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生态环境保护

时间:2022-08-03 15:1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环境保护,供大家参考。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 整体, 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 并间接地、 潜在地、 长远地对人类的 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

 生态环境的破坏, 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但是, 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在近几百年来我们人类各方面得到高速发展, 尤其是工业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生态环境正在一步步走向衰弱, 环境保护已然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必须承认在过去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间所创造的经济财富是以环境为代价的。

 生态环境保护这门课的存在, 就是为了增加我们对于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了解, 能使自己在未来将它很好的与自己的专业课知识相结合, 为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一份自己的努力。

 人类对于理想聚居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自古有之。

 在自然经济时代, 人类与山水相依,与大自然共生, 过着天然纯朴的聚居生活。

 然而, 近代不断推进的工业化进程加快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步伐。

 也加速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当人们应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大规模、 大范围地建设现代化聚居环境, 为生活带来了方便和舒适的同时, 也导致沙漠化等各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而, 研究人居环境的生态化问题对于人类构建现代生态文明, 营造绿色家园, 提高生存质量, 具有现实的意义。

 所谓文化, 是指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应的文化, 并随着社会的演进而发展。

 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 形成民族传统。

 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延续性, 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延续性的基础。

 文化的传播具有地域性, 不同的区域环境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从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看, 文化是人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文化是在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

 的认识与改造过程中发展和创造出来的。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把文化的发展分为七个阶段, 即低级蒙昧社会→中级蒙昧社会→高级蒙昧社会→低级野蛮社会→中级野蛮社会→高级野蛮社会→文明社会。

 每个文化阶段的标志是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密切相关的, 如在人类文化的低级蒙昧社会阶段, 人类生活在原始的生态环境中, 依靠野果为生, 由此可见, 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正是和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利用与改造同步的。

 在人类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中产生和发展了文化。

 因此, 在人类文化的进程中, 无一不包括了生态环境的因素, 也无不打上了生态环境的烙印。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 文化是指人类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

 由于人类具有明显的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 作为生物的人, 对环境的生态适应使人类产生了不同的人种, 在体质形态及生理、 生态等特征方面出现了差异的人群。

 作为社会的人, 以不同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以自己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实现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 从而形成了自然文化、 民族文化和科学文化三个层次组成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 不同历史时代以不同的文化层次作为主流, 并以此成为特定时代文化的主要特征。

 人类之所以能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壮大, 关键在于人类具有文化。

 人类通过文化的传授和知识的共享, 一代又一代地传递, 这就是文化的生态适应性。

 由于文化的进化而导致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进化。

 由于有了文化, 人类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因此,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 文明是指某一地域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发展过程。

 人类用文化来适应生态环境, 也用文化来改造生态环境。

 环境与文化的协同进化, 推动了人类文明的繁荣、 发展。

 但如果某一文化的发展过程与生态环境不协调, 就会引起生态危机、 资源耗竭等问题, 当人类最终无法用文化来适应新的生态环境时, 必将导致文化的退化和文明的衰亡。

 有人曾用这样一句话来勾画人类历史进程:“文明人跨过地球表面,

 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

 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夸张, 但用它来形容某些文明的消失, 却是非常生动形象的。

 今天, 人类已经践踏了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片土地, 这正是人类文明不断从一处移向另一处的主要原因, 同时也是若干古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

 巴比伦文明的衰落就是因为不合理的灌溉所造成的土地盐渍化和灌溉渠道淤积造成的。

 苏美尔人对森林的破坏, 加上地中海气候冬季倾盆大雨的冲刷, 使河道和灌溉渠道的淤积不断增加, 人们不得不反复清除淤泥, 甚至重新挖掘新的渠道, 尔后又无奈地将其放弃,这样的不良循环, 使得人们越来越难将水引到田中。

 与此同时, 由于苏美尔人只知道灌溉,不懂得排盐, 其结果使美索不达米亚的地下水位不断上升, 给这片沃土披上一层厚而白的盐结壳, 土地的恶化, 使美索不达米亚葱绿的原野渐渐枯黄了, 人口的增加和土地的恶化, 使文明的“生命支持系统” 濒于崩溃, 并最终导致文明的衰落。

 历次朝代的更迭, 都没能恢复土地的生产力、 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恶化状况,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永远地沦为一个人口稀少的穷乡 僻壤。

 如今伊拉克境内的古巴比伦遗址, 已是满目荒凉, 只有沙漠、 盐渍化土地。

 玛雅文明的消亡是因为“swidden agriculture” 系统, 这对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侵蚀非常严重, 在这种地区, 一旦森林覆被破坏, 土壤也就随之流失了。

 而农业用地、 木材及燃料的需求, 使森林消失不可避免; 与之相关的是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增高, 造成低地和沟渠的淤塞, 地下水面抬高。

 此外, 土壤有机肥补充不足, 环境及资源恶化直接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

 公元 800 年食品生产开始下降, 粮食短缺和战争频繁, 导致高死亡率使人口锐减, 城市逐渐变成废墟, 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毁灭了。

 撒哈拉文明的消亡是因为这块沃土原有的水分平衡遭到无情的破坏, 滋润这块土地的“季风雨” 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 而人类烧荒林地、 过度放牧等自毁家园行为, 最终导致了沙漠的形成。

 现在, 沙漠仍像死神一样以每年 6km 的速度吞噬着中非的沃土, 那里的人们依旧延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破坏生态环境中水资源平衡, 无节制地消耗森林、 过度放牧, 他们似乎未意识到, 他们仍在继续撒哈拉的悲剧。

 丝绸之路沿线文明的衰亡固然与气候变干、 降雨量减少、 冰川融水萎缩、 河流断流、 水系改道等自然因素的波动有关, 但土地的过度开垦、 生物资源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天然植被的破坏以及频繁的战争等人为因素, 加剧了土地盐渍化、 水资源的耗竭和环境退化, 这是导致丝绸之路沿线文明逐渐消失的原因。

 人类, 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 都是大自然的子孙而不是自然的主人, 人类如想保持相对于生态环境的优势, 就必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自然规律, 人类征服自然的企图, 通常只会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一旦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人类的文明也就随之衰落。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存在的基础, 都在于一个持续的“生命支持系统”, 文明得以持久延续与发展的关键是保持了养育人类的土地的可持续性。

 上述几个古文明衰亡的根本原因, 就在于他们破坏了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基础。

 古文明消失的教训值得人类对长期以来沿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 今天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已向人类敲响了警钟。

 因此,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看, 人类只有彻底摒弃以破坏环境、 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的传统经济模式, 建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 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构建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社会, 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无论我国还是世界, 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都不容乐观。

 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从身边一点一滴的节约做起, 从对于能源使用的自我约束做起; 还要认真学习知识努力完善节能减排的工艺技术, 为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终恢复我们生态原本的美好, 建设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

推荐访问: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