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时间:2022-07-30 19:3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供大家参考。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池州市委党校

 胡雪梅

 近代以来, 中国的许多政治力量和先进人士都曾经提出过现代化的构想, 并作出过巨大的努力, 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然而遗憾的是, 没有人最终取得成功。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 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现代化的重任。

 但中国是一个既有着悠久历史, 又曾经深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建设现代化, 必然会受到基本国情的制约, 所以必然要选择最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在现代化的每一个关头, 都必须作出选择, 因为每一次选择, 都是一次探索, 而每一次探索, 都最终决定着中国的走向——是选择依附西方, 任由民族危亡,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下争取现代化, 还是选择救亡进步, 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自立自主地建设现代化? 是选择建设社会主义,通过社会主义走向现代化, 还是选择资本主义, 通过资本主义走向现代化? 是选择照搬别国模式, 以教条的态度建设现代化, 还是选择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历史表明, 正是在一次次选择和探索的基础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一、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体系的形成 从新中国成立开始, 中国共产党便努力探索适合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但由于当时还没有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所以这样的探索不仅没有能继续下去, 而且还走了不少弯路。

 但也正是在经历了种种曲折和教训之后, 我们的党才更加聪明起来, 在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 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认识愈益深刻并不断及时地加以总结和概括, 逐步明确和规范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

 1981 年,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概括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个主要原则; 1987 年, 党的十三大上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同时概括了相关的十二个重要观点, 从而勾勒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轮廓; 1990 年,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概括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的十二条原则; 1991 年, 江泽民同志从经济、 政治、 文化三个方面

 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1992 年,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形成了成熟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同年党的十四大上系统地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 1997 年,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并在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制订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当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现代化的一整套内容体系, 但无疑包含着现代化道路的内容在里面。

 所以, 可以说随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也愈益清晰, 到目前为止, 我们党已基本上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沿着这样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 我们党进一步制定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三步走”战略。

 在党和人民的不懈努力下, 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 “三步走”战略前两步的战略目标。

 在此基础上,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将邓小平的第三步战略进一步展开, 提出了新的“三步走”战略, 即 1997 年党的十五大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展望新的世纪,我们的目标是:

 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番, 使全国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 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再经过十年的努力, 到建党一百年时, 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 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下个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 基本实现现代化,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探索 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包括经济方面, 还包括政治、 社会、文化乃至一切方面。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是一项前无古人且无法简单照搬他国经验的艰巨工作。

 这项工作首先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为先导, 以解决诸如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现代化的实现方式等一系列的基本认识问题。

 国人有幸的是, 中国共产党自领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始, 就一直不懈探索并不断调整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从最初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 战略目标的确定, 至由求强到富民求强的认识转变, 再到从单纯经济现代化到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由封闭式的自力更生到充满自信的对外开放,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日趋完善、 精确。

 在此基础上, 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运用也更趋游刃有余。

 首先,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目标和过程的统一。

 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达的里程碑, 它通常以当代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为量度标准。

 但是,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因而现代化标准本身也应当是反映时代变化的动态标准; 同时, 现代化既是目标又是过程, 而目标和过程并非任何时空条件下都是统一的。

 目标的合理性不等于目标的现实性, 只有目标的合理性与过程的合理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才能把合理性转化为现实性。

 中国的前途可能与先进的工业化国家更为相似, 但要实现这一目标, 却应当走自己的道路。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 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在确定现代化目标和道路方面, 我们既要认真汲取人类文明的成果, 借鉴别国的经验, 又要有所创造、 一切从时代特点和本国国情出发。

 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艰难探索后, 最终确立了目标和过程有机统一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在这方面,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最为功不可没。

 一方面, 他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内涵, 认为四个现代化只是实现现代化的主要方面, 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 另一方面, 在现代化目标的确定上, 邓小平又把现代化标准中国化, 把小康概念引入了现代化的范畴, 把 GDP(国民收入) 和人均 GDP 确立为我国现代化的重要指标, 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 体现了我国现代化既有自己的特色, 同时又顺应世界潮流, 与人类文明进步的路径接轨; 再有就是邓小平设计了分阶段、 有步骤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部署, 即前文提及的“三步走” 战略。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以及新的“三步走” 推进我国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科学地预测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规划了我国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 丰富和发展了 邓小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 更好地贯彻了目标和过程相统一的精神。

 其次, 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2003 年是我国现代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 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作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提出了以人为本, 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全新发展观,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根本的指导思想和体制保障。

 这种全新的发展观把“以人为本” 和经济及社会的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 强调按“五个统筹” 的要求推进改革与发展, 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改善人们生

 存条件,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实现政治、 经济、 文化等各方面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这种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理念的重大调整,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把握和运用的升华和发展, 标志着我们党摒弃了经济增长即等于现代化发展的传统的发展观, 使眼光超越于人均 GDP 这样的衡量尺度, 集中于人的生存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集中于经济增长、 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不仅关注经济发展, 同时注重社会变化, 通过发展经济与完善管理来改造社会, 寻求更公正和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阶段, 不仅要实现经济长达 20 年的高速、 持续、 健康的发展, 由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提高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还要在体制上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如果没有全国人民最广泛的参与, 不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这个宏伟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此外,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 旧有的英格尔斯的现代化标准显然已经落伍, 它必然被能动态地反映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水平、 知识化水平、 竞争力水平、 集约化水平、 全球化水平、 生态化水平、 社会公平化水平、 文明程度和社会道德水平、 政府效率指数的所谓 “第二次现代化” 标准所代替。

 所以, 科学的发展观既是我国现代化进程实践经验的总结, 也是顺应世界潮流的必然选择。

 再次,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协调好各种关系。

 一方面要处理好改革、 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这三者关系是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全过程的、不可回避的一个最基本的矛盾及发展的中心难题。如何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 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从中寻求最佳平衡点, 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并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在新的基础上的稳定, 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最基本、 最成功的经验之一。

 中国共产党对处理改革、 发展、稳定这三者之间关系的重点、 机制、 政策及举措在不同历史时期会有相应的变化和区别, 但在总体上是把这三者分别定位于:

 改革是动力, 发展是目的, 稳定是前提; 另一方面, 要处理好重点论、 非均衡发展与均衡论、 协调发展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交替实施非均衡发展与均衡发展两种战略。

 在区域发展上表现为在实施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之后, 在继续支持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的同时, 相继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

 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 以缩小区域之间发展的差距; 在实施以区域协调为目标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继续运用非均衡发展战略, 提出了重点推进、 分步实施、 以线串点、 以点带面的重点开发战略; 通过对长江上游经济区等重点地区的开发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 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在空间上实现最佳组合, 科学地解决集中与分散、 公平与效率、 非均衡发展与均衡发展的关系。

  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充分证明: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 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成功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进程。

 在新的世纪, 中国的现代化已具备比较成熟的发展条件, 其核心任务是通过跨越式的发展, 全面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对于中国这样资源有限、 制度不成熟、 社会尚未完全发育的国家来说, 要有序而规范地、 全面而快速地建设现代化, 就必须有强大的领导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 中国现代化发展对共产党领导的内在要求, 不但没有随着现代化发展而减弱, 相反是日益增强了。

 在现代化发展已全面展开的今天, 强大的领导力量对现代化发展成败将起决定性的作用。

 强大的中国共产党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发展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有效领导。

 而要做到有效领导, 党就必须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局及其所提供的发展空间和资源出发, 全面构建党建新战略, 将党的建设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党在新世纪建设和发展面临的最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重新确立党与国家、 社会关系的问题。

 不论是党与国家关系的协调, 还是党与社会关系的协调, 都同时关系到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关系到党的领导如何立于不败之地的问题, 二是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如何实现稳定、 有效地健康发展的问题。

 显然, 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都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局, 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最终实现。

 在党、国家与社会的三者关系中, 作为核心力量的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标。

 我们的党只要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 通过理论、 制度和政策的创新, 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

 程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就一定能承担起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任, 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共产党 现代化 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