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于建党百年历史论文(精选范文5篇)

时间:2022-04-16 18:05:01 来源:网友投稿

史论,原指作史者在“本纪”“列传”之后评述所记史事和人物的文字。后来凡是关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论文,也都称为“史论”,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建党百年历史论文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建党百年历史论文5篇

第一篇: 建党百年历史论文

邢台电大13秋土木(本)专业第二次提交作业

数学历史中的数学文化

姓名:李闯飞 学号:1313001260036 13秋土木工程本科

【摘要】: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将数学的智慧和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凝聚了数学家们智慧的知识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明白。数学的方法是贯穿了整个数学,也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此我将我所学到的和我心中所想的一些数学方法和思想写出略表我对数学的解读。

历史上,数学的发展有顺利也有曲折。大的曲折也可以叫做危机。危机也意味着挑战,危机的解决就意味着进步。所以,危机往往是数学发展的动力。

数学发展史上共有三次数学危机。每一次都是数学的基本部分受到质疑。实际上,也恰恰是这三次危机引发了数学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大大推动了数学科学的发展。

【关键词】: 数学的智慧和魅力、三次数学危机、数学方法和思想、数学发展

一、智慧展现——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数学的很多方法是有辩证性的,比如具体与抽象;演绎与归纳;发现与证明;这些方法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具体与抽象

具体是社会实践,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因为数学是源于社会实践的。同时数学是一种利用自身已有的概念、定理、公设,借助已知的相互关系,通过推理、计算而获得新发现的学科。数学的概念是抽象的,数学的方法也是抽象的。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现恰恰是借助于数学的方法论路径去实现的,如果没有非欧几何人类可能还要在牛顿的时空观中走过许多年才能寻找到相对论。数学方法的抽象是借助数学概念、公理、定理、公设等,把所有涉及研究对象的概念以及研究对象的抽象性归并汇集在一起,找出他们更具体抽象、统一的结论。现在,数学研究的对象已不是具体、特殊的对象,而是抽象的数学结构。

(二)、演绎与归纳

演绎法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它有三段论的表现形式,由一般的判断,特殊判断,结论三部分组成。归纳与演绎不同,归纳是这样一种推理:其中所得到的结论超越了经验材料所提供的东西的一种经验猜想。看起来归纳与演绎很有区别的,事实归纳与演绎是相依而存、互为发展、对立统一的。

(三)、发现与证明

发现实际上就是定律的发现和理论地提出问题,最主要是通过假说,猜想。猜想是提出新思想,一个猜想可以带出或生出一个新的学科方向。比如,对欧氏第五公设的证明产生了非欧几何理论,四色猜想对开辟数学研究新途径有重要意义。在数学史上有很多有名猜想,人们熟悉的费马猜想,曾是一个悬赏10万马克的定理,实际上,它是源于几千年前的勾股定理。得沃尔夫奖。

二、成长与磨砺——数学的发展

写关于数学文化不得不写数学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最古老的科学知识之一,它主要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与数、形与形,以及数与形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他们发展也经历的很多的坎坷,在磨砺中他也得以不断的成长。

首先是数学的萌芽阶段,在这一时代的杰出代表是古巴比伦数学、中国数学、埃及数学、印度数学等。古埃及文化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在那里,公元前3200年就已有了统一的国家。公元前2900年,开始建筑金字塔,就金字塔的建筑来讲,已经具备一些初等几何的知识;巴比伦文化可以上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苏美尔文化,这一时期,人们基于对量的认识,经建立了数的概念。从大约公元前1800年开始,巴比伦已经使用较为系统的以60为基数的数系;另一个重要的是古希腊数学,希腊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的贡献是至高无上的。它广泛的吸取了其他文明中的有价值的东西,创立了自己的文明与文化,对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在中亚和东方也创造了灿烂的数学文化。自公元前8世纪起,印度已有一些丰富的数学知识。中国数学是世界数学史中的瑰宝,在仰韶文化中,已经出土的陶器上已刻有用 |,||,|||,||||等表示1,2,3,4的记号。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中就有用圆点堆成的三角形或正多边形。

然后是常数学阶段,这时期,数位希腊数学家取得辉煌成就,在2000年时间内,希腊人创造的文明一直延续到牛顿时代。M.克莱因在评价希腊人的《几何原本》和《圆锥曲线》时说:“从这些精心撰述的著作中,我们看得出此前三百年间数学上的创造性工作,或此后数学史上关系重大的一些问题。”说道希腊时代的辉煌,不得不提到希腊璀璨的数学家们。毕达哥拉斯,曾被人们认为是一个神秘主义者,据说他“十分之一是天才,十分之九是纯粹的呓语者。”他把证明引入了数学,这也是他最伟大的功绩之一。毕达哥拉斯还提出了抽象,抽象引发了几何的思辨,从实物的数与形,抽象到数学上的数与形,本身就把数学推向科学的开始。在希腊数学时期还有芝诺的四个简单悖论,这四个简单悖论震惊了哲学界。在希腊数学里最主要的工作精华和最大的光荣落在了欧几里德和阿波罗尼奥斯的头上。欧几里德撰写的《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的集大成,它充分发挥了希腊哲学的优势,借助演绎推理,展现给人们一个完整的典范的学科系统。它从定义、公设、公理,一步一步,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地推证出大量丰富的结果。阿波罗尼奥斯的突出工作是《圆锥曲线论》,《圆锥曲线论》的杰出工作,几乎将圆锥曲线的所有性质开采殆尽,以至使后代许多几何学工作者至少是在笛卡尔之前的近2000年间,不敢对此再有发言权。后人提到评价圆锥曲线,评价阿波罗尼奥斯,就联想到我国李白登黄鹤楼时,看到崔颢诗后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那样一种心情。还有阿基米德的得意之作《论球与圆柱》,也是数学上的杰作。与此同时,在东方是中国,这一时期也是数学文化最辉煌的时代,它与希腊的数学文化呈现出一种交相辉映的繁荣局面。中国著作《九章算术》给出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同时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使用负数,叙述了对负数进行运算的规则,也给出了求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方法。

然后就进入了变量数学建立时期,有笛卡尔著作《几何学》,以及牛顿和莱布尼兹创立的微积分,这些都推进了数学的进步,在数学发展史上是很重要的一个里程碑。在大一的时候就学了微积分,微分及其中的变量、函数和极限等概念,运动、变化等思想,是辩证法渗入了全部数学:并使数学成为精确表述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规律及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

三、历史上的三次数学危机

最后是现代数学时期,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高于四次的代数方程的根式求解问题、欧几里德几何中平行线公设的证明问题和微积分方法的逻辑基础问题。代数、几何、分析领域中这些问题得以研究和解决,数学学科的分支得以迅速发展。

顺着时间的发展将数学史大概说了下,现在我想特意说说在数学史上出现的三次数学危机。

第一次数学危机:由毕达哥拉斯提出的著名命题“万物皆数”和“一切数均可表成整数或整数之比”。希帕索斯的发现导致了数学史上第一个无理数√2 的诞生。小小√2的出现,却在当时的数学界掀起了一场巨大风暴。它直接动摇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信仰,使毕达哥拉斯学派为之大为恐慌。

第二次数学危机导源于微积分工具的使用。伴随着人们科学理论与实践认识的提高,十七世纪几乎在同一时期,微积分这一锐利无比的数学工具为牛顿、莱布尼兹各自独立发现。这一工具一问世,就显示出它的非凡威力。许许多多疑难问题运用这一工具后变得易如翻掌。但是不管是牛顿,还是莱布尼兹所创立的微积分理论都是不严格的。两人的理论都建立在无穷小分析之上,但他们对作为基本概念的无穷小量的理解与运用却是混乱的。因而,从微积分诞生时就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与攻击。

罗素悖论与第三次数学危机:十九世纪下半叶,康托尔创立了著名的集合论, 1903年,英国数学家罗素提出著名的罗素悖论。罗素悖论一提出就在当时的数学界与逻辑学界内引起了极大震动,引起的巨大反响则导致了第三次数学危机。

四、数学韵味——数学的美

说到数学美 ,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令人心驰神往的优美而和谐的黄金分割;雄伟壮丽的科学宫殿的欧几里得平面几何;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

数学美可以分为形式美和内在美。

数学中的公式、定理、图形等所呈现出来的简单、整齐以及对称的美是形式美的体现。数学中有字符美和构图美还有对称美,数学中的对称美反映的是自然界的和谐性,在几何形体中,最典型的就是轴对称图形。数学中的简洁美,数学具有形式简洁、有序、规整和高度统一的特点,许多纷繁复杂的现象,可以归纳为简单的数学公式。

总之,数学美的魅力是诱人的,数学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数学美的思想是神奇的,数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

参考文献:

《数学的历史》、纪志刚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10.1

《第三次数学危机》、金观涛 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数学及其历史》、 斯狄瓦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数学史》、 卡尔•B.博耶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2.5.1

完成时间: 2013年12月14日

第二篇: 建党百年历史论文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成就:火药

唐朝时的《真元妙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到了火药,明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火药》给出了对于火药简略却详尽的概述:“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硝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於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之,魂散惊而魄齑粉。”清朝和邦额则在《夜谭随录·烽子》写到:“﹝予﹞乃取火枪火药下铅子,向妇人发之。”

火药据传由晋朝的葛洪发明。火药的研究始于古代道家的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因此火药的发明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道家的炼丹家对于硫磺、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药,在使用之前,常用烧灼的办法"伏"一下,"伏"是降伏的意思,意为使毒性失去或减低,这种手段被称为"伏火"。名医兼炼丹家孙思邈在《丹经内伏硫磺法》中记有:“硫磺、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销银锅或砂罐子里。掘一地坑,放锅子在坑里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实。把没有被虫蛀过的三个皂角逐一点着,然后夹入锅里,把硫磺和硝石起烧焰火。等到烧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来炒,炒到木碳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趁还没冷却,取入混合物,这就伏火了。”伏火的方子都含有碳素,而且伏硫磺要加硝石,伏硝石要加硫磺。这说明炼丹家有意要使药物引起燃烧,以去掉它们的猛毒。虽然当时的炼丹家已经知道硫、硝、碳混合点火会发生激烈的反应,并采取措施控制反应速度,但是因药物伏火而引起丹房失火的事故仍时有发生。《太平广记》中就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隋朝初年,有一个叫杜春子的人去拜访一位炼丹老人。当晚住在那里。半夜杜春子梦中惊醒,看见炼丹炉内有"紫烟穿屋上",顿时屋子燃烧起来。这可能就是炼丹家配置易燃药物时疏忽而引起火灾。

唐代的炼丹者已经掌握了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硫、硝、碳三种物质可以构成一种极易燃烧的药,这种药被称为"着火的药",即今天的火药。但是火药并不能解决长生不老的问题,又容易着火,炼丹家对他并不感兴趣。火药的配方遂由炼丹家转到军事家手里,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色火药。并在未来的几百年内改变了人类的战争史。

在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部将郑 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这可能是用使用火药的武器攻城的最早记载,这里所说的飞火,就是火炮,火箭之类。(但当时的火炮与如今的并不相同)火炮是把火药制成环状,把吊线点燃后用抛石机抛掷出去;火箭则是把火药球缚于箭镞之下,将引线点燃后用弓射出。

到了宋代,战争接连不断,促进火药武器的加速发展。北宋政府建立了火药作坊,先后制造了火药箭,火炮等以燃烧性能为主的武器和“霹雳炮”,“震天雷”等爆炸性较强的武器。南宋在1259年造出了以巨竹为筒,内装火药的“突火枪”。到了元代又出现铜铸火统,称为“铜将军”。这些都是以火药的爆炸为推动力的武器,在战争中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威力,使当时中国的军事科技遥遥领先于世界。火药兵器在战场上的出现,也预示着军事史上将发生一系列的变革。从使用冷兵器阶段向使用火器阶段过渡。

在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英法各国直到十四世纪中叶,才有应用火药和火器的记载。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欧洲,“不仅对作战方法本身,而且对统治和奴役的政治关系起了变革的作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子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穿铠甲的贵族骑兵同归于尽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的精锐的火炮在欧洲的工厂中制造出来,装备着威力强大的舰队,扬帆出航,去征服新的殖民地……。”

中国的火药推进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了中国在火药发明中的首创作用:“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火药的发明大大推进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是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重要支柱之一。

第三篇: 建党百年历史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

姓名:丁 冉

学号:150********

专业:15级数学与应用数学

任课老师:王 倩

新中国诞生前100年探索的历史进程与启示

【摘要】

当二十世纪开始的时候, 中国是那样贫穷, 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傲慢的西方人把中华民族看成"劣等民族" 。鲁迅先生曾言:“中国是世界上国耻纪念最多的国家……” 马克思当年评价中国说:一个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的幅员辽阔的国家,不顾时势,仍安于现状,被强力排斥在世界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极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一场殊死搏斗中死去。

【关键词】侵略 抗争 主权 反帝反封 落后 耻辱 民族独立

【正文】

鲁迅先生曾言:“中国是世界上国耻纪念最多的国家……”确是惊世之语!马克思当年评价中国说:一个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的幅员辽阔的国家,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在世界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极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一场殊死搏斗中死去。德国历史学家赫尔德在十八世纪末写道:几千年来,中国始终停滞不前。他们那些关于道德和法令的教诲总是反反复复,变着腔调在同一个话题上兜圈子,千篇一律地颂扬一种孩童式的义务。中国恰如一具木乃伊,周身涂着陈腐的香料,描画着象形文字,包裹着丝绸,它体内的血液循环早已停止,它对一切外来事物都采取敌视、窥测、阻抗的态度,它对外部世界既不了解,也无兴趣,更不喜欢,它的最高旨意就是终日沉浸在自我封闭的漫长黑暗之中。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历时109年,是为中国“百年近代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向中华民族发动了侵略战争,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不断遭到严重的破坏,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没落、腐朽的清王朝不断割地、赔款、通商,中国的主权遭破坏,中国的领土遭瓜分,中国的人民遭蹂躏……可以说这一百年是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史”。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从甲午海战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北伐东征,从抗日战争到国共内战,这一百余年的历史,充满了黑暗、耻辱、斗争、彷徨,充满了血与火、灵与肉、英雄与狗熊、光荣与梦想、尴尬与冲突。这一百多年,有盗火者为我们照亮前路,有窃国者将我们带进深渊;这一百多年,我们经受了难以承受的失败,也迎来过并不可靠的胜利;这一百多年,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审视、重估、颠覆、摧毁,然后又在一片废墟上重建自己的价值理想和生活世界。

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惊醒了中国这头“东方睡狮”。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在这期间,中国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纷纷站到历史舞台的中央,前仆后继,为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或奔走呼号或变法维新或浴血奋战,因而这一百年也更应该是,无愧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抗争史”。中国百年近现代史,可谓是在荒原中狼奔豕突的一百年,在耻辱中惶惶不安的一百年,在无边的历史旷野中哀号呼告等待破晓的一百年,也是加速度的一百年,来不及看风景的一百年,只争朝夕、以一当十的一百年。一个多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命运,为了这个东方文明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不已。他们生于忧患,在难以想像的深重的民族苦难中,以极大的坚韧、勇气和担当精神,将中华民族推向前进。

1840年6月,英国舰队驶进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袭击广州城;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同意和英国共同出兵,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83年底,法国进攻中国驻守越南的军队,中法战争爆发。1894年7月,日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中国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1900年6月初,英、俄、德等八国侵略联军进犯北京,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诬蔑中国军队破坏南满铁路,并以此为借口制造“九一八事变”。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侵略华北而蓄意制造“华北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又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1842年8月,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8年,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此年夏,《中法新约》在天津签订,中法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等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至此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1931年、1935年、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接连制造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此时的中国已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在另一方面,中国人民为取得民族独立和解放努力着:

(一)农民阶级的英勇斗争。1841年,广州附近的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军。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揭开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序幕。1898年秋,鲁西北义和拳首领赵三多竖起“扶清灭洋”的大旗,揭开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二)地主阶级的自救、自强运动。“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大多首先从中国近代器物方面何以不敌西方的现状开始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的差异。”【1】地主阶级中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提倡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启迪人们面对现实,放眼寰球,去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但是魏源的《海国图志》却不为我国所用,还传到日本,促进了日本的崛起。学者岩谷宕阴感叹:“呜呼,忠智之士,忧国之书,不为其君所用,而反落他邦。吾不独为默深悲矣,而并为清帝悲之!”【2】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资产阶级的救亡图存运动。有识之士普遍认识到,中国近代科技之所以落后于西方,其根源在于中国文化重“道”而西方文化尚“器”。【3】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是被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正如毛泽东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4】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派”积极倡导发展实业,掀起实业救国的高潮。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四)无产阶级的不懈斗争。无产阶级的努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加大革命和抗日战争。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4年实现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和专制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极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受“西方中心论者”的影响,曾有一段时间,殖民的、“西化”的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致不同程度地形成了一种对中华文明的社会误识:是中华传统文明,特别是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阻碍着中国近代的发展、阻碍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有人说:没有西方人的入侵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也有人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西方文明。在他们眼里,民族的、爱国的精神长城是那样的易坍塌,几千年民族辉煌的表层似乎很容易就被一百多年来的民族耻辱锈化得斑驳陆离,西方似乎是人类文明的“主宰”。不能因为百年的落后、屈辱和挨打就否定几千年的文明和辉煌。近年来,就是连这一基本认识也遭到一股股思想误流的湮灭。我想这是我们对自己伟大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中所应有的崇高地位缺乏了解,缺乏深刻认识,甚至漠视的恶果。

当然,我们绝忘不了近代以来这场血与火的“洗礼”。正当中国的大清皇帝们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时,西欧通过“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宗教改革”等一系列变革,砸碎了近千年的封建割据统治和近乎窒息的宗教桎梏,向着近代文明的曙光奔跑。经过二百多年的殖民扩张和掠夺,“非洲成了贩卖与屠戮黑人的屠宰场;美洲文明的创造者被屠至殆尽;印度与东南亚被掠夺得千疮百孔;最后,中央之国也成为了‘东亚病夫’”。这样,在19世纪上半期末,两个文化相遇,一个是农业的,尊奉儒教的、落后的,一个是工业的、资本主义的、进步的,两种制度相遇,正如有人所说: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的失败也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这百年的历史时时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是竞争规则,也是生存法则,永远都不能忘。今天,中华民族已昂首迈入二十一世纪,我们必将彻底洗刷近代以来因落伍惨遭蹂躏的种种耻辱,“用人类第一族的气魄、人类第一族的自豪、人类第一族的精神高筑起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长城!”

中华民族有着无限蓬勃的生机,任何一个民族都打不垮她。“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5】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辉煌不败的历史,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动力。自中华文明发祥以来不仅抵制了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攻,而且能化腐朽为神奇,化野蛮为动力,同化周边各少数民族,吸纳百川成一海,在这个过程中民族的机体也大大增强了。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机在百年近代史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精神,教训了侵略者,使帝国主义列强认识到,中国人民“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我们可以很骄傲地说,中华民族具有最顽强的生命力,因为在公元前4000—前2000年形成的最古老文明中,只有中华民族创造的文明从未中断过或失落过,只有中华文明是从未发生断层的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拥有一脉相承的历史。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道:“由于人民共和国的兴起,我们的传统对华政策和作为它的基础态度破产了,并且事实上是彻底改变了。”

因此,我们要坚信一个拥有如此生命力的民族,一个拥有如此丰厚历史遗产的民族,她的未来肯定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摘自《陈独秀与近代中国》 董根明 第18页;

【2】摘自《翻刊海国图志》序 岩谷宕阴;

【3】摘自《陈独秀与近代中国》 董根明 ;

【4】摘自 《毛泽东选集》 人民出版社;

【5】摘自 《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江泽民;

第四篇: 建党百年历史论文

课序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期末论文

题目: 历史人物之晚清重臣李鸿章

姓 名

学 号

年级专业

指导教师

年6月1号

历史人物之晚清重臣李鸿章

摘要: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近代史上有一个人物不得不说,他就是李鸿章。他在历史上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有人说他是民族罪人,有人说他百年难遇之人才。他的功过也难以一概而论。梁启超早就指出:“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乎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读中国近世史者势不得不提李鸿章。”

关键字:李鸿章 晚清重臣 不平等条约 洋务运动 外交 军事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李鸿章的生平,简单了解一下他。李鸿章(1823-1901),世人多尊称李中堂,本名章桐,安徽合肥人。1872年,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事务大臣 。自此,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上秉政达25年,参与了清政府有关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清廷倚作畿疆门户、恃若长城的股肱重臣。身后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清朝追赠其为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清代汉族官员京师建祠仅此一人[1]。

李鸿章曾概括自己的一生是"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

少年科举,李鸿章小时候,并不用功读书。父亲骂过揍过,都是“西望长安——不见家(佳)”。 直到有一天他明白不努力就没有好日子,于是废寝忘食,刻苦攻读,到十八岁,他考取了秀才。二十四岁即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上了进士。

“从来御侮之道,必战而后能守,能守而后能和”

壮年戎马,咸丰三年(1853年)受命回籍办团练,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1860年,统带淮扬水师,被曾国藩奏荐“才可大用”。治元年(1862年),自成一军,称为淮军,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李鸿章到上海后,同外国雇佣军出犯太平军。1863年和1864年他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保住了即将崩溃的清王朝,被誉为“中兴名臣”。

“办天下大事,贵实心,尤贵虚心”

中年封疆,李鸿章后来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官封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伯。兵权在握,成为“坐镇北洋,遥执朝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

“实心实力,廉政为本,精核为用”

晚年洋务,在此期间,李鸿章从事了大量的活动,不难看出其中很多活动都是关于军事的,由此可以看出李鸿章强国的强烈愿望。他希望通过自己一系列的努力来使国家富强,免受外族侵略。李鸿章曾经发过这样一段议论:“我辈若不破群议而为之,并世而生,后我而起者岂复有此识力?”这句话体现出了李鸿章作为一个改革者所具有的风骨了。

“凡论事,只论是非,不能顾毁誉厉害”

李鸿章给人印象比较深刻的可能就是他签订了很多的不平等条约,李鸿章作为清政府代表与列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有:1871年8月《中日修好条约》;1876年9月中英《烟台条约》;1884年5月中法《会议简明条款》;1885年4月中日《天津条约》,同年6月《中法新约》;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同年11月中日《辽南条约》;1896年3月,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同年6月《中俄密约》;1898年6月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条约》;1901年9月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等[2],由此看,李鸿章似乎真的是十恶不赦,是不是李鸿章不签这些条约,这些条约就不存在了,不会被签定了呢?李鸿章虽为重臣,代表天国进行谈判,然而最后定夺还是由君主说了算,然而骂名是他李鸿章背负无疑了。不可否认,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们对他非议是可以理解的,但义愤毕竟不能代替科学的历史分析。如果没有李鸿章,清朝可能损失更多权力,流失更多财力。李鸿章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他在外交上的努力我们应该铭记。

总的来说,对于他的功绩我们铭记在心,对于他的失败我们引以为戒。当人们说李鸿章是卖国贼的时候,我们仔细想一想,“弱国无外交”,在当时那种请况下,李鸿章夹在封建主义和帝国列强之间,他需要在当时的统治者和帝国列强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使统治者满意,又要使帝国列强满意,对于一个晚清的重臣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权力所在,军务,商务消息岂能有别国操之”

提到李鸿章不能不提的就是他参与的洋务运动,早在一八六四年,李鸿章就指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用其人。”在中日战争以前,李鸿章呕心沥血,专办洋务:同治四年八月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同治十一年十一月设轮船招商局,同治九年十月设机器局于天津,同治十一年五月请开煤铁矿,光绪六年七月设水师学堂于天津, 光绪七年四月设开平矿务商局,光绪八年四月设商办织布局于上海,光绪十一年五月设武备堂于天津,光绪十四年北洋海军成军,等等。[3]随着近代军事工业的兴起,李鸿章等人又逐步意识到“自强”与“求富”的连带关系。他逐渐感到只靠“船坚炮利”,还达不到“强”的目的,“必先富而后能强”,民用企业的出现,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来说是值得庆幸的。这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商品的输入和外国资本的扩张。我国的纺织、开矿等工业,直到甲午战前未被外国侵略者染指,李鸿章是有一份功劳的。在19世纪末期,他不但在旧的封建海军基础上提出了近代海防理念,还在中国建立了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拥有舰艇20多艘,这支舰队一直归李鸿章管辖[4]。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懂得物理、化学、电学、测量、地图绘制、机器与轮船制造及军事科学的新型技术人才。

虽然这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伴随着中日甲午战争失败而宣告失败,但洋务运动的队总过近代史的意义却不容忽视。在中国这个充满专制和封建压力的国度中从事改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不可以不说是一个创举。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李鸿章对自己作为尝作出总结:“一生秋风糊裱匠”。 梁启超对李鸿章评价: 若以中国之失政而尽归于李鸿章一人,李鸿章一人不足惜,而彼执政误国之枢臣,反得有所诿以辞斧钺,而我四万万人放弃国民之责任者,亦且不复自知其罪也。

“水浅而舟大也”

在为官方面,李鸿章信奉:为官既要做事,又要自保。故在他任职期间,他既敢于任事、开创新事业,又精于自保,擅长经营自己的势力、维护自己的权益;至于外交,可以说是李鸿章权倾一时重要原因,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也因此留下骂名;说起洋务运动,这可以算作是李鸿章任职期间做过的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事,因为这次运动促进了我国文化的发展、思想的解放,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开端的催化剂。

不平等条约的签定与洋务运动是李鸿章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两件事,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 如果说,李鸿章一生的主要行迹仅仅局限于对内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和对外签订不平等条约,那么,他理所应当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问题是,他一生有三十多年时间从事于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洋务运动,而且他还是这一运动的创始人、组织者和领导者。列宁指出:判断历史的功绩,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只要我们尊重历史事实,就不能不承认李鸿章 “提供了”不少“新的东西”。因而,对这样一个表现复杂的人物,是不能轻易加以全面否定的。

综上所述,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查询相关的资料,我了解了有关李鸿章的事情,对于李鸿章的一生,我们难以做出准确的论断,他有功有过,但是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客观的评价他,生于当时的年代是他的悲凉,有所作为是他的能力,纵然做了许多让后人唾弃的事,但是这是他的无奈,在当时的背景条件下他只能选择这么做,我们不能只去批判他的过错而对他的功绩视而不见,这是不公平,不客观的。总之,对于李鸿章毁誉参半的一生怎么看待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见解,从我的角度来看,我是敬佩他的,就用李鸿章的临终诗作为结尾吧,算是对他的总结: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5]

参考资料:

[1] 百度网,>

第五篇: 建党百年历史论文

参评论文

浅谈历史教学中公民意识的培养

茅坦中学 鲍贵祥

中学历史的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它内容涵盖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含有丰富的公民意识教育的素材,历史教育是传载历史知识、发扬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它比其它学科的教育更重视人类社会的客观进程,更能够影响人类的发展,更能促进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养成。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公民意识的教育也就成了历史教学中责无旁贷的事。中学阶段是人生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学历史教学应该利用自身学科特点,在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培养中发挥特殊的作用,培养具有现代国家意识的公民。公民意识内涵包括:权利与责任意识,国家与民族意识教育,平等与公正意识教育,自由与法治意识教育,道德与文明意识教育,开放意识。初中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可塑性较强,所以初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其公民意识的培养。当前初中学生的公民意识,总体情况良好,学生有较强的国家意识,权利和义务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依然有学生的公民意识尤其是义务意识亟需提高,甚至有极少数的学生丝毫没有国家归属感。这种情况实在令人堪忧。现在,我们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对中国的国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时期是每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养成良好的公民意识,无疑有助于提高中国的国民素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教学中完成这一社会任务呢。


第一,要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养成学生的道德感、责任感、民族感。

国民意识公民是国家的公民,只有存在于国家之中才可称其为公民。公民身份不能脱离国家而存在。而国民意识教育就是使公民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组成部分,自觉维护国家权威、国家利益、国家荣誉、国家安全是应尽的义务。只有对本国公民身份的自我认可,才能够热爱自己的国家。对于中学生来说进行国民意识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因为只有了解祖国、认识祖国,知道祖国的发展历程,才能热爱祖国,才能逐步形成国民意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历史教师的努力和引导,使学生对国家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是一个教育、灌输的过程。使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全方位的了解祖国,了解国家历史的发展脉络,认识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国家,培养国家民族自豪感。

第二,培养学生的社会公正意识,包括平等意识和法律意识

每学生都是社会的成员。作为社会公民,应有社会公正意识,培养学生社会公正意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自觉地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是一个公正的社会,只有遵循公正规则,才能使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社会才能实现稳定、有序、和谐地发展。学习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公正意识。中国历史上进行过很多改革,其目的都是为了建立一个更趋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结果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出现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清明盛世。从世界范围看,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就是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秩序。二战后第三世界崛起,提出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大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追求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秩序是世界人民的永久性目标。这些都是要通过历史的学习而得到培养的。

第三,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用科学的态度看待人类的生存环境。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唯一的家园,作为社会公民,关心我们生存的环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是我们共同的义务。教师要利用教材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中国古代农田的大量开垦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是过度开垦也造成环境的破坏,如隋唐时期由于围湖造田和大量开垦山地,使自然生态遭到破坏,清朝更为严重。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其原因除了战乱以外,黄河流域人口过多,开垦过度也是重要的原因。因此要协调农业与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阶段,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表现。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迈进工业化的门槛,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不可回避。工业废气污染,酸雨和温室效应的出现,工业废水和废弃物带来水污染和环境污染,所以在讲授工业革命时可与学生一起探讨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引导启迪环境保护意识,使我国尽量避免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避免高昂的环境代价。

战争给环境带来的破坏越来越大,尤其是生化武器、核武器发明后,对环境的威胁日益严重。1945年美国一颗原子弹投向广岛,瞬间近十万生命灰飞烟灭,到1950年,因为后遗症陆续又死亡了20万人。越战期间,越南大约40%以上的森林受到破坏,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至今还一片荒芜;因多年战争,阿富汗森林面积的一半以上毁坏殆尽。伊拉克战争开始以来,多处油井着火,给伊拉克的生态环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通过这些战争危害的分析,使学生意识到战争是最大的环境污染者,从而形成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初中生就是这样一个大背景上成长发展的年轻人,他们的思想必然会打下很深的时代烙印。经济全球化要求初中生培养全球意识和开放意识,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放的思维方式,具备合作、交往等行为品质和行为习惯,发展自己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近代中国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隔绝了正常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错失了工业革命的良机,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使产生于明朝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缺乏国际市场,加之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不能迅速发展。而工业革命后迅速崛起的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各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它为了寻求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打开了中国的闭关之门,从此中国被迫一次次开放更多的港口,一次次失去更多的权利,最终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引进外资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对外开放使中国融入世界发展潮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使中国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更好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步伐,综合国力稳步提升。通过学习以上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开放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开放意味着发展进步,封闭导致保守落后,从而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视野,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

  总之,历史教师应抓住新课改的有利时机,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使他们具有社会公正意识,科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开放合作意识,成为具有国际视野,胸襟开阔的现代公民。这是历史的育人功能所在,也是历史教师的职责所在。

2012-6-12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推荐访问:建党 精选 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