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长征精神深刻启示

时间:2022-07-18 11: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征精神深刻启示,供大家参考。

长征精神深刻启示

 

 长征精神 的深刻启示 要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 的胜利, 必须有党 的坚强领导核心和正确 的思想路线。

 要使 我们 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必须坚持自主创新, 闯出一条符合中国社会实际 的崭新道路。

 党要领导革命事业不断走向胜利, 就必须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 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 的血肉联系。

 要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

 , 必须始终保持崇高 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 的顽强意志。

 要取得民族独立与解放, 保障国家安全与发展, 必须建设一支听党话跟党走、 忠实履行历史使命 的人民军队。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70 周年。

 长征, 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 的人民军队在华夏大地上谱写 的一部气壮山河 的英雄史诗, 在人类历史上竖起 的一座代代传颂 的无畏丰碑。

 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宝藏 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 将激励 我们不断前进。

 (一)

 长征, 是党和红军在严重 的民族危机和生存危机下被迫进行 的大规模战略转移。党领导红军战胜了征途中 的一切艰难险阻, 最终夺取了长征 的胜利。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加快侵略中国 的步伐。

 1935年华北事变后,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 的主要矛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 的时候,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 的任务。

 可是, 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 的反动政策,在对日实行妥协政策 的同时, 调集重兵“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各革命根据地和红军。

 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 的错误领导, 中央苏区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 的第五次“围剿”, 中共中央被迫率领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

 中央苏区 的丧失, 改变了中国革命战争 的格局。在国民党军重兵逼迫下, 战斗在大江南北 的红 25 军、 红四方面军和红 2、 红 6 军团分别先后撤离苏区, 实行战略转移。

 长征, 就由局部发展成全局性 的战略转移。

 在不断加剧 的民族危机下, 红军 的战略转移, 已经不是单纯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而是同时负有建立抗日 的前进阵地, 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发展, 以实现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转变 的伟大历史使命。

 党和红军在长征中经历了生与死 的考验, 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

 长征途中, “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 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 路上遇着了说不尽 的艰难险阻”, 可谓步步险关, 处处绝境, 稍有不慎, 就可能全军覆没。

 然而, 党和红军最终经受住了血与火 的严峻考验, 一路闯关夺隘, 勇敢前进。

 从 1934 年 10 月 10 日长征开始, 到 1936 年 10 月22 日长征结束, 各路红军在长征中总行程达 6.5 万余里; 先后进行了 600 余次重要战役战斗,其中师以上规模 的有 120 余次, 牺牲营以上干部 432 人; 共计歼灭和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

 团, 俘敌 2 万余人, 打破了国民党军 的围追堵截。

 红军还战胜了自然界各种难以想象 的艰难险阻, 先后跨越了近百条江河, 其中包括赣江、 湘江、 乌江、 大渡河、 金沙江等激流汹涌 的著名大川; 征服了约 40 座名山险峰, 其中包括 20 余座海拔 4000 米以上 的皑皑雪山; 穿过了被称为“死亡陷阱” 的上百平方公里茫茫草地。

 在此期间,

 我们党还纠正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战胜了张国焘 的右倾分裂主义。

 尽管付出了兵力损失达 3

 4 的重大代价, 但红军最终实现了会师西北 的战略目标, 取得了长征 的胜利。

 长征 的胜利, 不仅使党和红军克服了严重 的生存危机; 也为挽救民族危亡, 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的发展, 促成全民族抗战局面 的形成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二)

 红军长征 的伟大胜利, 开创了中国革命 的崭新局面, 具有极其深远 的历史意义。

  长征 的胜利, 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共产党和红军 的罪恶企图, 向世人宣告:

 红军是英雄好汉,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 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 的。

 各路红军会师西北, 使党中央实现了对全国红军 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红军整体合力 的形成, 对中国革命 的胜利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长征 的胜利, 保存了“中国革命 的精华”。

 不仅造就了一大批善于治党治军治国 的宝贵人才; 更重要 的是, 在浴火重生 的伟大斗争中, 以毛泽东为代表 的中国共产党 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脱颖而出, 并且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 的普遍真理, 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 的重大问题。

 这一切, 标志着党开始走向成熟。

 长征 的胜利, 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的发展。

 红军以英勇无畏 的斗争, 将被迫进行 的求生存转移, 转变为开赴抗日前线 的伟大进军, 在华北 的抗日前哨地区建立起前进 的阵地, 鼓舞和坚定了全国人民 的抗日信心, 促进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 的转变, 为挽救民族危亡作出了重要贡献。

 长征 的胜利, 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国内外 的影响, 为中国革命 的胜利发展奠定了广泛 的群众基础, 并且赢得了国际上正义力量 的同情和支持。

 广大人民由此而懂得:

 只有跟着共产党, 才能获得解放; 只有参加和支持红军, 才能翻身当家作主人。

 长征 的胜利, 锻造出了不朽 的长征精神。

 这种精神集本文章共 2 页, 当前在第 1页[1][2]下一页本文章共 2 页, 当前在第 2 页上一页[1][2]中体现为:

 革命理想高于天 的坚定信念; 战胜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 的英雄气概; 顾全大局, 严守纪律, 紧密团结 的高尚品德; 始终听党话、 跟党走 的高度政治觉悟; 与广大群众生死相依、 患难与共 的为人民服务精神; 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走自己 的路, 求实创新 的胆识。

 这一精神, 不仅是党和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和作风 的高度凝结, 也是后来 的延安精神、 西柏坡精神等革

 命精神 的发展基础, 为中华民族 的复兴提供了宝贵 的精神财富。

 正是在这些精神 的鼓舞下, 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三)

 红军长征胜利 的光辉历史, 为 我们留下了宝贵 的经验。

 红军将士在万里征途中,用生命和热血铸造了伟大 的长征精神。

 这些珍贵 的精神财富, 今天仍对 我们有着深刻 的启示。

 要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 的胜利, 必须有党 的坚强领导核心和正确 的思想路线。

 红军长征能够夺取胜利 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 的党 的坚强领导集体。

 正是在毛泽东 的正确领导指挥下, 红军四渡赤水, 兵临贵阳, 威逼昆明,巧渡金沙, 彻底扭转了长征初期 的被动局面, 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 的胜利。

 毛泽东核心领导地位 的确立, 从根本上说, 就是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 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正是在这条思想路线指引下, 党制定和实行了正确 的政治路线、 军事路线, 把原则 的坚定性与策略 的灵活性有机统一起来, 从根本上统一了全党思想、 凝聚了全党全军力量, 从而引导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今天,

 我们正在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新长征。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 的党中央, 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紧密结合, 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最新指导理论, 科学回答了“为什么发展, 怎样又快又好发展” 的时代课题。

 我们必须认真学习、 深刻领会, 全面贯彻落实, 以此统一全党 的思想, 凝聚全党 的意志, 集中全党 的智慧, 激发全党 的活力, 进一步提高党 的执政能力、 巩固党 的执政地位, 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和国防军队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要使 我们 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必须坚持自主创新, 闯出一条符合中国社会实际 的崭新道路。

 红军之所以被迫进行长征, 就是以王明为代表 的“左”倾教条主义者照搬书本上 的条条和外国经验, 无视中国革命实际所造成 的严重恶果。

 惨痛教训使党和红军认识到, 中国革命 的道路要靠中国人自己来开创。

 只有从中国革命 的实际出发, 闯出一条符合中国社会实际 的革命道路, 才能赢得中国革命 的胜利。

 遵义会议迈出了 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的决定性一步。

 从此,

 我们党把中国革命 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自主推举出值得依赖 的领袖, 自主决定仗怎么打, 路怎么走, 特别是在历史转折关头, 敏锐把握机遇, 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总政策, 打开了中国革命 的广阔空间。

 今天,

 我们进行 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伟大事业, 也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 的道路, 充满未知和困难。

 要取得这场新长征 的胜利, 关键在于创新。

 在学习、 借鉴他人经验 的同时,

 我们应当更加重视自己 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造,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科学发展之路, 独立自主, 勇于创新, 依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己 的力量, 努力开创出一条造福全体中国人民和促进世界繁荣发展 的崭新道路。

 党要领导革命事业不断走向胜利, 就必须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 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 的血肉联系。

 红军长征, 是在无后方依托、 流动作战和非常险恶 的环境下进行 的, 但党和红军

 也从来没有忘记践行一切为了人民 的宗旨。

 红军战略转移方向 的多次调整和党 的北上抗日战略方针 的确定, 充分表明 我们党始终是把人民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至高无上 的地位,这是党和红军赢得人民群众支持拥护 的根本原因。

 红军长征, 共经过 14 个省和 10 多个少数民族地区, 所到之处, 广泛开展宣传工作, 深入说明党和红军 的宗旨, 严格执行群众纪律和党 的民族宗教政策, 使广大群众深切感受到共产党和红军是他们 的救星和希望, 从而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正是有了沿途人民群众 的大力支持, 党和红军才能夺取长征 的胜利。

  长征途中, 党和红军 的各级领导和指挥员, 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 生死相依; 很多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以身作则, 冲锋在前, 战死沙场。

 红 3 军团参谋长邓萍喋血遵义城;红 25 军政委吴焕先血洒四坡村; 红 34 师师长陈树湘伤重被俘, 掏腹断肠, 壮烈牺牲。

 聂荣臻曾说:

 红军打仗打 的是干部, 打 的是党团员。

 每打一仗下来, 党团员负伤之数, 常常占到伤亡数 的 25, 甚至 50。

 正是党员干部这种冲锋在前、 吃苦在先 的作风, 激发了广大战士们 的极大斗志和勇气。

 红军军心之团结和士气之旺盛, 为当时国内任何军队所不及。

 人民群众 的大力支持和拥护, 既是红军长征胜利 的重要原因, 也是 我们 的事业不断发展 的稳固基础。

 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 要保持党和人民 的血肉联系,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为人民执好政、 掌好权, 最大限度地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 的根本利益。

 党中央提出 的“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的要求, 得到广大群众 的充分肯定;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体现出来 的为民、 务实、 清廉 的执政新风范, 更是得到广大群众 的广泛赞誉。

 但是, 目前党群关系方面存在问题 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也不容忽视。

 一些人把市场经济条件下 的等价交换原则引入政治生活, 把党和人民赋予 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 的工具, 严重侵害了党 的肌体, 败坏了党 的作风, 危及了党 的执政地位巩固, 引起广大人民群众 的强烈不满。

 对此, 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 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 对加强党 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 的要求, 做出了新 的部署,

 我们应该认真贯彻落实, 使党永远保持旺盛 的生命力与坚强 的战斗力, 领导 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和建设 的新胜利。

 要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 必须始终保持崇高 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 的顽强意志。

 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是党和红军在长征中迭克强敌、 战胜艰险 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在面对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 面对严酷无情 的自然环境, 面对绝地断粮等生死考验时, 红军指战员之所以能够以顽强 的意志、 昂扬 的斗志和乐观 的情绪坦然面对,靠 的就是对党 的忠贞, 对革命理想 的执着追求。

 环境再恶劣、 条件再艰苦, 他们也毫无怨言, 坚定地跟着党革命到底。

 党和红军中, 有一大批甘为理想信念而献身 的坚定分子, 老一代革命家就是他们 的杰出代表。

 如朱德、 贺龙、 刘伯承、 叶剑英等人, 投身革命前都曾在旧军队中有着高官厚禄, 但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 他们不惜放弃这一切毅然加入共产党。

 成千上万 的红军战士, 为了跟党干革命, 告别家人、 离开故乡 , 踏上了迢迢征途, 很多人付出了生命和热血。这种崇高 的理想和坚定 的信念, 使他们心甘情愿地舍弃个人一切, 投入伟大 的革命斗争洪流。

 历史一再证明, 坚定 的理想信念, 是 我党 我军取之不竭、 用之不尽 的力量源泉;是民族复兴 的伟大精神支柱。

 在新世纪新阶段,

 我们更加需要用革命理想高于天 的崇高精神来凝聚全党全军全国人民 的意志和力量, 以高度 的自觉和自信,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而奋斗。

 要取得民族独立与解放, 保障国家安全与发展, 必须建设一支听党话跟党走、 忠实履行历史使命 的人民军队。

 长征胜利最重要 的启示之一就是, 为了确保党和人民 的事业不断胜利发展, 党必须牢牢掌握一支忠实执行党 的政治任务 的革命武装。长征中, 红军之所以能经受住残酷 的战争环境、 恶劣 的自然条件和严酷 的党内斗争等多重考验, 创造出以劣胜优、 以弱胜强 的战争奇观, 其中 的重要原因就是:

 坚持党对军队 的绝对领导, 牢固...

推荐访问:长征精神深刻启示 长征 启示 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