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通用5篇)

时间:2022-04-16 14:45:01 来源:网友投稿

教材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它主要是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随着科技术的发,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5篇

【篇1】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

全力打造科技示范高位平台

莱芜市水土保持办公室

(2015年4月6日)

栖龙湾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莱城区口镇,总面积110公顷,2002年市水保办以租赁形式取得了50年使用权。该园区地形地貌及水土流失在北方土石山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显现了区域内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程度、危害及生态环境、地质地理特征。多年来,我们统筹规划,加快建设,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科技示范的整体功能已有效发挥。2007年,该示范园被列为“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典型小流域和典型监测点”;2012年,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围绕示范园的规划、建设及运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理念,统筹规划,建设四园十区精品工程

2005年,我们抓住水利部、水利厅鼓励支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总结数年来的工作经验,联合省水科院、山农大、省水文局,在全面勘察、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高标准制定了园区建设规划。园区总体布局结合项目区立地条件与科技示范体系,重点规划建设“四区十园”,实现园区建设功能互补、特色鲜明。

一是规划建设了科学试验与示范功能区。以科学试验研究为主,布设了气象因子监测园、坡地水土流失监测园、土壤水文生态监测园3个园,为水土保持科研人员提供研究示范基地和窗口。主体工程现已建成自动气象站1处、径流观测小区1处、实验室1处。

二是规划建设了技术示范与推广功能区。以汇集展示当今水土保持技术及系统集成为主要功能,建设坡面生物工程示范园、沟谷综合整治示范园和高效特色产业示范园3个园,为广大民众提供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样板示范及科技服务。主体工程现已建成治沟骨干工程1座、蓄水谷坊6座、蓄水池4座,石坎、土坎梯田3.1hm2,果园13.28 hm2,发展节水灌溉10 hm2。

三是规划建设了科普宣传与教育功能区。以宣传、教育和培训为主要功能,配置科教培训园、模拟示范园和水土保持植物园3个园,为广大中小学生和民众学习科技知识以及开展对外技术交流提供服务。主体工程现已栽植水保林30 hm2,完成封育治理56.11 hm2,设置模拟降雨观测场1处,布设宣传版面30多块。

四是规划建设了生态休闲与观光功能区。以园中心区两座小二型水库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利用滨水地带优越的环境条件,因地制宜设置精品景点,同时通过汇集、配置北方地区不同景观格局的植物树种,营造一个认知植物、爱护植物的绿色休闲空间,打造了一处休闲游憩园。主体工程现已完成两座水库除险加固,拦蓄水源360万m3;实施园区绿化、硬化、亮化“三化”工程,栽植花草苗木6万株,边坡喷播1.2万m2,铺设步道17条,建成旅游主干道路4.5公里、生态长廊120米以及亭阁等其他景观建筑12处,安装太阳能路灯5盏,设置休闲垂钓区、槐花桑葚桃杏采摘园6处。

二、精心组织,全力实施,构建科技创新工作平台

“四区十园”工程面广量大、技术要求高。为此,我们密切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协作,最大限度地进行科学布局、优化设计和精心施工,确保园区建设浓缩与汇总近年来水土流失治理的最新经验和成果,为创新生态环境治理的新理念、新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研发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

一是引进新技术,加快发展了高效节水灌溉。引进风力提水设备4台套,自主研发和装配使用风力与太阳能蓄能提水一体机,实现了利用光能和风能的自动提水。采取“项目+企业+用户”模式,对上争取省厅科技推广项目资金,引入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综合应用和展示喷灌、带灌、滴灌和小管出流等多种现代节水技术,装配“生态型水资源智能管控装置”10台套,网络化布局节水管道6200米,分区配置视频监控器8台,并应用无线网络控制平台和手机指令启闭用水设备,实现管控系统的远程控制、视频检查,建成了节水灌溉示范区。

二是配置新装备,扎实开展了水土流失监测。建设了10°~30°五个自然坡度25个径流观测小区,全年全天候采集水土流失信息,每年向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报送监测数据1000多件次,为生态建设战略决策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引进德国自动集水采集系统、模拟降雨系统、植物根系自然生长观测设备、土壤理化试验设备等先进装备,数次开展了水土流失试验和研究。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控制站、量水堰,配置泥沙自动采样机、自动水位计、自动雨量计等设备,对水土流失状况实时监测,对比分析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成效,充实了科研基础资料。

三是探索新经验,高效推进了坡地综合治理。在园区内建设石坎梯田0.8 hm2,砌石2400 m3,护坡1600 m;土坎梯田2.3 hm2,整修边坡7660m,边埂栽桑植果6100 m2;形成了不同措施、连片治理的坡地展示工程。探索总结生态袋在河道护坡中的成功经验,把握生态袋护坡成本低、施工快、生态效应显著等特点,计划将其用于梯田护坡,大面积推广应用。目前,经治理的梯田,从山脚盘绕至顶,不仅改善立地条件,蓄水保土,增加收益,而且形成了一条条优美如画的曲线,装点了景色怡人的生态园区,也为同类项目建设提供了治理技术的经验借鉴。

四是融入新理念,努力打造生态清洁与文明和谐园区。建设中,我们开挖明渠、埋设暗管,保障了雨洪利用、雨污分流,加固水库、疏通沟渠,构建了抗旱排涝工程体系;对沟道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栽植护坡林木,兴建了大批谷坊和排水沟渠;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坡面,建立乔灌草相结合的植被覆盖,适地栽植水保林,发展经济林,耕种农作物,形成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得益彰的立体防护网络,加速培植了绿色经济;采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技术,集成利用节水、节肥、节能技术以及农田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控源减排技术,综合调控面源污染,落实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的各项要求。管理上,我们配备专职管护人员,完善管理维护和运营服务工作机制;实行封禁治理,严防猎杀鸟兽;开展宣讲服务,传播园区文化;营造清新氛围,规范旅游行为,使园区万木葱茏、鸟飞蝶舞、生机盎然,吸引游客览四季风光、学科技知识、留文明风范,共同构建了天蓝地绿水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在创新理念、构建文明和谐小流域上树立了典范。

三、典型引领,辐射带动,扩大园区建设示范效应

栖龙湾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历时十年打造,形成了集生态、科研、技术推广、科普教育和休闲观光为一体、功能完备的科技示范体系,并充分发挥了园区建设在服务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支撑、辐射和带动作用。

一是总结推广治理模式,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结合栖龙湾小流域治理,探索和完善了地成、水成、林成、路成、主导产业成的“五成”治理模式以及沟道梯级开发、生态观光等5种综合治理模式,并以此为指导,帮扶基层建成了龙山、茶叶等一大批生态建设示范工程,并有12个被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孝义河、大王庄河等小流域通过治理,形成了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个产业链、一道风景线。先进的治理模式不仅改善生态环境,也加快推进了规模化治理、区域化开发、产业化发展。全市已形成北部山区生态旅游、干果生产经济带,南部山区优质黄金桃基地,东部山区优质水源保护区,西部平原“三辣一麻”种植区,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互惠双赢”。这些治理模式,在同行业研究领域及推广应用单位中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是组织开展科技研究,为防治水土流失提供了技术支持。

完成了栖龙湾新型钢坝设计和施工,首次采用有限元理论进行设计计算,建成了亚洲首座柔性钢坝。完成了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典型小流域监测、SCPS水土流失监测管理系统技术引进以及鲁中南山区坡地水土流失监测与评价等项目。完成了《坡地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定量分析与防治研究》、《棋山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研究》等课题。以上研究成果,荣获地(厅)级科技进步奖5项,并在黄河流域多个省市得到应用,累计产生经济效益6亿元。

三是坚持资源开放共享,为增进交流互动提供了最佳场所。示范园通过科学布局、园林生态化设计,园区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体模式及其景观得到全面展现,已成为良好的展示平台、宣传平台、培训平台、合作平台。2011年,示范园被省科协命名为“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如今每年接待中小学生及游客3000多人次,组织宣讲50多场次,发放《科普手册》、图文资料5000多本。作为省水科院科学试验基地、山农大教学实习基地,每年接受科研人员和大学生教学实习300多人次,开展了多个科研试验项目。作为园林生态型科技示范园的典范,先后吸引100多名来自德国、美国以及全国各地水利系统的专家学者前来观摩学习、开展学术交流,为我市留下了新时期治理水土流失的前沿技术和宝贵经验。

十年来,栖龙湾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以政府投资、项目引资、园区绿色经济为筹资主渠道,采取“项目支撑、工程自建、开发旅游、公益服务”等建管模式和运行机制,革新荒山秃岭,打造绿水青山,提升科技含量,开放展示平台,实现了生态环境优、治理模式多、示范作用大、服务功能强、综合效益好的建设目标。创建科技示范园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标准建设植物园、打造亭台楼榭人文景观、实现“路通、灯亮,岸绿、水盈”等目标,仍然任重道远;资金需求大、运营较困难、管护需加强等问题还亟需我们克服。我们决心借这次会议“东风”,倍加努力地工作,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园区功能,力争把栖龙湾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成为一流的示范园区。 

【篇2】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外语系外语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高等教育是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根据有关通知,为加强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继续实施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对外语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外语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应使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条件和保证。

外语类教学的指导原则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强调打好语言基本功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因此,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使学生具有运用外语进行实际工作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为了方便学生参与一定的职业活动和岗位实践活动,获取实际工作中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增强实践能力;为实现外语的人才培养目标,建设好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最基本保证。

二、外语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主要途径,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切实加快技能人才培养,以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

三、外语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1.区域性原则:立足于本地区,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努力提高实训基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渐进性原则:实训功能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由浅入深,随着外语类专业教学的深入逐步展开,符合外语类专业的教学流程,有利于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训教学体系。

3.系统性原则:实训基地的各实训环节,应考虑各自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形成具有强针对性的实训功能,每个实训环节用于解决对应人才培养的特定能力。

4.应用性原则:实训教学环节应根据实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设置,提供的实训环境要符合应用现状,由于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发展极为迅猛,实训环节必须跟上当前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最新水平,有能力在总体框架不作大幅调整的情况下,根据需要随时做出扩充和更新。

5.开放性原则:在环境和总体设计上要具有社会开放性,不仅可以为校内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而且能承担社会相关专业的培训任务,为社会提供多方位服务,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基地。

6.产学研结合原则: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加强与企业的联合,与产业的结合,与社会的融合,保证其科学先进性,使学生和受训者参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的实际运作,通过实践使受训者更深刻地了解并准确地把握岗位技能、要求、社会环境、市场环境、企业运作管理模式等。

四、外语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

外语类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种基本模式。

校内实训基地是设在校内的以学生训练为主,紧跟现代科技、生产、服务、管理发展前沿的实践训练场所。其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无法完成的能力训练。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注重真实性、高技术性和通用性,使其尽可能贴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尽可能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反映外语类专业市场领域的新动态、新需求。外语类专业实训基地不仅应该成为学生的训练场所,还应该成为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可以通过建立多媒体情节模拟实验室,举办求职模拟面试、英语俱乐部和夏令营活动等形式进行实训教学。

校外实训基地是设在校外的学生“零距离”接触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训练场所,是对校内实训基地的有效补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外语类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依托行业、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质量英语类专业实用人才的有效途径。“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是建设外语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重要手段。校外实训基地的规划应依据外语类专业核心能力的要求来进行规划;应本着优势互补,校企“双赢”的原则来进行建设;应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校友和合作公司的桥梁作用。目前,我系已建立了几个校外实训基地。

五、外语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

1.建立有效的外语类专业实训基地,要从思想上转变教学理念,开展具有外语类专业教学研讨活动。长期以来,外语类专业教学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实训环节被严重忽视。教师习惯于通过课堂教学来传授知识,缺乏对实训教学重要作用的认识。因此,要大力开展关于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教研活动,必须认真领会外语类专业教学的要求,重新认识外语类专业教学自身特有的规律、方式和内容。教学人员要从根本上确立课堂教学无法替代实践教学的思想,重视并投入到实训教学当中去。

2.实训基地建设要根据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对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提出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编写高职高专教育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教材,依靠行业共同确定专业的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要求,制定各项技能特别是核心能力的考核标准,严格考核制度,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3.实训基地建设要根据外语类专业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课程、调整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

4.在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要根据外语类专业教育教学的特点,根据地区和行业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技术含量,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实现实践教学手段现代化。

5.要依靠企业,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外实训基地,形成有效的运作机制,逐步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

6.实训基地要灵活多样,要以终身教育的思想去审视社会对技能的要求。实训教学模式要充满柔性,既能适应长期教学实践的需要,也能满足短期实训及在职人员的职业培训需求。

7.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技能的“双师型”实践教学教师队伍。要聘请一批来自中小学的优秀教师、企业的工程师、专家、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以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促进产学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要利用实训基地对校内教师进行专业素质、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现代化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

六、外语类专业实训基地的主要实训内容

外语类专业实训基地实训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实训、外语类专业的教师实训和外语类专业所设专业方向所需的技能实训。

1.对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实训包括听力实训、口语实训、翻译实训、写作实训、谈判实训、导游实训、幼儿英语技能实训和专业方向业务流程实训等六个方面。通过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的训练,强调语言基本功和语言应用能力并重,使学生能够在训练中快速掌握并应用各种技能。(具体内容见附件1)

2.对外语类专业的教师实训包括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技术水平实训两个方面,教师专业水平实训包括听力实训、口语实训、翻译实训、写作实训、谈判实训、导游实训、幼儿英语技能实训和专业方向业务流程实训等;教师教学技术水平实训包括教学设备使用技术和课件制作技术实训。通过教师实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具体内容见附件2)

3.对外语类专业所设专业方向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实训。简单的听说读写译已满足不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外语类专业所设的专业方向能更好地解决语言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问题。(具体内容见附件3)

七、外语类专业实训基地的管理

高校要加强对实训基地的领导和管理工作,要建立定期检查指导工作制度,解决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实训基地做好建设、发展、培训的各项工作。要根据实训基地的特点和需要建立既具有教育教学特征,又具有实际工作特征的强有力的实训基地组织管理机构。要选派数量适当、思想品质好、专业理论水平高、专业技术能力强和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人员担任实训基地的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以保证实训基地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及实训质量的不断提高。

实训基地要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队伍建设和人员管理制度,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有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有可操作的师资培训计划和实施措施。实训基地人员,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要有合理的学历、技术职务和技能结构,以保证实训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强。

附件 1.外语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一览表

附件2.外语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践课教师培训一览表

附件3.外语类专业所设专业方向实训基地建设一览表

附件4.外语类专业所设专业方向实训基地建设预算

【篇3】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职称外语水平要求相关政策规定

根据浙人专[2007]80号(杭人专[2007]162号)、浙人专[2006]118号、浙人教[1997]146号、杭人专[2007]206号以及省人事厅关于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有关问题的解答等精神,职称外语水平要求的相关政策规定如下:

一、申报专业技术资格应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相应等级考试。

申报专业技术资格

正高级

副高级

(含不分正、副高级别

的系列)

中级

报考外语等级

A级

B级

C级

二、凡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的人员由省人事考试办公室发放成绩通知书。其中:对达到全国通用标准分数线的,在申报对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时有效;对达到省定标准分数线的,在2年内申报对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时有效。

三、经考试、考核认定取得全国专业技术资格和职业资格证书,受聘职务是否需要具备外语要求,由聘用单位确定。

四、申报中小学教师(含实验、教学管理)、艺术系列和文学创作、群众文化、社区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外语不作要求。

五、申报会计、经济、统计、审计、新闻、出版、农业技术、技校实习指导教师、广播电视播音、律师、公证员、图书资料、档案、电影放映专业技术资格,以及长期在野外从事林业、水利、采矿、测绘、勘探、铁路施工、公路施工、建筑施工等专业技术工作,年龄在40周岁以上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时,职称外语成绩不作为必备条件,作为专家评审的参考依据。

六、凡申报体育教练员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可参加我省单位组织的体育教练员职称外语考试。考试成绩2年内有效(浙人专[2006]118号)。

专业技术资格

国家级教练(正高)

高级教练

(副高)

一级教练

(中级)

省考外语等级

A

B

C

七、申报评审我市评审权限内的工程技术、技校教师等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年龄在40周岁及以上人员,职称外语成绩不作为必备条件,作为专家评审的参考依据。我市实行以考代评和考评结合的人员报考、评审专业技术资格时,职称外语不作要求(杭人专[2007]162号)。

八、参加浙江省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并取得英语二级、日语三级以上合格证书的人员,3年内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可免于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相应等级考试(浙人教[1997]146号),具体对应关系:

省考

英语水平四级和涉外级、日语水平一级和涉外级

英语水平三级、日语水平二级

英语水平二、日语水平三级

全国考

A级

B级

C级

九、职称外语免试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在申报专业技术资格时,可免予相应的职称外语等级考试:

(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荣获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

(二)年满50周岁。

(三)曾在国外留学并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在国内获得博士学位。

(四)取得外语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

(五)在国内取得硕士学位;取得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合格证书(或按新考试标准成绩达到总分的60%以上),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

(六)取得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三级以上合格证书的。

(七)正式出版过译著,译文累计3万汉字以上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译文累计5万汉字以上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译文包括汉译外和外译汉)。

(八)通过WSK、GRE、GMT、托福等考试,以及中央有关部委组织的出国留学人员外语考试,成绩达到合格标准;或经组织批准,在国外连续进修1年以上。

(九)通过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组织的全国工商企业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考试(简称BFT)中级者,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通过BFT考试高级者,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十)转评、兼评专业技术资格。

(十一)从事具有中国特色、民族传统的临床中医、中药,民族医药,古籍整理,工艺美术,文物博物,考古等专业技术工作的。

(十二)经组织选派在援外、援藏、援疆、支边期间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的。

(十三)机关工作人员调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首次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的。

(十四)在乡镇以下基层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十五)申报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和初次确认专业技术资格的。

十、其它说明事项

(一)在2004年底前取得国家职称外语等级考试A级合格证书,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可不参加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在2004年底前取得国家职称外语等级考试B级合格证书,申报中级和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可不参加职称外语等级考试。

(二)在抗震救灾中立功受奖和经批准奔赴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工作3个月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3年内申报专业技术资格时可免予外语考试。(浙人社发[2009]22号)

(三)原医古文、古汉语统一考试不再进行,相应人员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

(四)博思(bulats)水平测试二级以上者,申请评审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可免试职称外语考试。

(五)有外语要求的申报对象,须提供有效的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证书或成绩单原件;符合外语免试条件人员需填报职称外语免试审核表。

【篇4】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申 请 书

教材名称: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学

主编姓名:

工作单位:

申请日期: 2011年3月29日

一、申报教材基本情况

教材名称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学

新编/修订

修订

学科类别

经济学

修订教材

原教材出版时间

2007年8月1日

累计印次

1

原教材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累计印数

1

内容简介、修订内容及比例: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绪论、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资金的时间价值、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市场预测方法、决策技术、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价值工程、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修订内容及比例:

绪论部分增加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增加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技术经济效果评价。修订比例为1/4左右。

新编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为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专业使用教材。全书以系统的理论、详实的案例及图表为读者介绍了建筑工程技术经济的完整知识体系。

全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绪论、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资金的时间价值、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与项目后评价研究、营利性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效果济评价、非营利性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效果济评价、建筑生产活动与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价值工程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本、专科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及自学考试等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注册建造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投资咨询工程师考试参考用书。

适用层次

本科/ 高职高专

高职高专

课程类型

基础课程 / 专业课程 / 其他

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造价、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等专业

参考学时

72

估计字数

45万字左右

三年预计使用册数

1万


二、主编情况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1943年7月

职称

职务

教师

学历

大学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电子邮箱

主要教学经历

授课名称

起止时间

授课对象

所在单位

教学、科学研究、实践经历中的获奖情况:

曾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任教,主要研究方向是建筑管理和房地产,曾担任全国工程监理教材的主编,其多篇学术论文对业界产生较大影响。

曾经编写过的教材

教材名称

出版时间

出版社

获奖情况

(十五/十一五/精品教材/ 其他)


三、参编人员情况

姓名

年龄

职称

工 作 单 位

四、本教材特色和优势

申报基础(教学改革的基础,教材或讲义试用的次数及效果,社会效益等)

《技术经济学》这门学科,以往的教学方法,大多是讲解、灌入式的教学行式,一堂课的时间基本上都是纯理论教学,在习题设置上,没有多少针对性,因为我国目前工程(技术)经济学的课程内容,是针对所有工科学生而开设的,故而案例的设置建筑工程的针对性不强,都是泛泛的而讲,笼统的来学,因而对于建筑工程类的高职高专的学生而言,更需要有一本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实践性的教材,才能实现教学过程的有的放矢。

1、发展方向

这本教材的编写力求教学内容与形式上的改革,改满堂灌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目的,实践巩固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循环教学模式,努力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教材内容上,我们也做了部分调整,强化了一些针对建筑工程行业的经济分析内容,如: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与项目后评价研究、营利性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效果济评价、非营利性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效果济评价、建筑生产活动与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弱化了一些宏观经济范畴的一些章节的内容,如:国民经济评价、工程项目后评价、价值工程等。

在实训方面,我们采用校内模拟实训,通过真实案例实操训练,让学生具有独立进行方案评价、方案比选、财务分析、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技能。

2、教材价值

从社会角度看,促进管理科学化,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工程经济学的理论支撑。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突出,如何节约资源、如何控制工程成本、如何选择较优方案、如何进行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教材针对目前工程建设与经济发展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从个人角度看,工程经济知识是工科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培养的学生有的将来会为工程师,

作为工程师,济上可行是技术方案能够实施的前提条件;技术经济效果的最佳匹配是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作为研究者,资源约束是从事研究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是决定研究成果价值的重要因素。作为管理者,处理好技术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工程管理工作的核心。

从教学价值方面来讲,目前的一些教材的教学出现了“虚目标”、“泛目标”、的现象,无疑是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了次要位置,课堂教学的价值转向了教师个人才艺的展示。这种“师本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在精心演绎教师个人的“钻研所得”,而这种教学离学生实际相去甚远,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圈子里“学习”,而不清楚为什么学、为什么要这么学。一些教材抛开具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全不顾高职高专的学生学习兴趣淡、基础差、自控弱的特点,却津津乐道于某个教学方法,而实际上,离开了学生的发展,任何所谓高明的教学方法都是技术的堆砌,而不是教育的智慧。因此,教材的知识结构改革和知识阐述方式才是教学工作的重点,而本教材正致力于此。

3、人才培养

工程经济所涉及内容是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工程经济学是工程与经济的交叉学科,具体研究工程技术实践活动的经济效果。它在建设工程领域的研究客体是由建设工程生产过程、建设管理过程等组成的一个多维系统,通过所考察系统的预期目标和所拥有的资源条件,分析该系统的现金流量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运用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解决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到施工及运行阶段的许多技术经济问题。比如在建设项目决策阶段,要确定项目投资估算额、资金筹措方案、建设工期等重大问题;在设计阶段,要确定具体的产品方案、工艺方案、建设方案;在施工阶段,要确定施工组织方案、施工进度安排、材料的选择等;在生产运行阶段,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内外部条件,进行各种原料配比的确定,各种工艺条件的选择等等。如果我们忽略了对建设项目进行工程经济分析,就有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工程经济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将工程管理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之上。

本教材可作为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建筑工程技术等建筑相关高职专业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建筑类资格证书考试用书。

4、效果预测

本教材对教师的实践经历要求有一定的要求,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才能向学生精准传授课程内容。

教材把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作为重中之重,因而非常注重对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多章节采用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对学生进行实训,经过对整门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至能够综合的应用建筑技术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实际经济问题,使学生基本形成工程师应具备的工程经济体系。

本门课实行课堂实践教学与期末实训相结合方式进行教学与考核,通过期末实训,加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实训项目可以是工程项目的可行研究、项目投资的风险评估等。

教材研究(列举国内外的同类教材,并分析其优缺点,若无同类教材请注明)

国内的大部分工程经济学或者技术经济学教材,内容适合所有的工程建设领域,正对性不强,属于面的层次,具有普遍性。国内的同类教材的优点是理论体系完整、缜密,知识点前面;缺点是针对性不强,教材基本适用于所有的工科学生,对于从事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显得重点不够突出。

本教材立足于解决建筑工程中的技术经济问题,对于工程建设中经常所涉及到的技术经济问题基本上都做了讲解和阐述,都有系统的知识结构作支撑,对于工程建设中很少用到或者碰到的技术经济问题,就用了很少的篇幅一笔带过,因而本教材的针对性较强;其次,本教材在很多章节上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性较强,同时配合有实训部分进行教学,努力训练学生对知识的实操性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教材特色

针对云南本土经济、区域经济和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经济建设项目,突出知识点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真正的实现学懂会用。本教材将工程经济学理论知识与云南本土经济与工程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体现了教材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色。

1、在知识体系结构上,本书以《工程经济学》第一版、《技术经济学概论》2004年4月第二版、《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和《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等为依据,全面阐述了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并涵盖了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建设项目经济分析、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等内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

2、在实践方面,利用我校老师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大多章节均采用案例教学,例如,方案比选、经济评价、项目可行性研究等章节,均采用课程设计的形式进行教学与考试,是学生理解理论、学会应用,真正突出高职高专的办学宗旨与特色。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对系统的理论知识进行应用,以体现教材知识点价值和意义。

3、教材编写团队组成上,有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教授专家,也有长期从事工程建设经济管理与现场施工的技术管理人员,团队的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将本教材写成知识性、理论性的、实践性、创新性为一体的优秀教材。

【篇5】外语教材建设规划政策

教材建设规划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人民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充分吸收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特长,并使之相互沟通、相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对继承发展中医药学、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促进进我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完善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体系,提高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受教育部委托,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和支持下,于2014年开始制定《中西医结合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在该标准中明确了“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的中西医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并为他们将来从事中西医结合教育、科研、管理、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具备较为系统的中西医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中西医结合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创新创业的能力;最终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教材建设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巩固教学改革成果、提高教学质量、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我校相关文件精神,我院应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总结经验,认真研究21世纪教材建设的新思路、新机制和新方法。我校作为一所年轻的中医院校,又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办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扶持力度,深化教材工作改革,突出重点、提高质量,注重特色,建设或者选用一批既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先进水平,又符合我院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适用性强、质量高的教材尤为迫切。

3、“十三五”教材建设与管理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具体措施等。

3.1思想与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根本,建立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反映现代现代教育理念,符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我院特色,以国家规划教材为重点的教材体系。

3.2基本要求

以“注重实际、质量优先、培育特色”为建设原则,通过整合学校教师、学科专业优势与资源,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水平、有特色的教材。

(1)注重实际。我院作为年轻院系,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相对基础薄弱,因此,我们主干课程应当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其他教材则应结合我院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总体培养目标,选用一些符合我专业师资力量实际和办学宗旨的优秀教材,扎实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2)质量优先。规划教材建设应符合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注重素质教育;反映当代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新成果、新知识、新技术,注重借鉴国内外教材先进成果。

(3)培育特色。以特色为引领,着力打造精品。支持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教材,优先考虑在高水平出版社出版教材。

3.3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加大资金投入

要把教材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及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对新形势下教材工作地位、作用的认识,转变观念,加强对教材建设的宏观管理,建立健全对教材建设的监督、检查与宏观调控的管理机制;加大教材建设经费投入的力度,学院应拿出一部分包干经费建立教材建设基金,支持教材编写、出版与研究。

(2)充分发挥学校教材建设委员会在教材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学校教材建设委员会在教材选用、教材立项审查等方面的作用,组织学校教材建设委员会对学校的教材建设进行分类指导,及时向学校提出加强教学和教材工作与改革的建议;大力提高教材的编写与选用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指导教材的编写与修订;开展对已出版教材的评介、评估和推荐工作。

(3)健全教材建设规章制度,加强教材管理工作

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对选用或者自编教材进行规范化管理使教材建设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参照学校对教材的评估要求和评估标准,每年从我专业所开课程使用的教材中,抽取部分教材进行评审评估,坚持教材质量跟踪调查与信息反馈制度,定期检查教材情况。此外,加强对我院优秀教材的宣传推广工作,扩大影响,积极将我校的优秀教材向国内外推广。完善教材选用管理制度,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

(4)积极进行教材研究,固化教改成果

教材研究是提高教材编写与选用质量的重要措施,我们应积极开展对教材内容及体系的研究、对高等教育教材评介、选优质量指标与实施办法等的研究工作,组织对研究课题实行立项管理,并向学校申请相应的经费支持。

(5)建立激励机制,调动编写高质量教材的积极性,构建高水平的教材编写队伍

坚持教材评奖制度,积极开展优秀教材评选。组织好国家级及省部级优秀教材评选的申报工作。对于获国家级、省部级奖的优秀教材,大力予以奖励,将教材建设成果与科研成果同等对待。对于在教材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表彰。进一步落实教材工作的相关政策,充分调动高水平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以老带新的教材编写队伍,提高教材质量。

4、政策保障与条件支持

为了保障教材建设,我院特制定了《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教材选用评价办法》,规定了教材选用方法适用范围,规范了教材选用流程。

推荐访问:建设规划 外语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