 钓着实物的重量, 要称的物品的重量, 一个秤杆上面有准星, 第三个就是衬托子, 称实物重量的过程也是平衡秤杆的过程, 平衡秤杆就是移动称砣子, 在秤杆上一旦使秤杆达到平衡, 大家看称砣子钓着秤杆上对应的准星部位, 也就是实物的重量, 古人把这个称物品重量的过程叫权衡的过程, 移动秤砣全达到平衡的过程, 因此, 古人把领导活动、 管理活动叫权衡的过程, 这是有深刻的道

 理。古人在那个时候就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三千年前在制造汉字的时候已经深刻地认识到领导活动、 管理活动是权衡利弊的过程, 为什...

推荐访问: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