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通用4篇)

时间:2022-04-13 12:35:01 来源:网友投稿

楷模:汉语词汇楷模:美国DC漫画旗下超级英雄楷模:陆翊演唱歌曲,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4篇

第一篇: 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同志先进事迹

心得体会

XXX高级中学XX组 XX

通过学校教职工大会专题学习和关注网络媒体,我学习了“时代楷模”卢永根同志先进事迹。卢永根同志高尚的人格魅力、崇高的师德、培育英才鞠躬尽瘁、助教励学无私奉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他一生的先进事迹让我深深地感动,颇有心得,是我们践行初心的示范。

卢永根同志是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水稻遗传学家。他对党和国家忠诚不渝,从教60多年来,始终将爱国奋斗精神贯穿教学科研和立德树人全过程,用一生至诚至真的执着行动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忠实履行了人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卢永根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是践行“四有”好老师要求的师表楷模,是新时代崇高师德的杰出典范,先后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全国“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等荣誉。

卢永根同志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

一、爱党爱教,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学习卢永根同志爱党爱教,为国家事业矢志奋斗的坚定信念。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工作中每天做好教学六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天班级日常管理,开好每一次主题班会,做好每一次学生答疑和师生交流。做好高2021届11班、20班、25班和高2022届8班物理教学工作和高2021届11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全力做好我的岗位本职工作。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争做“四有好教师”和“四个引路人”。学习卢永根同志潜心钻研、为造福人民勇于攀登的赤诚情怀。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思想业务两过硬。认真参加物理集体备课,积极向同组老师听课学习,钻研物理专业知识和高中物理教辅资料,研究教学大纲、高考考纲和考试题目,将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做好素质教育工作,做好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升个人教师技能素质。坚持课外阅读学习,积极和他人交流学习,参加物理教研活动,学习新课程改革,增长见识开拓视野。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二、立德树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是教书育人、塑造心灵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在工作生活中落实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行为准则。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习做人、学习做事。

学习卢永根同志立德树人、为培育英才鞠躬尽瘁的使命担当。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为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为他们今后美满人生铸造坚实的基石。坚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以身作则,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在思想上学业上生活上给予充分关注和关心,促进师生成长发展。

每学期开学初、半期考试、月考前后找全班每位同学交流一次,且平常不定期和学生沟通交流,关心学生学习,分析考试成绩,引导学生健康生活饮食,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家庭,排忧解难,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梳理学生的目标困惑,做好学生课后辅导,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三、艰苦朴素,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学习卢永根同志艰苦朴素、为助教励学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2017年3月,卢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这是他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卢永根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

四、不忘初心,以身作则勇于担当

作为一名教师,以卢永根同志为榜样,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始终忠诚于党,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承爱国奋斗精神,把毕生追求融入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中,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做好我的日常教学工作,带领学生不断进步成长。

不畏艰难困苦、勇于担当负责,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爱岗敬业、坚守岗位,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卢永根同志为榜样,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用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彰显新时代人民教师的价值本色和精神风范。

五、落实行动,争先创优不断奋斗

工作中以目标引领班级发展,宣传正能量,以班主任为核心,组织联系科任教师,制定一套班级管理制度,培养好一支优秀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培养一支优秀班级科代表队伍,培养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做好德育工作,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学会感恩,做好物理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和学科成绩,做好学生安全工作,保障学生健康平安。严格要求学生,有爱心、责任心、宽容心、耐心,工作细心、处事公平、有信心。在早自习、大课间体育活动、午休时间、眼保健操、英语天天读、新闻时间、第四节晚自习和学生晚寝时间勤到位,落实班级日常管理,打造一个优秀先进全面发展的班集体。

作为一名教师,向卢永根同志学习,学习他的爱国爱党爱教,学习他的坦荡胸怀,学习他的潜心钻研,学习卢永根同志立德树人,学习卢永根同志艰苦朴素。我们要向这位中华民族的“时代楷模”学习,发扬求真务实作风,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引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进步,考取理想的大学,将来做社会有用的人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天道酬勤,厚德载物,不懈奋斗,为班级发展、学校教育进步、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2019年12月18日

第二篇: 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

时代楷模李保国先进事迹(图)

  三十五年如一日,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扎根太行,用科技染绿荒山,把富裕带给乡亲,创建了一套完整的山区生态开发模式,探索出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赢得山区人民群众的深情爱戴。李保国先进事迹广为流传。
  他是太行山的儿子
  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饶桂生
  XX年4月10日,我校博士生导师李保国教授,因心脏病突发,猝然离世。噩耗传来,学校师生和太行山区的农民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他生前服务过的山区农民一批批来到家中吊唁,多地农民自发设置灵堂为他守灵,为什么一个普通大学教授的去世,会让这么多山区百姓悲伤和不舍?
  作为李保国生前所在学校的领导,我目睹了解李保国从一个学农爱农、要求进步的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山区综合治理专家,执着于太行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奋斗历程,感受到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报国情怀。
  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他常说,党把我培养成一个教授,就是让咱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干点事,我是一名党员,理应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他有强烈的大局观念,时刻听从党的召唤,1981年,刚刚大学毕业留校的李保国,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的太行山综合开发研究;1996年,河北中南部发生特大洪水后,他又率先报名参加省科技救灾组;XX年,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后,作为知名的山区治理专家,他积极为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在全省脱贫攻坚下乡干部培训大会上作首场报告,还亲自帮扶十几个驻村工作组开展工作。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总是为农户、企业无偿提供技术指导,既不拿工资,也不持股份,还时常自己搭路费。我曾听到有记者问他“你有这么好的技术,又常年奔波在外,每年至少也得有上百万收入吧。”他说,“不为钱来、不为利往,农民才能信你、才能听你的”。他夙兴夜寐、激情工作,尽管身患重度糖尿病和疲劳性冠心病已有多年,但他从没有把自己当病人看待,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始终冲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以超常的意志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李老师生前获得过诸多荣誉,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但他最看重的还是“优秀共产党员”这个称号,刻着“共产党员先锋岗”的标牌,一直摆在他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
  李保国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服务人民中寻找和实现自身价值。他曾讲:“我这辈子最过瘾的是干了两件事,一个是把我变成农民,一个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我’。”他经常走进田间地头,用农民的语言讲解技术,手把手地传授技术,培养了一批“永久牌”的“技术把式”。在他手机存储的电话号码中,有1/3以上是农民朋友的,并随时随地为农民群众解答难题,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生产为科研出题,科研为生产解难”的理念,把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他常说,“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为了农民的需求,为了产业的发展,他一次次探索创新,一次次开辟“战场”,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山区开发的典范,从邢台前南峪、内丘岗底、临城绿岭、平山葫芦峪,再到多得数也数不清的帮扶点,他所到之处,都用点石成金的科技之手,让太行山区的一个个村子绿起来、富起来,他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
  30多年来,他始终把“三尺讲台”和“田间地头”紧密结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及时充实到教学中,他主讲的课程生动、形象,实践性强、接“地气”,深受学生欢迎。他注重言传身教,无论是课题攻关还是下乡实习,都与学生一同住联排通铺,一同做试验课题,一同劳动实习,用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他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充满关爱,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不论是在校的还是毕业的,看到谁生活上有困难,都会主动帮一把。在学生心中,他既是严师又是慈父。
  李保国是脱贫攻坚的榜样。他教农民学科技,帮农民搞产业,为农民打品牌,在邢台县前南峪进行的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将贫瘠干旱山地变成了“洋槐戴帽,果树缠腰,梯田抱脚”的生态经济沟,成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在内丘县岗底,他开发了优质绿色苹果生产的标准化工序,打造了“富岗”苹果品牌,苹果年收入达XX多万元;在临城县凤凰岭,培育出全国知名的“绿岭”核桃,使过去赤壁几十里、草都长不好的荒岗变成了“花果山”“摇钱树”,带动了太行山区百里优质核桃产业带的发展;在平山县葫芦峪,将“山水林田路”山区综合治理技术做成标准化模块,指导园区连片高规格治理荒山3万多亩,带动周边地区复制开发荒山近30万亩。他用科技的力量使许许多多的贫困山村摆脱了贫困,帮助10万多贫困群众走上致富之路,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科技财神”“农民教授”“太行新愚公”。
  李保国是太行山人民的好儿子。他经常讲,太行山人民为我国革命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授,有责任、有义务为太行山人民脱贫致富干几件实事。35年来,他的足迹踏遍太行山所有山区县,身上沾满了泥土,心中装满了百姓。他把太行山当成自己的家,他把那里的人民当成亲人,年轻时在前南峪,为了方便工作,他把家安在了村里的石板房,和同课题组的爱人把孩子接到山里,一住就是4年多。农民也把李老师当成自家人,有一年春节,我给他打电话拜年,电话里,他兴奋地说,“我们全家在岗底村过年呢,这儿热闹,就是呀,叫我去吃饭的人太多,不去谁家谁都不高兴,我一顿饭要吃两三家,有时一天要吃6顿饭!”我真切地感受到,他和山里人在一起的那股子亲热劲、兴奋劲。在我们学校,有一件尽人皆知的事。有一天,李老师急着赶回学校上课,走到村边遇到堵车,他心里着急,下车看看,村民一看是农大李老师,二话没说,拆掉自家篱笆院墙,让他过去。李老师和山区农民亲如一家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李老师去世后,他的骨灰,被太行山区不同地方的乡亲带走,撒在他生前为之奋斗、牵挂的太行山上,与巍巍太行相融,与山区人民相依。
  李保国走了,但他的人生价值依然发光发亮,他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奋发前行!
  “我见不得老百姓穷”
  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 杨双牛
  我和李保国教授是1996年认识的。那年8月,连降暴雨,山洪暴发,洪水冲走了全村200多亩保命田,山场果树遭受了很大损失。村民们哭着说,“这日子没法过了。”
  这个时候,李老师随省里的科技救灾组来到了岗底村查看灾情。他递给我一张写在烟盒上的字条:“需要果树管理技术,我可以帮忙。李保国。”后面留了电话,还说:“你3个月修一条通往村后沟的路,路修好了,我再来。”
  岗底村是河北省内丘县太行深山区的一个小村,1984年人均收入不足80元,为了脱贫致富,从1985年开始,XX年种了20多万棵苹果树,但苹果质量特别差,到1996年还没摘掉穷帽子,迫切需要技术指导。
  20天后,路修好了,我给李老师打了电话,讲了我们的困难和愿望。没想到,他真带着铺盖卷来到了岗底村,一头扎进山里,查看果树情况,每天跑50多里山路,累得晚上都上不去炕。看到果树光疯长不挂果,他比我还心疼,说“我来晚了。”
  李老师对我说:“我是农村长大的,过去家里也很穷,所以我见不得老百姓穷。你相信我,依靠科技肯定能致富,咱们一块干,让老百姓尽快富起来,我一分钱也不要你的。”从那天起,这个愿望就在我俩心里扎下了根。他比我小4岁,他喊我大哥,我喊他老弟。我们哥俩一起干,一干20年。
  刚来岗底村的时候,李老师指着树上的苹果,跟我开玩笑说,“你看它们简直就是黑蛋子。”他还说,“3年内,要让这些果树长出金苹果。”
  向农民传授科学技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让农民能听懂、记住,李老师把技术编成顺口溜、歌谣,简单易懂接地气儿。
  李老师给村民上的第一堂课,是剪枝。他把课堂设在果园,亲自动手,一会儿用锯,一会儿用剪子,把一棵果树的枝条,剪掉了1/3。农民心疼得不行,还有村民找到我家里,急切地说:“你找来的这个教授到底行不行?这不是糟蹋年景吗?看他穿戴也不像教授。”面对质疑,李老师就一句话:“明年果树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如果损失了,算我的。”
  为了推广“套袋”技术,李老师买了16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因为以前村民使用不成熟的套袋技术吃过亏,这次很多人死活不敢用。李老师还是那句话:“损失了算我的。”
  李老师就这样一次次给村民们立着军令状,推广新技术。第二年初见成效,第三年果园的面貌全变了,一亩多卖了3000多元,带来效益900多万元,真成了金苹果。
  这下,村民打心眼儿里服了,以后全听他的,他说怎么干,咱就怎么干。李老师在岗底村扎下了根,他研究推广的28项成果中,有15项是在岗底实验成功的。
  从1996年到XX年这十几年里,李老师每年都有200多天住在岗底村,他把富岗苹果栽培技术分解成了128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是先对村民集中培训,然后再单独辅导。
  李老师刚到村时,画了两张平面图,一张是果园分布图,一张是村民住宅图。他经常到果园里转,看到谁家的果树有问题、谁家操作不规范,就直接找到村民家里去辅导。
  村里有些老树生了腐烂病,传染途径广,传播速度快,防治不及时,整个果园就毁了。村民十分绝望,想把树刨了种庄稼。李老师想了好多办法,并反复给果农做示范,就这样救活了100多亩果园。
  根据太行山独有的气候特征,李老师还对果树进行了树形改造,让树冠变成了垂帘形。改造后,果树变得通风、透光、枝条壮;苹果变得果形正、果面光、着色均匀见太阳。
  李老师在管理果树时,经常起早贪黑,探索、实践出绿色、有机苹果的治虫、施肥生物链条,形成了完整的生产、管理体系。富岗苹果获得了99世博会银奖、中国驰名商标、河北名片,一个极品果儿卖到了100块钱。
  这些都是李老师的功劳,可他却说:“科技致富,不能光依靠我一个人,要把农民变成我,把大家都培养成管理果树的专家。”他想方设法给村民办夜校、搞培训,建议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让100名果农在家门口读了中专。后来,62人拿了大专文凭,现在都在考本科。
  在他督促下,又请农校对全村208名果农进行培训,191人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人民日报报道说岗底是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我们村现有技师14名,农艺师1名,高级技师5名。
  在岗底20年,李老师始终保持着刚来时的样子:“比农民还像农民”。
  现在,岗底村富了,村民人均收入万元,村民都住上了楼房,做饭、取暖烧燃气,100多户买了小轿车。
  可是,就在今年4月10日,李教授去世了。李教授,我的好兄弟,岗底的好日子,是你用命换来的。我们要把你安葬在岗底高高的山冈上,让你看蓝天白云,赏日月星辰;把你的碑,立在山顶上,让你看见岗底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让你看着我们一起谋划的50平方公里生态大花园变成现实!
  我们的严师慈父
  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陈利英
  我是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1999级本科生,从本科毕业实习开始,一直跟随李保国老师从事核桃种植与研究。
  第一次见到李老师是在《经济林栽培》课上。那天,我和同学提前十分钟进教室,发现老师已经到了,就好奇地问:“老师来得这么早?”他笑着说:“刚从邢台基地赶回来,怕耽误上课就直接来教室了。”
  每次课,李老师都是提前到,准备课件、和我们沟通学习体会……还把手机号码告诉我们,说学习上有困难,可以随时找他。
  李老师讲课最大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他总能把书本上枯燥的理论,讲得明白透彻。慢慢地,我们都喜欢上了这门课,觉得果树管理并不难。然而,当我们走进果园才发现,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不容易。
  XX年初,我们随李老师到邢台临城县绿岭核桃基地毕业实习。不久后,他教我们嫁接,要求每人一行,按他教的步骤做,不但成活率要高、速度还要快。当时,小苗只有四五十厘米高,我们顶着太阳蹲着、跪着练习,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累得连饭都不想吃。但第二天,还得接着练。他说,所有技术都是这么练出来的,没有任何捷径。只用一周时间,我们全都熟练掌握了嫁接技术。
  XX年我考取了李老师的研究生。一入学,我们每个人,都接到一个学习任务清单,每一项后面都有详细的要求和明确的时间。XX年寒假,一个师弟没有按要求完成论文,老师要求他留在学校继续完成,直到大年三十写完才回家。

第三篇: 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

观看时代楷模杜富国先进事迹感悟

观看时代楷模杜富国先进事迹感悟

杜富国,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人,1991年11月出生,2020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陆军原云南扫雷大队四队战士,上士军衔。

杜富国的家乡湄潭距离永乐镇距离不超过20公里,在遵义这片英雄的土壤,革命圣地培养出的优秀儿女,红色精神渊源流长,传承不息。

总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永乐镇在集中观看22日晚播出的《时代楷模发布厅》时,当扫雷英雄杜富国深情讲述受伤以来的心路历程,听到战友为他录制的视频时,他哭了,永乐镇干部群众也不禁潸然泪下。

人民子弟兵,来自人民,服务人民,这五个字饱含令人心安的温度,饱含看重如泰山的使命责任。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是无数子弟兵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共和国的诞生,换来了现在的宝贵和平。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在和平年代,每逢急难险重,总是人民子弟兵所组成的那军绿色的波涛最让人放心。

“隔我们这么近,出了这么优秀的人民子弟兵,岁月静好的日子,是他为我们负重前行,他是我们遵义人的骄傲,真心希望英雄都能平安归来。”永乐镇群众杨兴琴略哽咽道。

“你退后,让我来”

杜富国面对危险时喊出的那句“你退后,让我来”,是担当、是责任、更是一种精神,它充分彰显了忠诚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民奉献的家国情怀,敢于担当的进取精神,直面磨难的刚毅品格,书写了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铁血荣光。

“为梦想继续奔跑”

“为梦想继续奔跑,我还能为家乡人民做贡献,我还要阳光、快乐地过好每一天”。身虽残、志仍坚,杜富国始终满怀看奋斗的人生激情。失去了双手和双眼,依然是想要学习掌握力所能及的技能,在新的岗位继续为人民服务。跑步、快走、用肘部夹笔练习写字 - - 每一个常人举手投足就可完成的动作,对杜富国来说都是需要逐步攻克的瞳碍,都是需要排掉的“雷”。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由此可见。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更要学习这种精神,抛头颅,洒热血,在践行为“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为初心和誓言不懈努力永乐镇组织委员周明月如是道。

人民心中的英雄,就是在这种点滴付出、无声坚守中浇筑而成,支撑起一个民族永续发展的脊梁。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免责声明:主要来源于会员投稿,部分来源于网络整理,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四篇: 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

生东军同志先进事迹

生东军,男,1969年10月27日出生,1991年7月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系管理信息专业,1991年8月参加工作,于200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9月调入原大连市税务局高新园区分局工作至今,先后担任区局团总支书记、征管科副科长、票证科副科长、科长、计征科科长、信息中心主任,现任税源管理一科科长。生东军同志从税以来,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奖,获得多项荣誉称号。2006年被市局党委授予“2004-2006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得市局“嘉奖”奖励,2008年被大连市信息化办公室授予“2006-2007年度大连市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被高新园区党组、管委会评为“2007年度先进个人”。
一、具有较高的党性修养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生东军同志能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党组织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思想理论上与时俱进,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敏感性和是非观念强,有较好的理论修养;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组织安排;思想作风端正,工作作风务实,生活作风正派,
-1-

能够自觉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廉洁奉公、秉公办事,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注重学习,钻研业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
作为一名非财税专业的同志,在工作中,生东军同志能够根据所承担税收工作的需要,认真钻研税收业务知识和会计基础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生东军同志在参加税务工作伊始针对自己在征管、发票、征收、计会等基础知识的上不足,从税务登记、受理纳税人申报、发售发票开始学起,认真研究税务登记表、发票票面以及纳税申报表中的每一项、每一个代码,逐项理解其含义、填写方法及在税务领域的用途,遇到不懂的有疑义的,实在搞不明白,就一声叔叔、一声阿姨地请教市局各业务处的高手。经过日积月累,逐步掌握了这些税务工作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生东军同志已经成为区局征收管理领域的行家里手,其税收业务能力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
三、具有多个科室的领导工作经验,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生东军同志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较全面的业务工作能力,几年来很好地胜任了征管、票证、征收、计会和信息等多个科室的领导工作。在工作中,能够及时收集和掌握有关税务业务动态,积极向局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反映工作情况;能
-2-

够严格贯彻局党组的各项决策,努力做好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团结同志、公道坦诚,在同事中有一定的威信。在担任计征科、票证科科长期间,其所在的科室分别获得过省、市级两级“青年文明号”称号。
四、具有扎实的业务功底、丰富的征收工作经验和较高的计算机软件编程水平,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多年来,生东军同志运用所掌握的征收管理工作经验结合精通计算机软件编程技术的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总局、市局的一些重点工作和区局的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体现出了开拓创新的精神。1996年,独立开发了涵盖征管、票证、征收及计会统四个业务环节的区局“征收管理信息系统”,并在全市国税系统中率先采用了基于IC卡申报的电子化申报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区局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和征管工作效率。2004年,自主研发了基于CTAIS系统的“综合查询”软件,为区局在税源管理、征收管理、纳税评估、海关完税凭证稽核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障,并被数个区局使用,受到广泛地好评。此外,2006年作为市局CTAIS2.0系统技术组的一员,在我市CTAIS2.0系统上线准备工作中,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征管工作经验和信息化技术,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保证了CTAIS2.0系统在我市顺利上线运行,受到了市局相关领导的肯定;2006年底,在参与总局进出口退税司、信息中心主持的新版“进出口退税软件”系统需求书的编写工作中,凭
-3-

推荐访问:先进事迹 楷模 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