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管理学论文7篇

时间:2023-07-01 16:05:02 来源:网友投稿

管理学论文[摘要]高校餐饮财务管理在后勤财务管理中所占比重较大,是后勤财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但是从审计的角度来看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管理学论文7篇,供大家参考。

管理学论文7篇

管理学论文篇1

[摘要]

高校餐饮财务管理在后勤财务管理中所占比重较大,是后勤财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但是从审计的角度来看当前高校餐饮财务管理仍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物资采购以及管理的不规范、随意性支出较多、成本控制不理想等,而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于高校餐饮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

高校餐饮;财务管理;审计;后勤

我国高校餐饮部门近几年在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开拓创新,向着联营经营方向发展,向着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发展。

1、高校餐饮财务管理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1.1高校餐饮财务管理的特点

在整个高校后勤管理当中餐饮财务管理是重点和难点,当前大多数的高校餐饮采用的经营方式有经济承包制或者是公益性的,所以非常有必要去加强预算管理及成本管理。当前我国高校餐饮已经逐渐从行政部门管理当中脱离了出来,那么财务管理方面除了需要注重自身的经济效益之外还需要做到对师生菜品需求的满足,为此认为提高高校餐饮财务管理至关重要。

1.2高校餐饮财务审计的作用

审计监察是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可以对财务活动进行规范,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高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同时增加,为了促进高校不断发展,要积极加强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确保高校的资金、资产等得到充分利用,为高校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在高校发展过程中,餐饮服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项目,餐饮财务管理是确保高校餐饮服务水平满足要求的重要途径,在高校餐饮财务管理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财务管理的审计和监督,针对高校餐饮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意见和建议,以降低高校的餐饮管理风险,同时还能对高校餐饮服务过程中的各种违规行为、违规人员等进行惩罚,从而确保高校的经营活动更加合理、合法。具体来讲,高校的餐饮财务审计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规范高校的餐饮管理行为。监察工作和审计工作的结合,可以实现对高校内外全面管理,对高校餐饮服务过程中的各种不规范操作行为进行有效控制,从而确保高校餐饮管理可以实现规范化发展,对于各种有损于高校发展的行为进行有效预防。第二,促进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校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场所,为学生提供营养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过程,高效的餐饮服务,可以提高学生的饮食水平,从而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去学习、去生活、去工作,提高学校的整体竞争实力,从而促进高校实现长期发展。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必须要积极加强对高校餐饮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视,尤其是要加强对餐饮财务审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解决。从审计的角度来加强高校餐饮财务管理,包括对被评审的单位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活动等进行审查测评,从而提高高校内部控制的合理性、有效性的过程。审计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两个方面,其中内部审计是高校内部控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从审计角度分析当前高校餐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宏观上来看,一个企业要想保持长久的发展就必须要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涉及制度流程体系、人事框架体系、财务管理体系,所以企业进行财务管理首先就需要从制度体系的健全出发。那么从审计的微观来看,高校餐饮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预算管理、餐饮物资采购及管理、成本核算和销售额核算,现就针对这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的问题。

2.1我国高校餐饮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着规划性的问题

从当前高校餐饮财务预算管理的角度来看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方面,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学校的不够重视,没有将学校师生的就餐额度和就餐水平结合到一起,那么所做的预算成本编制则是没有针对性的。另外,在审计的时候还发现,高校餐饮财务管理在成本和利润回收方面存在落差,往往所付出的成本过高,获得的收益却非常少,这就导致高校餐饮长期处于亏损的状态。再有,高校餐饮财务管理没有预算规划指导,这样在原材料、包装等方面就存在浪费的现象,使得高校餐饮成本过高。

2.2高校餐饮物资采购及管理规范性不强

审计中发现高校餐饮物资采购及管理规范性不够强,表现为大多数的高校餐饮所采购的物质都有固定的供销商,这就存在着供销商垄断高校餐饮食材供应的问题,非常有可能导致食材原料价格偏高的现象,或者是导致出现食材原料质量比较差的问题。

2.3高校餐饮成本核算和销售额的核算存在一定的难度

由于高校餐饮部门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营,故财务管理有着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很多财务基础数据和指标是不够准确的,这样就使得高校餐饮财务管理难度加大,在成本核算和销售额的核算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难度。

3、有效提高高校餐饮财务管理的措施

3.1加强高校餐饮财务预算管理

对于高校餐饮部门来说首先需要制定出年度财务预算,然后从制定、修正到最终的预算目标完成及评价,高校餐饮的运行都应该围绕着所制定的预算目标去进行管理。其中包括预算的制定是不是合理,餐饮财务数据是不是完整、细致和准确。假如财务部门所分析的财务数据应该进行细化,具体可以从部门细化到个人,这样才可以保证预算更加地贴近高校餐饮财务管理的实际;另外作为高校餐饮财务部门还应该对所做的预算进行有效的整合,最后再进行财务分析之后去对预算的合理性进行有效的判定。

3.2深化成本意识提高高校餐饮财务成本管理

对于高校餐饮成本控制来说成本意识是关键的环节,首先作为高校餐饮部门应该重视培育员工的成本意识,从而使其能够在日常的工作当中有意识地去进行降低成本可能性的挖掘,做到每个员工都参与到高校餐饮财务管理中。其次还需要做好员工自我管理意识的有效培育,只有将员工的自我成本管理意识提高了,员工才能够将自己的利益和成本管理结合到一起,从而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就做好成本自主控制。最后高校餐饮部门还应该引入一些能够更加胜任财务管理的专业性人才,这些人才除了应该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之外,在高校餐饮管理方面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经验,从而可以通过降低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的途径有效地降低高校餐饮部门的财务成本管理。

3.3建立与高校餐饮部门相适宜的财务管理新模式

当高校将餐饮部门从后勤管理中剥离出来之后,其处于相对独立、公平的环境当中,所以在经营和管理中产生的财务数据具有可比性和合理性,那么根据高校餐饮管理特殊性和财务管理理论结合在一起,将财务分析方法、成本控制等结合到一起,制定出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指标控制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引导高校餐饮经营发展,对于奖惩、评价和考核来说属于全程控制性的财务管理方法,具体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收入-成本-费用=结余那么从上面的公式我们不难看出,要想提高高校餐饮的利润,就需要尽量地去降低成本、节省费用开支。

3.4加强高校餐饮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的餐饮财务管理也应该要实现信息化发展,要对传统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要结合信息化时代的背景特征,对高校的餐饮财务制度进行重新设计,从而使得高校的餐饮财务审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能够实现对高校各种经营管理环节和项目的及时监管,提高监管水平。要加强对餐饮财务审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并且对信息系统的功能进行完善,例如建立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将高校的餐饮财务管理过程、财务审计结果及时公示在高校的信息网站上,并且还可以在社会范围内进行公示,确保高校员工以及社会群众能够及时了解高校的审计状况,有助于积极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4、结论

当前高校餐饮财务管理在预算管理、餐饮物资采购及管理、成本核算和销售额核算三个方面都存在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加强高校餐饮财务预算管理、深化员工成本意识、建立与高校餐饮部门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爱华。自主经营模式下高校食堂成本管理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0(9)。

[2]于连美。高等学校食堂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1)。

[3]李洋。信息时代下高校食堂财务管理新策略[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2(8)。

[4]缪红梅。高校学生餐饮财务管理探讨[J].餐饮改革,2010(5)。

管理学论文篇2

[摘要]

财务管理问题是企业管理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财务管理得当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也是有益的,同时还能提高企业效益。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影响,进而探索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途径,旨在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财务管理;经济效益;企业;影响

企业财务管理指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和利润分配的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可以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降低企业的融资和经营成本,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需要重视对其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的财务管理。

1、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影响

1.1企业通过财务管理能够降低产品成本

企业通过财务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产品成本,进而间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控制产品开发设计成本、原材料运输成本、制造过程成本和原材料采购成本都属于产品投产前控制内容。企业对产品投产前的成本进行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原因是这些成本耗费相对较多,如果能够控制好这个阶段的成本,那么就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整个产品的成本。企业的产品投产前成本控制属于事前控制,事前控制不仅能够确定产品成本消耗的形态,而且能够控制产品成本消耗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产品制造过程也是产品成本控制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制造成本主要包括能源消耗费用、运输费用、工人工资、辅料的消耗成本、机器设备维修成本、原材料费用及管理部门费用支出等。企业在制造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被称之为事中控制,事中控制能否得当,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否得到提高

1.2帮助企业获得更多资金

企业只有拥有充足的资金,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在发展和经营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资金周转困难、需要融资的情况,这就催生了企业对外部资金的需要,而企业的财务部门就是负责筹集资金和融资的部门。但是,融资活动本身是存在风险的,对于企业来说,特别是处于发展初期、规模尚小的企业来说,其自身的担保能力不足,加之没有完整的财务报表,很难在资本市场募集到资金。但是,企业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能够完善相关财务报表,向外界展示企业良好的经营状况,从而获得更多银行、投资者的青睐,进而会筹集到所需的资金,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此外,企业获得资金的渠道通常不止一种,在众多银行推出的各种产品中进行选择时,企业只有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对自身资金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才能从中选出最合适、最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产品。

1.3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投资选择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需要购买新设备和新土地、建设新厂房来扩大生产,或者通过兼并、收购、投资等资本运作的方式来获得品牌、技术、人才等生产竞争要素。但是,投资活动本身是有风险的,如果在投资之前没有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规划,极有可能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笔者通过查询历史数据发现,我国企业在跨国的投资活动中,70%以上都是失败的,这些失败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同时也错失了很多发展机遇。企业现在有多少投资项目、收益各是多少,企业又有多少流动资金可以动用等信息都需要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分析来给出一定的建议。此外,企业的决策者在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值得投资的时候,要结合企业财务人员的具体分析,不能让即将投入的投资项目影响既有项目所需的资金,也要对即将投资的项目利用各种财务方法和分析手段分析其可行性,从而达到降低投资风险的目的。这些都是企业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作出的分析,在企业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情况下是难以做到的。

2、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通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2.1强化财务管理意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首先,企业管理者需要具备较强的财务管理意识,要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要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强化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其次,企业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从制度开始抓起,建立并完善企业的财务活动与管理机制,要有具体的职责分工,以防相互推诿。最后,企业要完善财务监督机制,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能够确保财务管理制度能够认真执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对企业财务部门提出的要求。

2.2培养财务管理团队

培养财务管理团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让财务人员坚守职业操守,提升职业道德。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其职业道德比业务素质更重要,因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需要财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来实现。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职业道德监督机制来约束财务人员,对违犯财务规范和纪律的财务人员要严惩不贷,以防其他人效仿,要在制度确立之初就明确利益、责任和权力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助于财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在财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职业操守的基础上,需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养。第一,企业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培训,通过相关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要对培训过的财务人员进行考核,考核通过的员工可以继续工作甚至得到一定的奖励,而考核不通过的员工就要继续进行培训,直到其考核通过为止;第二,企业也应该鼓励财务人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空余时间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第三,除了企业内部培养,企业也要适时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引进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给企业的财务部门带来新鲜气息,鼓励员工之间要相互交流和学习;第四,企业要让财务人员之间有一种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以免长期安稳导致自由懒散,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他们才会有前进的动力,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第五,企业还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优秀员工进行奖励和鼓励,对表现较差的员工进行惩罚和批评,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2.3完善财务决策机制和内部审计制度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和财务管理活动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一定要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和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性,同时建立并完善财务决策机制,将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职责分工,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需要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财务部门先提出多个内部审计制度方案,然后由企业管理层邀请相关专家充分论证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最终确定最合适的内部审计制度。

3、结语

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管理中也处于战略地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使企业获得长期发展。为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企业可以从强化意识、完善制度、培养人才三方面入手,通过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1]杨依华,杨爱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J]。科技信息,2011(9)。

[2]邓亦文。当前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诊断[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汪平。财务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俞真。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J]。财经界,2015(20)。

[5]文朝兵。试述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4(36)。

管理学论文篇3

一、我区国有建设公司现状

2011年我区按照行业和工业园区的实际情况,相继整合成立了八个政府性投资项目国有建设开发公司。但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责、权、利划分不清,有关的监管体系也没有能够完善起来,造成开发业主单位缺乏有效的监管,形成了业主行为的不规范现象严重。

二、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不强。

(4)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没有有效开展。

(5)企业内外部审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国有建设公司虽然不少已经从形式上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远未达到内部权利制衡的效果,很多企业内部的董事长、总经理仍是一人担任,其董事会成员大多由企业经理层人员担任,致使董事会难以发挥监督经理人员的作用,监事会成员也大都由经营管理层人员担任,监事会形同虚设,难以有效发挥其监督职能。

(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受重视内部控制起源于西方,2008年我国才正式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颁布了《企业内部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在一定程度上讲,内部控制真正引起国资和国有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许多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局限在内部监督上。

(三)考核业绩机制不完善对国有开发建设公司高管的业绩考核指标不科学、不合理,缺乏对其他相关指标的综合考核。

(四)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企业的高管人员由于自身素质不高,对于内部控制的理解不同,就不能形成本企业自身的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理念、方式与风格。因此,也就无法实施本企业的内部控制。

(五)内外部监督乏力一是各种监督的功能交叉,标准不一,再加上分散管理,缺乏横向信息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二是各种监督没有按照设定的目标进行,监督弱化问题严重。

四、加强完善内部控制建设的措施

(一)从企业整体层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注重企业顶层设计

1、组织架构方面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要求,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的的制度安排。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等,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和联签制度。

2、发展战略方面企业要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长远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通过内部各层级会议和教育培训等有效方式,将发展战略及其分解落实情况传递到内部各管理层级和全体员工。企业应当加强对发展战略实施情况的监控和评估,定期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对于明显偏离发展战略的情况要对发展战略作出调整。

3、人力资源方面企业应当根据发展战略的需要,制定人力资源总体规划,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制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完善人力资源引进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根据人力资源能力的框架要求,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和工作要求,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选聘优秀人才。建立员工培训长效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关心员工职业发展的文化氛围,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核与评价。

4、企业文化方面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渗透于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中,是推动企业持续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建设应当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切实做到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规范员工行为方式,使员工自身价值在企业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

(二)从企业业务层面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详细介绍了内部控制应关注的风险和主要的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措施,为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了参照性标准,企业建立内部控制要重点关注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的建设,这是有效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企业应依据有关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健全和完善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内部控制的制度体系。

(三)强化内部控制培训,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企业要有计划对其管理人员进行内部控制、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从而使其增强内部控制意识,提高工作能力和道德水准。

(四)建立内部控制检查考核和评价机制,促使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收到实效要坚持企业自查与经济监督部门组织检查相结合,至少每年组织进行一次,并且要将其与企业经营者的年度考核奖惩挂钩。检查、考核与评价只是手段,目的是督促企业建立和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以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堵塞漏洞,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五)强化外部监督,促使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控制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监督部门要强化对企业的外部监督,通过合理分工,建立部门责任制,适时交流监督信息,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管理学论文篇4

摘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发展目标、最终目标,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本文初步提出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途径。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

一、事业单位的概念事业单位也称为非营利组织,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担负国家某一方面事业任务,由国家机关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物质生产单位,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组建的目的主要是从政策性而不是从经济目标的角度考虑的,是为了完成某一具体社会公益服务目的而存在,是使全社会财富增长,而不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存在。事业单位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它们承担着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安全、推行国家政策,以及向社会提供教育、医疗、文化等产品或服务,对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对事业单位的考核,主要看赋予的事业计划是否完成,拨入的各种款项是否按预算及规定的项目使用等。国家拨付资金的目的是通过事业单位创造社会效益,不要求创造多少经济效益,不需要投资回报。所以各事业单位都把工作重点放在年度任务的完成,忽略日常的财务管理,在预算管理、资金使用、资产管理等环节缺乏有效管理,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资产管理混乱。有的事业单位甚至成为了腐败现象滋生的良好土壤和国有资产流失的有效渠道。

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它决定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同时也受制于事业单位目标。根据事业单位性质、资金来源的特殊性等,将事业财务管理目标分为基础目标、发展目标、最终目标。在评价事业单位经营成果时,不仅仅依据经济指标,而是事业单位绩效最大化,即提高组织运行效率,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用。

1、基础目标——保证国家资源物尽其用,保证事业单位基本运行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资金,主要是来源于财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目标,就是管好、用好财政资金,通过执行国家财经纪律法规和会计规章制度,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和基础操作规范,自觉接受国家和社会的财务审计和检查,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确保国家资源在发挥其最大使用效益,同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还应围绕事业单位本身的职能和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和制度,实现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服务。

2、发展目标——积极筹资和投资,发展自身为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一要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服务水平和能力,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这是关键及具有决定性的方面。事业单位应充分考虑自身立足和社会形势的需要,努力追求在保证向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基础上,获得资金流入,要适应市场经济需求,从过去单一的依靠财政拨款转向社会和市场拓展资金来源,逐步实现从政府办事业向社会办事业转化面对这种新的形势。更重要的是主动地向社会筹集资金,开拓筹资新架道,争取以较低的筹资风险和较少的筹资成本获取较多的资金。

3、最终目标——实现绩效最大化事业单位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随着市场逐渐介入事业单位的运行,事业单位虽然做的是社会公益事业,事业单位要想正常行使自己的社会事业职能,必须首先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合理发展。事业单位在保证社会公益事业职能的同时,不应该回避经济效益。事业单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济业务活动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其财务管理不应再局限于预算资金收支的管理,而应采取以绩效为导向的财务管理模式,围绕绩效最大化的目标开展成本管理将事业单位所的继续投入事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实现事业单位和事业发展的双赢,进而实现事业单位的绩效最大化。

三、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的措施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事业单位需要扭转传统的粗放型管理观念,增强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要严格按步骤进行预算管理,有效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质量,提高预算执行的可行性,改善预算执行脱离预算制定的现象。

通过对资产的实物管理措施的落实及核算方面的改进,可保证财政资金的有效运用,遏制国有资产的流失现象。

1、确保资金支出在预先确定的领域,保证社会公益服务目的的实现。事业单位要严格制定国家投人事业经费的专人专账重点管理和使用的制度、办法,把事业单位的正常业务活动与经营活动严格区分开来,在人员的安置上不容许相互兼职。事业单位正确确认和计量事业活动的产出和成本,分析成本的构成内容及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事业成本,提高事业单位财务资源的使用效率,以较低的事业成本,取得最大的事业绩效【4】。对于预算内资金,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编报预算,严肃财政拨款管理秩序,按财政规定的项目使用,不允许超支、透支和有任何形式浪费。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统一管理。

2、加强监督,要制定一套严谨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拓展资金渠道,防止腐败和资产流失。要从纯依靠财政资金,转向多架道筹集资金有社会齐界的捐赠、教育投资、接受服务力的缴费、科研成果收入及向债权人筹集的资金,除积极主动地争一取政府对事业经费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主动地向社会筹集资金,开拓筹资新架道。同时固定资产实物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由各科室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设计一套合理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流程,确立固定资产管理的环节和内容,在明确职责,知晓流程后,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核算制度,改进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方法。

3、加强收支管理和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通过成本分析,预算监督等环节,提高项目资金的运作效率。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编报预算,按进度拨款和使用,严肃财政拨款管理秩序;投资的管理与事业单位内部的业务资金活动严格区分,对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及内部成员之间的收人分配的进行调节管理,引进激励的分配机制,促进专业人员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对于一些事业单位经营收人,必须另设账户,独立管理,支出要进行专项审批。必须围绕绩效最大化的目标开展成本管理,降低事业成本,提高事业单位财务资源的使用效率。总之,为实现事业单位的目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求:合理编制单位预算,科学配置资金,依法组织收入,加强经济核算,努力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金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预测、控制和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其事业发展目标。

管理学论文篇5

[摘要]

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组成部分。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透彻理解能够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目前其特殊的经营方式使得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导致部分企业的业务扩展任务无法按预期完成。文章重点结合了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就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做出了分析,并且结合笔者自身思考拟出了几个针对性解决手段,希望能对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1、目前环境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分析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很多中小企业把握住了时代的潮流实现了自身的高速发展,但是业务量和规模的扩大也需要与之对应的完善的财务管理模式予以支持,否则会产生严重的短板效应,进而危害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1)从人员角度来看,很多财务会计和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且人员配置欠合理。首先,对于中小企业,因为很多企业有较好的销售思路和产品研发渠道,但是对于内部管理并不重视,导致财务管理机构单纯地为了设置而设置,在人员配置、机构设置等方面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部分公司为了减少人力资源配置和招聘压力,同时也存在部分新创业公司减少人力开支的考虑,从而将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会计工作交由会计事务所或者一些有会计从业经验的亲友代理的情况。这种只是单纯寻找会计机构的代替而不是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下工夫的行为,必然会导致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其次,一些企业配置了财务管理机构,但是其中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有待提高,有些财会人员也没有会计专业证书或者专业技术职称,整个部门也没有相应的培训或知识教育,同样会导致财务管理漏洞的出现。最后,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是社会的大趋势,而这要求相关从业人员需要有与时俱进的职业态度和较深的专业造诣,在缺乏专业训练的背景下,企业即使有良好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也难以充分将其发挥效用。

(2)从配套设施方面来看,很多公司的财务管理没有实现较高程度的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在诸多方面带来了变革,其中相对重要的就是财务管理方面。财务分析工具的开发相当重要,通过把会计相关数据进行数字化的形式不仅保证了相关数据的处理速度,同时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兴建局域网或财务管理平台的形式实现相关信息的高速共享,让企业的核算体系得到升级。现有部分小型公司并不重视这种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式(多碍于成本考虑),那么在处理一些业务时就不能够运用财务管理工具对信息进行处理与比较,给项目的运营留下隐患。此外,有些情况下一些分析工具也会因为管理资源稀缺、组织机构设置不完整等问题遭到弃用,很多企业在创业之初会考虑自身规模的扩大而非巩固现有业务,因此在分析工具的运用上会有所看清,也间接妨碍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导致了一些财务管理问题的出现。

(3)从管理角度来看,很多企业对于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全面,对于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亟待提高。国内中小型企业多是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全资子公司,因此对于民营企业来讲其经营管理工作会有较强的主观性。如果企业的领导层对于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理论层次低,那么会导致对于财务的工作分配欠合理、审核欠落实的情况出现,甚至会出现相关人员越俎代庖的情况,从而让财务管理陷入混乱。

(4)从资本角度来看,很多中小企业难以实现自身的预期融资任务,导致现有现金流难以支撑企业运作。首先,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大部分金融机构其经营、信贷管理模式对中小企业并不友好。一方面,中小企业通常融资规模较小,但对于资金的需求度和依赖程度高,一般融资期短且融资频率很高,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时需要经历相对严格的申请、审核、批准等一系列程序,手续比较复杂,因此并不适用于短期小规模贷款要求。在这种现有要求下,一般在贷款资金到户时已经错过了投资机会,从而产生连锁反应;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贷款机构为了减少放贷的风险自然愿意把贷款贷给还贷能力较强的公司,而中小公司一般信用等级低、经营业绩也不够稳定,这种小规模放贷会增加银行等机构的风险。

2、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常见问题的解决手段

2.1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对于财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更是为了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能高效、高质完成。首先,企业应该保证财务管理系统的硬件投资力度,并且要考察市场,对先进、完善的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予以引进,从而让财务人员能够有足够时间进行财务分析而不是用繁杂冗余的财务报表统计计算工作,这样能够帮助企业确定经营现状,进而明确发展目标,对现有决策进行归纳总结,为下一步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事实依据;其次,企业可以和银行展开业务合作,通过和银行建立良好关系从而使用银行相关业务资源辅助融资。并将企业的财务情况向银行公开,方便其实时掌握运营状况,并择机提供资金支持;最后,对于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离不开对财会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具体来说,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需要相关人员在计算机技术、人机交互界面和会计专业知识上都有较深的理解,这就要求企业加强人员培训,逐步减少兼职会计人员的比例,建立合适的会计人员岗位分配制度。

2.2进行财务制度创新

对财务制度的创新主要是对财务控制过程的创新。第一,要逐步建立全面的财务控制体系,运用实时手段对预算、成本核算和业绩评估等内容进行控制实现对一系列业务的监控,同时设立不同的财务防线以保证财务活动能够高效运行;第二,要注意对财务控制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创新,也就是针对一些现金、信用风险控制等内容进行创新,保证整个控制体系能够实现高效工作;第三,要注意对财务控制流程和业务流程的结合,只有财务人员深入了解业务的每个环节,才能保证企业在采购、生产与销售各个环节财务控制和业务的有机融合,进而成立一套财产物资管理的企业控制模式,促进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加强部门之间的监督。

2.3政府部门加强服务,并落实有关政策的执行

中小企业中不乏很多创业企业,其规模小、资金运营风险大,同时对于市场波动的抵抗能力很差。如果相关机构和政府没有给予其中一些良性企业以足够的融资手段支持,那么很多中小企业将很难保证自身快速稳定的发展。目前常见的新型融资机制如中小企业基金以及相关创业比赛等都是较好的融资渠道,其中封闭运行的基金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建立较为完善的企业制度体系以及合作网络;此外,目前也有较多的信贷担保机构辅助中小型企业的信用担保工作,政府也已经出台了相关规定对担保费用的收取进行严格限制。总的来说,对于中小企业,政府应该完善其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诸如中小企业融资信息服务联盟、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构等,帮助相关企业在进行贷款融资时能够有更高的信用评级从而加快审批速度、放宽贷款限额;同时,政府也应该研究企业的发展规律,定期展开中小企业的企业家论坛,就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优化问题予以明确,帮助企业能够在确立自身所达到规模的前提下扩大销售、提高盈利能力,从而实现资本的积累,促进公司的发展。

3、结论

目前我国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任务的中坚力量,因此针对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重中之重的财务管理问题,我们应该保持足够的重视;企业管理人员也应该从财务管理人员、管理制度、融资方案以及配套系统建设等多个方面针对公司实际来拟定改进方案,与时俱进,保证公司有一套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模式,让企业创造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余道丽。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6(10):133-134.

[2]万逸民。探究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6(6):98-99.

管理学论文篇6

一、引言

随着20世纪80年代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出现,奠基于经典经济学价值创造原理的价值管理(VBM),发端于公司控制权市场上的恶意收购活动,并于9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地拓展和运用,涌现出了一系列有关价值管理的理论观念和实务方法(王平心,吴清华,2005)。管理学论文中,关于价值的管理,不同领域的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VBM是众多商业学科和商业主题的综合。从财务角度而言,VBM将创造股东价值这一目标同折现现金流量估价模式结合了起来。从公司战略角度而言,价值创造是投资于同现存的以及潜在的竞争者都存在某种相对优势的公司的结果。从会计角度而言,VBM采纳了公司会计报表的基本结构,并根据自身的要求进行了修改,最后,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而言,VBM认为评价和奖励对于引导员工的行为很重要。因而VBM系统是由一套旨在鼓励员工为股东价值而设计的评价和激励系统构成的(约翰D马丁等,2000)。本文将站在公司理财的角度对已有的价值管理概念进行简单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价值管理的本质特征,对价值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二、关于企业价值观的分析

我们知道严谨、现代意义上的企业价值理论源于Miller与Modigliani两教授在1958年所提出的MM无公司税资本结构模型。MM理论的提出,奠定了现代企业价值理论的基础。由于企业价值内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面来观察或控制企业价值及其最大化的形成过程。基于对企业价值进行观察的不同角度,形成了多种企业价值评价模式。由于评价企业价值的具体方法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企业价值观,主要包括基于折现现金流量模型的企业价值观、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价值观和基于托宾Q值的企业价值观两类:

(一)基于价值派(piemodel)模型的企业价值观

按照这一模型,企业价值是负债市场价值与股权资本市场价值之和。即FV=B+S式中:FV表示企业价值;B表示公司债市场价值;S表示股票市场价值。由于公司债价格虽然会受到利率波动的影响,但其市场价值总是有一个中心支撑线,即公司债的票面值。而股票价格及其波动却反映的是一种长期趋势。所以,在此情况下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与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达到了协调和统一。基于价值派模型的企业价值观将人们的视线由企业自身引到了证券市场上,将证券市场的价格机制引入了企业价值的生成过程,突出了债务资本投资者与股权资本投资者在整个企业价值生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在经济金融化日益深化的现代社会中,基于价值派模型的企业价值观对于投资者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这种企业价值观没有告诉投资者企业价值的真正的源泉究竟在哪里。因此,按照这种企业价值观进行价值管理,投资者在关注证券市场的同时,也必须密切关注着企业自身的各种变化。

(二)基于折现现金流量模型的企业价值观

按照这一模型,企业价值是未来时期内期望现金流量按照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进行折现之和。该模型建立在持续经营和资产可以被循环用于创造未来收益和现金流量的基础上。折现现金流量模型能够更好地体现企业价值的性质,即企业价值从本质上讲反映的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现金流量索偿权的大小。它的理论依据是:企业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对其投资者有价值,而这种价值正好体现在企业能够向其投资者提供足够多的现金流量。基于折现现金流量模型的企业价值观认为企业价值取决于:

(1)未来期间企业经营活动所创造现金流量的多少以及

(2)这些现金流量的风险程度的大小。基于折现现金流量模型的企业价值观认为决定企业价值的是企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所获得的现金流量的多少。仅仅追求某一时期内的现金流量最大化对企业价值的增加并无益处。这种企业价值观有助于消除短期行为,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种价值观奉行“现金为王”原则,强调公司价值的概念不是基于已经获得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数据,而是基于与适度风险相匹配的已经获得和可能获得的自由现金流量(FCF)。

管理学论文篇7

摘要:

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逐渐加强了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视。其中高速公路就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本文笔者探讨了新时期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及应对措施。希望给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宝贵的意见。

关键词:

高速公路经济体制措施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我国开始大力发展运输事业,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发展,更受人们关注。高速公路的建设促进了社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承载着国民经济的运行,代表着现代化公路建设的水平,对公路建设经济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建设道路交通,可想要在建设过程中节约成本,就需要完善经济体制。因此,部分研究人员将发展重点放在高速公路的经济管理体制之上,对其管理措施进行了研究。

一、我国目前高速公路的经济管理状态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里程日渐增多,想要其安全运行,就要加强管理力度。在建设高速公路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技术和资金作为支持,还要对所有建设行为进行严格规范,这样才能保障高速公路的建设质量,使交通可以安全运行。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渐将发展目标放在经济建设之上,基于时代的进步,科技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同时,加快了建设基础设施的脚步,在此基础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想要使经济发展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使交通事业能够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就必须使道路保持畅通。目前,高速公路建设处于飞速发展时期,高速公路设施建设所表现出的特点为:有着较大的投资以及规模复杂的工程建设体系、资金非常密集等,我国有关工作人员在进行高速公路建设时,只关注管理方面,忽视了经济管理,并且我国在对高速公路进行经济管理时,没有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而工作人员也没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导致目前高速公路在经济管理方面较为薄弱!川。

二、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一)给群众出行提供了利益保障

高速公路是交通的主要承载体,其公益性和开放性非常强大,站在本质角度而言,可以看作为是公共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高速公路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等特点。针对我国目前的高速公路来看,其收费机制是全封闭形式,这体现出高速公路具有排他性。同时,我国高速公路是共享消费的,所以,其完全没有竞争性。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我国高速公路是公共产品,所以,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经济管理,就要构建健全的经济管理体制,使人民的出行利益受到相应的保障!2〕。

(二)对国家资产的安全具有保护作用

高速公路是国家的资产,所以,要对高速公路进行经济管理,也就是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但从投资来看,无论谁是投资主体或者经营者,高速公路身为有形资产是完全归属于国家的。所以,高速公路应该属于合理的国有资产,这样就需要有相应的经济管理体制对其进行规范,保证其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

(三)生产力发展得到了满足

生产力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发展,高速公路管理构成了市场经济,同时也体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有社会活动都必须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展,高速公路的发展也包含在其中,我国宏观调控的方式之一就是高科技的管理体制。目前,我国经济实力逐渐的增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高速公路建设,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使各个国家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同时,高速公路的管理能力也随之提高,完善了经济管理体制,生产力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三、高速公路在经济管理方面应该应用的措施

(一)建设相应的法律法规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调控国家经济管理制定,对市场的行为进行约束,维护市场环境的发展状况,加强高速公路的法律建设,可以推动我国高速公路稳步向前发展。而立法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科学化管理高速公路,同时在对高速公路进行经济管理时可以用相应的法律作为依据。在实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高速公路管理者能够制定与高速公路发展相符合的管理体制。目前,高速公路占据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的地位,想要使高速公路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经营和发展,有关工作人员要着手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我国制定的高速公路法律办事,在高速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将具体的义务和权利明确到相应的部门或人员身上,使用法律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做到每个人都能遵守法律,人人能够按规章制度做事,抑制纠纷的发生,保持公路可以安全运行!3〕。

(二)应用宏观调控

将责任制度落实现在社会正处于进步阶段,高速公路推动了我国经济持续向前发展,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设施,不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会的发展中,都占据非常重要地位。在高速公路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影响下,使此行业具备了较高的经营风险,并且建设完工之后,资金回收也非常的慢。所以,要想使高速公路能够顺利运行,就要提高其运行效率,身为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措施,组织建设高速公路,提供良好的交通服务,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的发展条件。同时,高速公路是道路设施的一种,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服务,并不是盈利,所以,国家应该应用宏观调控方式,落实责任制度,确定具体的经营义务,促使高速公路进行规范经营。

(三)对高速公路的运行和建设方面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

1、对施工成本费用进行预算和计划其一,对成本进行预算。想要更好的编制施工预算,就要对项目成本费用进行严格管理,在这一过程中要具备健全的定额资料,并做好工程施工预算工作。工程预算成本有效体现了施工企业所具有的平均成本水平,在此基础上按照《公路预算定额》进行编制和计算所得到的结果,通过对施工图纸进行分析,采用公经营管理开招标的方式来明确工程项目中的中标价。其二,计划施工成本,就是由项目部经理按照计划资料,在没有发生实际成本时,对管理费用、人工费用、材料、机械设备等做出相应的成本控制计划。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公路施工项目,都必须事先对其进行预测。在项目开工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且还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好项目成本计划,这样才能够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有失误现象发生。

2、对成本加强控制和管理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我国有着有限的投入力量,所以,必须对高速项目进行开发,国家在出让经济权限的基础上,社会资本得到了回报。如果在资本投入之后没有得到回报,经营企业就会感觉到挫败感,交通事业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影响。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主要受成本管理所掌控。所以,在建设高速公路之前,要对高速公路的成本进行预算和控制。高速公路作为经营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对人工费用、管理费用、材料费用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对所需成本进行计算,同时,也要对产生在施工过程的额外费用进行计算,利用成本核算,给高速公路的经营提供充足资金,从而提高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水平。

(四)应用信息化对高速公路进行管理

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应用信息化管理会使高速公路的成本大大降低,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传统公路管理过程中需要很多工作人员,而在信息化技术实施以后,减少了工作岗位的数量,例如:高速收费站,在信息化技术实施的基础上,自行缴费目的得以实现,不再需要人工进行收费,因此,高速公路不再需要大量的管理部门,企业的运行资金也得到了节省;同时,在电子政务实施基础上,人们可以快速对所有高速信息进行查询,促使高速公路可以更快速的提供给人们更多服务。

(五)应用行政手段对高速公路的经济进行管理

高速公路属于我国的国有资产,其应该在政府经济调控范围之内。对以上内容分析可知,高速公路不同与其他公路,它是公共性的、非营利性的基础设施工程,并且它具有较长的建设时间、较高的施工技术要求以及较大的投资风险等特点,所以高速公路的承包单位通常不会获得非常高的利润,致使部分企业不敢进行投资。然而,政府身为调动市场的领导者,在缺少企业对高速公路进行投资的背景下,一定要制定措施对高速公路建设进行规范。

综上所述,政府必须对高速公路的经营进行严格控制,制定以非营利为主的经营机构,并通过政府的指导进行非营利管理和经营。同时,政府必须和高速公路经营部门事先签订经营合同,对双方的义务和权利加以明确,并按照合同对高速公路进行管理和经营。结语:总之,新时期我国对高速公路的管理加强了重视,制定了相应措施,不断地完善其管理体制,促使高速公路持续向前的发展,达到其理想的经济价值。在开发交通运输市场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的具体发展情况,构建相应的经济管理体制,促进我国形成开放、公平的交通市场竞争平台,是我国目前建设高速公路的主要经济管理目标。

推荐访问:管理学 论文 管理学论文3000字范文 管理学论文1000字范文 管理学论文题目推荐 管理学论文1500字范文 管理学论文6000字 管理学论文2000字 管理学论文选题方向 管理学论文800字 管理学论文4000字 管理学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