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职学校对社区教育责任担当

时间:2022-07-23 16:5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职学校对社区教育责任担当,供大家参考。

中职学校对社区教育责任担当

 

 终生教育背景下欠发达山区中职学校对社区教育的责任担当 邱晓兰

 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323600 [摘要] 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 也是推动学习 型社会构建的基础。

 欠发达山区社区教育滞后,

 而中职教育资源则相对丰富, 在此情况下, 中职学校对社区教育应有更多 的责任担当。

 云和职技校根据当地社区教育实际, 结合自 身资源优势, 从教育内 容和管理形式两方面进行了 积极主动的探索实践:

 一是通过社会培训、 文体艺联谊、 爱心教育等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滋养; 二是通过健全机构、 加强协调,关注民情、 灵活施教, 规范管理、 注重激励等方式切实强化社区教育的组织制度保障。

 最后从自 身利益保护、加强队伍建设、 动态设置教育课程等三方面对进一步做好社区教育工作提出了 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终身教育; 欠发达山区; 社区教育;

 中职学校: 责任担当

 现阶段, 建设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发展计划的主要目标和重要组成部分。

 而社区教育作为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推动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基础, 则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在我国欠发达山区, 因为经济、 文化、 地理环境等处于劣势, 社区教育还相对滞后, 普遍存在思想重视不够、 政府投入不足、 教育资源匮乏、活动开展不够丰富、 学习氛围不浓、 一些人思想和生活方式还不够健康等问题, 社区教育还基本处于政策宣传和文体娱乐两方面的格局。

 相比社区教育, 欠发达山区的职业教育却借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东风, 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虽然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 还存在一定差距, 但因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个大环境好, 优惠政策多, 扶持力度大, 发展也相当迅速。

 以我校为例, 尽管全县人口仅有11 万, 地方财政总盘子不足 4 个亿, 但作为全县唯一的一所公办职业学校, 凭借诸多职业教育的项目支持, 学校总投入也达到了

 多万元,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逐步发展成为一所集学历教育、 社会培训、 就业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省首批改革发展示范校, 软硬件条件都相当好。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提出:

 “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建立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 使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促进学习型社会建立。” 在欠发达山区社区教育还比较薄弱、 发展还比较缓慢的时候, 中职学校发挥自身优势, 积极主

 动成为社区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搭建起中职教育与社区教育互相融通的桥梁, 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以下就是我们的探索实践:

 一、 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滋养 通过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等形式, 广泛开展职业性、 专业性、 文化性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 通过对县域内农民工群体、 城镇失业群体、 失地农民群体、 预备劳动力群体等弱势群体和普通市民施以职业技能、 就业能力、 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关爱, 使中职教育与成人教 育、 市民教育、 休闲文化教育及教养教育等所谓“终身教育诸领域”

 互相联结、 融合、 贯通,并行并举, 努力促进终身教育理念和构建和谐社会大背景下的社区教育发展。

 (一)

 多种培训, 提高技能, 改善社区居民生活质量 提高社区居民的职业或就业技能是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对保证社区居民跟上技术革新的步伐, 方便转、 失业人员更新职业技能、 重新就业, 从而促进社区的和谐安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 发展规划》 强调指出:

 中职学校要“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 围绕服务发展方式转变, 发挥中职教育优势, 大力推进各类社会培训” 。

 多年来, 我校以“做精做细学历教育, 做大做强社会培训, 做活做特校企合作” 为发展战略, 利用办学资源优势, 树立“立足当地, 以农为本, 服务社会” 的培训理念, 认真履行职业教育职责, 积极承担起面向社区居民和农村劳动力的各种培训任务。

 根据云和木制玩具、 轴承、 阀门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要求和全县打造“山水童话休闲旅游城” 的需要, 构建了 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 职工素质提升培训、 企业安全生产培训、 成人高中学历教育培训、 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等五大培训体系, 开设了 中初级计算机操作工、 电工技能及上岗证、 焊工技能及上岗证、 车工、 木制玩具中高级设计师、 乡村导游、 家政服务、 电子商务、 安全生产、“双证制” 成人高中等十大培训项目, 形成了多元化的培训格局。

 通过这些培训, 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存发展能力, 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及自主创业工作, 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品味和生活质量。

 (二)

 文体艺联谊, 互融互通, 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精神追求 举行校园文化进社区活动。

 把职校戏台搭到社区, 精选学校元旦文艺晚会的优秀节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在社区居民集聚的广场进行表演, 丰富社区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向社会宣传和展示职业学校的风采, 增进群众对当地职业教育的了解, 提高职业学校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召开那年, 也是云和县政府发起全民创业动员令之际, 我校把宣传十八大精神和表彰学校创业之星两大内容与文艺晚会有机结合起来, 在县中山广场举办了“喜庆十八大 爱我中华 经典诵读 暨云和职技校优秀毕业生首届创业之星颁奖晚会”,

 为广大市民奉献了一次融国家大政宣传、 创业典型教育和职教风采展示为一体的文化大餐,吸引了两三千市民的驻足观看, 赢得好评如潮。

 此外, 热心参与社区精神文化建设。

 在社区组织文化体艺活动缺乏人力尤其缺乏专业师资的时候, 能够应社区要求, 从学校教师队伍中调配与选拔教师作为社区教育兼职辅导员,深入街道、 乡 镇、 村从事社区教育辅导工作, 提升社区文化建设品味, 满足不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追求, 先后有专业过硬的老师参与指导社区、 老年大学的舞蹈班、 秧歌队、 合唱团、书法兴趣班等闲暇文化的建设, 在引领居民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 免费开放学校体育场馆。

 充分体谅本县许多社区普遍缺乏体育活动场地、 体育设施单一落后、 居民体育锻炼受限的困难, 把学校大门向要求来校锻炼的居民敞开, 让他们免费享用学校的体艺场馆。

 并做好服务管理工作, 做到工作日晚上、 周末和节假日不休。

 同时鼓励本校教师多与社区来客相互交流学习, 友好相处, 让社区百姓来校强身健体的同时, 能够多收获一份好的心情, 为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尽绵薄之力。

 (三)

 扶贫助困, 奉献爱心, 让社区居民接受爱的教育 有人说, 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 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在欠发达山区, 贫困人口多、 居民整体素质偏低, 社区教育尤需爱的教育, 而来自青青校园的纯净的爱, 更是如清泉容易唤起人性中最至善至美的东西, 这对促进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 即身心、 敏感性、 审美意识、 个人责任感、 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为此, 我们经常主动从社区政府处了 解社区人员组成情况和经济困难户情况, 开展扶贫助困献爱心活动。

 其中, 在团县委的牵线搭桥下, 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就与当地优秀青年玩具企业家组成的“木头人” 青年俱乐部, 共同组建了 “木头人· 云职校” 青年志愿者联合服务大队, 以“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我们青年志愿者的身影” 为口号, 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 深入临近贫困乡 村、 企业、 社区开展免费家电维修、 企业帮扶、 义务家教、 献爱心送温暖、 法律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

 2013 年,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项海燕同学被评为首届“最美云和人” 之际, 我们又与团县委一道, 充分挖掘和发挥项海燕同学的人格魅力, 做好宣传辐射工作, 组建“海燕美德青年先锋队”, 开展了 老人公园爱心保洁行动、 中山广场免费家电维修、 小徐段“五水共治”、 浮云溪河道清理等活动, 受到社会一致好评。

 先锋队旗下的“海燕爱心超市” 服务队, 还广泛募集全校师生和全县市民半新旧衣物, 到务工人员多低收入家庭集中的社区开展“一元一件”的爱心义卖, 并将义卖所得用于捐助社区贫困孩子上学。

 以上种种向社会传递了 正能量, 以引导、 培育、 感化、 渗透、 熏陶的方式, 让欠发达山区的居民更多地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爱意, 在被爱中学会爱人, 从而获得道德品质的提升。

 二、 切实为社区教育强化组织制度保障 (一)

 健全机构, 加强协调, 保证社区教育组织实施 开展社区教育是一个系统化工程, 诸多因素对工作的开展和成效都有很大影响。

 工作中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使各要素之间有机结合, 形成合力, 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果。

 为此我们以学校培训处为主, 联合学生处、 校团委, 共同组成社区教育服务小组, 依据科室职能, 分头对接和组织相关活动, 保证学校参与社区教育的工作有序进行。

 如培训处主要负责社区居民有关技能文化的培训联络和组织工作, 学生处主要负责文体艺联谊活动, 校团委主要负责爱心传递活动等, 形成了校长室统筹、 职能科室组织、 教研组配合的上下联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的工作局面。

 不过, 在以县、 社区学院、 职业学校为龙头, 街道、 乡镇、 社区学校为骨干, 社区、 村、教学学习站为基础开展社区教育的过程中, 有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体制层面’’ 的不适应性,出现管理的交叉重叠或管理的真空地带。

 为此我们特别注意做好两方面协调工作:

 一是对外协调好与社区政府及有关单位部门的关系, 围绕活动内容和目 的,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共同商定工作方案, 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 二是对内协调好社区教育活动与全日制学生教学活动的关系, 避免在活动时间、 场地、 设施和师资等方面产生冲突和影响。

 (二)

 关注民情, 灵活施教, 给社区教育提供更多便利 教育培训活动是社区教育的基本工作。

 在欠发达山区, 接受社区教育培训的人通常年龄较大, 文化基础薄弱, 大部分是没有高中文凭的人, 他们参与培训许多是被动的, 内驱力不强, 所追求的通常只是短期目标而不是学分或学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指出:

 “要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 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为此我们我们树立大教育、 大培训观念, 紧密围绕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 根据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的需求, 关注社区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有选择地、有重点地组织具有现实意义的多层次、 多内容、 多形式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训活动, 充分体现教育培训的灵活性。

 如:

 学习期限上, 有长有短, 多则年把, 少则几天, 甚至可能只有几个小时。

 时间安排上, 充分考虑居民工作和家事繁忙的实际, 多利用好晚上和节假日时间,保证培训所需的学时, 同时又适当压缩整个培训的周期。

 学习内容上, 要求尽量通俗易懂,有师资条件的还组织编写简单实用的校本培训教材, 如《计算机基础》、《面点制作》 等。

 培训形式上, 有组织到校培训, 也有送培训进社区、 进企业、 进乡 镇的, 只要培训的人员分布相对集中、 区域性比较强的活动, 如果培训条件允许, 都争取采取送出去的方式, 给社区居民参训学习提供最大方便, 如:

 把面点师培训送到石塘镇、 赤石乡 , 把车工理论培训送到威

 阀门企业等, 都是在此方面做的努力。

 (三)

 规范管理, 注重激励, 确保社区教育实效 社区教育的效果是实现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检验社区教育的效果不是分数, 而是社会的认可度。

 当人们参与社区学习后, 其学习成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或接受时, 相当一部分学员就会滋生“学习无用” 的消极心理, 这一方面会弱化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需求, 阻碍社区教育的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不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为此,我们开展社区教育不仅要注重社区教育活动的质量, 还要想方设法提高社区教育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度。

 在实施社会培训的过程中, 我们采取了 制度化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来提高学员的参与度。

 一方面严格管理, 出台系列制度约束成人培训容易自由散漫的行为, 将学员的到课率与培训成绩挂钩, 又将培训成绩与培训费缴纳挂钩, 合格者免费, 不合格者自己承担费用。另一方面, 帮扶学困生, 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员安排个别辅导; 对那些时间难以保证, 有诸多学习困难的学员, 组织流动培训, 进行课外加班辅导, 以此感动学员, 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同时, 学校还制定评优表彰激励制度, 按照到课率、 考试成绩、 领证情况评比优秀学员,给予奖励, 以进一步提高学员的参训积极性, 对于担任培训的任课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 学校也根据学员反馈进行评议, 并将评议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挂钩。

 通过上述诸多措施, 提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三、 对进一步做好社区教育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随着中职学校介入社区教育的优势和作用的逐渐显现, 当地社会和党政部门对中职教育介入社区教育这一模式的认可度和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 对于职业学校今后如何更好担当社区教育, 笔者做如下思考和建议。

 (一)

 要保障中职学校自身利益 社区教育的特征之一是非功利性, 作为一种低偿或无偿性质的教育形式, 其经费作为一种专项经费只能用于提高本地区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

 但中职学校担当本地区的社区教育工作领域...

推荐访问:中职学校对社区教育责任担当 校对 担当 中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