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生态环境保护

时间:2022-08-03 15:2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环境保护,供大家参考。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环境问题的日 益严峻, 人们对环境保护也越来越关注, 本文主要从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现状以及其重要性出发, 分析了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 并对如何解决环境问题阐述了笔者的观点。

  关键字:

 生态环境, 应对措施, 严峻形势

 在我国近 20 年的发展过程中, 集中体现了发达国家近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并且生态环境问题呈现结构型、 压缩型以及复合型发展态势。

 生态环境污染不仅仅给社会带来非常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且会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社会稳定乃至人类后代的生存发展。

 在未来的 15 年内, 我国的人口还将持续增加, 经济总量也会翻倍增长, 面对资源消耗也将持续的增长, 同时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此, 我国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摆在一个战略高度位置。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落实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之一, 是建设全面小康生活的内在要求, 是坚持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 同时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有力保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及经济结构的调整, 更快更好的实现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保证人们群众的身体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还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生活生态环境与发展空间。

 因此, 我国必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集中精力整理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

 一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种项目突飞猛进的引入, 虽然在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生态环保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但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对生态环境造成一些影响, 带来了生态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出现一些影响可持续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众所周知, 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是目前我国比较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了。

 而项目建设的同时, 造成的空气的污染、 沿海江河水系的污染、 水土流失、 荒漠化、 沙尘暴等等生态环境问题。

 噪声扰民、 水

 质下降、 家禽死亡、 农田受损、 工厂附近群体性居民身体体质弱等问题已经成为投诉的热点。

 近几年来, 因忽视生态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灾难事故频繁发生, 松花江污染事故就是一个为了发展当地经济留下安全隐患的典型例子, 当时造成江水水质硝基苯浓度升高, 污水团一路循江而下, 河道附近居民饮水安全得不到保证, 影响之深、 危害之大不得不让我们反思。

 还有, 2011 年, 美国康飞公司漏油事件导致几百万平方公里的渤海湾海域严重污染事故, 漏油事件污染水质的同时也给当地的渔业和渤海湾的生态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影响的背后就是渔民的生计怎么办、 生态生态环境如何转变, 所以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避免这种恶性事件、危害公众安全事故再次发生, 这些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二)

 生态环境保护思想意识淡薄 地大物博的传统观念还留在很多人心里, 所以就会有一些牺牲生态环境、 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

 也就有些人, 经济条件好了以后, 不注重自己的行为,铺张浪费, 用一次性餐具, 穿高档皮草, 使用难以降解和回收的材料, 可是这些奢侈与欲望的代价是树木逐年减少, 珍贵稀有的野生动物逐渐减少。

 其实, 生态环境保护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群体能做好的, 必须要所有群众共同参与和关注, 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身边做起, 从自我做起, 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生态环境逐年恶化, 他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依靠, 所以每个人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生态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提倡低碳生态环保的生活方式, 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 建立节约能源的生活模式, 推广文明的行为习惯, 杜绝奢侈、 浪费的行为, 培养生态消费、 理性消费的消费观念, 把生态环境保护当成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总之, 生态环境保护从点滴做起, 生态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做新时代有道德的公民。

 二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原因分析

 (一)

 生态环保法律不完善

 目前, 我国出台的生态环保、 能源相关的法律法规非常多, 研究结果也是林林总总, 但是依然不能完全控制我国生态环境恶化、 能源使用率低等生态环境问题现状, 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法律不完善。

 首先就是生态环保法律没有与时俱进,自《环境法》 颁布以来已经将近 20 年了, 在这短短的 20 年内, 我国的经济已经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该法规已经没有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要求, 不少生态环境污染工厂钻法律的空子但是却没有依法予以严惩。

 同时, 在法规中也只是制定了一些基本的原则, 而没有真正的具备实施的条件, 部分的主要生态环境法规还存在许多的空白及漏洞, 导致了很多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法律制约。

  (二)

 监管制度不健全

 在目前国内的很多地区, 生态环境保护受到地方经济的干扰, 地区内的一些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工厂同时也是纳税大户, 在地方保护下可以轻松的避开法规的追究。

 与加速实现工业化相比,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因此,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 规范等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滞后性, 国家生态环境投入也是明显不足, 尤其是当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发生冲突时, 往往是前者服从后者。

 由于受到地方保护以及经济利益的推动, 使得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度规范很难有效的执行, 从而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三)

 生态环境规划没有真正落实

 在目前国内的经济发展中, 生态环境规划没有落实到位现象经常发生。

 生态环境规划是生态环境管理的中心, 通过这种规划可以将各个行业、 部门的生态环境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而实现全面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了, 对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规划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最有效, 同时也是最经济的措施之一。

 但是, 显示中的生态环境规划远远没有达到与经济、 城市建设规划相同等的地位, 在城镇建设中也暴露出了布局分散、 不合理的问题, 对生态环境的集中保护非常不利, 也增加了对生态环境进行集中治理监管的难度与成本。

  (四)

 生态环保资金投入不足

 投入资金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个是国家与地方投入资金不足, 另一个是企业与当地政府投入资金不足。

 国家生态环保资金投入不足是引起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式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的内蒙古等地区, 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土地沙化现象, 沙尘暴常见, 就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植树造林, 防止土地沙化, 但是目前, 国家对这块的资金投入有限, 远远无法满足治理需求。

 企业与当地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变现为, 在我国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虽然受到了生态环保局的治理通知, 但是所需的治理费用高于整个企业的产值, 企业无法承担这笔费用, 而政府也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理费用的投入, 造成了恶性循环。

 三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应对措施

 (一)

 加强培养生态环保意识与教育工作 生态环境保护、 人人有责, 我们必须加强对人们群众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加强其生态环保观念, 提高生态环保意识。

 转变生态环保思想, 坚持生态环保优先。

 转变思想,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优于经济发展的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道路。

 同时针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环评坚决不予受理、 不予审批或暂缓审批。

 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考虑, 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 生产方式、 消费模式和发展道路问题, 必须从发展方式上找根源, 从最顶层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寻出路, 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入手,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 使群众生态环境权益不受侵害。

 加强生态环保宣传, 深化生态环保意识。我们要做好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 大力宣传探索生态环保新道路、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举措和成效, 让人民群众更加关注和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 使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更深刻的认识, 要在动员公众参与上取得新进展。

 (二)

 有效落实生态环保责任制

 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 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应尽的责任, 要根据法规约束地方政府, 并对其地方生态环境破坏负总责, 将生态环境保护提上议事日程。

 各级政府要建立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 并要将生态环保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与干部政绩的考核范围之内, 研究绿色经济核算方法, 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消耗、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价。

 相关生态环保部门要定期的公布一次各地区行业的能源消耗以及污染排放情况, 方便社会群众进行监督, 同时建立生态环保工作责任制, 对于决策失误或监管不到位造成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要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加大执法力度, 做到依法生态环保。

 我们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深入开展和整治违法排污企业, 大力开展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生态环保的专项行动,对重金属、 危险废物处置污染企业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整治。

 加大重点区域、 典型

 案件挂牌督办、 责任追究和后督察力度, 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以执法检查作为一种手段, 加大检查、 综合治理力度, 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深化农村和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健全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全力遏制化工行业生态环境事件高发势头, 突出生态环境应急预案建设和管理, 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生态环境事件。

 生态环境保护能否取得实效, 加强领导有重要作用。

 各级党政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切实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安排, 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现实考验。

 各级党政和领导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统一到中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安排部署上来, 牢固树立抓生态环境保护就是抓经济、 抓发展的观念, 把生态环保优先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研究部署, 摆到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建立健全和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 负总责, 分管领导具体抓, 其他领导配合抓, 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形成强大合力。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许多工作跨行政区域和部门, 必须加强统筹协调, 建立强大的“生态环境保护统一战线” 。

 切实增强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 强化统筹协调, 主动通力合作, 切实形成共同推进工作落实的强大合力, 形成党委领导、 政府负责、 企业主导、 环保部门统一监管、 有关部门各负其责、 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格局 (三)

 建立完善生态环保管理体制

 建立并健全国家到地方的监督检查以及单位负责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国家要加强对地方级的生态环保工作的支持与引导, 健全区域生态环境检测机构, 协调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对所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监督检查。

 地方级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内的生态环境问题负责, 监督以及规范下一级政府部门的生态环保工作, 对重点生态环境问题企业要加大监督力度, 并且建立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机制。

 建立企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督责任制, 并推行职业资格管理。

 对县级及以上人们政府要加强生态环保机构的建设工作, 落实职能体制的编制与经费问题。

 各级地方政府要总结并探索管辖区域内的生态环保机构新的监管模式,

 完善地方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建立健全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 使用监督问责制度, 用法律和制度制约大型工业企业和项目建设, 要让这些重点工程或大型企业严格按生态环保要求办事。

 严格查处生态环境违法企业, 责令整改, 整改不合格不许生产经营, 严格惩罚包庇、 庇护的个人, 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禁止滥用职权。

 坚持以人为本, 抓紧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 加快生态环保立法进程、 完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 引导生态环境科技创新, 更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 完善体制机制, 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水平。

 (四)

 自主创新作为结构调整、 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各企业在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 应把立足点转移到自主创新上来。要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利, 进一步调整科技经费投入结构, 确保重大科技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确保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 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带头作用,强化产学研结合, 带动更多的中小科技企业参与重大专项实施。要围绕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 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 集中要素资源, 着力突破一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 建设一批开放共享的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节能减排, 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要继续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 推动高技术产业集聚和特色产业基地发展。

 要发展创新文化,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生态环境保护就是在维护我们家园的生态环境, 家园的生态关系到你我他每个人。

 法制约束也好, 大力宣传也好, 都不如从自身做起、 从点滴小事做...

推荐访问: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