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快乐幼儿园》教学设计3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4-29 12:25:05 来源:网友投稿

《快乐的幼儿园》教学设计1  设计意图:《快乐的罗嗦》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欢快、活泼的云南民间舞曲。是幼儿所喜爱的。新《纲要》中提到: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快乐幼儿园》教学设计3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快乐幼儿园》教学设计3篇(精选文档)

《快乐的幼儿园》教学设计1

  设计意图: 《快乐的罗嗦》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欢快、活泼的云南民间舞曲。是幼儿所喜爱的 。新《纲要》中提到: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那么,怎样在本活动中体现新《纲要》的精神,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演奏乐曲呢?在此活动中,我以幼儿最喜欢的动物为题材,编成简单的故事导入教学,并将乐句分解,与故事中动物的特征相匹配,在这基础上,让幼儿扮演小动物并自由创编表演动作,结合形象、生动的图谱,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乐曲的节奏,再请幼儿将动物与乐器相匹配,这样的做法使幼儿能轻易地感受曲子中不同乐句的强弱变化,较快地感受、理解乐曲。

  重点:运用舞蹈动作和观看图谱来表现乐曲及演奏乐曲。

  难点:有节奏的创编舞蹈动作。

  难点解决:学习看图谱及教师的身势动作。

  目标:1、学习节奏乐《快乐的罗嗦》,感受、表现乐曲欢乐、活泼的情绪,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2、运用舞蹈动作和观看图谱来表现乐曲及演奏方式。进一步学习看图谱演奏。

  工具与材料:

  1、图片、图谱,幼儿使用的胸饰:小兔、小马、小青蛙、小羊若干,狮子一个。

  2、录音机、录有《快乐的罗嗦》的磁带。

  3、打击乐器:小铃、铃鼓、圆舞板、双响梆子、鼓、钹、洗衣板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及乐曲。

  提问:小动物们演奏的这首曲子,曲名叫什么?你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二、动作与节奏相匹配。

  1、 出示图片,听音乐,请幼儿随音乐自由做小动物的动作,并在教师的帮助下确定节奏型。

  2、幼儿自由选择,教师指挥,幼儿完整表演动作。(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佩带胸饰坐到该位置上。) 教师: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完整跳舞吧,那么怎么跳呢?请看图谱吧。(出示图谱)

  (1)幼儿看图谱跟随音乐完整表演动作。

  (2)教师用身体动作指挥幼儿完整表演动作。

  三、乐器与动物相匹配。

  教师:小动物们,我们要开始演奏了,我们来请一些乐器做朋友,请你们找一件适合你们的乐器吧。

  1、小白兔,跳跳跳,可以用什么乐器来表现?为什么?

  2、小马,的笃的笃用什么乐器好?

  3、小羊“咩——”地叫着,可以用什么乐器?

  4、小青蛙,呱呱呱,用什么乐器表现? 四、幼儿选择乐器,尝试演奏乐曲《快乐的`罗嗦》。

  1、分句练习。

  2、跟随音乐教师指挥,幼儿完整演奏。

  3、累加乐器钹、鼓完整演奏。

  4、艺术活动的高潮表现:尝试部分幼儿演奏,部分幼儿跳舞的综合艺术活动。 <

《快乐的幼儿园》教学设计2

  活动目的:

  1、结合游戏引导幼儿学画不同方向的曲线,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培养幼儿大胆作画及互相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彩带(人手一份),画笔若干,代表天空、陆地、海洋的画纸三张

  活动过程:

  (一)让彩带跳舞

  1、与幼儿一起手持彩带,随音乐有节奏的舞动。在游戏中感受曲线。

  2、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边舞动彩带,边观察曲线。

  3、引导幼儿自由舞动彩带,从不同方向感受不同形态的曲线。

  (二)观察曲线

  1、提问:(1)跳舞的彩带象什么?(小虫、蛇、水……)

  (2)它是怎样动的呢?请小朋友用食指画一下它是怎样动的好吗?

  2、教师记下幼儿画出的彩带的样子。

  (三)作画:

  1、出示挂图,找一找画面上少什么?(气球少线绳、蝌蚪少尾巴、小鸡少虫吃)

  2、分三组,自由绘画,巡回指导。

  3、组合画,并点评。

  (四)游戏:模仿曲线。

  活动意图:当前对儿童画的指导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侧重于它的艺术性。主张孩子自由绘画,*尽量少加干涉。但它缺乏教育的系统性和目的性;另一种则注重图画得知识教育,主张教孩子模仿画。显然又存在着脱离幼儿生活实际,违背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弊端。

  延伸活动:是跟随音乐模仿曲线(幼儿认为象的实物)。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及模仿能力。

《快乐的幼儿园》教学设计3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听一听

  师: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之前一课我们学习了海洋里的动物。今天有另外一些动物带着他们的歌声来到这里,大家认真听,猜猜它们是谁?在做什么?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猜想是什么鸟,在做什么事情。

  师:小鸟在捉虫、唱歌玩耍时心情是怎么样的呢?生:快乐的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快乐的小鸟》一课。出示课题。

  二、 说一说

  师:你见到过什么鸟?给我们介绍一下吧,说说它的颜色和样子。生说出鸟儿后教师从白板图库中出示鸟儿的图片,再一次全班仔细观察。

  师:说朋友的声音真响亮在生活中真留心观察发现了许多美的地方。老师这里还有别的小鸟,大家讨论一下,这些鸟儿哪里最美,最有特点?要怎么样才能画出来?哪里不会画的也可以告诉我。

  生:讨论图片中的鸟的特点,并指出绘画的方法。

  师:你说的真好,老师这里有更简单的方法可以画出来。切换白板示范绘画局部。

  三、 演一演

  师:鸟儿有了这些美丽的花衣裳,变得美丽了,但是做什么事情可以让它们变得更快乐呢?你们在坐位上表演一下?生:在坐位上讨论表演。

  师:我请几个同学上台来表演一下。

  生:飞的,玩耍的,捉虫子的,打招呼的。师旁白:停,大家看这是飞的鸟,想想要怎么才能画出飞的鸟。停,又要怎么画,才能画出捉虫子的鸟

  师:同学们表演的鸟儿真快乐,有飞的,有捉虫子的,那要怎么画出这样的动作呢?老师有个小秘决:圆脑袋,圆脊背,长着一个三角尾,眼睛随着嘴巴转,展翅高飞不画腿。边说边在白板上画出飞的鸟,低头捉虫子的.鸟

  四、 学生创作

  师:我们学会画小鸟的动作,也会给它加上美丽的特点,看老师就画出了几张不同形态的小鸟。现在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的纸开始画一群《快乐的小鸟》吧。 师巡时,提示几个,如:有同学画出小鸟在打招呼的真有趣。还有画唱歌的小鸟呢。

  五、 评价

  师:拿一张画,大家看这是这位同学的画,老师是这样欣赏他的画的。看这张画的鸟的形状……,颜色……,动作……。老师是评价了哪几个方面啊?现在大家分小组互相评价,推荐一张好的画让全班欣赏一下。

  生:拿出一张画。师:你们小组谁来说一下,为什么推荐这一张?

  六、 拓展

  师:我们除了画,还可以用其它方法表现快乐的小鸟。欣赏剪贴、剪纸、国画 这些小鸟都快乐的生活在这片绿色的树林里,可是有一天,人类来了,树木变成了这个样子,小鸟没有了家,它哭了。我们可以做点什么不让小鸟哭泣呢? 生:……


《快乐的幼儿园》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快乐的幼儿园》教学设计3篇(扩展1)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0篇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锻炼孩子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我想教师应尽量避免呆板单纯学习绘画技巧的教学方法,而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有以下教学反思:

  1、兴趣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我认为教师要根据时令和季节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认识、体会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东西,开阔他们的视野,以提高他们对绘画的兴趣以及认识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不仅能观察单一的物体,还要引导其观察物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如在画《活动中的小朋友》时,幼儿以某一处小朋友玩的情况为主要创作对象,但在丰富画面时还要再画一些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使布局得以更加合理有序,内容更加丰富。

  2、创造愉悦、宽松的心理环境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些想法在幼儿头脑中原本就没有。如果*不横加干涉,我想他们会自己创作,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所以我们教师要正确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错位”的现象。儿童作画时经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小孩的耳朵画成小动物的耳朵,鸭子长成尖嘴巴;兔子尾巴细又长;白天时画出个月亮……出现这种情况时,*往往无法理解,有人甚至急于纠正,但我觉得我们教师不应打断幼儿的绘画活动,急于纠正其绘画内容,应该在事后引导他去观察、了解相关事物的特征,让他们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学习积累起丰富的科学知识。所以,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我认为教师要多加鼓励。

  3、幼儿绘画活动中的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美术活动中,把握好幼儿的“说”,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水*,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师在运用多种手段、媒体给孩子许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孩子进行自由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时要给孩子有充分说的自由,教师千万不能说“不可能”、“这是不对的”等话语来否定孩子的想法,对具有创造性的、离奇古怪的想法,要给予肯定、鼓励和赞赏。让孩子感觉到这样的异想天开是对的,从而使孩子养成发散性思维的习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我想可以采用自己说,和旁边小朋友说、小组说、以大家说的形式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同时也吸取别人的想像力。

  4、以开放的形式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联想、创造,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的不同答案。如在画《手指造型想象画》时,教师用手摆出几种造型,然后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想像什么,幼儿则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得出不同的答案。新颖有趣的提问,可使幼儿感到新鲜,促使他有兴趣去探究,极大的调动他们投入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5、教师不能忽略的一种绘画形式——意愿画

  意愿画教学既能满足幼儿表达的愿望,又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才能,教师应把握好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达到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目的。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了解礼物的意义

  2、学习包装和装饰礼物。

  3、体验赠送和接受礼物的乐趣。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挂图、用纸包着的神秘礼物;彩色胶带、色纸、画笔、剪刀等

  活动过程:

  1、与幼儿一同欣赏挂图《我喜欢……我会……》,结合幼儿用书中的内容,请幼儿想想自己对喜欢的人会做什么,与图中是否一样。

  2、告诉幼儿,老师今天收到一个神秘礼物。向幼儿展示经过包装装饰的神秘礼物,请幼儿自由猜测里面是什么。

  3、打开神秘礼物,让幼儿体验里面的礼物与猜测的是否吻合的惊喜或遗憾的心情。

  4、与幼儿一起谈论礼物的意义。

  (1)、你们收到过奖品吗?

  (2)、收到礼物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

  (3)、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会赠送礼物或收到礼物呢?

  5、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经验,谈谈自己想给谁送礼物。

  6、将幼儿分组,采用不同材料做“礼物大包装”。包装好礼物后可以帮助他们写好卡片,然后将礼物分送给自己喜欢的人。

  中班社会活动:《特殊的电话号码》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特殊的电话号码(119、110、120)感兴趣,在活动中感知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乐意学习拨打特殊电话并正确描述情境,初步积累在紧急情况下报警求救保护生命的经验。

  活动准备:

  1、海报背景图三幅,正面分别写着110、119、120,背面贴有双面胶的卡片若干,活动记录表张。

  2、自制课件,不同的电话机、手机。

  活动过程:

  一、感知辨别

  1、引出特殊的电话号码

  师:最近,我们收集了许多不同的电话机和手机。小朋友在介绍自己知道的电话号码时发现,家里的电话号码有8位数字,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有11位数字。黄老师还知道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只有3位数字,这三个号码是人们在碰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使用的,你们知道是哪三个号码吗?(110、119、120)

  小结:我们班有小朋友知道这三个电话号码。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是人们在危险或紧急情况下使用的,所以只用三个数字,这样记起来容易,拨起来也快。

  2、配对游戏

  课件中出示房子着火、打架、有人病重的三幅场景图与三个电话号码,请幼儿仔细观察每一幅图。

  师: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着火了。/有人生病了。/马路上有人在打架。

  师:发生这样的危险和紧急情况该拨打什么电话?房子着火了该打哪个电话?

  幼119。(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操作课件,将号码119与着火的房子相配。)

  师.原来,发生了火灾要打火警电话119。那有人生病了该拨打哪个电话号码呢?

  幼110。120。(根据幼儿回答操作课件,110与病人的图片配对失败,120配对成功!课件中响起欢呼声、)

  师.这次对了。原来有人突然生病或受伤了要拨打急救电话120。那马路上有人打架要拨打哪个电话号码呢?

  幼:110。(配对成功。)

  师:对l如果有人打架,周围的人可以打报警电话110。

  拉拉(幼儿喜欢的卡通形象、天线宝宝拉拉小朋友真聪明—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说这三个电话是特殊的电话号码吗?(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回答。)

  幼.因为这三个号码是三个数字的。/因为这三个号码是人们在危险时用的。/因为这三个号码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

  师:哦,我也有一个理由,这三个电话号码在我们国家的每个地方都可以用,而且*时我们不能随意拨打这三个电话。拉拉,我们说得对吗?

  拉拉小朋友和黄老师都说对了,告诉你们,之所以说这三个电话特殊,还因为它们都是免费的。好了,现在我们起跟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做个“谁不见了”的游戏吧(教师播放课件,先同时呈现三个号码,点击让其中一个突然消失,请幼儿说出消失的是哪个号码,目的是让幼儿进一步熟悉并记住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

  拉拉、黄老师,你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那么你们会用这三个电话号码吗?

  二、模拟实践

  1、学习拨打火警电话119师:拉拉问我们会用这三个号码吗?你们会吗?让我们试试吧

  师:(播放课件,幼儿园大门口的真实照片配flash的火焰,表示门房间着火了。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谁愿意来打电话?

  师:记得要像上次火灾逃生演习一样快,要不小火很快就会变成大火。(播放课件,出现电话的图像,请一个幼儿用真实的电话机边说边拔119。幼儿拨完后,课件里的电话铃响起,消防员出现在画面中。)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3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常常想要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当*的选择与他们的选择发生冲突时,时常会影响他们情绪。怎样才能既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又帮助幼儿通过协商进行合理选择呢?《去度假》读本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准备度假行囊的故事。幼儿可以在观察读本、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获得如何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的经验。读本的画面内容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并且以幼儿说话的口吻来呈现它的句型结构,很适宜中班幼儿阅读。

  【活动目标】

  1.理解并能讲述图书画面的内容,体验图书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2.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根据需要、通过协商进行合理的选择,提高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与爸爸妈妈外出度假的经验。

  2.材料准备:大书、大书中所出现物品的卡片、呈现物品用的卡纸、小号旅行箱、各种生活用品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度假吗?

  幼:喜欢。

  师:去度假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幼1:要准备水。

  幼2:要带旅行箱。

  幼3:去度假肯定要住很久,所以一定要带衣服。

  ……

  师:这本书说的是一个小女孩去度假前收拾行囊的故事,我们来看看她为度假准备了哪些东西。

  2.阅读图书《去度假》。

  (1)阅读封面: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封面上的小女孩及故事名称,以及封面上旅行箱中的物品。

  师:妈妈已经为妞妞准备好了东西,并将这些东西放在这个旅行箱里,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教师在卡纸上逐一出示衣服、水壶、药品、饮料等。)

  通过阅读封面,让幼儿了解妈妈整理好的旅行箱里都有哪些物品,为后面幼儿观察、理解“妞妞拿出妈妈的物品,放进自己的物品”做了铺垫。

  2.逐页阅读。

  (1)第一页: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认识画面信息。

  师:妞妞在哪里?

  幼:在家里。

  师:你怎么知道?

  幼:因为她后面有沙发、窗帘、装饰,还有妈妈。

  师:她在干什么?

  幼:妞妞把箱子里的东西拿出来,把毛毛熊塞进去。

  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观察细节的能力,能很快地捕捉到画面中一些细微部分,并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分析和判断,初步发现“拿出”与“放进”之间的联系。

  (2)第二页至第五页: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每一页旅行箱中的物品与地面上的物品之间的关系。(妞妞先后拿出妈妈准备的衣服、饮料、药品等,放进自己的故事书、游泳圈、花皮球等物品。)

  幼儿能较敏锐地感受画面所传递的信息,也能理解拿出的物品和放进的物品两者的联系。这使他们很愿意猜想下一页妞妞想带走的物品,想象自己要去度假需要带的物品,为之后展开讨论打下了基础。

  (3)第六页:引导幼儿讲述妞妞和妈妈的表情以及她们可能说的话。

  师:妞妞和妈妈是什么表情?她们会说什么?

  幼1:妈妈很生气,会说“你为什么要把东西都拿出来”。

  幼2:妈妈会很惊讶,会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啊”。

  幼3:妞妞会说“这是我的箱子,要放我想要带的东西”。

  幼4:妞妞会说“这些东西是我喜欢的”。

  师:说的好像都挺有道理,可到底谁的东西该带走呢?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并说出妞妞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的理由。

  师:妞妞为什么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毛毛熊、故事书、牙刷、皮球……)?

  幼1:妞妞晚上要和毛毛熊一起睡觉。

  幼2:妈妈要给妞妞讲故事,我晚上睡觉也要听故事。”

  幼3:晚上睡觉前要刷牙。

  幼4:妞妞喜欢拍球,所以一定要带上皮球。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拿出来的物品和放进去的物品的实用性和方便性,从中帮助幼儿了解物品“要带”和“不要带”的理由,培养了幼儿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4)第七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人物的表情,体验整理好行李可以出发去度假的快乐心情。

  师:妞妞一家开心吗?最后妞妞同意带什么东西去度假?

  幼1:终于要出发了,真开心。

  幼2:他们一人一个箱子,刚刚好。妞妞同意带妈妈要她带的那些东西了,因为那些东西需要带。

  通过讨论,幼儿都能理解妈妈为什么生气,也同意妞妞带的那些东西不太方便,不适合去度假,可以看出他们和妞妞一起“整理”完后的心情是非常轻松愉悦的。这个经验能够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去参考*的意见和理解有时他们提出的要求为什么没有得到*应允。

  3.实践活动:帮助老师整理旅行箱。

  教师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旅行箱,内装有:布娃娃、长柄伞、照相机、书、衣服、闹钟、水壶、床单、洗发水、沐浴露等物品,请幼儿帮忙看看哪些是必须要带的,哪些是可以不带的,并说出理由。

  幼1:布娃娃不需要带。

  幼2:闹钟不用带,爸爸妈妈都有手机。

  幼3:床单不要带,宾馆都有被子。

  幼4:宾馆里都有洗发水、沐浴露。

  有些物品是幼儿很容易达成一致意见的,有的则引起了一些小争议。

  幼1:长柄伞不用带,箱子放不下。

  幼2:要带的,太阳很大。

  幼3:是啊,万一下雨怎么办?

  师: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办哦,说的都挺有道理的。有什么方法是可以不用带这把长柄伞又可以解决太阳很大和下雨的问题呢?

  幼1:可以戴帽子遮太阳。

  幼2:换一个小的、可以折叠的伞就好啦!

  当幼儿为了“长柄伞”而发生争议时,教师适时地将问题抛给幼儿,引导幼儿讨论,而达成了带折叠伞或者帽子比较合适的决定,进一步提升了原有经验。在这种自由讨论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机会,以致他们能够更加大胆、主动、自由地表达,同时增强了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更好地做出合理选择,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

  4.在歌曲《我的20xx》中自然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真有本领,帮助老师整理好了旅行箱,我们可以出发啦!

  【活动延伸】

  1.开展亲子活动:春游。通过发放、填写《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商量去春游需要带的物品,进一步提高幼儿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的能力。

  2.区域活动:提供各种物品的图片,请幼儿想一想“去野餐”(或者“去游泳”等)时什么要带,什么不要带。

  【活动反思】

  我们从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去度假》这本图书的教育价值,较成功地开展了这个社会性活动。在之后的延伸活动中,幼儿能够清楚地通过《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记录自己认为需要带的物品。春游前,我们观察幼儿的书包发现食品和物品的种类、数量都比较合理,家长们也反映事先幼儿能和大人商量购买所需物品,再独立准备。可以看出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在合理选择、相互协商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幼儿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也十分浓厚,从图书中延伸出的亲子互动也为家长和孩子增添了许多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4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常常想要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当*的选择与他们的选择发生冲突时,时常会影响他们情绪。怎样才能既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又帮助幼儿通过协商进行合理选择呢?《去度假》读本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准备度假行囊的故事。幼儿可以在观察读本、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获得如何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的经验。读本的画面内容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并且以幼儿说话的口吻来呈现它的句型结构,很适宜中班幼儿阅读。

  【活动目标】

  1.理解并能讲述图书画面的内容,体验图书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2.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根据需要、通过协商进行合理的选择,提高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与爸爸妈妈外出度假的经验。

  2.材料准备:大书、大书中所出现物品的卡片、呈现物品用的卡纸、小号旅行箱、各种生活用品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度假吗?

  幼:喜欢。

  师:去度假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幼1:要准备水。

  幼2:要带旅行箱。

  幼3:去度假肯定要住很久,所以一定要带衣服。

  ……

  师:这本书说的是一个小女孩去度假前收拾行囊的故事,我们来看看她为度假准备了哪些东西。

  2.阅读图书《去度假》。

  (1)阅读封面: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封面上的小女孩及故事名称,以及封面上旅行箱中的物品。

  师:妈妈已经为妞妞准备好了东西,并将这些东西放在这个旅行箱里,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教师在卡纸上逐一出示衣服、水壶、药品、饮料等。)

  通过阅读封面,让幼儿了解妈妈整理好的旅行箱里都有哪些物品,为后面幼儿观察、理解“妞妞拿出妈妈的物品,放进自己的物品”做了铺垫。

  2.逐页阅读。

  (1)第一页: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认识画面信息。

  师:妞妞在哪里?

  幼:在家里。

  师:你怎么知道?

  幼:因为她后面有沙发、窗帘、装饰,还有妈妈。

  师:她在干什么?

  幼:妞妞把箱子里的东西拿出来,把毛毛熊塞进去。

  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观察细节的能力,能很快地捕捉到画面中一些细微部分,并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分析和判断,初步发现“拿出”与“放进”之间的联系。

  (2)第二页至第五页: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每一页旅行箱中的物品与地面上的物品之间的关系。(妞妞先后拿出妈妈准备的衣服、饮料、药品等,放进自己的故事书、游泳圈、花皮球等物品。)

  幼儿能较敏锐地感受画面所传递的信息,也能理解拿出的物品和放进的物品两者的联系。这使他们很愿意猜想下一页妞妞想带走的物品,想象自己要去度假需要带的物品,为之后展开讨论打下了基础。

  (3)第六页:引导幼儿讲述妞妞和妈妈的表情以及她们可能说的话。

  师:妞妞和妈妈是什么表情?她们会说什么?

  幼1:妈妈很生气,会说“你为什么要把东西都拿出来”。

  幼2:妈妈会很惊讶,会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啊”。

  幼3:妞妞会说“这是我的"箱子,要放我想要带的东西”。

  幼4:妞妞会说“这些东西是我喜欢的”。

  师:说的好像都挺有道理,可到底谁的东西该带走呢?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并说出妞妞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的理由。

  师:妞妞为什么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毛毛熊、故事书、牙刷、皮球……)?

  幼1:妞妞晚上要和毛毛熊一起睡觉。

  幼2:妈妈要给妞妞讲故事,我晚上睡觉也要听故事。”

  幼3:晚上睡觉前要刷牙。

  幼4:妞妞喜欢拍球,所以一定要带上皮球。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拿出来的物品和放进去的物品的实用性和方便性,从中帮助幼儿了解物品“要带”和“不要带”的理由,培养了幼儿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4)第七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人物的表情,体验整理好行李可以出发去度假的快乐心情。

  师:妞妞一家开心吗?最后妞妞同意带什么东西去度假?

  幼1:终于要出发了,真开心。

  幼2:他们一人一个箱子,刚刚好。妞妞同意带妈妈要她带的那些东西了,因为那些东西需要带。

  通过讨论,幼儿都能理解妈妈为什么生气,也同意妞妞带的那些东西不太方便,不适合去度假,可以看出他们和妞妞一起“整理”完后的心情是非常轻松愉悦的。这个经验能够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去参考*的意见和理解有时他们提出的要求为什么没有得到*应允。

  3.实践活动:帮助老师整理旅行箱。

  教师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旅行箱,内装有:布娃娃、长柄伞、照相机、书、衣服、闹钟、水壶、床单、洗发水、沐浴露等物品,请幼儿帮忙看看哪些是必须要带的,哪些是可以不带的,并说出理由。

  幼1:布娃娃不需要带。

  幼2:闹钟不用带,爸爸妈妈都有手机。

  幼3:床单不要带,宾馆都有被子。

  幼4:宾馆里都有洗发水、沐浴露。

  有些物品是幼儿很容易达成一致意见的,有的则引起了一些小争议。

  幼1:长柄伞不用带,箱子放不下。

  幼2:要带的,太阳很大。

  幼3:是啊,万一下雨怎么办?

  师: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办哦,说的都挺有道理的。有什么方法是可以不用带这把长柄伞又可以解决太阳很大和下雨的问题呢?

  幼1:可以戴帽子遮太阳。

  幼2:换一个小的、可以折叠的伞就好啦!

  当幼儿为了“长柄伞”而发生争议时,教师适时地将问题抛给幼儿,引导幼儿讨论,而达成了带折叠伞或者帽子比较合适的决定,进一步提升了原有经验。在这种自由讨论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机会,以致他们能够更加大胆、主动、自由地表达,同时增强了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更好地做出合理选择,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

  4.在歌曲《我的20xx》中自然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真有本领,帮助老师整理好了旅行箱,我们可以出发啦!

  【活动延伸】

  1.开展亲子活动:春游。通过发放、填写《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商量去春游需要带的物品,进一步提高幼儿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的能力。

  2.区域活动:提供各种物品的图片,请幼儿想一想“去野餐”(或者“去游泳”等)时什么要带,什么不要带。

  【活动反思】

  我们从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去度假》这本图书的教育价值,较成功地开展了这个社会性活动。在之后的延伸活动中,幼儿能够清楚地通过《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记录自己认为需要带的物品。春游前,我们观察幼儿的书包发现食品和物品的种类、数量都比较合理,家长们也反映事先幼儿能和大人商量购买所需物品,再独立准备。可以看出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在合理选择、相互协商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幼儿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也十分浓厚,从图书中延伸出的亲子互动也为家长和孩子增添了许多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5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锻炼孩子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我想教师应尽量避免呆板单纯学习绘画技巧的教学方法,而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有以下教学反思:

  1、兴趣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我认为教师要根据时令和季节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认识、体会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东西,开阔他们的视野,以提高他们对绘画的兴趣以及认识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不仅能观察单一的物体,还要引导其观察物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如在画《活动中的小朋友》时,幼儿以某一处小朋友玩的情况为主要创作对象,但在丰富画面时还要再画一些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使布局得以更加合理有序,内容更加丰富。

  2、创造愉悦、宽松的心理环境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些想法在幼儿头脑中原本就没有。如果*不横加干涉,我想他们会自己创作,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所以我们教师要正确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错位”的现象。儿童作画时经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小孩的"耳朵画成小动物的耳朵,鸭子长成尖嘴巴;兔子尾巴细又长;白天时画出个月亮……出现这种情况时,*往往无法理解,有人甚至急于纠正,但我觉得我们教师不应打断幼儿的绘画活动,急于纠正其绘画内容,应该在事后引导他去观察、了解相关事物的特征,让他们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学习积累起丰富的科学知识。所以,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我认为教师要多加鼓励。

  3、幼儿绘画活动中的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美术活动中,把握好幼儿的“说”,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水*,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师在运用多种手段、媒体给孩子许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孩子进行自由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时要给孩子有充分说的自由,教师千万不能说“不可能”、“这是不对的”等话语来否定孩子的想法,对具有创造性的、离奇古怪的想法,要给予肯定、鼓励和赞赏。让孩子感觉到这样的异想天开是对的,从而使孩子养成发散性思维的习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我想可以采用自己说,和旁边小朋友说、小组说、以大家说的形式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同时也吸取别人的想像力。

  4、以开放的形式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联想、创造,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的不同答案。如在画《手指造型想象画》时,教师用手摆出几种造型,然后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想像什么,幼儿则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得出不同的答案。新颖有趣的提问,可使幼儿感到新鲜,促使他有兴趣去探究,极大的调动他们投入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5、教师不能忽略的一种绘画形式——意愿画

  意愿画教学既能满足幼儿表达的愿望,又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才能,教师应把握好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达到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目的。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6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常常想要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当*的选择与他们的选择发生冲突时,时常会影响他们情绪。怎样才能既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又帮助幼儿通过协商进行合理选择呢?《去度假》读本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准备度假行囊的故事。幼儿可以在观察读本、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获得如何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的经验。读本的画面内容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并且以幼儿说话的口吻来呈现它的句型结构,很适宜中班幼儿阅读。

  【活动目标】

  1.理解并能讲述图书画面的内容,体验图书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2.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根据需要、通过协商进行合理的选择,提高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与爸爸妈妈外出度假的经验。

  2.材料准备:大书、大书中所出现物品的卡片、呈现物品用的卡纸、小号旅行箱、各种生活用品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度假吗?

  幼:喜欢。

  师:去度假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幼1:要准备水。

  幼2:要带旅行箱。

  幼3:去度假肯定要住很久,所以一定要带衣服。

  ……

  师:这本书说的是一个小女孩去度假前收拾行囊的故事,我们来看看她为度假准备了哪些东西。

  2.阅读图书《去度假》。

  (1)阅读封面: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封面上的小女孩及故事名称,以及封面上旅行箱中的物品。

  师:妈妈已经为妞妞准备好了东西,并将这些东西放在这个旅行箱里,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教师在卡纸上逐一出示衣服、水壶、药品、饮料等。)

  通过阅读封面,让幼儿了解妈妈整理好的旅行箱里都有哪些物品,为后面幼儿观察、理解“妞妞拿出妈妈的物品,放进自己的物品”做了铺垫。

  2.逐页阅读。

  (1)第一页: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认识画面信息。

  师:妞妞在哪里?

  幼:在家里。

  师:你怎么知道?

  幼:因为她后面有沙发、窗帘、装饰,还有妈妈。

  师:她在干什么?

  幼:妞妞把箱子里的东西拿出来,把毛毛熊塞进去。

  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观察细节的能力,能很快地捕捉到画面中一些细微部分,并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分析和判断,初步发现“拿出”与“放进”之间的联系。

  (2)第二页至第五页: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每一页旅行箱中的物品与地面上的物品之间的关系。(妞妞先后拿出妈妈准备的衣服、饮料、药品等,放进自己的故事书、游泳圈、花皮球等物品。)

  幼儿能较敏锐地感受画面所传递的信息,也能理解拿出的物品和放进的物品两者的联系。这使他们很愿意猜想下一页妞妞想带走的物品,想象自己要去度假需要带的物品,为之后展开讨论打下了基础。

  (3)第六页:引导幼儿讲述妞妞和妈妈的表情以及她们可能说的话。

  师:妞妞和妈妈是什么表情?她们会说什么?

  幼1:妈妈很生气,会说“你为什么要把东西都拿出来”。

  幼2:妈妈会很惊讶,会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啊”。

  幼3:妞妞会说“这是我的箱子,要放我想要带的东西”。

  幼4:妞妞会说“这些东西是我喜欢的”。

  师:说的好像都挺有道理,可到底谁的东西该带走呢?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并说出妞妞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的理由。

  师:妞妞为什么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毛毛熊、故事书、牙刷、皮球……)?

  幼1:妞妞晚上要和毛毛熊一起睡觉。

  幼2:妈妈要给妞妞讲故事,我晚上睡觉也要听故事。”

  幼3:晚上睡觉前要刷牙。

  幼4:妞妞喜欢拍球,所以一定要带上皮球。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拿出来的物品和放进去的物品的实用性和方便性,从中帮助幼儿了解物品“要带”和“不要带”的理由,培养了幼儿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4)第七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人物的表情,体验整理好行李可以出发去度假的快乐心情。

  师:妞妞一家开心吗?最后妞妞同意带什么东西去度假?

  幼1:终于要出发了,真开心。

  幼2:他们一人一个箱子,刚刚好。妞妞同意带妈妈要她带的.那些东西了,因为那些东西需要带。

  通过讨论,幼儿都能理解妈妈为什么生气,也同意妞妞带的那些东西不太方便,不适合去度假,可以看出他们和妞妞一起“整理”完后的心情是非常轻松愉悦的。这个经验能够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去参考*的意见和理解有时他们提出的要求为什么没有得到*应允。

  3.实践活动:帮助老师整理旅行箱。

  教师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旅行箱,内装有:布娃娃、长柄伞、照相机、书、衣服、闹钟、水壶、床单、洗发水、沐浴露等物品,请幼儿帮忙看看哪些是必须要带的,哪些是可以不带的,并说出理由。

  幼1:布娃娃不需要带。

  幼2:闹钟不用带,爸爸妈妈都有手机。

  幼3:床单不要带,宾馆都有被子。

  幼4:宾馆里都有洗发水、沐浴露。

  有些物品是幼儿很容易达成一致意见的,有的则引起了一些小争议。

  幼1:长柄伞不用带,箱子放不下。

  幼2:要带的,太阳很大。

  幼3:是啊,万一下雨怎么办?

  师: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办哦,说的都挺有道理的。有什么方法是可以不用带这把长柄伞又可以解决太阳很大和下雨的问题呢?

  幼1:可以戴帽子遮太阳。

  幼2:换一个小的、可以折叠的伞就好啦!

  当幼儿为了“长柄伞”而发生争议时,教师适时地将问题抛给幼儿,引导幼儿讨论,而达成了带折叠伞或者帽子比较合适的决定,进一步提升了原有经验。在这种自由讨论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机会,以致他们能够更加大胆、主动、自由地表达,同时增强了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更好地做出合理选择,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

  4.在歌曲《我的20xx》中自然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真有本领,帮助老师整理好了旅行箱,我们可以出发啦!

  【活动延伸】

  1.开展亲子活动:春游。通过发放、填写《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商量去春游需要带的物品,进一步提高幼儿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的能力。

  2.区域活动:提供各种物品的图片,请幼儿想一想“去野餐”(或者“去游泳”等)时什么要带,什么不要带。

  【活动反思】

  我们从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去度假》这本图书的教育价值,较成功地开展了这个社会性活动。在之后的延伸活动中,幼儿能够清楚地通过《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记录自己认为需要带的物品。春游前,我们观察幼儿的书包发现食品和物品的种类、数量都比较合理,家长们也反映事先幼儿能和大人商量购买所需物品,再独立准备。可以看出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在合理选择、相互协商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幼儿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也十分浓厚,从图书中延伸出的亲子互动也为家长和孩子增添了许多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7

  一、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发现事物的规律,有主动探究的兴趣。

  2、通过操作体验,进一步了解单数、双数的排列规律。

  3、锻炼分析比较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数字与筹码”;数字卡1-10;图片上印有数量是1-10 的物品若干。

  2、学具准备:“数字与筹码”;雪花片若干;图片上印有数量在20 以内的物品若干;1-20的数字卡片;1盒豆豆。

  3、《操作册》第4册第31-32页。

  三、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好朋友。先让幼儿在线上报数,并记住自己是第几,再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当念到与自己相同的数时就跳一跳,当念到最后两句时,是单数的幼儿一起跳,是双数的幼儿一起跳。

  2、复习10以内单数和双数。

  幼儿用“数字与筹码”操作:在1-10的数字下,2个2个地摆放筹码,将结果记录下来,并说出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

  3、分组活动。

  第一组:在桌面上先摆好数字卡1-10,并在下面放上雪花片。两两排列,观察比较,说出哪几个数是双数,哪几个数是单数,为什么?

  第二组:在印有不同数量物品的.图片上2个2个地圈数,写出总数,并说出是单数还是双数。

  第三组:做涂色练习。图片上有20以内不同数量的物体,先点数再为单数双数分别填上不同颜色。重点引导幼儿知道单数双数是两邻的。

  第四组:2名幼儿操作“数字与筹码”,摆2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单数摆在左边,双数摆在右边,再在傍边摆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4、游戏活动。

  ①游戏“手拉手”。将幼儿任意分成几组,随意站在一起,教师发出口令,两组幼儿迅速2人一对手拉手,并迅速报告各组人数是单数还是双数,看哪一组站得快,报得对。

  ②游戏“捡豆豆”。幼儿任意从盒中抓一把豆豆,2个2个地放入小碗,看看是几颗,是单数还是双数。

  5、 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报数,说出1、3、5、7、9这几个单数时,幼儿拍手(是几就派几下),说出2、4、6、8、10这几个双数时,幼儿跺脚,(是几就跺几下),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单数和双数的认识。引导幼儿收拾学具。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完成《操作册》、《作业纸》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8

  活动目标:

  1. 感知1和2的数量。

  2. 体验以自己为数量探索对象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二页,提供幼儿添画1和2的东西。

  2.数量为1和2的.点子卡。

  活动过程:

  1.带着1和2上幼儿园

  (1)我每天带着1和2的东西上幼儿园,这些东西有的想给大家讲个故事,有的能看见你们的笑脸,有的能听见你们的声音,还有的能紧紧拥抱你们。这些东西就在我身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一张嘴巴、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只手。教师边说边指向自己的这些身体部位,然后把它们画在黑板上)

  (2)小朋友也带着1的东西来上幼儿园,请你们找一找自己脸上、身上是1的东西。(幼儿说出一种,教师请大家立即在自己身上找到相应的部位)

  (3)小朋友带着2的东西来上幼儿园,请你找一找自己脸上、身上是2的东西(幼儿说出一种,教师请大家立即在自己身上找到相应的部位)

  (4)仔细找找还有什么东西是1和2个的。(如一根小辫子、一顶帽子、一副眼镜、一朵胸花、两个发夹、两只口袋、两只袖子、两根辫子,如果幼儿发现不了自己身上的1和2,可以引导幼儿两两结对,互相寻找)

  2.画出我的1和2

  (1)翻到幼儿材料《数学》第二页,告诉幼儿:两个小朋友中一个是自己一个是自己的朋友。请幼儿在身体轮廓图上画出自己和朋友身上的1 和2。

  (2)鼓励幼儿在轮廓图上添画其他是1和2的东西。如果看到幼儿画了超过数量2的东西,不要生硬加以否定。

  (3)和幼儿一起数身体器官,告诉幼儿:人的鼻子和嘴巴只有一个,眼睛、耳朵、手和脚都是两个。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9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常常想要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当*的选择与他们的选择发生冲突时,时常会影响他们情绪。怎样才能既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又帮助幼儿通过协商进行合理选择呢?《去度假》读本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准备度假行囊的故事。幼儿可以在观察读本、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获得如何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的经验。读本的画面内容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并且以幼儿说话的口吻来呈现它的句型结构,很适宜中班幼儿阅读。

  【活动目标】

  1.理解并能讲述图书画面的内容,体验图书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2.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根据需要、通过协商进行合理的选择,提高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与爸爸妈妈外出度假的经验。

  2.材料准备:大书、大书中所出现物品的卡片、呈现物品用的卡纸、小号旅行箱、各种生活用品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度假吗?

  幼:喜欢。

  师:去度假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幼1:要准备水。

  幼2:要带旅行箱。

  幼3:去度假肯定要住很久,所以一定要带衣服。

  ……

  师:这本书说的是一个小女孩去度假前收拾行囊的故事,我们来看看她为度假准备了哪些东西。

  2.阅读图书《去度假》。

  (1)阅读封面: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封面上的小女孩及故事名称,以及封面上旅行箱中的物品。

  师:妈妈已经为妞妞准备好了东西,并将这些东西放在这个旅行箱里,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教师在卡纸上逐一出示衣服、水壶、药品、饮料等。)

  通过阅读封面,让幼儿了解妈妈整理好的.旅行箱里都有哪些物品,为后面幼儿观察、理解“妞妞拿出妈妈的物品,放进自己的物品”做了铺垫。

  2.逐页阅读。

  (1)第一页: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认识画面信息。

  师:妞妞在哪里?

  幼:在家里。

  师:你怎么知道?

  幼:因为她后面有沙发、窗帘、装饰,还有妈妈。

  师:她在干什么?

  幼:妞妞把箱子里的东西拿出来,把毛毛熊塞进去。

  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观察细节的能力,能很快地捕捉到画面中一些细微部分,并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分析和判断,初步发现“拿出”与“放进”之间的联系。

  (2)第二页至第五页: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每一页旅行箱中的物品与地面上的物品之间的关系。(妞妞先后拿出妈妈准备的衣服、饮料、药品等,放进自己的故事书、游泳圈、花皮球等物品。)

  幼儿能较敏锐地感受画面所传递的信息,也能理解拿出的物品和放进的物品两者的联系。这使他们很愿意猜想下一页妞妞想带走的物品,想象自己要去度假需要带的物品,为之后展开讨论打下了基础。

  (3)第六页:引导幼儿讲述妞妞和妈妈的表情以及她们可能说的话。

  师:妞妞和妈妈是什么表情?她们会说什么?

  幼1:妈妈很生气,会说“你为什么要把东西都拿出来”。

  幼2:妈妈会很惊讶,会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啊”。

  幼3:妞妞会说“这是我的箱子,要放我想要带的东西”。

  幼4:妞妞会说“这些东西是我喜欢的”。

  师:说的好像都挺有道理,可到底谁的东西该带走呢?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并说出妞妞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的理由。

  师:妞妞为什么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毛毛熊、故事书、牙刷、皮球……)?

  幼1:妞妞晚上要和毛毛熊一起睡觉。

  幼2:妈妈要给妞妞讲故事,我晚上睡觉也要听故事。”

  幼3:晚上睡觉前要刷牙。

  幼4:妞妞喜欢拍球,所以一定要带上皮球。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拿出来的物品和放进去的物品的实用性和方便性,从中帮助幼儿了解物品“要带”和“不要带”的理由,培养了幼儿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4)第七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人物的表情,体验整理好行李可以出发去度假的快乐心情。

  师:妞妞一家开心吗?最后妞妞同意带什么东西去度假?

  幼1:终于要出发了,真开心。

  幼2:他们一人一个箱子,刚刚好。妞妞同意带妈妈要她带的那些东西了,因为那些东西需要带。

  通过讨论,幼儿都能理解妈妈为什么生气,也同意妞妞带的那些东西不太方便,不适合去度假,可以看出他们和妞妞一起“整理”完后的心情是非常轻松愉悦的。这个经验能够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去参考*的意见和理解有时他们提出的要求为什么没有得到*应允。

  3.实践活动:帮助老师整理旅行箱。

  教师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旅行箱,内装有:布娃娃、长柄伞、照相机、书、衣服、闹钟、水壶、床单、洗发水、沐浴露等物品,请幼儿帮忙看看哪些是必须要带的,哪些是可以不带的,并说出理由。

  幼1:布娃娃不需要带。

  幼2:闹钟不用带,爸爸妈妈都有手机。

  幼3:床单不要带,宾馆都有被子。

  幼4:宾馆里都有洗发水、沐浴露。

  有些物品是幼儿很容易达成一致意见的,有的则引起了一些小争议。

  幼1:长柄伞不用带,箱子放不下。

  幼2:要带的,太阳很大。

  幼3:是啊,万一下雨怎么办?

  师: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办哦,说的都挺有道理的。有什么方法是可以不用带这把长柄伞又可以解决太阳很大和下雨的问题呢?

  幼1:可以戴帽子遮太阳。

  幼2:换一个小的、可以折叠的伞就好啦!

  当幼儿为了“长柄伞”而发生争议时,教师适时地将问题抛给幼儿,引导幼儿讨论,而达成了带折叠伞或者帽子比较合适的决定,进一步提升了原有经验。在这种自由讨论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机会,以致他们能够更加大胆、主动、自由地表达,同时增强了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更好地做出合理选择,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

  4.在歌曲《我的20xx》中自然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真有本领,帮助老师整理好了旅行箱,我们可以出发啦!

  【活动延伸】

  1.开展亲子活动:春游。通过发放、填写《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商量去春游需要带的物品,进一步提高幼儿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的能力。

  2.区域活动:提供各种物品的图片,请幼儿想一想“去野餐”(或者“去游泳”等)时什么要带,什么不要带。

  【活动反思】

  我们从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去度假》这本图书的教育价值,较成功地开展了这个社会性活动。在之后的延伸活动中,幼儿能够清楚地通过《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记录自己认为需要带的物品。春游前,我们观察幼儿的书包发现食品和物品的种类、数量都比较合理,家长们也反映事先幼儿能和大人商量购买所需物品,再独立准备。可以看出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在合理选择、相互协商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幼儿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也十分浓厚,从图书中延伸出的亲子互动也为家长和孩子增添了许多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0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常常想要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当*的选择与他们的选择发生冲突时,时常会影响他们情绪。怎样才能既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又帮助幼儿通过协商进行合理选择呢?《去度假》读本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准备度假行囊的故事。幼儿可以在观察读本、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获得如何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的经验。读本的画面内容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并且以幼儿说话的口吻来呈现它的句型结构,很适宜中班幼儿阅读。

  【活动目标】

  1.理解并能讲述图书画面的内容,体验图书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2.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根据需要、通过协商进行合理的选择,提高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与爸爸妈妈外出度假的经验。

  2.材料准备:大书、大书中所出现物品的卡片、呈现物品用的卡纸、小号旅行箱、各种生活用品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度假吗?

  幼:喜欢。

  师:去度假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幼1:要准备水。

  幼2:要带旅行箱。

  幼3:去度假肯定要住很久,所以一定要带衣服。

  ……

  师:这本书说的是一个小女孩去度假前收拾行囊的故事,我们来看看她为度假准备了哪些东西。

  2.阅读图书《去度假》。

  (1)阅读封面: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封面上的小女孩及故事名称,以及封面上旅行箱中的物品。

  师:妈妈已经为妞妞准备好了东西,并将这些东西放在这个旅行箱里,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教师在卡纸上逐一出示衣服、水壶、药品、饮料等。)

  通过阅读封面,让幼儿了解妈妈整理好的旅行箱里都有哪些物品,为后面幼儿观察、理解“妞妞拿出妈妈的物品,放进自己的物品”做了铺垫。

  2.逐页阅读。

  (1)第一页: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认识画面信息。

  师:妞妞在哪里?

  幼:在家里。

  师:你怎么知道?

  幼:因为她后面有沙发、窗帘、装饰,还有妈妈。

  师:她在干什么?

  幼:妞妞把箱子里的东西拿出来,把毛毛熊塞进去。

  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观察细节的能力,能很快地捕捉到画面中一些细微部分,并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分析和判断,初步发现“拿出”与“放进”之间的联系。

  (2)第二页至第五页: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每一页旅行箱中的物品与地面上的物品之间的`关系。(妞妞先后拿出妈妈准备的衣服、饮料、药品等,放进自己的故事书、游泳圈、花皮球等物品。)

  幼儿能较敏锐地感受画面所传递的信息,也能理解拿出的物品和放进的物品两者的联系。这使他们很愿意猜想下一页妞妞想带走的物品,想象自己要去度假需要带的物品,为之后展开讨论打下了基础。

  (3)第六页:引导幼儿讲述妞妞和妈妈的表情以及她们可能说的话。

  师:妞妞和妈妈是什么表情?她们会说什么?

  幼1:妈妈很生气,会说“你为什么要把东西都拿出来”。

  幼2:妈妈会很惊讶,会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啊”。

  幼3:妞妞会说“这是我的箱子,要放我想要带的东西”。

  幼4:妞妞会说“这些东西是我喜欢的”。

  师:说的好像都挺有道理,可到底谁的东西该带走呢?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并说出妞妞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的理由。

  师:妞妞为什么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毛毛熊、故事书、牙刷、皮球……)?

  幼1:妞妞晚上要和毛毛熊一起睡觉。

  幼2:妈妈要给妞妞讲故事,我晚上睡觉也要听故事。”

  幼3:晚上睡觉前要刷牙。

  幼4:妞妞喜欢拍球,所以一定要带上皮球。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拿出来的物品和放进去的物品的实用性和方便性,从中帮助幼儿了解物品“要带”和“不要带”的理由,培养了幼儿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4)第七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人物的表情,体验整理好行李可以出发去度假的快乐心情。

  师:妞妞一家开心吗?最后妞妞同意带什么东西去度假?

  幼1:终于要出发了,真开心。

  幼2:他们一人一个箱子,刚刚好。妞妞同意带妈妈要她带的那些东西了,因为那些东西需要带。

  通过讨论,幼儿都能理解妈妈为什么生气,也同意妞妞带的那些东西不太方便,不适合去度假,可以看出他们和妞妞一起“整理”完后的心情是非常轻松愉悦的。这个经验能够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去参考*的意见和理解有时他们提出的要求为什么没有得到*应允。

  3.实践活动:帮助老师整理旅行箱。

  教师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旅行箱,内装有:布娃娃、长柄伞、照相机、书、衣服、闹钟、水壶、床单、洗发水、沐浴露等物品,请幼儿帮忙看看哪些是必须要带的,哪些是可以不带的,并说出理由。

  幼1:布娃娃不需要带。

  幼2:闹钟不用带,爸爸妈妈都有手机。

  幼3:床单不要带,宾馆都有被子。

  幼4:宾馆里都有洗发水、沐浴露。

  有些物品是幼儿很容易达成一致意见的,有的则引起了一些小争议。

  幼1:长柄伞不用带,箱子放不下。

  幼2:要带的,太阳很大。

  幼3:是啊,万一下雨怎么办?

  师: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办哦,说的都挺有道理的。有什么方法是可以不用带这把长柄伞又可以解决太阳很大和下雨的问题呢?

  幼1:可以戴帽子遮太阳。

  幼2:换一个小的、可以折叠的伞就好啦!

  当幼儿为了“长柄伞”而发生争议时,教师适时地将问题抛给幼儿,引导幼儿讨论,而达成了带折叠伞或者帽子比较合适的决定,进一步提升了原有经验。在这种自由讨论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机会,以致他们能够更加大胆、主动、自由地表达,同时增强了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更好地做出合理选择,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

  4.在歌曲《我的20xx》中自然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真有本领,帮助老师整理好了旅行箱,我们可以出发啦!

  【活动延伸】

  1.开展亲子活动:春游。通过发放、填写《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商量去春游需要带的物品,进一步提高幼儿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的能力。

  2.区域活动:提供各种物品的图片,请幼儿想一想“去野餐”(或者“去游泳”等)时什么要带,什么不要带。

  【活动反思】

  我们从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去度假》这本图书的教育价值,较成功地开展了这个社会性活动。在之后的延伸活动中,幼儿能够清楚地通过《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记录自己认为需要带的物品。春游前,我们观察幼儿的书包发现食品和物品的种类、数量都比较合理,家长们也反映事先幼儿能和大人商量购买所需物品,再独立准备。可以看出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在合理选择、相互协商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幼儿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也十分浓厚,从图书中延伸出的亲子互动也为家长和孩子增添了许多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快乐的幼儿园》教学设计3篇(扩展2)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0篇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 感知1和2的数量。

  2. 体验以自己为数量探索对象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二页,提供幼儿添画1和2的东西。

  2.数量为1和2的点子卡。

  活动过程:

  1.带着1和2上幼儿园

  (1)我每天带着1和2的东西上幼儿园,这些东西有的想给大家讲个故事,有的能看见你们的笑脸,有的能听见你们的声音,还有的能紧紧拥抱你们。这些东西就在我身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一张嘴巴、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只手。教师边说边指向自己的这些身体部位,然后把它们画在黑板上)

  (2)小朋友也带着1的东西来上幼儿园,请你们找一找自己脸上、身上是1的东西。(幼儿说出一种,教师请大家立即在自己身上找到相应的.部位)

  (3)小朋友带着2的东西来上幼儿园,请你找一找自己脸上、身上是2的东西(幼儿说出一种,教师请大家立即在自己身上找到相应的部位)

  (4)仔细找找还有什么东西是1和2个的。(如一根小辫子、一顶帽子、一副眼镜、一朵胸花、两个发夹、两只口袋、两只袖子、两根辫子,如果幼儿发现不了自己身上的1和2,可以引导幼儿两两结对,互相寻找)

  2.画出我的1和2

  (1)翻到幼儿材料《数学》第二页,告诉幼儿:两个小朋友中一个是自己一个是自己的朋友。请幼儿在身体轮廓图上画出自己和朋友身上的1 和2。

  (2)鼓励幼儿在轮廓图上添画其他是1和2的东西。如果看到幼儿画了超过数量2的东西,不要生硬加以否定。

  (3)和幼儿一起数身体器官,告诉幼儿:人的鼻子和嘴巴只有一个,眼睛、耳朵、手和脚都是两个。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剪纸作品,进一步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懂得剪纸的阴剪、阳剪技法和综合法,知道剪纸的基本纹样。

  2.继续学习折剪的基本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动物或人物的剪纸作品。

  3.通过剪纸练习,感受剪纸的趣味和美,体验剪纸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重点:

  学习剪纸折剪的基本技法及阴剪和阳剪的组合等。

  难点:

  抓住动物和人物的特征设计构思剪纸作品。

  教具准备:

  剪纸范作、彩色纸、剪刀、美工刀、胶水等。学具准备:彩色纸、剪刀、美工刀、胶水等。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学生一般带的都是剪刀,不能够用美工刀把剪不到的地方刻出来。

  教学建议要求学生能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来剪。

  课后反思由于工具有限,剪的作品不是很精美。

  教 学 过 程本人教学思路

  教 学 活 动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1.比一比。

  (1)欣赏:展示河南陕县的《柿子对鸟》和广东佛山的《龙头》剪纸作品或展示剪纸实物作品,让学生对剪纸作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提问:你知道剪纸的起源吗?剪纸有什么用途?这些剪纸作品和*时看到的绘画有什么不同?左右一样的形象采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小结:剪纸作品形象夸张、简洁,线条流畅,有一种鲜明的装饰美。采用对折剪的方法剪出了对称的作品。

  (2)揭题:《巧折巧剪》。

  2.学一学。

  你了解关于剪纸的`哪些知识?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1)展示《对马团花》、《对猴团花》和《五福捧寿》等剪纸作品。

  由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来了解剪纸的方法:

  阴剪——剪去轮廓线,或剪去形象以内的纸。

  阳剪——剪去形象轮廓线内外的纸,只留下造型的线。

  综合法——阴剪和阳剪结合法。

  (2)展示常见的剪纸装饰纹样。

  学生小组讨论:这些装饰纹样像什么?有什么特点?给它们取个题目。

  小结:锯齿纹:——常用来表现动物的皮毛、刺、草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比较硬朗。

  月牙纹:——用来表现衣纹褶绉、头发纹路、植物叶子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用途广泛,变化多端。

  水纹:用来表现水波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光滑、柔和,有动感。

  云纹:用来表现云雾、花朵、波浪、衣服上较为复杂的图案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用途广泛,装饰感强。

  3.议一议。

  :展示青蛙、小女孩的剪纸作品。

  (1)这些剪纸作品的制作需要哪些步骤?

  (2)你想剪怎样的动物或人物造型?

  小结:①步骤:折、画轮廓(抓住特征);②剪(先内后外)、贴。③展示完成的剪纸造型作品。

  4.做一做。

  学生练习:用折剪的方法剪动物或人物。

  5.展一展。

  完成的作品叫什么题目,想做什么用?指出作品中的图案哪里是对称的。

  6.理一理。

  办一个班级剪纸展或整理一本学生剪纸集。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3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常常想要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当*的选择与他们的选择发生冲突时,时常会影响他们情绪。怎样才能既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又帮助幼儿通过协商进行合理选择呢?《去度假》读本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准备度假行囊的故事。幼儿可以在观察读本、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获得如何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的经验。读本的画面内容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并且以幼儿说话的口吻来呈现它的句型结构,很适宜中班幼儿阅读。

  【活动目标】

  1.理解并能讲述图书画面的内容,体验图书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2.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根据需要、通过协商进行合理的选择,提高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与爸爸妈妈外出度假的经验。

  2.材料准备:大书、大书中所出现物品的卡片、呈现物品用的卡纸、小号旅行箱、各种生活用品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度假吗?

  幼:喜欢。

  师:去度假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幼1:要准备水。

  幼2:要带旅行箱。

  幼3:去度假肯定要住很久,所以一定要带衣服。

  ……

  师:这本书说的是一个小女孩去度假前收拾行囊的故事,我们来看看她为度假准备了哪些东西。

  2.阅读图书《去度假》。

  (1)阅读封面: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封面上的小女孩及故事名称,以及封面上旅行箱中的物品。

  师:妈妈已经为妞妞准备好了东西,并将这些东西放在这个旅行箱里,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教师在卡纸上逐一出示衣服、水壶、药品、饮料等。)

  通过阅读封面,让幼儿了解妈妈整理好的旅行箱里都有哪些物品,为后面幼儿观察、理解“妞妞拿出妈妈的物品,放进自己的物品”做了铺垫。

  2.逐页阅读。

  (1)第一页: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认识画面信息。

  师:妞妞在哪里?

  幼:在家里。

  师:你怎么知道?

  幼:因为她后面有沙发、窗帘、装饰,还有妈妈。

  师:她在干什么?

  幼:妞妞把箱子里的东西拿出来,把毛毛熊塞进去。

  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观察细节的能力,能很快地捕捉到画面中一些细微部分,并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分析和判断,初步发现“拿出”与“放进”之间的联系。

  (2)第二页至第五页: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每一页旅行箱中的物品与地面上的物品之间的关系。(妞妞先后拿出妈妈准备的衣服、饮料、药品等,放进自己的故事书、游泳圈、花皮球等物品。)

  幼儿能较敏锐地感受画面所传递的信息,也能理解拿出的物品和放进的物品两者的联系。这使他们很愿意猜想下一页妞妞想带走的物品,想象自己要去度假需要带的物品,为之后展开讨论打下了基础。

  (3)第六页:引导幼儿讲述妞妞和妈妈的表情以及她们可能说的话。

  师:妞妞和妈妈是什么表情?她们会说什么?

  幼1:妈妈很生气,会说“你为什么要把东西都拿出来”。

  幼2:妈妈会很惊讶,会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啊”。

  幼3:妞妞会说“这是我的箱子,要放我想要带的东西”。

  幼4:妞妞会说“这些东西是我喜欢的”。

  师:说的好像都挺有道理,可到底谁的东西该带走呢?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并说出妞妞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的理由。

  师:妞妞为什么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毛毛熊、故事书、牙刷、皮球……)?

  幼1:妞妞晚上要和毛毛熊一起睡觉。

  幼2:妈妈要给妞妞讲故事,我晚上睡觉也要听故事。”

  幼3:晚上睡觉前要刷牙。

  幼4:妞妞喜欢拍球,所以一定要带上皮球。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拿出来的物品和放进去的物品的实用性和方便性,从中帮助幼儿了解物品“要带”和“不要带”的理由,培养了幼儿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4)第七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人物的表情,体验整理好行李可以出发去度假的快乐心情。

  师:妞妞一家开心吗?最后妞妞同意带什么东西去度假?

  幼1:终于要出发了,真开心。

  幼2:他们一人一个箱子,刚刚好。妞妞同意带妈妈要她带的那些东西了,因为那些东西需要带。

  通过讨论,幼儿都能理解妈妈为什么生气,也同意妞妞带的那些东西不太方便,不适合去度假,可以看出他们和妞妞一起“整理”完后的心情是非常轻松愉悦的。这个经验能够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去参考*的意见和理解有时他们提出的要求为什么没有得到*应允。

  3.实践活动:帮助老师整理旅行箱。

  教师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旅行箱,内装有:布娃娃、长柄伞、照相机、书、衣服、闹钟、水壶、床单、洗发水、沐浴露等物品,请幼儿帮忙看看哪些是必须要带的,哪些是可以不带的,并说出理由。

  幼1:布娃娃不需要带。

  幼2:闹钟不用带,爸爸妈妈都有手机。

  幼3:床单不要带,宾馆都有被子。

  幼4:宾馆里都有洗发水、沐浴露。

  有些物品是幼儿很容易达成一致意见的,有的则引起了一些小争议。

  幼1:长柄伞不用带,箱子放不下。

  幼2:要带的,太阳很大。

  幼3:是啊,万一下雨怎么办?

  师: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办哦,说的都挺有道理的。有什么方法是可以不用带这把长柄伞又可以解决太阳很大和下雨的问题呢?

  幼1:可以戴帽子遮太阳。

  幼2:换一个小的、可以折叠的伞就好啦!

  当幼儿为了“长柄伞”而发生争议时,教师适时地将问题抛给幼儿,引导幼儿讨论,而达成了带折叠伞或者帽子比较合适的决定,进一步提升了原有经验。在这种自由讨论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机会,以致他们能够更加大胆、主动、自由地表达,同时增强了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更好地做出合理选择,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

  4.在歌曲《我的20xx》中自然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真有本领,帮助老师整理好了旅行箱,我们可以出发啦!

  【活动延伸】

  1.开展亲子活动:春游。通过发放、填写《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商量去春游需要带的物品,进一步提高幼儿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的能力。

  2.区域活动:提供各种物品的图片,请幼儿想一想“去野餐”(或者“去游泳”等)时什么要带,什么不要带。

  【活动反思】

  我们从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去度假》这本图书的教育价值,较成功地开展了这个社会性活动。在之后的延伸活动中,幼儿能够清楚地通过《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记录自己认为需要带的物品。春游前,我们观察幼儿的书包发现食品和物品的种类、数量都比较合理,家长们也反映事先幼儿能和大人商量购买所需物品,再独立准备。可以看出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在合理选择、相互协商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幼儿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也十分浓厚,从图书中延伸出的亲子互动也为家长和孩子增添了许多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4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常常想要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当*的选择与他们的选择发生冲突时,时常会影响他们情绪。怎样才能既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又帮助幼儿通过协商进行合理选择呢?《去度假》读本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准备度假行囊的故事。幼儿可以在观察读本、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获得如何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的经验。读本的画面内容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并且以幼儿说话的口吻来呈现它的句型结构,很适宜中班幼儿阅读。

  【活动目标】

  1.理解并能讲述图书画面的内容,体验图书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2.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根据需要、通过协商进行合理的选择,提高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与爸爸妈妈外出度假的经验。

  2.材料准备:大书、大书中所出现物品的"卡片、呈现物品用的卡纸、小号旅行箱、各种生活用品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度假吗?

  幼:喜欢。

  师:去度假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幼1:要准备水。

  幼2:要带旅行箱。

  幼3:去度假肯定要住很久,所以一定要带衣服。

  ……

  师:这本书说的是一个小女孩去度假前收拾行囊的故事,我们来看看她为度假准备了哪些东西。

  2.阅读图书《去度假》。

  (1)阅读封面: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封面上的小女孩及故事名称,以及封面上旅行箱中的物品。

  师:妈妈已经为妞妞准备好了东西,并将这些东西放在这个旅行箱里,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教师在卡纸上逐一出示衣服、水壶、药品、饮料等。)

  通过阅读封面,让幼儿了解妈妈整理好的旅行箱里都有哪些物品,为后面幼儿观察、理解“妞妞拿出妈妈的物品,放进自己的物品”做了铺垫。

  2.逐页阅读。

  (1)第一页: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认识画面信息。

  师:妞妞在哪里?

  幼:在家里。

  师:你怎么知道?

  幼:因为她后面有沙发、窗帘、装饰,还有妈妈。

  师:她在干什么?

  幼:妞妞把箱子里的东西拿出来,把毛毛熊塞进去。

  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观察细节的能力,能很快地捕捉到画面中一些细微部分,并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分析和判断,初步发现“拿出”与“放进”之间的联系。

  (2)第二页至第五页: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每一页旅行箱中的物品与地面上的物品之间的关系。(妞妞先后拿出妈妈准备的衣服、饮料、药品等,放进自己的故事书、游泳圈、花皮球等物品。)

  幼儿能较敏锐地感受画面所传递的信息,也能理解拿出的物品和放进的物品两者的联系。这使他们很愿意猜想下一页妞妞想带走的物品,想象自己要去度假需要带的物品,为之后展开讨论打下了基础。

  (3)第六页:引导幼儿讲述妞妞和妈妈的表情以及她们可能说的话。

  师:妞妞和妈妈是什么表情?她们会说什么?

  幼1:妈妈很生气,会说“你为什么要把东西都拿出来”。

  幼2:妈妈会很惊讶,会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啊”。

  幼3:妞妞会说“这是我的箱子,要放我想要带的东西”。

  幼4:妞妞会说“这些东西是我喜欢的”。

  师:说的好像都挺有道理,可到底谁的东西该带走呢?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并说出妞妞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的理由。

  师:妞妞为什么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毛毛熊、故事书、牙刷、皮球……)?

  幼1:妞妞晚上要和毛毛熊一起睡觉。

  幼2:妈妈要给妞妞讲故事,我晚上睡觉也要听故事。”

  幼3:晚上睡觉前要刷牙。

  幼4:妞妞喜欢拍球,所以一定要带上皮球。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拿出来的物品和放进去的物品的实用性和方便性,从中帮助幼儿了解物品“要带”和“不要带”的理由,培养了幼儿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4)第七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人物的表情,体验整理好行李可以出发去度假的快乐心情。

  师:妞妞一家开心吗?最后妞妞同意带什么东西去度假?

  幼1:终于要出发了,真开心。

  幼2:他们一人一个箱子,刚刚好。妞妞同意带妈妈要她带的那些东西了,因为那些东西需要带。

  通过讨论,幼儿都能理解妈妈为什么生气,也同意妞妞带的那些东西不太方便,不适合去度假,可以看出他们和妞妞一起“整理”完后的心情是非常轻松愉悦的。这个经验能够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去参考*的意见和理解有时他们提出的要求为什么没有得到*应允。

  3.实践活动:帮助老师整理旅行箱。

  教师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旅行箱,内装有:布娃娃、长柄伞、照相机、书、衣服、闹钟、水壶、床单、洗发水、沐浴露等物品,请幼儿帮忙看看哪些是必须要带的,哪些是可以不带的,并说出理由。

  幼1:布娃娃不需要带。

  幼2:闹钟不用带,爸爸妈妈都有手机。

  幼3:床单不要带,宾馆都有被子。

  幼4:宾馆里都有洗发水、沐浴露。

  有些物品是幼儿很容易达成一致意见的,有的则引起了一些小争议。

  幼1:长柄伞不用带,箱子放不下。

  幼2:要带的,太阳很大。

  幼3:是啊,万一下雨怎么办?

  师: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办哦,说的都挺有道理的。有什么方法是可以不用带这把长柄伞又可以解决太阳很大和下雨的问题呢?

  幼1:可以戴帽子遮太阳。

  幼2:换一个小的、可以折叠的伞就好啦!

  当幼儿为了“长柄伞”而发生争议时,教师适时地将问题抛给幼儿,引导幼儿讨论,而达成了带折叠伞或者帽子比较合适的决定,进一步提升了原有经验。在这种自由讨论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机会,以致他们能够更加大胆、主动、自由地表达,同时增强了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更好地做出合理选择,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

  4.在歌曲《我的20xx》中自然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真有本领,帮助老师整理好了旅行箱,我们可以出发啦!

  【活动延伸】

  1.开展亲子活动:春游。通过发放、填写《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商量去春游需要带的物品,进一步提高幼儿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的能力。

  2.区域活动:提供各种物品的图片,请幼儿想一想“去野餐”(或者“去游泳”等)时什么要带,什么不要带。

  【活动反思】

  我们从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去度假》这本图书的教育价值,较成功地开展了这个社会性活动。在之后的延伸活动中,幼儿能够清楚地通过《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记录自己认为需要带的物品。春游前,我们观察幼儿的书包发现食品和物品的种类、数量都比较合理,家长们也反映事先幼儿能和大人商量购买所需物品,再独立准备。可以看出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在合理选择、相互协商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幼儿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也十分浓厚,从图书中延伸出的亲子互动也为家长和孩子增添了许多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5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常常想要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当*的选择与他们的选择发生冲突时,时常会影响他们情绪。怎样才能既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又帮助幼儿通过协商进行合理选择呢?《去度假》读本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准备度假行囊的故事。幼儿可以在观察读本、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获得如何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的经验。读本的画面内容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并且以幼儿说话的口吻来呈现它的句型结构,很适宜中班幼儿阅读。

  【活动目标】

  1.理解并能讲述图书画面的内容,体验图书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2.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根据需要、通过协商进行合理的选择,提高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与爸爸妈妈外出度假的经验。

  2.材料准备:大书、大书中所出现物品的卡片、呈现物品用的卡纸、小号旅行箱、各种生活用品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度假吗?

  幼:喜欢。

  师:去度假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幼1:要准备水。

  幼2:要带旅行箱。

  幼3:去度假肯定要住很久,所以一定要带衣服。

  ……

  师:这本书说的是一个小女孩去度假前收拾行囊的故事,我们来看看她为度假准备了哪些东西。

  2.阅读图书《去度假》。

  (1)阅读封面: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封面上的小女孩及故事名称,以及封面上旅行箱中的物品。

  师:妈妈已经为妞妞准备好了东西,并将这些东西放在这个旅行箱里,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教师在卡纸上逐一出示衣服、水壶、药品、饮料等。)

  通过阅读封面,让幼儿了解妈妈整理好的旅行箱里都有哪些物品,为后面幼儿观察、理解“妞妞拿出妈妈的物品,放进自己的物品”做了铺垫。

  2.逐页阅读。

  (1)第一页: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认识画面信息。

  师:妞妞在哪里?

  幼:在家里。

  师:你怎么知道?

  幼:因为她后面有沙发、窗帘、装饰,还有妈妈。

  师:她在干什么?

  幼:妞妞把箱子里的东西拿出来,把毛毛熊塞进去。

  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观察细节的能力,能很快地捕捉到画面中一些细微部分,并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分析和判断,初步发现“拿出”与“放进”之间的联系。

  (2)第二页至第五页: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每一页旅行箱中的物品与地面上的物品之间的关系。(妞妞先后拿出妈妈准备的衣服、饮料、药品等,放进自己的故事书、游泳圈、花皮球等物品。)

  幼儿能较敏锐地感受画面所传递的信息,也能理解拿出的物品和放进的物品两者的联系。这使他们很愿意猜想下一页妞妞想带走的物品,想象自己要去度假需要带的物品,为之后展开讨论打下了基础。

  (3)第六页:引导幼儿讲述妞妞和妈妈的表情以及她们可能说的话。

  师:妞妞和妈妈是什么表情?她们会说什么?

  幼1:妈妈很生气,会说“你为什么要把东西都拿出来”。

  幼2:妈妈会很惊讶,会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啊”。

  幼3:妞妞会说“这是我的箱子,要放我想要带的东西”。

  幼4:妞妞会说“这些东西是我喜欢的”。

  师:说的好像都挺有道理,可到底谁的东西该带走呢?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并说出妞妞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的理由。

  师:妞妞为什么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毛毛熊、故事书、牙刷、皮球……)?

  幼1:妞妞晚上要和毛毛熊一起睡觉。

  幼2:妈妈要给妞妞讲故事,我晚上睡觉也要听故事。”

  幼3:晚上睡觉前要刷牙。

  幼4:妞妞喜欢拍球,所以一定要带上皮球。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拿出来的物品和放进去的物品的实用性和方便性,从中帮助幼儿了解物品“要带”和“不要带”的理由,培养了幼儿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4)第七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人物的表情,体验整理好行李可以出发去度假的快乐心情。

  师:妞妞一家开心吗?最后妞妞同意带什么东西去度假?

  幼1:终于要出发了,真开心。

  幼2:他们一人一个箱子,刚刚好。妞妞同意带妈妈要她带的那些东西了,因为那些东西需要带。

  通过讨论,幼儿都能理解妈妈为什么生气,也同意妞妞带的那些东西不太方便,不适合去度假,可以看出他们和妞妞一起“整理”完后的心情是非常轻松愉悦的。这个经验能够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去参考*的意见和理解有时他们提出的要求为什么没有得到*应允。

  3.实践活动:帮助老师整理旅行箱。

  教师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旅行箱,内装有:布娃娃、长柄伞、照相机、书、衣服、闹钟、水壶、床单、洗发水、沐浴露等物品,请幼儿帮忙看看哪些是必须要带的,哪些是可以不带的,并说出理由。

  幼1:布娃娃不需要带。

  幼2:闹钟不用带,爸爸妈妈都有手机。

  幼3:床单不要带,宾馆都有被子。

  幼4:宾馆里都有洗发水、沐浴露。

  有些物品是幼儿很容易达成一致意见的,有的则引起了一些小争议。

  幼1:长柄伞不用带,箱子放不下。

  幼2:要带的,太阳很大。

  幼3:是啊,万一下雨怎么办?

  师: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办哦,说的都挺有道理的。有什么方法是可以不用带这把长柄伞又可以解决太阳很大和下雨的问题呢?

  幼1:可以戴帽子遮太阳。

  幼2:换一个小的、可以折叠的伞就好啦!

  当幼儿为了“长柄伞”而发生争议时,教师适时地将问题抛给幼儿,引导幼儿讨论,而达成了带折叠伞或者帽子比较合适的决定,进一步提升了原有经验。在这种自由讨论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机会,以致他们能够更加大胆、主动、自由地表达,同时增强了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更好地做出合理选择,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

  4.在歌曲《我的20xx》中自然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真有本领,帮助老师整理好了旅行箱,我们可以出发啦!

  【活动延伸】

  1.开展亲子活动:春游。通过发放、填写《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商量去春游需要带的物品,进一步提高幼儿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的能力。

  2.区域活动:提供各种物品的图片,请幼儿想一想“去野餐”(或者“去游泳”等)时什么要带,什么不要带。

  【活动反思】

  我们从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去度假》这本图书的教育价值,较成功地开展了这个社会性活动。在之后的延伸活动中,幼儿能够清楚地通过《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记录自己认为需要带的物品。春游前,我们观察幼儿的书包发现食品和物品的种类、数量都比较合理,家长们也反映事先幼儿能和大人商量购买所需物品,再独立准备。可以看出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在合理选择、相互协商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幼儿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也十分浓厚,从图书中延伸出的亲子互动也为家长和孩子增添了许多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剪纸作品,进一步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懂得剪纸的阴剪、阳剪技法和综合法,知道剪纸的基本纹样。

  2.继续学习折剪的基本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动物或人物的剪纸作品。

  3.通过剪纸练习,感受剪纸的"趣味和美,体验剪纸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重点:

  学习剪纸折剪的基本技法及阴剪和阳剪的组合等。

  难点:

  抓住动物和人物的特征设计构思剪纸作品。

  教具准备:

  剪纸范作、彩色纸、剪刀、美工刀、胶水等。学具准备:彩色纸、剪刀、美工刀、胶水等。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学生一般带的都是剪刀,不能够用美工刀把剪不到的地方刻出来。

  教学建议要求学生能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来剪。

  课后反思由于工具有限,剪的作品不是很精美。

  教 学 过 程本人教学思路

  教 学 活 动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1.比一比。

  (1)欣赏:展示河南陕县的《柿子对鸟》和广东佛山的《龙头》剪纸作品或展示剪纸实物作品,让学生对剪纸作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提问:你知道剪纸的起源吗?剪纸有什么用途?这些剪纸作品和*时看到的绘画有什么不同?左右一样的形象采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小结:剪纸作品形象夸张、简洁,线条流畅,有一种鲜明的装饰美。采用对折剪的方法剪出了对称的作品。

  (2)揭题:《巧折巧剪》。

  2.学一学。

  你了解关于剪纸的哪些知识?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1)展示《对马团花》、《对猴团花》和《五福捧寿》等剪纸作品。

  由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来了解剪纸的方法:

  阴剪——剪去轮廓线,或剪去形象以内的纸。

  阳剪——剪去形象轮廓线内外的纸,只留下造型的线。

  综合法——阴剪和阳剪结合法。

  (2)展示常见的剪纸装饰纹样。

  学生小组讨论:这些装饰纹样像什么?有什么特点?给它们取个题目。

  小结:锯齿纹:——常用来表现动物的皮毛、刺、草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比较硬朗。

  月牙纹:——用来表现衣纹褶绉、头发纹路、植物叶子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用途广泛,变化多端。

  水纹:用来表现水波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光滑、柔和,有动感。

  云纹:用来表现云雾、花朵、波浪、衣服上较为复杂的图案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用途广泛,装饰感强。

  3.议一议。

  :展示青蛙、小女孩的剪纸作品。

  (1)这些剪纸作品的制作需要哪些步骤?

  (2)你想剪怎样的动物或人物造型?

  小结:①步骤:折、画轮廓(抓住特征);②剪(先内后外)、贴。③展示完成的剪纸造型作品。

  4.做一做。

  学生练习:用折剪的方法剪动物或人物。

  5.展一展。

  完成的作品叫什么题目,想做什么用?指出作品中的图案哪里是对称的。

  6.理一理。

  办一个班级剪纸展或整理一本学生剪纸集。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剪纸作品,进一步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懂得剪纸的阴剪、阳剪技法和综合法,知道剪纸的基本纹样。

  2.继续学习折剪的基本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动物或人物的剪纸作品。

  3.通过剪纸练习,感受剪纸的趣味和美,体验剪纸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重点:

  学习剪纸折剪的基本技法及阴剪和阳剪的组合等。

  难点:

  抓住动物和人物的特征设计构思剪纸作品。

  教具准备:

  剪纸范作、彩色纸、剪刀、美工刀、胶水等。学具准备:彩色纸、剪刀、美工刀、胶水等。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学生一般带的都是剪刀,不能够用美工刀把剪不到的地方刻出来。

  教学建议要求学生能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来剪。

  课后反思由于工具有限,剪的作品不是很精美。

  教 学 过 程本人教学思路

  教 学 活 动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1.比一比。

  (1)欣赏:展示河南陕县的《柿子对鸟》和广东佛山的《龙头》剪纸作品或展示剪纸实物作品,让学生对剪纸作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提问:你知道剪纸的起源吗?剪纸有什么用途?这些剪纸作品和*时看到的绘画有什么不同?左右一样的形象采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小结:剪纸作品形象夸张、简洁,线条流畅,有一种鲜明的装饰美。采用对折剪的方法剪出了对称的作品。

  (2)揭题:《巧折巧剪》。

  2.学一学。

  你了解关于剪纸的哪些知识?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1)展示《对马团花》、《对猴团花》和《五福捧寿》等剪纸作品。

  由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来了解剪纸的方法:

  阴剪——剪去轮廓线,或剪去形象以内的纸。

  阳剪——剪去形象轮廓线内外的纸,只留下造型的线。

  综合法——阴剪和阳剪结合法。

  (2)展示常见的剪纸装饰纹样。

  学生小组讨论:这些装饰纹样像什么?有什么特点?给它们取个题目。

  小结:锯齿纹:——常用来表现动物的皮毛、刺、草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比较硬朗。

  月牙纹:——用来表现衣纹褶绉、头发纹路、植物叶子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用途广泛,变化多端。

  水纹:用来表现水波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光滑、柔和,有动感。

  云纹:用来表现云雾、花朵、波浪、衣服上较为复杂的图案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用途广泛,装饰感强。

  3.议一议。

  :展示青蛙、小女孩的剪纸作品。

  (1)这些剪纸作品的制作需要哪些步骤?

  (2)你想剪怎样的动物或人物造型?

  小结:①步骤:折、画轮廓(抓住特征);②剪(先内后外)、贴。③展示完成的剪纸造型作品。

  4.做一做。

  学生练习:用折剪的方法剪动物或人物。

  5.展一展。

  完成的作品叫什么题目,想做什么用?指出作品中的图案哪里是对称的。

  6.理一理。

  办一个班级剪纸展或整理一本学生剪纸集。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8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常常想要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当*的选择与他们的选择发生冲突时,时常会影响他们情绪。怎样才能既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又帮助幼儿通过协商进行合理选择呢?《去度假》读本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准备度假行囊的故事。幼儿可以在观察读本、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获得如何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的经验。读本的画面内容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并且以幼儿说话的口吻来呈现它的句型结构,很适宜中班幼儿阅读。

  【活动目标】

  1.理解并能讲述图书画面的内容,体验图书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2.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根据需要、通过协商进行合理的选择,提高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与爸爸妈妈外出度假的经验。

  2.材料准备:大书、大书中所出现物品的卡片、呈现物品用的卡纸、小号旅行箱、各种生活用品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度假吗?

  幼:喜欢。

  师:去度假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幼1:要准备水。

  幼2:要带旅行箱。

  幼3:去度假肯定要住很久,所以一定要带衣服。

  ……

  师:这本书说的是一个小女孩去度假前收拾行囊的故事,我们来看看她为度假准备了哪些东西。

  2.阅读图书《去度假》。

  (1)阅读封面: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封面上的小女孩及故事名称,以及封面上旅行箱中的物品。

  师:妈妈已经为妞妞准备好了东西,并将这些东西放在这个旅行箱里,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教师在卡纸上逐一出示衣服、水壶、药品、饮料等。)

  通过阅读封面,让幼儿了解妈妈整理好的旅行箱里都有哪些物品,为后面幼儿观察、理解“妞妞拿出妈妈的物品,放进自己的物品”做了铺垫。

  2.逐页阅读。

  (1)第一页: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认识画面信息。

  师:妞妞在哪里?

  幼:在家里。

  师:你怎么知道?

  幼:因为她后面有沙发、窗帘、装饰,还有妈妈。

  师:她在干什么?

  幼:妞妞把箱子里的东西拿出来,把毛毛熊塞进去。

  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观察细节的能力,能很快地捕捉到画面中一些细微部分,并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分析和判断,初步发现“拿出”与“放进”之间的联系。

  (2)第二页至第五页: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每一页旅行箱中的物品与地面上的物品之间的关系。(妞妞先后拿出妈妈准备的衣服、饮料、药品等,放进自己的故事书、游泳圈、花皮球等物品。)

  幼儿能较敏锐地感受画面所传递的信息,也能理解拿出的物品和放进的物品两者的联系。这使他们很愿意猜想下一页妞妞想带走的物品,想象自己要去度假需要带的物品,为之后展开讨论打下了基础。

  (3)第六页:引导幼儿讲述妞妞和妈妈的表情以及她们可能说的话。

  师:妞妞和妈妈是什么表情?她们会说什么?

  幼1:妈妈很生气,会说“你为什么要把东西都拿出来”。

  幼2:妈妈会很惊讶,会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啊”。

  幼3:妞妞会说“这是我的箱子,要放我想要带的东西”。

  幼4:妞妞会说“这些东西是我喜欢的”。

  师:说的好像都挺有道理,可到底谁的东西该带走呢?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并说出妞妞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的理由。

  师:妞妞为什么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毛毛熊、故事书、牙刷、皮球……)?

  幼1:妞妞晚上要和毛毛熊一起睡觉。

  幼2:妈妈要给妞妞讲故事,我晚上睡觉也要听故事。”

  幼3:晚上睡觉前要刷牙。

  幼4:妞妞喜欢拍球,所以一定要带上皮球。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拿出来的物品和放进去的物品的实用性和方便性,从中帮助幼儿了解物品“要带”和“不要带”的理由,培养了幼儿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4)第七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人物的表情,体验整理好行李可以出发去度假的快乐心情。

  师:妞妞一家开心吗?最后妞妞同意带什么东西去度假?

  幼1:终于要出发了,真开心。

  幼2:他们一人一个箱子,刚刚好。妞妞同意带妈妈要她带的那些东西了,因为那些东西需要带。

  通过讨论,幼儿都能理解妈妈为什么生气,也同意妞妞带的那些东西不太方便,不适合去度假,可以看出他们和妞妞一起“整理”完后的心情是非常轻松愉悦的。这个经验能够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去参考*的意见和理解有时他们提出的要求为什么没有得到*应允。

  3.实践活动:帮助老师整理旅行箱。

  教师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旅行箱,内装有:布娃娃、长柄伞、照相机、书、衣服、闹钟、水壶、床单、洗发水、沐浴露等物品,请幼儿帮忙看看哪些是必须要带的,哪些是可以不带的,并说出理由。

  幼1:布娃娃不需要带。

  幼2:闹钟不用带,爸爸妈妈都有手机。

  幼3:床单不要带,宾馆都有被子。

  幼4:宾馆里都有洗发水、沐浴露。

  有些物品是幼儿很容易达成一致意见的,有的"则引起了一些小争议。

  幼1:长柄伞不用带,箱子放不下。

  幼2:要带的,太阳很大。

  幼3:是啊,万一下雨怎么办?

  师: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办哦,说的都挺有道理的。有什么方法是可以不用带这把长柄伞又可以解决太阳很大和下雨的问题呢?

  幼1:可以戴帽子遮太阳。

  幼2:换一个小的、可以折叠的伞就好啦!

  当幼儿为了“长柄伞”而发生争议时,教师适时地将问题抛给幼儿,引导幼儿讨论,而达成了带折叠伞或者帽子比较合适的决定,进一步提升了原有经验。在这种自由讨论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机会,以致他们能够更加大胆、主动、自由地表达,同时增强了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更好地做出合理选择,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

  4.在歌曲《我的20xx》中自然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真有本领,帮助老师整理好了旅行箱,我们可以出发啦!

  【活动延伸】

  1.开展亲子活动:春游。通过发放、填写《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商量去春游需要带的物品,进一步提高幼儿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的能力。

  2.区域活动:提供各种物品的图片,请幼儿想一想“去野餐”(或者“去游泳”等)时什么要带,什么不要带。

  【活动反思】

  我们从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去度假》这本图书的教育价值,较成功地开展了这个社会性活动。在之后的延伸活动中,幼儿能够清楚地通过《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记录自己认为需要带的物品。春游前,我们观察幼儿的书包发现食品和物品的种类、数量都比较合理,家长们也反映事先幼儿能和大人商量购买所需物品,再独立准备。可以看出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在合理选择、相互协商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幼儿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也十分浓厚,从图书中延伸出的亲子互动也为家长和孩子增添了许多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9

  一、动作建议

  A部分动作:倾听前奏,然后~随音乐有节奏地走4步,再扔接乒乓球,停住。(后面动作同上)

  B部分动作:将乒乓球放置于手背上随B部分音乐走圆圈线,保持乒乓球不掉,结束动作(单手扔接乒乓球)并谢礼。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1、乒乓球20个(自带)

  2、音乐《天生星星下凡来》

  3、场地上画有能站16名幼儿的圆圈线。

  【活动目标】 1、能根据A部分音乐有节奏的玩乒乓球。

  2、通过练习探究和交流经验初步掌握乒乓球的几种玩法及技巧。

  3、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控制能力。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一个很远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奇妙的王国,王国里住着的全部都是乒乓球,每一年,乒乓王国都会举行一次盛大的舞会,舞会会邀请很多的人去参加,今年宋老师也受到了邀请,国王想要邀请咱们小朋友去参加舞会,为了表示对国王的尊敬和谢意,所以今天我召集咱们小朋友一起学习二下_乒乓王国的礼仪舞,下面呢,让我们先一起来听听‘乒乓之舞’的音乐。”

  2、A部分展示

  (1)A部分动作示范并提问:“乒乓公主和老师做了哪些动作?每个动作做了几次?”

  (2)师与幼儿徒手练习动作后渗入音乐练习

  (3)幼儿无音乐实物练习,并解决难点(怎样才能稳稳地接到球?)。

  (4)教师鼓励幼儿,并随音乐实物练习。

  3、B部分展示

  (l)谈话、休息

  (2)部分动作示范

  (3)幼儿随音乐与教师共同在线上练习。

  (4)难点解决(轻轻地、慢慢地走,眼睛盯着球,保持*衡)。

  4、将A、B两部分动作随音乐完整展示并谢礼。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⑴学会复韵母 ie、ve 和特殊韵母 er 及其四声,读准音了,认清形,正确书写。

  ⑵学会整体认读音节 ye 、yue 。

  ⑶学习声母与复韵母 ie 、ve 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

  ⑷认识8个生字,正确朗读句子、儿歌。

  ⑸培养观察和表达的兴趣和能力。

  课前准备:

  ⑴字母卡片、音节词卡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及教学挂图。

  ⑵有条件的可将上述教学资料和游戏制作成电脑课件。

  第 一 课时

  一、激趣导入

  ⑴大屏幕出示“拼音王国”的动态画面。(学生学过的声母、韵母都包含其中)

  谈话激趣:在拼音王国里,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这儿有几位老朋友可想念大家了!来,跟它们打打招呼。(声母 b 、p 、m、 f、d、t、n、l、j、q、x、y、w 和复韵母 ai 、ei 、ui 、ao、 ou 、iu 从画面中一跃而出,排成两排)全班齐读。

  ⑵导入:今天,老朋友们还要介绍我们认识其他的新朋友呢! 二、学习复韵母 ie 和整体认读音节 ye

  ⑴学习 ie和 ye 的读音和四声。

  a、借助图画读准音。

  出示图画(椰子树),学生观察后交流;图上画着什么?你知道哪些跟椰子有关的东西?(如椰汁、椰树、椰子糖)

  学生试读图下的 ie 、ye 。

  交流:你是怎么知道 ie 、 ye 的读音的?(借助图画,或是跟哥哥姐姐学的)教师适时告诉学生: ie 是复韵母, ye 是整体认读音节,它们的读音相同。

  教师示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仔细观察老师的口型。

  学生模仿,交流发音方法,教师加以梳理、总结。

  同桌互读互检,教师巡视、指导。

  b、借助语言积累巩固 ie 、 ye 的读音:我们*时说话,什么时候会说到 ye ( ie )这个音?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c、学习 ie 、 ye 的四声。

  小老师按四声顺序领读。

  打乱顺序开火车读。

  ⑵学习拼音。

  a、谈话激趣:小朋友,你们知道 ie 的声母朋友有哪些吗?我们赶紧让它们见见面吧!出示声母 b、p、m、d、t、n、l、j、q、x。(展示课件)

  b、学习上述声母与 ie 相拼的音节。

  复习两拼音的方法。

  出示相关音节(带调),学生练习拼读。 个人轻声拼读,同桌互相拼读,指名拼读,小老师领读。

  借助音节发展语言:从刚才拼读的音节中自选一个来说词语或句子。小组内互相说,指名说。

  ⑶指导书写 ei 、ye 。

  a、识记字形。 ie 和 ye 在字形上有什么不同?你想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记牢?

  b、指导书写。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复韵母 ve 和整体认读音节 yue

  ⑴学习 ve 和 yue 的读音和四声。(教学方法、步骤与 ie 、ye 的教学相同) 提示:教师范读 ve 后,要引导学生将 ve 的发音特点(尤其是口型)与 ie 作比较,然后让学生模仿、练读。

  比较 ve 和 ie 在字形上的区别和联系之前,先复习 v 上两点省略规则。

  ⑵学习拼音。

  a、学生看课本,试着拼读 n、l、j、q、x 与 ve相拼的音节。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个别指导。

  b、展示相关课件,指名拼读,教师相机指导。

  c、出示带调音节 nve、lve、jue、jue、jue、que、que、que、xue、xue、xue、xue ,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d、借助音节发展语言:从上述音节中自选音节说词语或句子。

  ⑶指导书写 ve 、yue 。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看图读句子识字

  ⑴大屏幕出示 31 页的情景图,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己见:你看到了什么?课后,你跟小朋友做什么也“有趣极了”?

  ⑵读句子、识字。

  a、读一读、标一标:把图下的句子拼一拼、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这节课学习的音节和生字。

  b、练习拼读音节词:da jia 、die fei ji 、zuo tie hua 、nie ni wa wa 、you qu 。

  同桌互读,指名读。

  游戏:把第二、三、四个音节朋友“送回家”。

  c、比赛朗读句子。

  d、学习生字“家、飞、机、有”。

  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

  给这四个生字找找朋友(组词)。

  联系生活、识记字形:你在哪儿见过这四个生字?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五、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自编儿歌或顺口溜记牢 ie 、ve 和 ye 、yue 。(例如:“月儿圆,树叶绿,大家一起吃月饼。”)

  第二 课时

  一、复习导入

  ⑴师生问答,复习 ie、 ve、 ye 、yue 。如教师问:“谁是整体认读音节 ye、ye、ye?”

  持卡的学生迅速举起卡片回答:“我是整体认读音节ye 、ye、ye。”

  ⑵交流课前自编的儿歌或顺口溜。

  ⑶开火车用音节说词语和音节词和词语说句子:bie、die、ye、ye、yue、nve、lve、que、jue、xue、you、qu ,大家、飞机 二、学习特殊韵母 er

  ⑴学习 er 的读音。

  a、学生观察图画(耳朵),试着发音。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b、交流发音体会:小朋友在试读时遇到什么困难?

  c、教师范读,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特殊韵母。学生模仿、练读。

  d、师生合作,小结发音方法。

  e、学生练习。(边读 边配以手势)同桌互读,教师巡视、指导。

  ⑵学习 er 的发音。

  a、按顺序开火车读,打乱顺序指名读,全班齐读,。

  b、用 er、er、er 分别说词语或句子,比比谁说得多。

  ⑶指导书写 er 。

  学生试写一遍;师生评议;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三、看图读音节词

  ⑴大屏幕出示 30 页的情境图,学生看图说话。看到这幅图,你想跟小朋友说些什么?(教师相机出示图中四个音节词的卡片)

  ⑵拼读音节词。

  a、同桌一起拼一拼、读一读。

  b、游戏:把这四个音节朋友“送回家”。

  c、全班齐读。

  ⑶根据图的内容,用音节词分别说句子,然后把四个句子连起来说说。 四、读儿歌、学生字

  ⑴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把标红色的音节多拼读几遍。

  ⑵出示音节词语 wan wan、yue er 、jie dao 、lan tian 、qing shan、xiao yuan 、xiao xi 、xiao he 、liu ru ,同桌练读。

  ⑶学生字。

  a、读准字音。

  标出儿歌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练习:给生字“戴帽子”(选择正确的音节)。

  出示“月儿”“大河”“流入”“校园”的词语卡片,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

  b、识记字形。

  说一说:你在哪儿见过这四个生字?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摆一摆:出示儿歌(其中空出四个生字的位置),学生把生字贴到相应的位置。

  c、给这四个生字分别“找朋友”(组词)。

  ⑷读儿歌比赛。

  a、各组练读。

  b、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c、学生互相评价。(评价从四方面进行:是否读准字音;是否读得流利;是否配上合适的动作;听后,是否觉得景色很美) 五、复习巩固

  ⑴做“走迷宫”游戏。(出示课件,巩固本课所学的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音节词及生字,这些内容分散在迷宫的每个关口,认得对、读得准,才能过一关)

  小组合作走迷宫,比比哪一组最先走出迷宫。

  ⑵比一比、读一读:ie — ei,ei — er,ie — ve,ye — yue,iu —ui。 六、布置作业

  ⑴读一读:把本课的复韵母、音节、生字、句子、儿歌读给爸爸妈妈听。

  ⑵找一找:这节课学的 8 个生字,在我们周围的哪些地方能找到?

  小结:ü上两点省略规则。从ü跟j q x相拼过渡到j q x跟üe相拼,有助于学生认识规律。


《快乐的幼儿园》教学设计3篇(扩展3)

——幼儿园中班的教学设计3篇

幼儿园中班的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理解故事,明白爱是可以传递的。

  体会拥抱的温暖,并大胆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出来。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PPT、头饰、音乐媒体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分享爱的情感经验

  师:你们有特别想念的人吗?为什么这么想念他(她)呢?

  师:你会用什么办法表达你的想念?

  二、讲述故事,用拥抱表达爱

  师:今天,有只小猪很想念它的奶奶,它会给奶奶准备什么特殊的礼物呢?(PPT播放)猜猜里面会是什么?(幼儿讲述)

  师:你们看,小猪到底送了什么给奶奶呢?

  师:什么叫抱抱?

  师:小猪说,我要把我的爱告诉奶奶,我要给奶奶一个大大的、大大的、世界上最大最大的抱抱。

  师:那什么叫做"大大"的抱抱呢?(幼儿用动作表示)

  三、情境游戏,爱的接力棒

  师:小猪说,我要给奶奶一个大抱抱,可是奶奶住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抱抱传不过去呀!怎么办呀?

  师:你们有办法让这个大大的抱抱传到小猪的奶奶那去吗?

  师:你们的办法都很好,小猪十分感谢你们,但是小猪也有一个好办法让抱抱传到奶奶那去,你们想知道吗?(播放背景音乐,讲述故事)

  师:小猪用了一个什么办法?是不是一个好办法?你们愿不愿意也来当一回邮递员,帮助小猪寄这个抱抱呢?

  游戏一:传抱抱

  师:奶奶收到小猪的抱抱,甜在心里,暖在心里。她说,我要把我的爱,我的回信送给小猪。(亲亲)

  师:你们觉得这个亲亲会到小猪的身边吗?用什么办法传给小猪呢?

  游戏二:传亲亲

  四、再入主题,爱的回音

  师:奶奶收到了小猪的礼物,小猪也收到了奶奶的礼物,大家的心里都甜滋滋的,觉得幸福极了。

  师:这个好听的故事就藏在这本书里,这本书的名字叫《会飞的抱抱》。让我们一起*室去看看书里有没有更有趣的事情发生吧!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本次活动我们通过绘本《会飞的抱抱》让幼儿了解了信件传递的整个过程。通过这简单的信件传递,也流露出了亲情与友情之间的美好,简单的信件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长久保存。的整个过程。通过这简单的信件传递,也流露出了亲情与友情之间的美好,简单的信件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长久保存。

幼儿园中班的教学设计2

  1、随音乐示范表演,幼儿观察。

  (1)引导幼儿坐成半圆形,教师示范表演第一段音乐。

  教师提问:老师做了哪几个动作?拍了几次手?点了几次头?

  (2)教师再次示范表演。请幼儿认真观察细节,注意音乐的节奏:看看老师的动作是怎么配合 音乐的节奏?

  2、引导幼儿练习。

  (1)引导幼儿随音乐做动作,教师用有节奏的语言就行提示。

  (2)放慢琴速,引导幼儿独立随音乐动作。

  (3)按照正常速度弹琴,鼓励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做动作。

  3、引导幼儿学习有节奏地拍肩、叉腰等动作。

  (1)引导幼儿学习有节奏地拍肩,并随音乐律动。

  教师:小肩膀听到好听的音乐,也要和音乐一起玩了。大家用两只小手拍拍肩、拍拍肩。

  (2)引导幼儿学习叉腰动作,并随音乐律动。

  4、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做小鸭叫、小鸡叫等动作。

  5、组织幼儿交流、评价,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的教学设计3

  一、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并能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结合中班孩子爱玩的特性,加之最近发现孩子们总在讨论形状:“这个是圆的吗?”由此,设计本次活动,为了激发孩子兴趣,让作品更独特且具有立体感,特将各种圆形的盖子、颜料、粘土结合在一起创作。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圆形,并且圆形可以添画成各种有趣的东西。

  2、能力目标:掌握圆形盖子拓印与黏土添画相结合的创作方式。

  3、情感目标:喜欢用圆形创造作品,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活动准备:

  图片(生活中的圆形)、各种圆形的盖子、白纸、颜料、纸盘、粘土、反穿衣、湿毛巾

  四、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正确作画步骤。

  难点:理解生活中各种圆圆,创意不同的作品。

  五、活动过程:

  1、图片直观导入:

  以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圆的实物图片激发孩子对圆圆的兴趣。

  2、教师示范:

  完整的制作步骤演示,孩子直观的看到整个制作过程:圆形的盖子蘸颜料——压一压——转一转——再用粘土装饰——完成作品。

  3、孩子创作:

  根据老师教授的步骤进行更多不同作品的创作。

  4、作品展示:

  展示更多作品,激发孩子更多创意。

  5、装扮教室

  用孩子完成的作品美化教室,自豪感十足。

  六、活动延伸:

  美工区域活动:拓印更多你喜欢的形状,再用粘土装饰。一起玩一玩吧,我们都是创意宝宝!

  七、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适用于中班幼儿,创造性大而又易于操作。在集体教学和班级区域活动中开展,幼儿通过看视频,可以轻松地了解制作过程,而后积极投入,并且大胆创作,其作品可以用来装饰班级环境,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能获得很大的快乐感以及成就感!


《快乐的幼儿园》教学设计3篇(扩展4)

——大班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设计5篇

大班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设计1

  设计意图:

  《智慧树》是一个热播的电视节目,小朋友们经常收看,喜欢各种激荡脑力的挑战活动。我们的班的孩子开展了三年的趣味识字活动,对于文字非常感兴趣,尤其是生活中常见的汉字。因此我设计的了《汉字大比拼》这个活动,模仿节目的形式,每一关内容的设计上更注重了生活化、多样化、层次性,逐步增加难度,意在让幼儿的思维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与强化,让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充分感受团队合作的成就感,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满足与成功。

  活动目的:

  1、学习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汉字。

  2、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愿意主动学习常见的汉字,增强对文字符号的敏感性。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及主动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

  4、培养幼儿对文字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三个队伍名称的招牌,汉字卡片。

  2、象形文字的图片及对应文字。

  3、黑板三块,奖品、娃娃等。

  活动过程:

  (一)师生喊口号,进入主题:老师说过要和你们玩一个象《智慧树》那样的游戏,喊出我们的口号吧!

  1、 非常比一比,快乐在一起!耶!

  2、“小朋友们好!欢迎大家参加本期非常比一比节目。我是主持人快乐,今天我们要来一场关于汉字的比赛。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有!待会儿在比赛的最后我们还有一个幸运大抽奖,看谁能把大奖带回家。

  3、依次介绍三队成员和小组长,并喊口号互相加油。

  ——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参赛的三组成员。(每个队伍分别喊出自己的口号,调动他们团队合作的积极性。)

  4、宣布游戏规则:现在我宣布比赛规则:由我出题,有抢答题和必答题二种,每答对一题后小组长可以拿一个娃娃放在桌上,最后娃娃最多的队伍获胜。

  (二)教师出题,由幼儿回答。

  现在比赛正式开始:

  第一关:谁是我的好朋友。

  玩法:每组的黑板上贴有8张汉字卡片,每组请一幼儿,在相同时间内把他的“好朋友”(相同的汉字)找出来,找得最快又没有错误的那组获胜。

  ——在孩子的操作中,其他队员和观众可以通过“加油”或喊口号的形式进行互相打气。在“主持人”宣布得分队伍时,也可以引导幼儿用“耶”、“太棒了”或喊自己队伍的口号来调动孩子的激情,不断的给予幼儿鼓励。

  第二关:奇妙的象形字。

  ——*的汉字源于古代的象形文字,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据说有些从来不懂中文的外国人单凭“虎”字的样子即能认出这个字指得是老虎。我们现在就来玩一个象形字的比赛。

  玩法:每组抽出几张象形文字卡,并在小组内讨论,最后找出相对应的简化字。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会互相学习

  第三关:汉字DIY。

  玩法:提供塑料卡片(小棒或者小纸条),每组请一幼儿在板上摆出相同的一个汉字,谁最快谁获胜。每组推荐一个眼明手快的幼儿来参与。可以准备3---5个汉字。

  第四关:汉字大比拼

  玩法:提供拆分后的字卡,在相同时间内比赛哪组组合成的汉字最多。

  ——这一关难度比较大,需要小组内所有成员的共同合作,有利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幼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有益于幼儿增强识字量。

  (三)颁奖仪式及小结。

  分组进行颁奖。师:为什么这组小朋友能获得胜利呢?

  ——通过小结让幼儿回顾刚才大家团结、齐心奋斗的成就感。

大班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设计2

  一、说教材:

  1、教材价值:

  “鸟”是动物世界中的一个大的家族。在厦门,到处都可以看到鸟的身影,听到鸟的叫声。而且教育的资源也很丰富:家庭养鸟,花鸟市场,公园,厦门的白鹭洲有鸽子,鼓浪屿上有“百鸟园”等。大班的孩子对鸟的认识有一定的经验,他们喜欢给鸟喂食,还喜欢亲近鸟。这些鸟有着不同的外表,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人类有不同的作用。那么多的鸟也有相同的特征:有羽毛,有翅膀,会飞……。新《纲要》告诉我们,“要与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我认为,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鸟与人类的关系,探索不同鸟类的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一定的教育价值。

  2、目标定位: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依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材本身的特点,我从情感态度,能力,认知等方面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和的一面。具体的目标为: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多种鸟类及鸟类的共同特征。

  2、依据生活环境的不同进行分类并学习自我纠错。

  3、萌发爱护鸟类和大自然的情感。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了解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多种鸟类及鸟类的共同特征。难点为依据生活环境的不同进行分类并学习自我纠错。我们知道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我看了,听了,都会忘的;只有我操作了,才会记住。”因此身临其境的学习定能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此,我们做了如下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认识过一些常见的鸟。

  2、物质准备:“百鸟园”的场景,鸟类生活的不同的背景图,各种鸟的图片若干,磁带,录音机等。

  二、说教法:

  根据活动的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有:

  1、观察法:观察法就是提供大量的直接经验让幼儿观察探索,让幼儿通过五官的感受来发现,探索事物的现象,获得具体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

  2、操作法:操作法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的不同环境,不同的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自己与图片的互动中,来获得不同的鸟类生活的环境也不同,并能依据生活环境的不如进行分类的经验。通过材料的自我纠错功能使幼儿的能力得到提高。

  3、启发引导法:幼儿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运用适当语言,帮助幼儿来发现问题,引导幼儿解决问题。并灵活运用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的组织形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得到发展。

  三、说学法:

  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主要有:

  1、讨论谈话法:新《纲要》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我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说一说,看一看,比一比,在多通道,多感官的参与下,了解鸟类的共同特征。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因此为了加深幼儿对不同鸟类生活的环境也不同的了解,我提供了鸟类生活的背景图及不同的鸟类,让幼儿在操作,纠错的过程中加深体验。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层层递进的办法组织活动程序,具体流程为:

  激发兴趣——参观比较——操作体验——反馈延伸。

  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活动的一开始我便向幼儿提出“百鸟园”的要求,激起幼儿的兴趣;并在激发兴趣的过程中向幼儿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要仔细观察你认识哪些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在第二个环节我集中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鼓励幼儿自己探索说出鸟类的共同特征,同时让幼儿讨论企鹅是不是鸟类,企鹅生活在什么地方目标(1)在这里自然完成。

  操作体验:

  下面进行的是小组式的游戏教学。指导语:你们知道这些鸟生活在什么地方吗(幼儿自由回答)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鸟的图片和它们生活地方的背景图,请小朋友试一试把它们送回家。

  幼儿操作,并学习按背后的正确答案自己纠错。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把各种鸟类送到它们各自生活的地方,判断,感受鸟类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同时,操作材料背后的答案相关会提醒他们重新思考,修正经验。自我纠错的能力得到提高。目标(2)在这里完成。

  集体交流:幼儿作品的展示交流,再次提升和加深了前面的活动经验,然后教师鼓励幼儿一起把“百鸟园”里的鸟都送回自己的家,再次巩固幼儿的新经验。新《纲要》在社会领域的目标中提到,“培养幼儿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在这次的操作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不知道的可以问同伴,可以寻找刚才的操作材料来解决问题,让幼儿有多种途径来解决问题。

  反馈延伸:

  这次的活动后,肯定还有一些幼儿不能完成活动目标,教师可以把各种操作材料继续提供在活动区内,让幼儿进行操作,同时提供各种鸟类的图片,图书,VCD等材料,让幼儿继续丰富相关的经验,激发幼儿的爱鸟之情。

大班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设计3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制作手工花瓶的操作活动。

  2、能用撕、粘方法制作花瓶,并进行添画。

  3、知道用废旧材料制作手工花瓶的方法。

  活动重点:

  知道用废旧材料制作手工花瓶的方法。

  活动难点

  能用撕、粘方法制作花瓶,并进行添画。

  活动准备:

  气球、剪刀、纸杯、白乳胶、白纸、旧报纸、胶带、排笔、托盘、纸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这个花瓶上面窄窄的,下面宽宽的,中间一个圆圆的大肚子,猜一猜他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幼儿观察。

  二、基本部分

  1、观察其他小朋友做的花瓶。

  2、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漂亮的花瓶吧!

  3、幼儿观察晕染图片:花朵、绿叶、花瓣;

  4、大家一起来动手做一做吧!介绍材料:气球、剪刀、纸杯、白乳胶、白纸、旧报纸、胶带、排笔、托盘、纸碗;

  5、小结画画开始步骤;

  (1)气球吹气至合适的大小

  (2)在气球上用胶带粘贴纸杯、纸碗,完成基本造型

  (3)旧报纸和白纸撕成长条

  (4)刷胶水将报纸贴在气球外壁上

  (5)将白纸贴在最外壁

  (6)再用白纸粘贴有空隙的地方

  (7)再次刷胶水检查固定纸条

  (8)晾干后在花瓶上进行彩绘、装饰

  三、结束部分

  欣赏作品

  活动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指南》中指出:“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和想法。”本次花瓶手工活动分两课时进行,让幼儿看视频了解到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制作花瓶的方法。巩固了撕、粘、画的动手技能,幼儿观看微课,直观、明确,效果较好,增强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并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再利用,变废为宝。孩子们的作品让我出乎意料,富有个性、富有创造性。在下次的微课中可以加深难度,在花瓶周围加上瓶耳,用更多的装饰品来装饰花瓶,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大班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设计4

  【设计意图】

  线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幼儿在穿线、打结、玩花绳等一些日常游戏中会发现,线原来可以用来做各种游戏,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做出不同的造型。接触了绘本《跟着线走》,从中感受到了用线想象、创造的乐趣。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需要,设计组织了这一活动,引导幼儿感受用一根线创造不同造型的过程,感知这种新奇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体验创意表现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欣赏用一根线所创造的有趣画面,感知新奇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2、尝试用线表现不同的造型,

  3、体验大胆想象、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学具准备:

  (1)PPT课件、粘性画板人手一块,毛线幼儿人手一根,

  (2)音乐《菊次郎的夏天

  2、幼儿前期经验准备:区域活动时穿线积木,供幼儿玩穿线游戏

  【活动过程】

  一、欣赏PPT课件,感知用线进行艺术表现的独特方式

  1、教师出示PPT课件,引出话题。

  师:看,这是什么?最近我们一直在玩穿线的游戏,今天我想请你们一起跟着这根线去走一走、看一看,环游大世界。

  2、幼儿感受用线造型的魅力。

  (1)画面一:房子

  师:猜一猜,线带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教师逐步演示PPT课件中房子的分解图,幼儿跟随分解图自由猜想。)

  师:这些不同样式的房子是什么变的?

  师(小结):神奇的线带我们来到了清晨的街道上。真有趣!

  师:这根线还会带我们去哪里旅行呢?(幼儿自由猜想。)我们跟着线出发吧。

  (2)画面二:交通标志

  师:看,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猜猜这都会是些什么呢?真神奇!

  教师逐步演示PPT课件中的分解图,幼儿用手指在不同含义的标志牌

  (3)画面四:森林里

  师:线变出了森林里哪些有趣又好玩的东西?(不同样子的树)

  (4)画面五:动物园

  师:现在线又带我们来到了哪里?动物园里有哪些用线变出来的动物?

  (教师针对幼儿的回答及时回应,如:有弯弯曲曲的小蛇,有长着长耳朵的小兔子……使幼儿感受到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可以用线来表现。)

  二、创意制作,体验用线创作的乐趣

  1、幼儿明确创作要求。

  师:这根神奇的线带领我们环游了好多地方。如果你也有一根神奇的线,会带我们去哪里旅行呢?

  师:这里有一块神奇的魔术板?现在请你们和一根线一起出去走走,看看它会带你们去什么地方旅行,你们看到了什么东西。

  2、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教师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幼儿在创作中能否用一根线表现事物的大致轮廓。

  (2)幼儿能否表现出不同的、多样的物体。

  (3)幼儿使用毛线创作时是否遇至Ⅱ困难。

  引导幼儿用“小手轻轻压一压”的方法固定造型。

  三、欣赏交流作品,感受成功的快乐。

  展示所有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大胆交流自己表现的作品内容。

  延伸活动:幼儿自主阅读绘本。

  师:今天我们跟着线去旅行,去了许多神奇的地方。线还会带我们到哪里去呢?(出示绘本《跟着线走》,鼓励幼儿进一步阅读,跟线一起去旅行。)

  大班绘本美术《神奇的线》活动反思

  在设计活动时,我首先通过PPT课件动态演示了一根线走进一座城市,走进街道看到各种标志和灯,走进一个小村庄。我把静态的绘本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线的旅行。一方面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得以跟随动态图展开丰富的想象,为下一环节积极、大胆地变现打下了基础。然后,请幼儿先说一说,再听着音乐静静地想一想,你的线会怎么走呢?走到哪里?走出了什么?这一系列活动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为接下来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准备。在此基础上,我在鼓励幼儿用一根线在有粘性的操作板上大胆想象、表现跟着线走的旅行的不同场景,体验用一根线走出来的奇思妙想和乐趣。最后,引导幼儿通过欣赏作品,体验线条变化的美感,且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不提供示范,让幼儿有更多的思考空间。我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放在核心的位置,尊重幼儿自发的、个性化的表达,使幼儿在充满“惊奇”的情境中尽情享受探索、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大班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设计5

  【活动目标】

  1. 体验创造性的装饰面具的乐趣,在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2..尝试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脸谱装饰,联系粘、画、剪的技能。

  3. 了解多种动物的轮廓并能画出来,能够用鲜艳的色彩大胆的绘制面具。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卡纸或挂历纸、毛线、彩条、彩笔、胶棒

  心理准备:根据主题活动,为幼儿创设相关的环境,激起幼儿兴趣,同时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更好的参与活动,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可把桌椅围成圆圈,让孩子更方便的交流操作。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吸引孩子学习的兴趣

  师:叮铃铃……

  幼:谁呀?

  师:我是小小邮递员呀!

  幼:哪里来的信呀?

  师:东营来的信呀!

  幼:送给谁呀?

  师:送给***

  幼:叮铃铃……

  (这个小游戏孩子们都会玩,在课后已经玩过几次。信依次送给34个小朋友,最后送到老师手里)

  师:哈哈,信又送回老师手里了,那让老师帮小朋友们看看信上都写了些什么呢?竖起耳朵仔细听哦!噢!信上说啦,森林里呀,要开一个联欢晚会,请咱们大一班的小朋友参加。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森林里和小动物们一起开晚会啊?

  幼:想……

  师:恩,老师也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去,但是信上说啦,这是动物的联欢晚会,每一个小朋友都必须亲手做一个面具,带着这个自己做的面具才能和小动物一起玩呢!

  幼:老师,可是我不会做啊?

  师:看,这封信里小动物已经告诉小朋友们面具应该怎么做了,让我们一起来学做这个动物面具好不好?每个小朋友都仔细听哦!仔细听你才会做,老师看看那个小朋友做的最好看,能第一名去参加晚会!

  (二) 结合图片,讲解动物面具的做法

  师:看,这是什么动物?边说边出示老虎面具的图片,看看他有什么特点?头上写着一个字,是什么字?

  幼:老虎,上面写着“王”,老虎是森林之王。

  师:对,这是老虎,森林之王,看看他的毛是什么颜色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老师边说边在小黑板上画老虎的轮廓,依次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

  师:我们做面具的第一步是画,首先在你的卡纸上画出你想画的动物的图案,然后给它涂上相应的颜色。

  师:看,这是什么动物?它的身上有很多的什么啊?

  幼:狮子,身上有很多的毛,长长的胡子

  师:对,狮子的身上有很多的毛和胡子,那么老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狮子的胡子用什么来做的,想想老师让你们带什么来了?

  幼:毛线

  师:对,毛线可以当成狮子的胡子。那要怎么做呢?看,把毛线剪成一截一截的然后用胶棒把毛线粘上,就是狮子的胡子了。如果不想用毛线的话可以直接画在卡纸上,图上相应的颜色就可以了。

  (老师依次呈现多种动物的面具图片,兔子、猫咪、蝴蝶等,简要介绍各种动物的画法及做法。比如说兔子的头发可以用胶棒把彩条粘成小卷,粘在兔子头上就是头发了。)

  这一环节是关键环节,知识目标3在这一环节得到解决。

  (三)提出要求,教师指导,孩子自己动手做面具

  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面具,老师在做之前再依次强调,先在卡纸上画出图案,然后涂上相应的自己喜欢的颜色,再用剪刀按照轮廓剪下来,最后用毛线穿上戴在头上。

  这一环节是解决能力目标2的关键环节,孩子在操作时教师适时根据随时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注意特别照顾操作能力较差的幼儿,并记得随时提醒幼儿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四)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

  好,我们的面具做完了,但是啊,森林晚会要求很高,你们做的面具必须很完美才行,现在请小朋友欣赏、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的作品,有哪些好的地方,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比如说,我觉得她画的很好,或者涂的颜色不够亮,给你的伙伴指出来,并给你的面具起个好好听的名字,我们互相改正,争取做一个最最完美的面具,好不好?

  这一环节是解决活动重难点的关键环节,情感目标1在这一环节得到实现。在互相交流欣赏的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如何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

  对幼儿的教育不是一节课一个活动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与活动的前延后续分不开的,所以在活动结束后,播放《森林进行曲》,组织幼儿带上自己制作的面具,加上班上的动物木偶,一起开一个小小的联欢晚会。


《快乐的幼儿园》教学设计3篇(扩展5)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2篇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剪纸作品,进一步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懂得剪纸的阴剪、阳剪技法和综合法,知道剪纸的基本纹样。

  2.继续学习折剪的基本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动物或人物的剪纸作品。

  3.通过剪纸练习,感受剪纸的趣味和美,体验剪纸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重点:

  学习剪纸折剪的基本技法及阴剪和阳剪的组合等。

  难点:

  抓住动物和人物的特征设计构思剪纸作品。

  教具准备:

  剪纸范作、彩色纸、剪刀、美工刀、胶水等。学具准备:彩色纸、剪刀、美工刀、胶水等。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学生一般带的都是剪刀,不能够用美工刀把剪不到的地方刻出来。

  教学建议要求学生能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来剪。

  课后反思由于工具有限,剪的作品不是很精美。

  教 学 过 程本人教学思路

  教 学 活 动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1.比一比。

  (1)欣赏:展示河南陕县的《柿子对鸟》和广东佛山的《龙头》剪纸作品或展示剪纸实物作品,让学生对剪纸作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提问:你知道剪纸的起源吗?剪纸有什么用途?这些剪纸作品和*时看到的绘画有什么不同?左右一样的形象采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小结:剪纸作品形象夸张、简洁,线条流畅,有一种鲜明的装饰美。采用对折剪的方法剪出了对称的作品。

  (2)揭题:《巧折巧剪》。

  2.学一学。

  你了解关于剪纸的哪些知识?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1)展示《对马团花》、《对猴团花》和《五福捧寿》等剪纸作品。

  由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来了解剪纸的方法:

  阴剪——剪去轮廓线,或剪去形象以内的纸。

  阳剪——剪去形象轮廓线内外的纸,只留下造型的线。

  综合法——阴剪和阳剪结合法。

  (2)展示常见的剪纸装饰纹样。

  学生小组讨论:这些装饰纹样像什么?有什么特点?给它们取个题目。

  小结:锯齿纹:——常用来表现动物的皮毛、刺、草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比较硬朗。

  月牙纹:——用来表现衣纹褶绉、头发纹路、植物叶子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用途广泛,变化多端。

  水纹:用来表现水波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光滑、柔和,有动感。

  云纹:用来表现云雾、花朵、波浪、衣服上较为复杂的图案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用途广泛,装饰感强。

  3.议一议。

  :展示青蛙、小女孩的剪纸作品。

  (1)这些剪纸作品的制作需要哪些步骤?

  (2)你想剪怎样的动物或人物造型?

  小结:①步骤:折、画轮廓(抓住特征);②剪(先内后外)、贴。③展示完成的剪纸造型作品。

  4.做一做。

  学生练习:用折剪的"方法剪动物或人物。

  5.展一展。

  完成的作品叫什么题目,想做什么用?指出作品中的图案哪里是对称的。

  6.理一理。

  办一个班级剪纸展或整理一本学生剪纸集。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2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锻炼孩子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我想教师应尽量避免呆板单纯学习绘画技巧的教学方法,而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有以下教学反思:

  1、兴趣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我认为教师要根据时令和季节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认识、体会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东西,开阔他们的视野,以提高他们对绘画的兴趣以及认识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不仅能观察单一的物体,还要引导其观察物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如在画《活动中的小朋友》时,幼儿以某一处小朋友玩的情况为主要创作对象,但在丰富画面时还要再画一些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使布局得以更加合理有序,内容更加丰富。

  2、创造愉悦、宽松的心理环境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些想法在幼儿头脑中原本就没有。如果*不横加干涉,我想他们会自己创作,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所以我们教师要正确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错位”的现象。儿童作画时经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小孩的耳朵画成小动物的耳朵,鸭子长成尖嘴巴;兔子尾巴细又长;白天时画出个月亮……出现这种情况时,*往往无法理解,有人甚至急于纠正,但我觉得我们教师不应打断幼儿的绘画活动,急于纠正其绘画内容,应该在事后引导他去观察、了解相关事物的特征,让他们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学习积累起丰富的科学知识。所以,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我认为教师要多加鼓励。

  3、幼儿绘画活动中的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美术活动中,把握好幼儿的"“说”,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水*,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师在运用多种手段、媒体给孩子许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孩子进行自由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时要给孩子有充分说的自由,教师千万不能说“不可能”、“这是不对的”等话语来否定孩子的想法,对具有创造性的、离奇古怪的想法,要给予肯定、鼓励和赞赏。让孩子感觉到这样的异想天开是对的,从而使孩子养成发散性思维的习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我想可以采用自己说,和旁边小朋友说、小组说、以大家说的形式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同时也吸取别人的想像力。

  4、以开放的形式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联想、创造,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的不同答案。如在画《手指造型想象画》时,教师用手摆出几种造型,然后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想像什么,幼儿则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得出不同的答案。新颖有趣的提问,可使幼儿感到新鲜,促使他有兴趣去探究,极大的调动他们投入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5、教师不能忽略的一种绘画形式——意愿画

  意愿画教学既能满足幼儿表达的愿望,又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才能,教师应把握好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达到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目的。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3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常常想要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当*的选择与他们的选择发生冲突时,时常会影响他们情绪。怎样才能既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又帮助幼儿通过协商进行合理选择呢?《去度假》读本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准备度假行囊的故事。幼儿可以在观察读本、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获得如何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的经验。读本的画面内容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并且以幼儿说话的口吻来呈现它的句型结构,很适宜中班幼儿阅读。

  【活动目标】

  1.理解并能讲述图书画面的内容,体验图书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2.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根据需要、通过协商进行合理的选择,提高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与爸爸妈妈外出度假的经验。

  2.材料准备:大书、大书中所出现物品的卡片、呈现物品用的卡纸、小号旅行箱、各种生活用品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度假吗?

  幼:喜欢。

  师:去度假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幼1:要准备水。

  幼2:要带旅行箱。

  幼3:去度假肯定要住很久,所以一定要带衣服。

  ……

  师:这本书说的是一个小女孩去度假前收拾行囊的故事,我们来看看她为度假准备了哪些东西。

  2.阅读图书《去度假》。

  (1)阅读封面: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封面上的小女孩及故事名称,以及封面上旅行箱中的物品。

  师:妈妈已经为妞妞准备好了东西,并将这些东西放在这个旅行箱里,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教师在卡纸上逐一出示衣服、水壶、药品、饮料等。)

  通过阅读封面,让幼儿了解妈妈整理好的旅行箱里都有哪些物品,为后面幼儿观察、理解“妞妞拿出妈妈的物品,放进自己的物品”做了铺垫。

  2.逐页阅读。

  (1)第一页: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认识画面信息。

  师:妞妞在哪里?

  幼:在家里。

  师:你怎么知道?

  幼:因为她后面有沙发、窗帘、装饰,还有妈妈。

  师:她在干什么?

  幼:妞妞把箱子里的东西拿出来,把毛毛熊塞进去。

  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观察细节的能力,能很快地捕捉到画面中一些细微部分,并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分析和判断,初步发现“拿出”与“放进”之间的联系。

  (2)第二页至第五页: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每一页旅行箱中的物品与地面上的物品之间的关系。(妞妞先后拿出妈妈准备的衣服、饮料、药品等,放进自己的故事书、游泳圈、花皮球等物品。)

  幼儿能较敏锐地感受画面所传递的信息,也能理解拿出的`物品和放进的物品两者的联系。这使他们很愿意猜想下一页妞妞想带走的物品,想象自己要去度假需要带的物品,为之后展开讨论打下了基础。

  (3)第六页:引导幼儿讲述妞妞和妈妈的表情以及她们可能说的话。

  师:妞妞和妈妈是什么表情?她们会说什么?

  幼1:妈妈很生气,会说“你为什么要把东西都拿出来”。

  幼2:妈妈会很惊讶,会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啊”。

  幼3:妞妞会说“这是我的箱子,要放我想要带的东西”。

  幼4:妞妞会说“这些东西是我喜欢的”。

  师:说的好像都挺有道理,可到底谁的东西该带走呢?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并说出妞妞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的理由。

  师:妞妞为什么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毛毛熊、故事书、牙刷、皮球……)?

  幼1:妞妞晚上要和毛毛熊一起睡觉。

  幼2:妈妈要给妞妞讲故事,我晚上睡觉也要听故事。”

  幼3:晚上睡觉前要刷牙。

  幼4:妞妞喜欢拍球,所以一定要带上皮球。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拿出来的物品和放进去的物品的实用性和方便性,从中帮助幼儿了解物品“要带”和“不要带”的理由,培养了幼儿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4)第七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人物的表情,体验整理好行李可以出发去度假的快乐心情。

  师:妞妞一家开心吗?最后妞妞同意带什么东西去度假?

  幼1:终于要出发了,真开心。

  幼2:他们一人一个箱子,刚刚好。妞妞同意带妈妈要她带的那些东西了,因为那些东西需要带。

  通过讨论,幼儿都能理解妈妈为什么生气,也同意妞妞带的那些东西不太方便,不适合去度假,可以看出他们和妞妞一起“整理”完后的心情是非常轻松愉悦的。这个经验能够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去参考*的意见和理解有时他们提出的要求为什么没有得到*应允。

  3.实践活动:帮助老师整理旅行箱。

  教师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旅行箱,内装有:布娃娃、长柄伞、照相机、书、衣服、闹钟、水壶、床单、洗发水、沐浴露等物品,请幼儿帮忙看看哪些是必须要带的,哪些是可以不带的,并说出理由。

  幼1:布娃娃不需要带。

  幼2:闹钟不用带,爸爸妈妈都有手机。

  幼3:床单不要带,宾馆都有被子。

  幼4:宾馆里都有洗发水、沐浴露。

  有些物品是幼儿很容易达成一致意见的,有的则引起了一些小争议。

  幼1:长柄伞不用带,箱子放不下。

  幼2:要带的,太阳很大。

  幼3:是啊,万一下雨怎么办?

  师: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办哦,说的都挺有道理的。有什么方法是可以不用带这把长柄伞又可以解决太阳很大和下雨的问题呢?

  幼1:可以戴帽子遮太阳。

  幼2:换一个小的、可以折叠的伞就好啦!

  当幼儿为了“长柄伞”而发生争议时,教师适时地将问题抛给幼儿,引导幼儿讨论,而达成了带折叠伞或者帽子比较合适的决定,进一步提升了原有经验。在这种自由讨论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机会,以致他们能够更加大胆、主动、自由地表达,同时增强了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更好地做出合理选择,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

  4.在歌曲《我的20xx》中自然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真有本领,帮助老师整理好了旅行箱,我们可以出发啦!

  【活动延伸】

  1.开展亲子活动:春游。通过发放、填写《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商量去春游需要带的物品,进一步提高幼儿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的能力。

  2.区域活动:提供各种物品的图片,请幼儿想一想“去野餐”(或者“去游泳”等)时什么要带,什么不要带。

  【活动反思】

  我们从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去度假》这本图书的教育价值,较成功地开展了这个社会性活动。在之后的延伸活动中,幼儿能够清楚地通过《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记录自己认为需要带的物品。春游前,我们观察幼儿的书包发现食品和物品的种类、数量都比较合理,家长们也反映事先幼儿能和大人商量购买所需物品,再独立准备。可以看出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在合理选择、相互协商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幼儿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也十分浓厚,从图书中延伸出的亲子互动也为家长和孩子增添了许多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剪纸作品,进一步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懂得剪纸的阴剪、阳剪技法和综合法,知道剪纸的基本纹样。

  2.继续学习折剪的基本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动物或人物的`剪纸作品。

  3.通过剪纸练习,感受剪纸的趣味和美,体验剪纸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重点:

  学习剪纸折剪的基本技法及阴剪和阳剪的组合等。

  难点:

  抓住动物和人物的特征设计构思剪纸作品。

  教具准备:

  剪纸范作、彩色纸、剪刀、美工刀、胶水等。学具准备:彩色纸、剪刀、美工刀、胶水等。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学生一般带的都是剪刀,不能够用美工刀把剪不到的地方刻出来。

  教学建议要求学生能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来剪。

  课后反思由于工具有限,剪的作品不是很精美。

  教 学 过 程本人教学思路

  教 学 活 动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1.比一比。

  (1)欣赏:展示河南陕县的《柿子对鸟》和广东佛山的《龙头》剪纸作品或展示剪纸实物作品,让学生对剪纸作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提问:你知道剪纸的起源吗?剪纸有什么用途?这些剪纸作品和*时看到的绘画有什么不同?左右一样的形象采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小结:剪纸作品形象夸张、简洁,线条流畅,有一种鲜明的装饰美。采用对折剪的方法剪出了对称的作品。

  (2)揭题:《巧折巧剪》。

  2.学一学。

  你了解关于剪纸的哪些知识?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1)展示《对马团花》、《对猴团花》和《五福捧寿》等剪纸作品。

  由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来了解剪纸的方法:

  阴剪——剪去轮廓线,或剪去形象以内的纸。

  阳剪——剪去形象轮廓线内外的纸,只留下造型的线。

  综合法——阴剪和阳剪结合法。

  (2)展示常见的剪纸装饰纹样。

  学生小组讨论:这些装饰纹样像什么?有什么特点?给它们取个题目。

  小结:锯齿纹:——常用来表现动物的皮毛、刺、草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比较硬朗。

  月牙纹:——用来表现衣纹褶绉、头发纹路、植物叶子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用途广泛,变化多端。

  水纹:用来表现水波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光滑、柔和,有动感。

  云纹:用来表现云雾、花朵、波浪、衣服上较为复杂的图案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用途广泛,装饰感强。

  3.议一议。

  :展示青蛙、小女孩的剪纸作品。

  (1)这些剪纸作品的制作需要哪些步骤?

  (2)你想剪怎样的动物或人物造型?

  小结:①步骤:折、画轮廓(抓住特征);②剪(先内后外)、贴。③展示完成的剪纸造型作品。

  4.做一做。

  学生练习:用折剪的方法剪动物或人物。

  5.展一展。

  完成的作品叫什么题目,想做什么用?指出作品中的图案哪里是对称的。

  6.理一理。

  办一个班级剪纸展或整理一本学生剪纸集。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5

  一、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发现事物的规律,有主动探究的兴趣。

  2、通过操作体验,进一步了解单数、双数的排列规律。

  3、锻炼分析比较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数字与筹码”;数字卡1-10;图片上印有数量是1-10 的物品若干。

  2、学具准备:“数字与筹码”;雪花片若干;图片上印有数量在20 以内的物品若干;1-20的数字卡片;1盒豆豆。

  3、《操作册》第4册第31-32页。

  三、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好朋友。先让幼儿在线上报数,并记住自己是第几,再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当念到与自己相同的数时就跳一跳,当念到最后两句时,是单数的.幼儿一起跳,是双数的幼儿一起跳。

  2、复习10以内单数和双数。

  幼儿用“数字与筹码”操作:在1-10的数字下,2个2个地摆放筹码,将结果记录下来,并说出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

  3、分组活动。

  第一组:在桌面上先摆好数字卡1-10,并在下面放上雪花片。两两排列,观察比较,说出哪几个数是双数,哪几个数是单数,为什么?

  第二组:在印有不同数量物品的图片上2个2个地圈数,写出总数,并说出是单数还是双数。

  第三组:做涂色练习。图片上有20以内不同数量的物体,先点数再为单数双数分别填上不同颜色。重点引导幼儿知道单数双数是两邻的。

  第四组:2名幼儿操作“数字与筹码”,摆2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单数摆在左边,双数摆在右边,再在傍边摆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4、游戏活动。

  ①游戏“手拉手”。将幼儿任意分成几组,随意站在一起,教师发出口令,两组幼儿迅速2人一对手拉手,并迅速报告各组人数是单数还是双数,看哪一组站得快,报得对。

  ②游戏“捡豆豆”。幼儿任意从盒中抓一把豆豆,2个2个地放入小碗,看看是几颗,是单数还是双数。

  5、 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报数,说出1、3、5、7、9这几个单数时,幼儿拍手(是几就派几下),说出2、4、6、8、10这几个双数时,幼儿跺脚,(是几就跺几下),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单数和双数的认识。引导幼儿收拾学具。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完成《操作册》、《作业纸》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6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常常想要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当*的选择与他们的选择发生冲突时,时常会影响他们情绪。怎样才能既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又帮助幼儿通过协商进行合理选择呢?《去度假》读本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准备度假行囊的故事。幼儿可以在观察读本、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获得如何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的经验。读本的画面内容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并且以幼儿说话的口吻来呈现它的句型结构,很适宜中班幼儿阅读。

  【活动目标】

  1.理解并能讲述图书画面的内容,体验图书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2.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根据需要、通过协商进行合理的选择,提高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与爸爸妈妈外出度假的经验。

  2.材料准备:大书、大书中所出现物品的卡片、呈现物品用的卡纸、小号旅行箱、各种生活用品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度假吗?

  幼:喜欢。

  师:去度假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幼1:要准备水。

  幼2:要带旅行箱。

  幼3:去度假肯定要住很久,所以一定要带衣服。

  ……

  师:这本书说的是一个小女孩去度假前收拾行囊的故事,我们来看看她为度假准备了哪些东西。

  2.阅读图书《去度假》。

  (1)阅读封面: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封面上的小女孩及故事名称,以及封面上旅行箱中的物品。

  师:妈妈已经为妞妞准备好了东西,并将这些东西放在这个旅行箱里,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教师在卡纸上逐一出示衣服、水壶、药品、饮料等。)

  通过阅读封面,让幼儿了解妈妈整理好的旅行箱里都有哪些物品,为后面幼儿观察、理解“妞妞拿出妈妈的物品,放进自己的物品”做了铺垫。

  2.逐页阅读。

  (1)第一页: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认识画面信息。

  师:妞妞在哪里?

  幼:在家里。

  师:你怎么知道?

  幼:因为她后面有沙发、窗帘、装饰,还有妈妈。

  师:她在干什么?

  幼:妞妞把箱子里的东西拿出来,把毛毛熊塞进去。

  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观察细节的能力,能很快地捕捉到画面中一些细微部分,并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分析和判断,初步发现“拿出”与“放进”之间的联系。

  (2)第二页至第五页: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每一页旅行箱中的物品与地面上的物品之间的关系。(妞妞先后拿出妈妈准备的衣服、饮料、药品等,放进自己的故事书、游泳圈、花皮球等物品。)

  幼儿能较敏锐地感受画面所传递的信息,也能理解拿出的物品和放进的物品两者的联系。这使他们很愿意猜想下一页妞妞想带走的物品,想象自己要去度假需要带的物品,为之后展开讨论打下了基础。

  (3)第六页:引导幼儿讲述妞妞和妈妈的表情以及她们可能说的话。

  师:妞妞和妈妈是什么表情?她们会说什么?

  幼1:妈妈很生气,会说“你为什么要把东西都拿出来”。

  幼2:妈妈会很惊讶,会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啊”。

  幼3:妞妞会说“这是我的箱子,要放我想要带的东西”。

  幼4:妞妞会说“这些东西是我喜欢的”。

  师:说的好像都挺有道理,可到底谁的东西该带走呢?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并说出妞妞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的理由。

  师:妞妞为什么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毛毛熊、故事书、牙刷、皮球……)?

  幼1:妞妞晚上要和毛毛熊一起睡觉。

  幼2:妈妈要给妞妞讲故事,我晚上睡觉也要听故事。”

  幼3:晚上睡觉前要刷牙。

  幼4:妞妞喜欢拍球,所以一定要带上皮球。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拿出来的物品和放进去的物品的实用性和方便性,从中帮助幼儿了解物品“要带”和“不要带”的理由,培养了幼儿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4)第七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人物的表情,体验整理好行李可以出发去度假的快乐心情。

  师:妞妞一家开心吗?最后妞妞同意带什么东西去度假?

  幼1:终于要出发了,真开心。

  幼2:他们一人一个箱子,刚刚好。妞妞同意带妈妈要她带的那些东西了,因为那些东西需要带。

  通过讨论,幼儿都能理解妈妈为什么生气,也同意妞妞带的那些东西不太方便,不适合去度假,可以看出他们和妞妞一起“整理”完后的心情是非常轻松愉悦的。这个经验能够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去参考*的意见和理解有时他们提出的要求为什么没有得到*应允。

  3.实践活动:帮助老师整理旅行箱。

  教师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旅行箱,内装有:布娃娃、长柄伞、照相机、书、衣服、闹钟、水壶、床单、洗发水、沐浴露等物品,请幼儿帮忙看看哪些是必须要带的,哪些是可以不带的,并说出理由。

  幼1:布娃娃不需要带。

  幼2:闹钟不用带,爸爸妈妈都有手机。

  幼3:床单不要带,宾馆都有被子。

  幼4:宾馆里都有洗发水、沐浴露。

  有些物品是幼儿很容易达成一致意见的,有的则引起了一些小争议。

  幼1:长柄伞不用带,箱子放不下。

  幼2:要带的,太阳很大。

  幼3:是啊,万一下雨怎么办?

  师: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办哦,说的都挺有道理的。有什么方法是可以不用带这把长柄伞又可以解决太阳很大和下雨的问题呢?

  幼1:可以戴帽子遮太阳。

  幼2:换一个小的、可以折叠的伞就好啦!

  当幼儿为了“长柄伞”而发生争议时,教师适时地将问题抛给幼儿,引导幼儿讨论,而达成了带折叠伞或者帽子比较合适的决定,进一步提升了原有经验。在这种自由讨论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机会,以致他们能够更加大胆、主动、自由地表达,同时增强了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更好地做出合理选择,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

  4.在歌曲《我的20xx》中自然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真有本领,帮助老师整理好了旅行箱,我们可以出发啦!

  【活动延伸】

  1.开展亲子活动:春游。通过发放、填写《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商量去春游需要带的物品,进一步提高幼儿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的能力。

  2.区域活动:提供各种物品的图片,请幼儿想一想“去野餐”(或者“去游泳”等)时什么要带,什么不要带。

  【活动反思】

  我们从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去度假》这本图书的教育价值,较成功地开展了这个社会性活动。在之后的延伸活动中,幼儿能够清楚地通过《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记录自己认为需要带的物品。春游前,我们观察幼儿的书包发现食品和物品的种类、数量都比较合理,家长们也反映事先幼儿能和大人商量购买所需物品,再独立准备。可以看出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在合理选择、相互协商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幼儿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也十分浓厚,从图书中延伸出的亲子互动也为家长和孩子增添了许多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7

  一、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发现事物的规律,有主动探究的兴趣。

  2、通过操作体验,进一步了解单数、双数的排列规律。

  3、锻炼分析比较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数字与筹码”;数字卡1-10;图片上印有数量是1-10 的物品若干。

  2、学具准备:“数字与筹码”;雪花片若干;图片上印有数量在20 以内的物品若干;1-20的数字卡片;1盒豆豆。

  3、《操作册》第4册第31-32页。

  三、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好朋友。先让幼儿在线上报数,并记住自己是第几,再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当念到与自己相同的数时就跳一跳,当念到最后两句时,是单数的幼儿一起跳,是双数的幼儿一起跳。

  2、复习10以内单数和双数。

  幼儿用“数字与筹码”操作:在1-10的"数字下,2个2个地摆放筹码,将结果记录下来,并说出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

  3、分组活动。

  第一组:在桌面上先摆好数字卡1-10,并在下面放上雪花片。两两排列,观察比较,说出哪几个数是双数,哪几个数是单数,为什么?

  第二组:在印有不同数量物品的图片上2个2个地圈数,写出总数,并说出是单数还是双数。

  第三组:做涂色练习。图片上有20以内不同数量的物体,先点数再为单数双数分别填上不同颜色。重点引导幼儿知道单数双数是两邻的。

  第四组:2名幼儿操作“数字与筹码”,摆2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单数摆在左边,双数摆在右边,再在傍边摆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4、游戏活动。

  ①游戏“手拉手”。将幼儿任意分成几组,随意站在一起,教师发出口令,两组幼儿迅速2人一对手拉手,并迅速报告各组人数是单数还是双数,看哪一组站得快,报得对。

  ②游戏“捡豆豆”。幼儿任意从盒中抓一把豆豆,2个2个地放入小碗,看看是几颗,是单数还是双数。

  5、 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报数,说出1、3、5、7、9这几个单数时,幼儿拍手(是几就派几下),说出2、4、6、8、10这几个双数时,幼儿跺脚,(是几就跺几下),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单数和双数的认识。引导幼儿收拾学具。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完成《操作册》、《作业纸》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剪纸作品,进一步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懂得剪纸的阴剪、阳剪技法和综合法,知道剪纸的基本纹样。

  2.继续学习折剪的基本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动物或人物的剪纸作品。

  3.通过剪纸练习,感受剪纸的趣味和美,体验剪纸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重点:

  学习剪纸折剪的基本技法及阴剪和阳剪的组合等。

  难点:

  抓住动物和人物的特征设计构思剪纸作品。

  教具准备:

  剪纸范作、彩色纸、剪刀、美工刀、胶水等。学具准备:彩色纸、剪刀、美工刀、胶水等。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学生一般带的都是剪刀,不能够用美工刀把剪不到的地方刻出来。

  教学建议要求学生能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来剪。

  课后反思由于工具有限,剪的作品不是很精美。

  教 学 过 程本人教学思路

  教 学 活 动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1.比一比。

  (1)欣赏:展示河南陕县的《柿子对鸟》和广东佛山的《龙头》剪纸作品或展示剪纸实物作品,让学生对剪纸作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提问:你知道剪纸的起源吗?剪纸有什么用途?这些剪纸作品和*时看到的绘画有什么不同?左右一样的.形象采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小结:剪纸作品形象夸张、简洁,线条流畅,有一种鲜明的装饰美。采用对折剪的方法剪出了对称的作品。

  (2)揭题:《巧折巧剪》。

  2.学一学。

  你了解关于剪纸的哪些知识?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1)展示《对马团花》、《对猴团花》和《五福捧寿》等剪纸作品。

  由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来了解剪纸的方法:

  阴剪——剪去轮廓线,或剪去形象以内的纸。

  阳剪——剪去形象轮廓线内外的纸,只留下造型的线。

  综合法——阴剪和阳剪结合法。

  (2)展示常见的剪纸装饰纹样。

  学生小组讨论:这些装饰纹样像什么?有什么特点?给它们取个题目。

  小结:锯齿纹:——常用来表现动物的皮毛、刺、草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比较硬朗。

  月牙纹:——用来表现衣纹褶绉、头发纹路、植物叶子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用途广泛,变化多端。

  水纹:用来表现水波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光滑、柔和,有动感。

  云纹:用来表现云雾、花朵、波浪、衣服上较为复杂的图案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用途广泛,装饰感强。

  3.议一议。

  :展示青蛙、小女孩的剪纸作品。

  (1)这些剪纸作品的制作需要哪些步骤?

  (2)你想剪怎样的动物或人物造型?

  小结:①步骤:折、画轮廓(抓住特征);②剪(先内后外)、贴。③展示完成的剪纸造型作品。

  4.做一做。

  学生练习:用折剪的方法剪动物或人物。

  5.展一展。

  完成的作品叫什么题目,想做什么用?指出作品中的图案哪里是对称的。

  6.理一理。

  办一个班级剪纸展或整理一本学生剪纸集。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9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常常想要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当*的选择与他们的选择发生冲突时,时常会影响他们情绪。怎样才能既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又帮助幼儿通过协商进行合理选择呢?《去度假》读本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准备度假行囊的故事。幼儿可以在观察读本、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获得如何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的经验。读本的画面内容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并且以幼儿说话的口吻来呈现它的句型结构,很适宜中班幼儿阅读。

  【活动目标】

  1.理解并能讲述图书画面的内容,体验图书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2.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根据需要、通过协商进行合理的选择,提高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与爸爸妈妈外出度假的经验。

  2.材料准备:大书、大书中所出现物品的卡片、呈现物品用的卡纸、小号旅行箱、各种生活用品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度假吗?

  幼:喜欢。

  师:去度假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幼1:要准备水。

  幼2:要带旅行箱。

  幼3:去度假肯定要住很久,所以一定要带衣服。

  ……

  师:这本书说的是一个小女孩去度假前收拾行囊的故事,我们来看看她为度假准备了哪些东西。

  2.阅读图书《去度假》。

  (1)阅读封面: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封面上的小女孩及故事名称,以及封面上旅行箱中的物品。

  师:妈妈已经为妞妞准备好了东西,并将这些东西放在这个旅行箱里,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教师在卡纸上逐一出示衣服、水壶、药品、饮料等。)

  通过阅读封面,让幼儿了解妈妈整理好的旅行箱里都有哪些物品,为后面幼儿观察、理解“妞妞拿出妈妈的物品,放进自己的物品”做了铺垫。

  2.逐页阅读。

  (1)第一页: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认识画面信息。

  师:妞妞在哪里?

  幼:在家里。

  师:你怎么知道?

  幼:因为她后面有沙发、窗帘、装饰,还有妈妈。

  师:她在干什么?

  幼:妞妞把箱子里的东西拿出来,把毛毛熊塞进去。

  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观察细节的能力,能很快地捕捉到画面中一些细微部分,并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分析和判断,初步发现“拿出”与“放进”之间的联系。

  (2)第二页至第五页: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每一页旅行箱中的物品与地面上的物品之间的关系。(妞妞先后拿出妈妈准备的衣服、饮料、药品等,放进自己的故事书、游泳圈、花皮球等物品。)

  幼儿能较敏锐地感受画面所传递的信息,也能理解拿出的物品和放进的物品两者的联系。这使他们很愿意猜想下一页妞妞想带走的物品,想象自己要去度假需要带的物品,为之后展开讨论打下了基础。

  (3)第六页:引导幼儿讲述妞妞和妈妈的表情以及她们可能说的话。

  师:妞妞和妈妈是什么表情?她们会说什么?

  幼1:妈妈很生气,会说“你为什么要把东西都拿出来”。

  幼2:妈妈会很惊讶,会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啊”。

  幼3:妞妞会说“这是我的箱子,要放我想要带的东西”。

  幼4:妞妞会说“这些东西是我喜欢的”。

  师:说的好像都挺有道理,可到底谁的东西该带走呢?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并说出妞妞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的理由。

  师:妞妞为什么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毛毛熊、故事书、牙刷、皮球……)?

  幼1:妞妞晚上要和毛毛熊一起睡觉。

  幼2:妈妈要给妞妞讲故事,我晚上睡觉也要听故事。”

  幼3:晚上睡觉前要刷牙。

  幼4:妞妞喜欢拍球,所以一定要带上皮球。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拿出来的物品和放进去的物品的实用性和方便性,从中帮助幼儿了解物品“要带”和“不要带”的理由,培养了幼儿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4)第七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人物的表情,体验整理好行李可以出发去度假的快乐心情。

  师:妞妞一家开心吗?最后妞妞同意带什么东西去度假?

  幼1:终于要出发了,真开心。

  幼2:他们一人一个箱子,刚刚好。妞妞同意带妈妈要她带的那些东西了,因为那些东西需要带。

  通过讨论,幼儿都能理解妈妈为什么生气,也同意妞妞带的那些东西不太方便,不适合去度假,可以看出他们和妞妞一起“整理”完后的心情是非常轻松愉悦的。这个经验能够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去参考*的意见和理解有时他们提出的要求为什么没有得到*应允。

  3.实践活动:帮助老师整理旅行箱。

  教师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旅行箱,内装有:布娃娃、长柄伞、照相机、书、衣服、闹钟、水壶、床单、洗发水、沐浴露等物品,请幼儿帮忙看看哪些是必须要带的,哪些是可以不带的,并说出理由。

  幼1:布娃娃不需要带。

  幼2:闹钟不用带,爸爸妈妈都有手机。

  幼3:床单不要带,宾馆都有被子。

  幼4:宾馆里都有洗发水、沐浴露。

  有些物品是幼儿很容易达成一致意见的,有的则引起了一些小争议。

  幼1:长柄伞不用带,箱子放不下。

  幼2:要带的,太阳很大。

  幼3:是啊,万一下雨怎么办?

  师: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办哦,说的都挺有道理的。有什么方法是可以不用带这把长柄伞又可以解决太阳很大和下雨的问题呢?

  幼1:可以戴帽子遮太阳。

  幼2:换一个小的、可以折叠的伞就好啦!

  当幼儿为了“长柄伞”而发生争议时,教师适时地将问题抛给幼儿,引导幼儿讨论,而达成了带折叠伞或者帽子比较合适的决定,进一步提升了原有经验。在这种自由讨论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机会,以致他们能够更加大胆、主动、自由地表达,同时增强了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更好地做出合理选择,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

  4.在歌曲《我的20xx》中自然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真有本领,帮助老师整理好了旅行箱,我们可以出发啦!

  【活动延伸】

  1.开展亲子活动:春游。通过发放、填写《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商量去春游需要带的物品,进一步提高幼儿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的能力。

  2.区域活动:提供各种物品的"图片,请幼儿想一想“去野餐”(或者“去游泳”等)时什么要带,什么不要带。

  【活动反思】

  我们从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去度假》这本图书的教育价值,较成功地开展了这个社会性活动。在之后的延伸活动中,幼儿能够清楚地通过《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记录自己认为需要带的物品。春游前,我们观察幼儿的书包发现食品和物品的种类、数量都比较合理,家长们也反映事先幼儿能和大人商量购买所需物品,再独立准备。可以看出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在合理选择、相互协商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幼儿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也十分浓厚,从图书中延伸出的亲子互动也为家长和孩子增添了许多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0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数数游戏

  1.手指指棋盘点数1-5.(注意点数常规)

  2.接数练习.(1-50)

  二、基本部分:按群计数1-50

  1.讲述故事吸引幼儿.

  师:今天是对对国五十年的国庆大典,全国上下都很高兴.国王邀请50位客人参加国庆大典,对对国有个规定,进出人员必须两个两个的,要不就要受到惩罚,所以守成门卫兵都很小心,今天更不能出错,出错会掉脑袋的,我们一起来帮他们数.

  2.天还早着那,客人们已经开始来了,教师边讲述边在演示板同时放上两个红棋子,再放两个绿棋子.问:客人来了几个?他们是怎么来的?

  3.教师边摆棋子边两个两个的数数,要求幼儿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直到摆够五十个棋子.请幼儿按要求两个两个数到五十,可变换几种方法强化记忆。

  4.请小客人到你的`棋盘上坐一坐。教师敲一下鼓,幼儿摆两个棋子,边摆边数,中间停下再让幼儿从头数,直到摆够五十个,再让幼儿从头两个两个数到五十。

  5.客人走了很远的路,走累了,我们请他们到客厅里休息一下。教师敲一下鼓,幼儿拿走两个棋子,边拿边两个两个数,直到全部拿完。

  6.送客人回房间休息。(送操作盒)

  7.请客人吃聪明豆。幼儿扮演服务员,两个两个舀豆豆,边舀边数,数到五十。

  三、结束部分:参加庆典大会

  师:国王非常高兴,也请我们参加庆典大会,现在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拉起手,两个两个一起去参加,放音乐,幼儿手拉手自由舞蹈。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游戏学习1-50的按群计数,会两个两个的数.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群概念,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演示板 幼儿人手一套操作盒、盘子、小碗、勺子、花生米。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1

  一、 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来一次遇到危险逃生小演习好吗?

  (师多媒体播放,生演练。)

  师:同学们真棒,除了这几种危险,你们利用课余时间还对

  我们的危险做了哪些调查,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汇报呢?

  (生到前面来展示汇报)

  二、 活动

  师:从同学们的汇报、交流中,老师深刻地感受到了同学们调

  查时的认真和极高的热情。我们的自身安全意识提高了,可怎么才能让我们身边的人们意识也有所提高呢?

  (生:进行宣传……)

  师: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好办法,那今天我们就来试着用自护小

  卡片的`形式来进行宣传,好吗?

  (好)

  师:老师去其他学校参观学习的时候,看见了他们学校宣传

  栏里的自护小卡片,就迫不及待地把它们带了回来,大家想欣赏吗?

  (想)(师出示卡片)

  师:请小组认真观察它是由哪些内容构成的?

  师:找同学来汇报

  师:同学们,开动你们的大脑想一想,还有哪些样式的卡片

  呢?根据大家课前的调查,你们的自护卡片上哪些内容来警示人们提高自护意识呢?

  (师出示问题和表格)

  师:哪组小卫士来汇报你们的成果?

  (生汇报)

  师:我的自护小卫士们,你们都已经擦拳磨掌准备大显身手

  了吧?那就让我们各显神通、团结协作来制作自护小卡片好吗?

  (好)

  师:请自护小卫士们立刻动起来,设计出属于你们团队的宣

  传卡片。

  师: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我们的安全。

  (师出示安全提示、生设计制作)

  三、作品展示

  师:全班展示

  (师将作品贴在墙上)

  四、 师生评价

  1、 生互评

  2、 师评

  五、总结:

  师:希望这一张张小卡片能发挥它巨大的作用,让我们的身边

  所有的人都有安全意识。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2

  活动分析

  《火车舞》是一种简单易跳的舞蹈,主要考验幼儿间相互的协作配合能力。幼儿们能在舞蹈中学会分工合作,同时,培养幼儿活泼爱动的习惯,有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目标

  (一)学跳《火车舞》,能较合拍地随乐做小跑步和找“车厢”等动作。

  (二)理解舞蹈跳法,能在规定时间内做“邀请”和“感谢”的动作。

  (三)体验“火车头”和“车厢”协调合作的重要,以及朋友越来越多的快乐。

  活动准备

  火车图片,知道火车头和车厢的形状及关系。

  活动过程

  (一) 熟悉《火车舞》乐曲旋律。

  教师带着全体幼儿在乐曲伴奏下,小跑步进教室。进教室后合着音乐,一拍一下地拍手。

  随乐做其他身体动作,如:拍腿、拍肩等。

  (二) 练习舞蹈中的基本动作。

  师:小朋友们知道小火车是怎样开的吗?讨论怎样表示火车行进;你知道小火车有什么特点呢?(长)那么怎么样可以让我们的小火车变长呢?

  下面老师来当小火车的火车头,我要邀请小朋友当我的车厢。

  教师示范怎样邀请“车厢”;怎样表示感谢等动作。

  完整随乐练习舞蹈中的基本动作。

  (三) 学跳集体舞。

  全体幼儿坐成一圆圈,1---8小节教师做火车头,用小跑步去找“车厢”。9----10小节火车头对找到的“车厢”做两次邀请动作。11----12小节被邀请的“车厢”向火车头行礼表示感谢。

  音乐重新开始,被请的“车厢”挂在火车头后面继续去找新的“车厢”。

  幼儿学做火车头,去找“车厢”。

  请2—3名幼儿做火车头,去找“车厢”,火车越来越长,直至圈上的"人都被请完。

  (四)复习歌曲《表情歌》。

  “火车站到了,大家快乐地唱起了歌。”齐唱一遍。边唱边离开教室。

  活动小结

  宝宝们今天的表现都很棒,相信宝宝们都学会了有趣的火车舞。


《快乐的幼儿园》教学设计3篇(扩展6)

——幼儿园《动物》教学设计

幼儿园《动物》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理解读本内容,喜欢阅读这本书,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

  2、理解“野生动物”的含义,括展关于动物的经验。

  3、培养幼儿的想像能力、观察能力、自由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大书、光盘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每一页人物的表情和动作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以谈话的形式引起话题:

  师:小朋友你们去过野生动物园吗?见过那些动物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大书,是一本关于动物园的书,看看书里的小朋友在动物园里玩的会怎样好吗?

  2、阅读大书:

  封面:{出示封面,指读大书}这本书的名字叫〈野生动物园里怪事多〉。那小朋友老师要问你们为什么叫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园与普通动物园有什么区别呢?“怪事”是什么意思呢?这本书到底会给我们介绍一个什么样的野生动物园,这里会发生什么怪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页:车里的人要做什么?他们的表情怎样?心里会怎样想?{指读文字}原来他们已经进入了野生动物园,但是还没有看到动物。是啊,动物都去那里了呢?我们跟着车里的小朋友一起去看看吧!

  第二页:你看到了什么?你怎么知道是孔雀?车里的小朋友会想什么呢?{读文字}到底是不是孔雀呢,我们看看第三页。

  第三页:原来是一只孔雀。{指读文字}接下来我们会看到什么怪事呢?

  第四页: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周围会有水波纹一圈一圈荡开?车里的小朋友会说什么呢{指读文字}

  第五页:是什么?车里的人什么表情?他们会说什么呢?{指读文字}接下来又可能看到什么?

  第六页车里的人发现什么了?会说什么呢?{指读文字}你认为这尾巴象是谁的?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第七页:你猜对了吗?你觉得车里的小朋友猜对了吗?他们的表情怎样?想想接下来还会看到什么?

  第八页:他们又遇到什么了?{指读文字}你认为是跳绳吗?我们一起看看下一页。

  第九页:原来是什么?车里的人表情怎样?{指读文字}为什么会当成跳绳?

  第十页:请小朋友自己观察周围的小动物,说说他们接下来还会看到什么,会说什么?{指读文字}

  3、看光盘:幼儿一起读。

  总结分享:

  这本书的书名是〈野生动物园里怪事多〉,回顾一下故事的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活动结束

  让幼儿回家收集一些动物图片制成小书,投放在图书区中供大家阅读。


《快乐的幼儿园》教学设计3篇(扩展7)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1

  活动背景

  每年新生入园这段时间,是孩子、家长、教师们最难熬的日子。特别对刚入园的孩子来讲,更是一种挑战!如何使这些幼儿尽快消除焦虑和不安,让幼儿愿意并喜欢上幼儿园,使其对家长或亲人的依恋顺利转向幼儿园、教师和同伴,是小班教师上学期工作的重头戏。幼儿初入园时,情绪还不太稳定,对幼儿园的常规生活也不太熟悉,教师预计的游戏和常规训练活动,既能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里的新生活,又能减轻孩子的焦虑情绪,满足幼儿游戏的欲望。

  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帮助幼儿感受和认识到,幼儿园时可以玩好多游戏的地方,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它不仅可以缓解孩子对上学可能产生的"怕生焦虑,还可以引发我们与幼儿丰富的对话,让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幼儿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讲讲、玩玩中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观察图书中三只小猪的行为变化。

  3、联系自己的经验,喜欢上幼儿园。

  活动准备

  1、三只小猪上幼儿园的图书

  2、小猪手偶

  3、相关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初步表达自己对幼儿园的感受,营造故事情景,展示小猪手偶,通过小猪这个卡通形象向幼儿讲述《三只小猪上幼儿园》的故事。

  二、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向幼儿提问关于故事中的问题。

  1)、师:“三只小猪分别叫什么名字?他们在家里乖吗?”

  2)、猪爸爸和猪妈妈商量了什么事呢?

  3)、三只小猪看见妈妈不在了哭了起来,这时老师想了个什么办法的呢?三只小猪有没有和其他小猪一起参加比赛呢?

  4)、三只小猪在比赛中的表现怎样啊?大家休息的时候三只小猪还在干什么呀?

  5)、放学了,妈妈来接小猪了,小猪又对老师说了什么话?

  三、联系生活实际

  1、小朋友喜欢上幼儿园吗?

  2、你们在幼儿园喜欢做什么?有什么快乐的事?

  五、结束活动

  让幼儿将自己第一天来幼儿园的情景通过表演的形式向其他小朋友展示出来。

  故事:三只小猪上幼儿园

  牧场里开满了花朵,蜜蜂嗡嗡嗡地飞来飞去。就在这个时候,三只小猪——花花、木木和嗡嗡出生了。三只小猪每天都在牧场里跑来跑去,调皮捣蛋,三只小猪也想帮忙做家务事,但是你看,就是这样子!猪爸爸和猪妈妈商量道:“送孩子们到幼儿园去吧,怎么样?”“恩——”猪爸爸说:“那样也好!”第二天早上,花花、木木和嗡嗡就跟着妈妈到小猪幼儿园去。“哇,这么多小猪呀!”三只小猪吓了一跳。来,大家先来打个招呼。“老师早!小朋友早!”忽然,木木大声哭起来:“妈妈不见啦!”于是,花花和嗡嗡也跟着哭叫:“妈妈——妈妈——”小朋友们很开心地做体操了,三只小猪却一直向着牧场那边看。“嘟——”老师吹起了哨子。花花、木木和嗡嗡,来!跟大家一起来赛跑,要摸一下白杨树,才能跑回来哦!看看谁能跑第一!”“来,站在我旁边。”“排在这里。”“这儿有空位呢!”小猪们排好了队。“预备——跑!”真快,真快!三只小猪都跑得好快。大家都休息了,三只小猪精神抖擞地又跑了一圈。放学了,妈妈来接三只小猪啦。“老师,再见!小朋友,再见”三只小猪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明天我们还来玩,我们喜欢上幼儿园了。花花、木木和嗡嗡,三只小猪一路赛跑回牧场去了


《快乐的幼儿园》教学设计3篇(扩展8)

——幼儿园教学反思与设计

幼儿园教学反思与设计1

  通常,讲述、谈话在幼儿园是作为语言教育活动来组织的,与美术活动似乎没有关系。但是,在尝试几次充分的和孩子谈话后,我发现谈话是美术开始的一种很好的方式,绘画活动前的谈话是教师了解幼儿内心活动、引导幼儿思维进程的有效途径。通过谈话中教师引导、启发性的提问、幼儿回答及听取他人的讲述,使幼儿在头脑中已有信息的基础上,产生大量的、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以利于进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同时,也形成了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之间思维的互动作用。

  幼儿绘画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同样要符合创造活动过程的结构,即提出问题或任务,寻找方法、得出结果。在此次活动中,教师由幼儿的`关注点引发问题、提出任务,通过谈话活动中的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绘画作品,以及相互问的讨论拓展幼儿的思路,寻求个性化的、充满幻想的解决办法,并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自己的想像。

  在幼儿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词汇量少,对事物的形容表达不够准确、具体,无法将内心中的感受清楚地表达出来,家长和老师也就不能准确地了解幼儿的思维过程。在绘画活动前,如果没有经过谈话、讨论,把幼儿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在创作想像画时幼儿很难进入最佳状态。而将幼儿语言活动与绘画活动相结合,在活动前围绕话题讨论,在活动最后展示、欣赏、讲述绘画作品,既为创造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思维预热时间,也可以使幼儿更多地了解他人的想法,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创作想像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同时会吸收大量的新信息,为下一次灵感的爆发做好准备。


《快乐的幼儿园》教学设计3篇(扩展9)

——幼儿园爱国活动教学设计

幼儿园爱国活动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熟读儿歌,识字“泥、孩子”

  2、让幼儿感知“爱”,热爱祖国。

  活动准备

  课件、字卡

  活动过程

  1、课前律动:在上课之前呢,我们先来做一个手指律动,叫做……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儿歌,叫做《从小爱祖国》

  3、引入“爱”的概念

  师:小朋友们知道“爱”是什么吗?你都爱谁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小结)

  4、 刚刚小朋友们都说出了自己爱的人和事物,今天呀,老师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玩一个爱的连线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你觉得那个小动物爱谁,就请小朋友举手告诉老师,看你们的答案到底对不对。(跟着幼儿的思维将图正确的连线)

  5、小结:小朋友们真棒,都连对了,表扬你们!小动物们都爱自己生活或居住的地方,我们也要爱自己的祖国!

  6、根据正确的图谱,教师将儿歌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老师把小朋友们刚刚连线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从小爱祖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录音(提醒幼儿认真听,等一下老师要提问) 师:这首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啊?(从小爱祖国)

  师:这首儿歌里面,每一句都出现了一个同样的字,那是什么字啊?(引导幼儿回答出“爱”字,)

  7、带读儿歌:

  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读,老师念一句,小朋友念一句(2遍)

  请幼儿编舞蹈动作,一起做两遍

  教师做动作,幼儿来念儿歌一遍

  8、认识字宝宝:泥、孩子

  现在我们来认识字宝宝,分别请出字宝宝,并引导幼儿组词,然后请幼儿用“大风吹”把字宝宝吹到黑板上去

  9、游戏1:少了谁

  把所学的`字张贴在黑板上,让幼儿注视几秒钟后闭上眼睛,迅速拿掉其中一字,让幼儿观察一下少了谁并说出其名字,然后亮出该字,加深记忆。 游戏2:照相机

  大家面向教师坐好,集体说儿歌:“我有一架照相机,照出照片真像你。我来给你拍个照,马上把照片送给你。”教师出示大字卡,幼儿用两手做拍照状,嘴里说:“咔嚓”,然后就在自己的小字卡中找出相应字卡举起来。游戏反复进行

  10、与字宝宝再见

  11、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请小朋友回到家把这首儿歌念给爸爸妈妈听,还有要热爱我们的祖国,比如: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出力。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幼儿园 快乐 《快乐幼儿园》教学设计3篇 《快乐的幼儿园》教学设计1 《快乐的幼儿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