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扶贫捐资助学故事

时间:2022-03-16 00:25:12 来源:网友投稿

  扶贫捐资助学故事

  又是一年春正浓,在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聚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注重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增强脱贫内生动力,有信心有实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早日实现小康生活。那你知道我的扶贫故事征文优秀范文都有那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扶贫捐资助学故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扶贫捐资助学故事一

  从羊临路一个小路口往西拐,驱车行驶四、五分钟就能到羊口镇营子村,进村路两边的行道树挺拔直立,两侧的麦子在春风吹拂下晃出了波浪。看到成方连片的麦田,很多人想到的是一个月后的丰收,而在驻营子村第一书记__的眼里,这些田地是村民转型致富的宝贵资源,他认为,那将比种麦子更有价值、更有效益。

  从四月份驻村以来,一月余时间,__走街串巷、四处串门,村“两委”成员、老党员、家庭妇女和村里的小青年儿,都是他的聊天对象,走访得知,村里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老百姓挺满意;村风正、民风纯,老百姓也觉得挺好,但说起各家的收入,大家都觉得一般。营子村1300多口人,粮田12000亩,人均约10亩地,这要放在南部镇街,想都不敢想。“村里老百姓以种粮为主,一亩小麦按收入1000元算,10亩地才一万元,亩产效益很低。”__介绍。如何引导老百姓转变思路,带领老百姓增收致富成了__的心事。

  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是营子村的优势,什么项目能发挥这些优势呢?__带着村“两委”成员外出学习,南部镇街、东部镇街还有羊口镇内相似情况的村都转着看。5月9日,__带着村“两委”成员和40余位群众到东斟灌村、稻田镇田二村和羊口镇单家庄子实地学习。可选范围内,种大棚蔬菜和种甜瓜都是提高亩产的好项目,但老百姓在大棚的高投入面前感到为难,相比之下,较低成本的甜瓜种植成为学习取经之后的首选。“稻田果蔬交易市场的总经理王海是这个村的,他可以为村民种甜瓜提供技术指导并保障购销,大大消除了村民们的顾虑,加上村里本身的资源优势,这个项目得到大家一致认同。”__介绍。

  改变固守了多年的营生,老百姓顾虑很多,虽然亲眼看到别的村种甜瓜每亩能收入近两万元,但在新事物的风险面前还是迟迟迈不开步子。“这个时候就需要村‘两委’成员和党员们发挥作用了,带头先搞起来,为老百姓趟出一条路子。”__介绍。关键时刻看担当,营子村党支部书记赵庆武率先表示个人先带头建甜瓜大棚,并由村“两委”牵头成立合作社,为想种甜瓜的群众提供各项服务。其他村“两委”成员也纷纷响应,加入首批甜瓜种植队伍。

  “这两天我先把村里几块地里的土壤带去专业机构检验,看看哪块地更符合甜瓜种植的要求,确定了之后就要抓紧时间流转土地为建棚做准备了,争取赶上麦收后的那一茬。”__介绍。发动群众、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建拱棚、搞市场……一步步计划都在__的小本子上记得非常清晰。

  “羊口镇党委全力支持我们的工作,我所在的单位市委办公室承诺,大棚建好后免费为村民打井浇地,驻村,就要为老百姓办实事,我和营子村‘两委’有信心,一定把这项工作干好,带领老百姓走上致富的道路。”__表示。

  扶贫捐资助学故事二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城口县坪坝镇光明村支部书记庞仁斌就带领该村群众积极投入到扶贫建设当中,组织村民大力发展以猕猴桃为主的主导产业,保证农户持续增收;实施村容村貌整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开展政策宣传,确保物质、精神齐脱贫。

  一、深入调查研究,谋划村扶贫开发工作思路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他带领村支两委与驻村工作队一道,进村入户,对贫困户多次进行遍访,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光明村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他对本村基础情况、经济发展现状、道路状况、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深刻的认识,进一步确立了本村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找出问题症节,找准致贫原因,制定出了“光明村整村脱贫规划”,科学合理的绘制了光明村脱贫攻坚蓝图,为光明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多渠道精准帮扶,确保脱贫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抓好主导产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助推产业化扶贫。他带头成立了城口县坪坝镇猕猴桃种植股份合作社,借助坪坝镇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优势,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扶持村主导产业猕猴桃500余亩,并成功创建国家级猕猴桃栽培标准化示范区,成立猕猴桃种植微型企业19家,农户以土地入股参加合作社,猕猴桃出售前,通过获取劳动报酬和收取土地租金获得收益,猕猴桃开始产出后,则凭股份年终分红。通过土地出租入社、劳务输出和股份分红的利益链接机制吸纳45户贫困户入社,常年吸纳贫困户务工120人次。促进了贫困户脱贫增收、共同致富,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产业精准扶贫成效显著。二是抓好山地鸡养殖,帮助贫困户致富增收。根据坪坝镇特色产业奖补方案,结合贫困户发展实际,对贫困户养殖山地鸡进行产业奖补。每修建一个标准鸡舍补助资金1000元,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每户发放鸡苗200羽,每羽鸡苗发放全价饲料1斤,并与鹏城源公司签订认购合同,解决贫困户养殖后顾之忧,截止目前,全村共计修建标准鸡舍16间,发放鸡苗1450羽,补助饲料1450斤。三是抓好村容户貌整治,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通过院坝整治、修建人行便道、维修村级公路、增设垃圾桶(池)等一系列工程项目,完善了光明村的基础设施,提升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四是抓好搬迁安置、民政兜底和培训就业等其他工作,全村深度搬迁贫困户3户,预计10月份全部竣工,民政兜底贫困户9户,开展猕猴桃种植专业技术培训3次,参训人员120人次。

  三、全方位开展政策宣传,确保物质、精神齐脱贫。

  通过宣传标语、入户宣传、“一对一”帮教和政策培训会等多形式,让贫困户和广大村民了解脱贫攻坚“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纠正少数群众“等靠要”思想,坚持做到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齐步走”,促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

  扶贫捐资助学故事三

  从羊临路一个小路口往西拐,驱车行驶四、五分钟就能到羊口镇营子村,进村路两边的行道树挺拔直立,两侧的麦子在春风吹拂下晃出了波浪。看到成方连片的麦田,很多人想到的是一个月后的丰收,而在驻营子村第一书记__的眼里,这些田地是村民转型致富的宝贵资源,他认为,那将比种麦子更有价值、更有效益。

  从四月份驻村以来,一月余时间,__走街串巷、四处串门,村“两委”成员、老党员、家庭妇女和村里的小青年儿,都是他的聊天对象,走访得知,村里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老百姓挺满意;村风正、民风纯,老百姓也觉得挺好,但说起各家的收入,大家都觉得一般。营子村1300多口人,粮田12000亩,人均约10亩地,这要放在南部镇街,想都不敢想。“村里老百姓以种粮为主,一亩小麦按收入1000元算,10亩地才一万元,亩产效益很低。”__介绍。如何引导老百姓转变思路,带领老百姓增收致富成了__的心事。

  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是营子村的优势,什么项目能发挥这些优势呢?__带着村“两委”成员外出学习,南部镇街、东部镇街还有羊口镇内相似情况的村都转着看。5月9日,__带着村“两委”成员和40余位群众到东斟灌村、稻田镇田二村和羊口镇单家庄子实地学习。可选范围内,种大棚蔬菜和种甜瓜都是提高亩产的好项目,但老百姓在大棚的高投入面前感到为难,相比之下,较低成本的甜瓜种植成为学习取经之后的首选。“稻田果蔬交易市场的总经理王海是这个村的,他可以为村民种甜瓜提供技术指导并保障购销,大大消除了村民们的顾虑,加上村里本身的资源优势,这个项目得到大家一致认同。”__介绍。

  改变固守了多年的营生,老百姓顾虑很多,虽然亲眼看到别的村种甜瓜每亩能收入近两万元,但在新事物的风险面前还是迟迟迈不开步子。“这个时候就需要村‘两委’成员和党员们发挥作用了,带头先搞起来,为老百姓趟出一条路子。”__介绍。关键时刻看担当,营子村党支部书记赵庆武率先表示个人先带头建甜瓜大棚,并由村“两委”牵头成立合作社,为想种甜瓜的群众提供各项服务。其他村“两委”成员也纷纷响应,加入首批甜瓜种植队伍。

  “这两天我先把村里几块地里的土壤带去专业机构检验,看看哪块地更符合甜瓜种植的要求,确定了之后就要抓紧时间流转土地为建棚做准备了,争取赶上麦收后的那一茬。”__介绍。发动群众、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建拱棚、搞市场……一步步计划都在__的小本子上记得非常清晰。

  “羊口镇党委全力支持我们的工作,我所在的单位市委办公室承诺,大棚建好后免费为村民打井浇地,驻村,就要为老百姓办实事,我和营子村‘两委’有信心,一定把这项工作干好,带领老百姓走上致富的道路。”__表示。

  在__县岗乌镇镇柏寨村,有一位连续任柏寨村支书彭金全同志,他一心率领群众脱贫攻坚的孺子牛。出生于1963年的他,自任该村支书年来。始终坚持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他仍坚持不懈地带领524户2455人昂首阔步地向小康迈进,他又是如何发挥光和热的呢?

  强基固本摸底子,找准穷根谋发展。

  带领8个村民小组,524户2455人,在耕地面积1460亩和12.5平方公里的地域中顽强拼搏。在精准扶贫再次摸底排查时,仍还有因缺乏劳力、长期患病、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153户597贫困,使他铭记心间,时刻促使他多次向上级不停地跑项目、找项目、求发展。

  瞄准班子建设不放松,为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村支书的他,根据村情组情。他首先认为要得火车快,全靠车头带的道理。重点从村“三委”班子、驻村帮扶队伍建设抓起,强化村级班子的执政能力入手,不断提升为民办事能力,为推进扶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扎实以“三严三实”学习教育为根本,以“两学一做”为主线,有力促进“三委”班子转变服务能力;三是努力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对无职党员均设岗定责,极大地提高了党员的服务意识;四是从致富带头人,引导党员致富带头人通过领办、带动贫困户种植峰糖李和养牛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从而严格了各项规章制度,有效地加强了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帮扶到位。

  狠抓机遇求发展,努力为民谋福祉。

  在带领全村“村支两委”一班人的同时,有效地推进了产业调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的发展。一是培育主导产业促增收,稳步发展畜牧养殖主导产业优势。成立了柏寨村村畜牧养殖业协会,吸收会员40余户,占全村贫困户数的26.14%,峰糖李种植1700余亩。在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同时,柏寨村流转土地__余亩,用于村养殖合作社发展青贮饲料;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惠民生。加快村组路、田院硬化、村路灯建设。以前,农村饮水安全、农田灌溉等问题一直是困扰桃锋村民的大问题,支书上任以来也一直在为村里水的问题尽心尽力。通过彭支书积极联系乡贤以及帮扶单位,现在这两个问题都基本得到了解决,其中柏寨村打鼓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现该水圳建设质量安全可靠、径流量大,解决了300多亩农田多年来因水圳残旧、漏水而造成粮食减产的难题;柏寨村民自来水工程也即将建设完成,把水管直接铺设到贫困户家里,能解决困绕农户多户村民多年来安全饮水的难题,这些惠民项目得到了村民的交口称赞。

  此外还有桃锋村道路灯、环卫等基础设施都实实在在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改善。

  心系群众,他不辞辛劳

  。农村工作面广,头绪多,处理问题要合情合理合法,费劲劳神,处理不好还会得罪人。自从当选村支书以来,他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时时刻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上下联动谋发展,整体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为全力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扎实开展,组建了以包村领导、驻村干部、村委会班子成员为主体的工作队,分别按照“单位到村、干部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的要求,确保每户贫困户有1名干部帮扶。一是涌现出了县统计局工作队多次对帮扶户进行走访,并建好走访档案。算好时间帐、经济帐,“一户一策”找准脱贫致富的路径,制定年度目标、阶段计划和帮扶措施。对因病、因学、因灾致贫的重点贫困户,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结对帮扶。在广泛调研过程中,重点了解该村基本情况、产业发展现状、基础设施建设、农户致贫原因和期盼解决问题,为精准帮扶想法子、找路子,出点子;五是培育富民产业作为精准扶贫之策,采取引进社会力量帮扶、建立农民合作组织、解决产业发展融资难题等举措,帮助农民拓宽致富门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互助基金,引导农户自身发展农户通过入股企业分红的方式,带动发展养殖业奔腾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有一位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孺子牛率领群众不断脱贫奔小康。

  同志在领着村民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时刻不放松对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始终作为一件大事认真抓好。首要的是坚持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教育,解决为什么当干部、为谁当干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村委会上,他经常说:“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这个问题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要想自己富,别当村干部,当干部就不能怕吃亏,怕吃亏就不能当干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理想信念教育靠正确灌输,集体学习,个别谈心,他不喜欢开会点名批评人,人都有自尊心,都要表扬的一面,要启发自觉,在教育问题上,“支书”要给干部带好头,干部要给群众带好头,言行一致,才有凝聚力、号召力,既要让干部群众畅所欲言,反映民意,又要敢于集中,重大问题坚持集体决定,程序是两委提出意见,召开党员会通报,召开村民代表会决定,最后再召开村民大会,这样,既保证了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又体现村民自治。

  制度建设是长远性的工作,村在学习、工作、会议、行为规范等方面都有制度,保证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他们制定了村规民约,简易可行,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教育把遵守制度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认识到了就不感到约束,也就养成了好的习惯。

  在几十年的工作中,感觉到,村党支部是团结的,是一个坚强的堡垒。村干部队伍几十年保持先进性,保持良好作风,保持一种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不计名利的奉献精神,为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文物质富裕,精神更要富裕,村以远程教育、广播、标语、漫画等手段对全村干部群众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吃饱、穿好、精神更好,为了让村民每天生活都愉悦充实,村里投资兴建了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大院,订阅各种报刊杂志,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彭支书工作认真、作风扎实,充分发挥了村党支部书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他担任村干部多年,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善于做过细思想工作,为人正直、作风扎实、廉洁奉公,生活严谨,能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在支书的带领下,柏寨村各项工作都取得很好的成绩

  扶贫捐资助学故事四

  驻村驻村,驻村是前提,驻心是关键。2017年4月,市城管执法大队副主任__成为纪台镇三官庙村第一书记,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在规划建设、支部作为等方面为村里出谋划策,走访入户,了解村情民意,同时还当上了村里的“三大员”。村里的老百姓,没有不认识城里来的“武书记”。

  出谋划策,做好乡村建设指导员

  三官庙村位于纪台镇东埠片,村集体经济薄弱,几乎是零收入村,村“两委”的工作一直不好开展。第一书记到村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帮着村里搞美丽乡村规划。__召集村“两委”班子定调子、定标准,也到临近的好村去学习,最终确定对村内的南北巷6条、东西巷11条进行硬化。“以前常说‘要想富,先修路’,村里路好走了,百姓心里就舒畅了,幸福指数一提高,村里的工作就越来越好开展了,这是个良性循环。”

  拆屋通巷,当好矛盾纠纷协调员

  规划有了,在开工之前又遇到了难题。在村西北角一条东西街上有一口老房子横在路中间。房子是40年前村里正规规划的,但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村里面貌有了很大改化,原来的“正规房”,现在却成了“堵路虎”,户主王焕良早已定居外地,不再是本村居民了。住在这口屋后的村民王金祥对村里有很大意见,自己进进出出不方便,更何况房子堵在大马路中央,叫谁看着心里也不舒坦,村“两委”也没个处理办法。“不能让一口老屋堵了村里的整体规划,更堵了老百姓的心,得尽快想想解决办法”,__就与村里商量,“虽然户主不是村里人了,但房子毕竟是当时正规批建的,也得考虑到他的利益,咱们村‘两委’先拟个初步的协议,跟老房主的委托人沟通沟通,再组织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开个会议一议,一定得定妥当了”。最后,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在阳光议事日上全票通过了协议,也更认可了第一书记的工作。

  走街入户,做好社情民意收集员

  驻村期间,__不是跟“两委”成员商量着美丽乡村的工程进度,就是到户里去跟百姓拉家常。谁家快要办喜事了,他也赶着去出主意,及时宣传着移风易俗,婚事从简;村里搞美丽乡村建设筹款,他亲自到户里去做宣传;搞环境卫生整治,他亲力亲为;美丽乡村的施工,他时时进行着监督,确保工程质量不出差错。

  扶贫捐资助学故事五

  __,男,汉族,1977年出生于__县__镇__村,小学毕业后辍学外出务工,在__漳州创办太尔科技有限公司并成功上市。在商海打拼的__时刻不忘家乡发展,竭力捐资助学,为__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

  “脱贫攻坚需要多方发力,作为一名从__走出去的企业家,我应该尽一份力!”

  1990年,小学毕业、年仅13岁的__揣着奶奶借来的50元路费,离开家乡,跟着老乡前往海南打工。干过搬砖、扛钢筋、清理下水道的脏活累活,学过武术,当过武术教练,积累一定的人脉和经验后,与朋友一起创立太尔科技有限公司。__年,__率领太尔科技在新三板成功上市,成为骨传导声学领域第一股。

  回望外出打拼的轨迹,__无限感慨地说:“咱们__人吃得苦!”正式凭着这一股拼劲儿,__在__漳州打拼成一片天地。作为从__走出去的企业家,他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从通高速到建机场,从红叶节到全域旅游,从__脆李到农产品开发,家乡的每一点变化都让__兴奋不已。__年,党中央作出扶贫开发部署后,__更关注家乡脱贫攻坚工作。__年10月17日,在全国第二个扶贫日活动中,__委托县人大活动办为困难群体和孤寡老人一次性捐款500万元。

  “知识是战胜贫穷的最好利器,作为一名曾经辍学的打工仔,我有责任帮助家乡贫困大学生!”

  __年6月,__县人大常委会在开展“代表主题活动”中,向各级人大代表和__籍企业人士发出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倡议。远在__漳州的__从网上得知消息后立即与__县人大活动办取得联系。

  “因为早年辍学,我深知失学之苦。”__动情地说,“作为从__走出来的企业家,我愿意以个人名义资助家庭贫困的高中应届毕业生。”随后,县人大常委会活动办会同县教委和相关学校对符合条件的高中应届毕业生进行筛选,拟定资助名单。为让企业家的资助真正惠及贫困大学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谭观银亲自率队走访拟资助学生家庭,取消不符合条件的资助对象3人,因确实困难新增加2人。当年,35名大学新生获得每年6000元的资助,共资助4年。第一批获资助的学生均出自__中学、官渡中学等__本地中学,目前正在西南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就读。

  今年高考结束后,官渡镇店子村11组魏洪燕考取成都理工大学,因父母双双残疾,拿到通知书的魏洪燕却高兴不起来。得知魏洪燕的家境后,__承诺资助其完成大学学业。像魏洪燕一样,全县65名贫困大学生新生获得__每年6000元的资助,共资助4年。去年以来,__捐资助学金额达240余万元。

  “扶贫先扶志,作为一名在外打拼的创业者,我用自身经历激励家乡学子!”

  为让贫困大学生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__在捐资助学的同时,更关注资助对象成长成才。__年3月和8月,__两次专程回到__,走访资助对象家庭,与贫困大学生座谈。

  “贫困是暂时的,我们要有信心和决心摆脱贫困,你们当务之急是要念好书,学好知识,掌握本领,用自己的智慧为家乡和家庭作贡献!”在与__中学贫困学生座谈时,__一遍遍鼓励贫困学生发奋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

  为适时了解掌握资助对象的读书情况,__与近百名贫困学生建立了微信群。__每天都要抽时间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虑,鼓励学生立志成才。抱龙镇泉水村5组高达品的父亲瘫痪八年之久,一家三口全靠母亲种地为生。成绩优异的他今年高考被厦门大学临床医学院录取。说起填报医学院的初衷,高达品含着眼泪说:“__叔叔的励志故事让我很感动,我要学好专业为像父亲一样的病人服务,回馈社会。”

  反哺家乡在路上。__表示,资助家乡贫困大学生是他的第一个愿望,他还希望在__建设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和一家三甲医院,切实改善家乡人民的就学和就医条件。








 

推荐访问:捐资助学 扶贫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