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策划方案 >

2023年度综合实践活动策划五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1-05 14:15:04 来源:网友投稿

综合实践活动策划1  一、活的目的、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作为一种积淀型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我们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综合实践活动策划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综合实践活动策划五篇【精选推荐】

综合实践活动策划1

  一、活的目的、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作为一种积淀型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我们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与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开展民俗节庆教育,是新一代青少年传承中华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通过研究民俗节庆教育的内涵,加深青少年对中华美德、民俗文化的认识,让学生感受武进民俗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而增强学生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民俗传统精髓的情感,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研究的内容:

  搜集“冬至节的内涵及意义”、“冬至的历史流转”“冬至节的由来”等资料,了解当地冬至习俗,开展“冬至节俗漫谈”、“冬至谚语看台”“冬至诗词欣赏”“冬至祝福集锦”等交流会,通过上网、调查等形式了解冬季人体的健康需求、本地冬季饮食特点。

  三、活动时间:

  12月28日星期五下午

  四、活动地点:

  教师餐厅

  五、参加人员:

  六年级部分学生及综合实践课教师

  六、活动安排:

  1、六年级三个班各选10名学生参加活动,分别组成饺子组、馄饨组、汤圆组。2、现场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包饺子、馄饨、汤圆实践活动。

  3、搜集各地冬至节的习俗来历,现场讲述。

  4、搜集与冬至有关的谚语、诗词、祝福语,现场展示

  七、材料准备:

  1、饺子馅、馄饨馅、馄饨皮、湿面团、汤圆馅、糯米粉若干。

  2、擀面杖、搓汤圆器具、盛饺子、馄饨器具。

  3、围裙、厨师帽。

  4、摄影、照相师各一名。

  5、小记者一名现场采访。

综合实践活动策划2

  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仅使得学校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而且也更加要求学校加强同社会、同生活的联系;不仅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而且对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全面。需要掌握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更需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品质。这一切仅仅依靠以教师讲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急切需要一种更新的、更有活力、能给社区和学校,给自身的持续发展,能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能以学生的知识为基础,以他们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为进一步发挥实验中学的学科课程的优势,并使实中学生既有比较深厚的学科知识,又具有综合实践能力,拟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年级、科目及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已开展多年,在原开展的基础上,为体现活动的连续性和学生能力的综合性、全面性,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感,形成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拟分别安排:

  初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初二年级:信息、劳动与技术教学、研究性学习活动。

  初三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初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和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时数不仅要确保,而且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日时间,抓住学生年龄小,喜欢动,对新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因势利导,尽可能多安排活动,为以后的综合实践打好基础。

  初二年级,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初一基础上提高内在质量和层次。

  初三年级,结合物理、化学课程中的有关知识,实行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课内学习和课外知识运用的整合,开设学科活动课程和开设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科目:所有学科

  教师:全体教职工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实验中学综合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活动课程中三大板块的基本目标是: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活动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习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如环境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教育)都可以渗透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发展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理解自然、社会、自我、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社会体验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社区、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完善学生人格。

  3.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并形成良好技术素养。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体验性学习、操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增强动手能力,并能运用所学到的技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认知自然,了解社会,反省自我,发展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关爱自然、尊重人格,承担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对自己同步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并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为每位学生发展提供活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与学生既是活动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课程开发角色尤需强调,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的集中体现。”(钟启泉、张华《为了中华民族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要力争做好以下工作:

  1.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可以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制订“年级、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或方案”,也可以以个体活动小组为单位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或计划。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过程取向的,因此,随着活动过程的开展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同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还将产生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而这些目标与主题并不是预先设定的。所以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目标与主题产生的必然性,并肯定其存在价值,同时要在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展开探究。

  2.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活动的关键,首先要启发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选择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学生独立选择,也可以是同伴在互动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是教师提示大的范围,学生从中加以选择。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科合作的方式。第四,在课题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教师要进行有效指导。从指导内容而言,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从指导方式而言,要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所有学科老师均要参与指导,每位老师都要参与一二个课题的指导工作。每学期末(每学年),都应上交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关过程资料。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年级组等领导要亲自参与。

  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数每周为初一、初二、初三各3课时。上级已对课时安排有指导意见的,则按上级的指导意见,其余的则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法。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安排内容的固定课时制显然已不适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因此安排一些分散课时。例如课题研究、社区服务等可以几个课时一起进行,也可以分散课时进行,也应允许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

  4.整合校内和校外课程。学生不仅生活于学校中,而且还生活在家庭和社区中。将学校、家庭、社区融合起来的重要途径是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把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要结合德育教育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环境保护宣传,敬老爱老,文艺宣传、科普宣传活动等。

  5.信息、劳动技术教育活动要扎实有效开展。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电脑、网络,充分发挥实验中学传统项目(如天文观测、科技小发明、剪纸等)资源,开展积极有效的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解决学科学习中碰到的困难。

  6.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整合。学科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活动课程整合,才能发挥出活动课程的活力。艺术课要尝试和社区的科普宣传、文化艺术表演整合。物理课中的电学原理要和电工知识,电器安装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化学知识要和社区的保护环境相结合,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也可结合所学知识开展研究性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如钢铁锈蚀的调查,水污染的调查,土壤结构的调查等)。语文、政治等文字学科的学习和信息技术教学结合,通过网络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探究增大空间。(如校园内标识用语的调查,校园内安全问题的调查等)。

  具体基本步骤:

  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理念引领阶段,

  (二) 选题、筹备阶段(包括人员的产生及分工、活动的内容、商讨各小组应该完成工作任务和步骤及要求、提出活动开展的申请。)、其中:

  1、选题:教师围绕“自主、合作、发展”这一课题指导学生选定一个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可以一个人选取一个项目,也可以几个人或一个备课组或一个班级选同一项目。选定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初步想法,拟出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 申请:教师在第六周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实施申请表上交给项目组,由项目管理小组对申请表中的实施时间和实施过程进行抽查,第14周后不再受理。

  (三)实施阶段:

  1、召开开题会;

  2、、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3、做好资料的记载;

  (四)、整理资料:方案或计划;相关调查、统计、记录表格;访谈记录;日记;相关音像资料;调查报告(包括课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过程、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等)及其他相关资料。

  (五) 考评由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进行评估。

  (六) 上报评估结果。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评价重点不在于成果的形式和水*,而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在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以

  “校本评价”为主,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中重视学生的声音,应强调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体现对学生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但考虑到调动教师指导的积极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本学年的学生和老师评价初定为:

  (一)实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

  达标要求:

  1.能参加活动,不无故缺勤。

  2.知识有所拓展,能力有所提高。

  3.活动过程中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

  4.在活动中能提出有创意建议。

  良好要求:

  1.自觉参与活动,不无故缺勤。

  2.知识面明显拓宽,能力有所提高

  3.在活动中能取到一定的带头作用。

  4.成果数量增加并获校级奖励。

  5.在活动中敢于创新,主动关心他人。

  优异要求:

  1.积极主动参加活动。

  2.在活动中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展示。

  3.参加校、市级竞赛展示或获校、市级好评。

  4.有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与老师同学关系融洽。

  5.活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注重过程的活动,对教师的评价也很难有具体明确的方式方法,本学年在以前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初定为:

  (二)实验中学综合活动课程老师考评

  达标要求:

  1.有活动课程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

  2.所辅导的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率高。

  3.有一定的活动组织与辅导能力。

  4.有研究精神,写有教学后记、教学反思。

  5.能起到指导作用,学生反映较好。

  良好要求:

  1.有一定特色的活动计划与总结。

  2.所辅导的学生合格率高。

  3.有较强的活动组织与指导能力。

  4.有论文在校、市级上交流,发表。

  5.学生的评价高。

  优秀要求:

  1.能独立组织公开示范活动。

  2.所辅导的学生各方面发展较好,有学生在校内外竞赛中获奖。

  3.团队精神强,能主动同其他老师研究、设计方案,探讨有效指导。

  4.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

  (三)对活动课程教学过程的评价

  主要评价教师指导和组织活动教学的方法是否适当,是否有利于活动课教育目标的实现。

  1.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活动。

  2.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广泛交往;

  3.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设置活动目标。

  4.活动内容能与学科课程整合。

  5.活动与社会家庭有机联系。

  6.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7.活动气氛活跃、愉悦。

  8.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发表见解。

  9.在活动中教师起引导作用。

  每学年末对综合实践活动对照评价表进行考评,对荣获优秀的指导老师给了一定的调控加分奖励;

  申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以一二年级老师为主。三年级老师也可参与。本学期一二年级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在业务精良星评比中该项计为0分,三年级参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在业务精良星评比中计满分,三年级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按*均分计。

  五、项目组织机构与职责

  1、领导小组:

  组 长:赵大进

  副组长:陈文东 李文忠

  成 员:向长富 武月娇

  2、组织实施和考核机构:

  项目负责人:陈文东

  成 员:向长富 武月娇 王运雄、王作友

  3、职责

  (1)项目负责人负责拟写项目方案,组织实施,督促和指导项目组成员开展工作,对项目组成员和教师进行考评。

  (2)项目组成员负责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提供学习所需的理论文章,定期召开教师会议。记录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参加人,活动过程,参与对本组教师的项目考评。

  (3)收集整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资料。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或计划、调查报告必须用word文档。提供学校网站录入。

综合实践活动策划3

  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仅使得学校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而且也更加要求学校加强同社会、同生活的联系;不仅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而且对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全面。需要掌握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更需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品质。这一切仅仅依靠以教师讲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急切需要一种更新的、更有活力、能给社区和学校,给自身的持续发展,能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能以学生的知识为基础,以他们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为进一步发挥实验中学的学科课程的优势,并使实中学生既有比较深厚的学科知识,又具有综合实践能力,拟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年级、科目及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已开展多年,在原开展的基础上,为体现活动的连续性和学生能力的综合性、全面性,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感,形成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拟分别安排:

  初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初二年级:信息、劳动与技术教学、研究性学习活动。

  初三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初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和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时数不仅要确保,而且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日时间,抓住学生年龄小,喜欢动,对新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因势利导,尽可能多安排活动,为以后的综合实践打好基础。

  初二年级,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初一基础上提高内在质量和层次。

  初三年级,结合物理、化学课程中的有关知识,实行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课内学习和课外知识运用的整合,开设学科活动课程和开设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科目:所有学科

  教师:全体教职工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实验中学综合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活动课程中三大板块的基本目标是: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活动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习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如环境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教育)都可以渗透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发展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理解自然、社会、自我、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社会体验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社区、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完善学生人格。

  3.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并形成良好技术素养。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体验性学习、操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增强动手能力,并能运用所学到的技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认知自然,了解社会,反省自我,发展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关爱自然、尊重人格,承担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对自己同步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并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为每位学生发展提供活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与学生既是活动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课程开发角色尤需强调,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的集中体现。”(钟启泉、张华《为了中华民族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要力争做好以下工作:

  1.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可以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制订“年级、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或方案”,也可以以个体活动小组为单位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或计划。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过程取向的,因此,随着活动过程的开展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同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还将产生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而这些目标与主题并不是预先设定的。所以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目标与主题产生的必然性,并肯定其存在价值,同时要在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展开探究。

  2.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活动的关键,首先要启发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选择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学生独立选择,也可以是同伴在互动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是教师提示大的范围,学生从中加以选择。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科合作的方式。第四,在课题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教师要进行有效指导。从指导内容而言,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从指导方式而言,要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所有学科老师均要参与指导,每位老师都要参与一二个课题的指导工作。每学期末(每学年),都应上交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关过程资料。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年级组等领导要亲自参与。

  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数每周为初一、初二、初三各3课时。上级已对课时安排有指导意见的,则按上级的指导意见,其余的则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法。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安排内容的固定课时制显然已不适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因此安排一些分散课时。例如课题研究、社区服务等可以几个课时一起进行,也可以分散课时进行,也应允许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

  4.整合校内和校外课程。学生不仅生活于学校中,而且还生活在家庭和社区中。将学校、家庭、社区融合起来的重要途径是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把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要结合德育教育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环境保护宣传,敬老爱老,文艺宣传、科普宣传活动等。

  5.信息、劳动技术教育活动要扎实有效开展。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电脑、网络,充分发挥实验中学传统项目(如天文观测、科技小发明、剪纸等)资源,开展积极有效的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解决学科学习中碰到的困难。

  6.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整合。学科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活动课程整合,才能发挥出活动课程的活力。艺术课要尝试和社区的科普宣传、文化艺术表演整合。物理课中的电学原理要和电工知识,电器安装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化学知识要和社区的保护环境相结合,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也可结合所学知识开展研究性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如钢铁锈蚀的调查,水污染的调查,土壤结构的调查等)。语文、政治等文字学科的学习和信息技术教学结合,通过网络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探究增大空间。(如校园内标识用语的调查,校园内安全问题的调查等)。

  具体基本步骤:

  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理念引领阶段,

  (二) 选题、筹备阶段(包括人员的产生及分工、活动的内容、商讨各小组应该完成工作任务和步骤及要求、提出活动开展的申请。)、其中:

  1、选题:教师围绕“自主、合作、发展”这一课题指导学生选定一个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可以一个人选取一个项目,也可以几个人或一个备课组或一个班级选同一项目。选定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初步想法,拟出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 申请:教师在第六周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实施申请表上交给项目组,由项目管理小组对申请表中的实施时间和实施过程进行抽查,第14周后不再受理。

  (三)实施阶段:

  1、召开开题会;

  2、、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3、做好资料的记载;

  (四)、整理资料:方案或计划;相关调查、统计、记录表格;访谈记录;日记;相关音像资料;调查报告(包括课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过程、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等)及其他相关资料。

  (五) 考评由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进行评估。

  (六) 上报评估结果。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评价重点不在于成果的形式和水*,而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在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以

  “校本评价”为主,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中重视学生的声音,应强调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体现对学生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但考虑到调动教师指导的积极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本学年的学生和老师评价初定为:

  (一)实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

  达标要求:

  1.能参加活动,不无故缺勤。

  2.知识有所拓展,能力有所提高。

  3.活动过程中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

  4.在活动中能提出有创意建议。

  良好要求:

  1.自觉参与活动,不无故缺勤。

  2.知识面明显拓宽,能力有所提高

  3.在活动中能取到一定的带头作用。

  4.成果数量增加并获校级奖励。

  5.在活动中敢于创新,主动关心他人。

  优异要求:

  1.积极主动参加活动。

  2.在活动中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展示。

  3.参加校、市级竞赛展示或获校、市级好评。

  4.有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与老师同学关系融洽。

  5.活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注重过程的活动,对教师的评价也很难有具体明确的方式方法,本学年在以前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初定为:

  (二)实验中学综合活动课程老师考评

  达标要求:

  1.有活动课程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

  2.所辅导的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率高。

  3.有一定的活动组织与辅导能力。

  4.有研究精神,写有教学后记、教学反思。

  5.能起到指导作用,学生反映较好。

  良好要求:

  1.有一定特色的活动计划与总结

  2.所辅导的学生合格率高。

  3.有较强的活动组织与指导能力。

  4.有论文在校、市级上交流,发表。

  5.学生的评价高。

  优秀要求:

  1.能独立组织公开示范活动。

  2.所辅导的学生各方面发展较好,有学生在校内外竞赛中获奖。

  3.团队精神强,能主动同其他老师研究、设计方案,探讨有效指导。

  4.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

  (三)对活动课程教学过程的评价

  主要评价教师指导和组织活动教学的方法是否适当,是否有利于活动课教育目标的实现。

  1.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活动。

  2.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广泛交往;

  3.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设置活动目标。

  4.活动内容能与学科课程整合。

  5.活动与社会家庭有机联系。

  6.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7.活动气氛活跃、愉悦。

  8.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发表见解。

  9.在活动中教师起引导作用。

  每学年末对综合实践活动对照评价表进行考评,对荣获优秀的指导老师给了一定的调控加分奖励;

  申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以一二年级老师为主。三年级老师也可参与。本学期一二年级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在业务精良星评比中该项计为0分,三年级参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在业务精良星评比中计满分,三年级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按*均分计。

  五、项目组织机构与职责

  1、领导小组:

  组 长:赵大进

  副组长:陈文东 李文忠

  成 员:向长富 武月娇

  2、组织实施和考核机构:

  项目负责人:陈文东

  成 员:向长富 武月娇 王运雄、王作友

  3、职责

  (1)项目负责人负责拟写项目方案,组织实施,督促和指导项目组成员开展工作,对项目组成员和教师进行考评。

  (2)项目组成员负责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提供学习所需的理论文章,定期召开教师会议。记录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参加人,活动过程,参与对本组教师的项目考评。

  (3)收集整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资料。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或计划、调查报告必须用word文档。提供学校网站录入。

综合实践活动策划4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以日常生活常识和学生喜爱的小手工制作为主要内容,编排了一些看看、说说、做做的内容。尤其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实践,以提高动手能力。本册教材内容主要有:

  1 做个小小成果袋

  2 “夹玻璃球”比赛

  3 书包里的环境问题

  4 “站报纸”游戏

  5 学会合作与助人

  6我为奥运做点儿啥

  7 剪纸圈

  8 直升机为什么能垂直升降

  9日常用品的改进

  10 时间巧安排

  11做个节约用水的小模范

  12研究家养动物

  13用气球做游戏

  14叠纸盒

  15头脑越用越聪明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建立“成果袋”和积累学习成果的意义,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2、充分运用手工、美术、劳动等技能,设计制作自己的成果袋,培养学生的想象、设计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展示团队合作精神,了解团队协作的意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联想、归纳等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活动组织、方案的话等方面的能力。

  4、通过研究书包里的环境问题,使学生体验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的理念。

  5、学生通过游戏中的亲身体验,培养于是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大胆实践、善于反思和总结的习惯,以及预测和判断等能力。

  6、使学生认识到合作成功的 “金钥匙”,是相互总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

  7、通过动手动脑的活动实践,让学生感悟科学的奥妙,加强创造意识,以及提高科学研究的兴趣。

  8、引导学生在改进物品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大胆想象,学习创造发明的思维方法和技能,提出改进设想,并进行尝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

  9、通过安排和处理自己身边的常见小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10、通过讨论和交流,初步明确在对待动物问题上的是非观念,提高学生维护社会公德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

  1、通过活动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展示团队合作精神,了解团队协作的意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联想、归纳等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活动组织、方案的话等方面的能力。

  2、 变结论性学习为过程性学习,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的情感体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教学难点: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现象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教学改革的初步设想

  教改专题:利用多媒体实施素质教育。 改革措施:

  1、兴趣培养问题: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先让学生喜欢我和我的学科,与学生共同阅览有关科学方面的视频、图片与文字资料。

  2、习惯培养问题: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自觉学习和自主探讨。

  3、知识记忆问题: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突破科学用语知识,指导学生掌握各种定义,实验操作等。

  七、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

  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1、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直接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超越具体的书本知识。在价值追求上,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为终极目的,而不是以掌握某种功利的技术和书本知识为终极目的。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尤其做到亲自动手。凡要求学生会做的小制作、小物件,首先自己会做,并在课堂上认真做好演示,激发学生上劳动技术的兴趣。

  2、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

  3、上课作好充分准备,按时进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35分钟教学质量。

  4、关心好差生,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好个别辅导,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

  5、做好期中、期末考核,做好成绩记录。

  6、写好教学反思,积累上综合实践课经验。

  7、克服专注科技活动的局限性,主张以学生与自然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样三天线索作为内在的逻辑线索开发盒实践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策划5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垃圾是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主题内容,因此,具有非常良好的生活经验的基础,而对于这种经验,学生的认知又是非常感性的,多样的,这种多样性要升华到对垃圾的产生、危害、处理及回收利用得较为科学理性的认识,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实践、资源拓展和交流的机会。实践,是让学生真正观察生活,了解垃圾。拓展,是帮助学生扩大视野,或者教师通过有意识的组织,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交流,是给多样性存在的学生经验以互补和提升的空间。通过开展有关垃圾的综合活动,引导学生自身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引起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认识垃圾的危害与我们日常生活环境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使学生懂得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自觉地保护环境、对环境负责的态度以及行为习惯。

  二、活动目的:

  1、了解垃圾的产生、来源。

  2、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学会垃圾分类。

  3、根据垃圾的分类,如何处理圾方法。

  4、提高环保意识 。

  5、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动脑实践能力。

  三、活动地点:

  学校、校外

  四、活动成果形式:

  以小组为单位的进行现场汇报会。汇报的形式不限。

  五、活动组织形式:

  根据学生选择的主题内容,以自愿为原则,同学们自行分组,成立5—8人的实践活动小组,选出小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工作,再聘请一名指导老师,具体指导小组实践活动的开展活动。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探究性学习。

  整个过程由学生小组完成,教师具体指导,对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活动的认识和个人体验以及对调查的方法、资料的整理与综合进行综合评价,不要求研究的结果。

  六、活动实施的过程:

  活动一:

  任务:初步了解垃圾的资料。

  1、浏览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有关垃圾的图片和文字,分享阅读并回复。

  2、小组合作,整理本小组阅读的基本要点和看法,进行交流和分享。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了解一周当中家庭产生哪些垃圾?(建议采取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

  活动二:

  任务:针对家庭垃圾调查,进行交流和学习

  1、发布家庭垃圾调查的基本情况。

  2、对家庭垃圾进行初步的分类。

  3、讨论家庭垃圾处理方法的优劣。归纳几种常见的家庭垃圾处理方法

  4、到推荐的网站搜索有关家庭垃圾状况的资料和图片,进行发表和交流。

  活动三

  任务: 了解垃圾的危害

  1、结合废电池的危害,说说垃圾可能带来的危害。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或网络收集,或借助图书馆的相关图书资料进行有关垃圾危害的资料整理。

  3、发布小组收集的资料,进行相互的评价。

  活动四:

  任务:讨论垃圾的处理方法及其优劣

  1、小组合作,收集有关垃圾处理的案例、新闻或图片。建议注意有关使用数据的资料。

  2、相互交流共享垃圾处理的几种方法,并举例说明他们的优劣。特别对填埋法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较为广泛的探讨。

  3、以家庭垃圾为例,探讨对它们应采取何种处理方法。

  活动五:

  任务:了解垃圾的回收和利用

  1、对家庭垃圾分类表进行再分析,哪些垃圾还可以回收利用?

  2、对垃圾的回收利用进行资料收集。

  活动六:

  任务:总结学习体验,评价学习效果,发出倡议书

  1、交流垃圾主题考察资料

  2、交流有关垃圾的手抄报和书签,做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

  对原有积累的过程进行再学习,设计一份环保倡议书。

  七、活动总结

  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有关垃圾的知识,知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积极参与解决社会问题,投身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从小培养社会责任感与责任心,养成把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

推荐访问:综合实践活动 策划 综合实践活动策划五篇 综合实践活动策划1 综合实践活动策划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