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无题》教学设计3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4-29 13:15:04 来源:网友投稿

《无题》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无题》是七年级上半学期的一篇古诗,根据《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以及“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无题》教学设计3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无题》教学设计3篇(精选文档)

《无题》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无题》是七年级上半学期的一篇古诗,根据《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以及“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2、过程和方法:

  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使学生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古代女子在悲伤与痛苦的爱情之中仍然富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以及感受到作者李商隐的诗歌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具有朦胧婉曲之美。

  三、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2、熟练背诵全诗。

  四、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由李白、杜甫的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说出唐朝有“小李杜”之称的是李商隐和杜牧,从而导入本课。

  2、作家、作品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李商隐与李贺一样,都是唐室宗亲,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家境已经十分贫寒;他从小颖悟,十六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并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文章奏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这一技之长成为他后来谋生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技能。

  二十六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放利偷合”,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辜负了“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的壮志和才华,终年四十六岁。

  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极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他的《锦瑟》文字锦绣华美,字面意义易于理解而内容极深,历来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称。此外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等也都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3、具体讲解: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读完课文后,请大家分组讨论:

  (1)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

  (2)如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3)学过这首诗后,你对诗中的爱情是怎样看的?也可以谈谈你心目中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

  请每组的学生代表到讲台前发言。

  具体赏析的参考资料: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

  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

  “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

  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

  《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

  七、总结、扩展:

  播放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

  爱情是美好的,虽然也会有不太圆满的结局,但歌颂爱情的诗都是美丽的。今天我们学了李商隐的这首《无题》,希望大家把诗人带给我们的美妙境界牢牢记住,如果喜欢他的诗风也可以去阅读我们在最开始提到的那几首诗。

  八、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全诗并要求会默写。

  2.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无题》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2、过程和方法:

  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古代女子在悲伤与痛苦的爱情之中仍然富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以及感受到作者李商隐的诗歌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具有朦胧婉曲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

  1、能用诗的语言译读全诗。

  2、能理解诗中的美句;能理解诗中的难句。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朗读作者介绍,诗的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最为杰出的诗人,继盛唐“大李杜”(李白和杜甫)后,他和杜牧并称为“小李杜”。(学生读)

  李商隐对于诗歌的贡献,特别在于他所独创的“无题诗”。这些无题诗音调谐美,深情绵邈,含蓄隐涩,且富于象征和暗示色彩,将唐代诗歌的抒情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教师介绍)

  创作背景: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学生读)

  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计有二十首,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这首《无题》诗也是如此,并且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教师介绍)

  批注:朦胧婉曲、深情无限

  (二)一读解其意: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读出感情

  学生齐读,点评

  教师范读,学生再读体会

  学生个别朗读,点评

  2、要求:用现代语言说说诗的各句的含义,句式要整齐,最好押韵。

  3、学生对照注释思考,两两互译。

  4、全班交流,点评。

  5、归纳:别离之景-别后思念-别后期待

  (三)二读赏其美:

  1、问:诗中哪句写得美呢?请思考,并且用笔写下你的感受。

  学生体会,批注,交流

  教师点拨,重点评析颔联

  颔联品析:颔联连设两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个意象的出现,极为熨贴。“春蚕”自然承上,并用“蚕吐丝”、“蜡流泪”巧妙比喻,用“丝”谐音“思”,用“到死”、“成灰”与“方尽”、“始干”两相对照,妙句天成,传达出刻骨铭心、生死不渝的至情。缠绵悱恻,炽热浓郁,成为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千古名句。此外,它还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全句言深情而寓真理,含义隽永,耐人寻味。

  2、知识归纳:警句,就是语言精炼、寓意深刻的语句。

  作品中的警句,往往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思想。

  警句常常超越作品、超越时代而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教益。

  3、引入:《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体会警句。

  4、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四)三读解其难:

  1、引出难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要求:请自选一句阐释它的含义和作用。第一,要阐释它的含义;第二,要阐释它的作用。

  2、学生思考,交流,教师点拨:

  “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恋人住处——玉阳山西山灵都观,是很恰切的。“青鸟”,是神话中给王母娘娘当信使的神鸟。当时,诗人处于玉阳山东山,虽与恋人同处一山,距离不算遥远,但因为他们的爱情不能见容于社会,所以会遭遇到种种的波折和阻碍。句中的“无多路”,可作“没有多远的路”或“没有别的什么路”来理解,但无论是哪一种解释,诗人却都只能寄希望于“青鸟”来探听消息,可见他们的相见是多么的难!以此回扣“相见时难”,也更进一步突显出“别亦难”,这样就使得全诗首尾圆合、浑然一体了。

  3、知识归纳:用典,文献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

  用特指的古事或古语婉曲地表达“今”义。

  用典的效果:精炼语言,避直就曲,生动典雅。

  4、引入:《赤壁》,体会用典

  5、有感情的朗读

  (四)四读诵其情

  要求:读出感情,读出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学生朗读背诵

  (五)总结:一诗四读

  (六)作业:用本课所学的方法诵读欣赏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恋情诗。写对昨夜相知相会而今日很快分离的情人的思念之情。

  总体感觉这首诗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作为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如果单纯的和学生谈爱情,可能在教学上就走入一定的误区。针对学生的情况分析,我主要通过诵读、美点赏析,难点理解几个方面赏析这首诗,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诗中各联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这堂课也让我有了以下几点收获:

  1、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也就是说,一节课中要学生完成哪些目标内容,教师要心中有数。诵读的方式要多样化,齐读与个人读结合,背景的引入要讲究时机。情境的设计还要更贴合学生。

  2、教师要理解教学内容,确定整节课教些什么,怎么教,将整节课的目标分解到各个环节中去。

  3、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既能增加教学的量,又能使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

《无题》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无题》是七年级上半学期的一篇古诗,根据《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以及“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2、过程和方法:

  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使学生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古代女子在悲伤与痛苦的爱情之中仍然富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以及感受到作者李商隐的诗歌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具有朦胧婉曲之美。

  三、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2、熟练背诵全诗。

  四、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由李白、杜甫的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说出唐朝有“小李杜”之称的是李商隐和杜牧,从而导入本课。

  2、作家、作品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李商隐与李贺一样,都是唐室宗亲,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家境已经十分贫寒;他从小颖悟,十六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并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文章奏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这一技之长成为他后来谋生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技能。

  二十六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放利偷合”,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辜负了“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的壮志和才华,终年四十六岁。

  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极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他的《锦瑟》文字锦绣华美,字面意义易于理解而内容极深,历来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称。此外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等也都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3、具体讲解: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读完课文后,请大家分组讨论:

  (1)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

  (2)如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3)学过这首诗后,你对诗中的爱情是怎样看的?也可以谈谈你心目中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

  请每组的学生代表到讲台前发言。

  具体赏析的参考资料: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

  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

  “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

  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

  《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

  七、总结、扩展:

  播放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

  爱情是美好的,虽然也会有不太圆满的结局,但歌颂爱情的诗都是美丽的。今天我们学了李商隐的这首《无题》,希望大家把诗人带给我们的美妙境界牢牢记住,如果喜欢他的诗风也可以去阅读我们在最开始提到的那几首诗。

  八、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全诗并要求会默写。

  2.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附:板书设计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无题》教学设计3篇(扩展1)

——无题的随笔3篇

无题的随笔1

  雨,濛濛地下,一滴一滴,一滴一滴,滴在小草上,滴在叶子上,滴在我心里。

  早上,我在车库门口躲雨,静静地看着雨。当我正隔着玻璃聚精会神地观察眼前的树叶,“扑哧”一声,把我吓坏了。怎么了?我眼前的绿叶突然动了一下!我用手揉揉眼,又使劲地眨了几下。“扑哧”,水滴在叶子上,两片小叶子突然晃动了一下,像小鸟的翅膀。这叶子你碰我,我碰你,其它的叶子也动了起来!它们就像水波,一圈一圈地扩大自己的领土。最后,在细雨中像我招手呢!

  雨,小了,起了微风。我走出去,看见了一群小草。它们的腰板是直的,但却深深地低下头,像拄着拐杖的老人,又像是挨罚的少年。此刻,它们正在风中玩耍,用它们的“头”打来打去,我从后面攻击你一下,而你又转过头来,打我一下,好不快活!

  雨停了,我突然回头,看到了一大群狗尾巴草,它们在风中摇晃,和那些小草一模一样。我快步走到那里,拔下了一根,玩弄起来。我先用它蹭蹭我的鼻子,好痒!随后,我又把那籽一粒粒扣下来,让它们随风飞向远方。一粒高,一粒低,一粒远,一粒近,有的落在泥土上,有的掉到大地上,还有的掉在树叶上。

  太阳从云里探出头来,一滴露珠顺着小草的叶片滑落地上。

无题的随笔2

  经历了一些事情,也看得开了。就像那句高大上的话所说:洗净铅华终显本真。当我们看到别人轻而易举完成我们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做到的事时,我们心中多多少少会有些不*衡,对他也是充满各种羡慕嫉妒恨。也许当我们知道他们背后所付出的努力,所流的汗水时,我们也许就会释然,并会打心底尊敬他。

  今天做完化学实验,我有幸和班里的第一名一起留下来打扫卫生。在打扫卫生时,我们聊了很多,其中就包括学习。他对所学的科目分析的都特别到位,对哪科应该重点学习,对哪科只需要考及格就行基本上了如指掌。我对此表示震惊,他只是笑着摇摇头说道:复习的时候我基本上很少睡,每天都是复习到十二点,第二天醒了就去考试。我沉默了。如果能够咬牙坚持住,每个人都能够考个不错的成绩,然而,因为承受不住枯燥乏味,自己放弃了。既然是自己放弃的,那就不应有任何的埋怨和嫉妒之心,同样也没有资格有。

  付出了不一定会有收获,但是没有付出就肯定没有收获。当看到别人收获硕果累累时,在嫉妒滋生之前,请先想一想自己真正付出了多少。

无题的随笔3

  “他继续给别人上音乐课,直到去世,从未试图过扬名立万,他所做的一切都成为了他的秘密。”——放牛班的春天

  在图书馆里想到自己有些小习惯,翻一本书时总是先看作者简介,我很关心作者是哪种定义的人,不单单是作家,更多的是摄影师、物理学家、旅行家一类的属性,当然每次看到有时间的记录,我会习惯性地推算他是多少岁写的这本书、多少岁逝世,这个习惯很小时候就养成了。

  对于滚滚前行的时间来说,一点一滴的细节决定着你接下来的命运,但时间真的不会记住太多,大多数细节都会被忘记。

  所以那些人对于时间来说,被关注的只能是他的身份属性,而过程的细节时间不会留意,我们也不会留意。

  能被记住的,都是最好的。

  虽然铭记和遗忘一直在时间里不断交替进行着,但他们的本质却是相同的,只是久暂不同,遗忘有着短暂的铭记,铭记是很久之后的遗忘。

  就算昙花只开一瞬,却也值得努力一赏。

  就算存在没谁记得,也要活得最为漂亮。

  你在赏花,有人在看赏花人。

  我想某些书的作者是肯定不会知道我有多欣赏他们的思想,以此推断被遗忘不是绝对的,你所认定的被遗忘,只是被记住的概率很小而已。

  不要单单为了“存在”而活。

  对于一个演员,不是为了要被谁记住,所以才去抛头露面、制造绯闻,而是真心地去做这么一件喜欢的事情。

  就像现在的我不是为了想被谁记住才写下这段论述,而是真的愿意去做这件事。留下的不是文字,是想法。而那些作家留下的,是从生命长河里,提炼的思想。

  或许因为年轻,写作对于我来说,仍感到很矛盾,这种矛盾来自方方面面:该写与不该写的、认真写还是随意写、字多是否算作废话多、写的简洁是否算是一定程度的沉默、想被记住还是想写写而已……问题多了,答案在发呆中自然就来了,所以无所谓了。

  真正优秀的书籍,其实很少,不过又会有谁去统一定义哪些是最优秀的呢,没有人。

  在文字中情感洋溢、爆发的人,生活中应该都很冷静。

  我这辈子就不想接触的就是批评家和辩论家,活在争执是非对错中,特别累,但社会实际上是离不开这类人的,没有他们批判的眼光就不会认识到错误。

  我仍愿意,让大风把所有的往事都带走,谁都别曲解,谁都别记得。

  上路吧,只带两件行李:一份是好奇,一份是勇气。

  我用文字作为媒介,去记录这一切,途径的.美好通通揽下,不管谁在安然的世界里瞥一眼,都跟我没了关系。写作是门大学问,自己还未入门。

  每天总有层层叠叠的想法,而很多想法却也能让自己大吃一惊,觉得不记下来就会被忘了。

  但也不会因为太多的思绪感到混乱烦恼,反而会想出很多曾经疑惑的问题的答案。

  写作实际上是与自己对话,是实现自我认知的过程。

  关于往事,仿佛真的忘了不少,只要不去刻意回想,往事便已成风散去。

  很多人、很多事不值得被记住。

  让现在的自己更轻松吧,上路吧,只带自己的思想,让乱七八糟的,都散去。


《无题》教学设计3篇(扩展2)

——《无题》李商隐赏析3篇

《无题》李商隐赏析1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李商隐赏析2

  1.无题: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有相思之意,“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3.蜡炬:蜡烛。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油称烛泪。

  4.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5.蓬山:指海上仙山蓬莱山。此指想念对象的往处。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就是自己日夜思念的心上人。

  6.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有意为情人传递消息。

  7.殷勤:情深意厚。

  8.探看:都是探望的意思。

  9.东风:春风

  10.残:凋零

  11.泪:指蜡泪,隐喻相思泪水。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12.镜:照镜,用作动词。早晨梳妆照镜子;镜:名作动,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13.但::只

  14.云鬓:青年女子的头发,代指青春年华

  15.夜吟:夜晚吟诗

  16.殷勤:情谊深厚。

  17.看:探望

  18.丝方尽:这里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无题》李商隐赏析3

  相见的时候难,分离的时候也是难舍难离,春风没有办法,到了暮春,百花就会凋谢;

  春蚕直到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吐尽,红烛燃烧尽头,蜡泪才会流干;——(隐喻相思)

  早晨起来照镜子,黑发都变了颜色;.夜晚吟诗,觉得月光都是寒冷的;——(思念和孤独)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青鸟啊,麻烦您带去我情深意厚的探望吧。


《无题》教学设计3篇(扩展3)

——《无题》李商隐3篇

《无题》李商隐1

  无题二首

  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

  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

  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

  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

  何处西南待好风?

  重帏深下莫愁堂,

  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

  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

  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

  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诗鉴赏: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这两首七律无题,内容都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都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忆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亲身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事情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第一首首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李商隐写诗特别讲究暗示,即使是律诗的首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接,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玩索体味。象这一联,就只写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点破这件事意味着什么,甚至连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都不作明确交代。我们通过“凤尾香罗”、“碧文圆顶”的字面和“夜深缝”的行动,可以推测女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独处的闺中女子。罗帐,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在寂寥的长夜中默默地缝制罗帐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等待中吧。

  接下来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忆,内容是她和意中人一次偶然的相遇——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对方驱车匆匆走过,自己因为羞涩,用团扇遮面,虽相见而未及通一语。从上下文所描写的情形看,这次相遇不象是初次邂逅,而是“断无消息”之前的最后一次照面。否则,不可能有深夜缝制罗帐,等待会合的举动。正因为是最后一次未通言语的相逢,在长期得不到对方音讯的今天回忆往事,就越发感到失去那次机缘的可惜,而那次相遇的情景也就越加清晰而深刻地留在记忆中。所以这一联不只是描绘了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一个难忘的片断,而且曲折地表达了她在追忆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又深情地加以回味的复杂心理。起联与颔联之间,在情节上有很大的跳跃,最后一次照面之前的许多情事(比如她和对方如何结识、相爱等)统统省略了。

  颈联写离别后的相思寂寞。和上联通过一个富于戏剧性的片断表现瞬间的情绪不同,这一联却是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概括地抒写一个较长时期中的生活和感情,具有更浓厚的抒情气氛和象征暗示色彩。

  两句是说,自从那次匆匆相遇之后,对方便毫无音讯。已经有多少次独自伴着逐渐黯淡下去的残灯度过寂寥的不眠之夜,眼下又是石榴花红的季节了。“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寸相思一寸灰”,那黯淡的残灯,不仅是渲染了长夜寂寥的气氛,而且它本身就仿佛是女主人公相思无望情绪的外化与象征。石榴花红的季节,春天已经消逝了。在寂寞的期待中,石榴花红给她带来的将是流光易逝、青春虚度的怅然与伤感吧?

  “金烬暗”、“石榴红”,仿佛是不经意地点染景物,却寓含了丰富的情感内涵。把象征暗示的表现手法运用得这样自然精妙,不着痕迹,这确实是艺术上炉火纯青的标志。

  末联仍旧回到深情的期待上来。“斑骓”句暗用乐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陆郎乘斑骓。。望门不欲归”句意,大概是暗示她日夕思念的意中人其实和她相隔并不遥远,也许此刻正系马垂杨岸边呢,只是咫尺天涯,无缘会合罢了。末句化用曹植《七哀》“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诗意,盼望能有一阵好风,将自己吹送到对方身边。李商隐的爱情诗,大多数是写相思的痛苦与会合的艰难,但即使是绝望的爱情,也总是贯串着一种执着不移的追求,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式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

  希望在寂寞中燃烧,我们在这首诗中所感受到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感情。一个重要原因。

  比起第一首,第二首更侧重于抒写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写法也更加总括。一开头就撇开具体情事,从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氛围写起。层帷深垂,幽邃的居室笼罩着一片深夜的寂静。独处幽室的女主人公自思身世,辗转不眠,倍感静夜的漫长。这里尽管没有一笔正面抒写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但透过这寂静孤清的环境气氛,我们几乎可以触及到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觉到那帷幕深垂的居室中弥漫着一种无名的幽怨。

  颔联进而写女主人公对自己爱情遇合的回顾。上句用巫山神女梦遇楚王事,下句用乐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意思是说,追忆往事,在爱情上尽管也像巫山神女那样,有过自己的幻想与追求,但到头来不过是做了一场幻梦而已;直到现在,还正像清溪小姑那样,独处无郎,终身无托。这一联虽然用了两个典故,却几乎让人感觉不到有用典的痕迹,真正达到了应用故典如同己出的程度。

  特别是它虽然写得非常总括,却并不抽象,因为这两个典故各自所包含的神话传说本身就能引起读者的丰富想象与联想。两句中的“原”字、“本”字,颇见用意。前者暗示她在爱情上不仅有过追求,而且也曾有过暂时的遇合,但终究成了一场幻梦,所以说“原是梦”;后者则似乎暗示:尽管迄今仍然独居无郎,无所依靠,但人们则对她颇有议论,所以说“本无郎”,其中似含有某种自我辩解的意味。不过,上面所说的这两层意思,都写得隐约不露,不细心揣摩体味是不容易发现的。

  颈联从不幸的爱情经历转到不幸的身世遭遇。这一联用了两个比喻:说自己就像柔弱无助的菱枝,却偏遭风波的摧残;又像具有芬芳美质的桂叶,却无月露滋润使之飘香。这一联含意比较隐晦,似乎是暗示女主人公在生活中一方面受到恶势力的摧残,另一方面又得不到应有的同情与帮助。“不信”,是明知菱枝为弱质而偏加摧残,见“风波”之横暴;“谁教”,是本可滋润桂叶而竟不如此,见“月露”之无情。措辞婉转,而意寓沉痛。

  爱情遇合既同梦幻,身世遭逢又如此不幸,但女主人公并没有放弃爱情上的追求——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即便相思全然无益,也不妨抱痴情而惆怅终身。在近乎幻灭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懈的追求,“相思”的铭心刻骨更是可想而知了。

  中唐以来,以爱情、艳情为题材的诗歌逐渐增多。这类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叙事的成份比较多,情节性比较强,人物、场景的描绘相当细致。李商隐的爱情诗却以抒情为主体,主要抒写主人公的主观感觉、心理活动,表现她(他)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为了加强抒情的形象性、生动性,又往往要在诗中织入某些情节的片断,在抒情中融入一定的`叙事成分。

  这就使诗的密度大大增加,形成短小的体制与丰富的内容之间的矛盾。为了克服这一矛盾,他不得不大大加大诗句之间的跳跃性,并且借助比喻、象征、联想等多种手法来加强诗的暗示性。这是他的爱情诗意脉不很明显、比较难读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也正因为这样,他的爱情诗往往具有蕴藉含蓄、意境深远、含蓄细腻的特点和优点,经得起反复咀嚼与玩味。

  无题诗究竟有没有寄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离开诗歌艺术形象的整体,抓住其中的片言只语,附会现实生活的某些具体人事,进行索隐猜谜式的解释,是完全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象冯浩那样,将“凤尾”首中的“垂杨岸”解为“寓柳姓”(指诗人的幕主柳仲郢),将“西南”解为“蜀地”,从而把这两首诗说成是诗人“将赴东川,往别令狐,留宿,而有悲歌之作”,陷于穿凿附会。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诗歌形象的整体出发,联系诗人的身世遭遇和其他作品,区别不同情况,对其中的某些无题诗作这方面的探讨。

  就这两首无题诗看,“重帏”首着重写女主人公如梦似幻,无所依托,横遭摧残的凄苦身世,笔意空灵概括,意在言外,其中就可能寓含或渗透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熟悉作者身世的读者不难从“神女”一联中体味出诗人在回顾往事时深慨辗转相依、终归空无的无限怅惘。“风波”一联,如单纯写女子遭遇,显得不着边际;而从比兴寄托角度理解,反而易于意会。

  作者地位寒微,“内无强近,外乏因依”(《祭徐氏姊文》),仕途上不仅未遇有力援助,反遭朋党势力摧抑,故借菱枝遭风波摧折,桂叶无月露滋润致慨。

  他在一首托宫怨以寄慨的《深宫》诗中说:“狂飚不惜萝阴薄,清露偏知桂叶浓”,取譬与“风波”二句相似(不过“清露”句与“月露”句托意正相反而已),也可证“风波”二句确有寄托。何焯说这首无题“直露(自伤不遇)本意”,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和“重帏”首相比,“凤尾”首的寄托痕迹就很不明显,因为诗中对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的某些具体情事描绘得相当细致(如“扇裁月魄”一联),写实的特点比较突出。但不论这两首无题诗有无寄托,它们都首先是成功的爱情诗。

《无题》李商隐2

  无题二首

  唐代: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转蓬 一作:断蓬)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译文昨夜的星空与昨夜的春风,在那画楼之西侧桂堂之东。

  身虽无彩凤双翅飞到一处,心却有灵犀一点息息相通。

  隔着座位送钩春酒多温暖,分开小组射覆蜡灯分外红。

  叹我听更鼓要去官署应卯,骑马去兰台心中像转飞蓬。

  当年常听到人们谈论萼绿华,但总觉得她在那遥远的天涯。

  可到像萧史那样参加盛宴后,没想到竟然可以偷窥宫内花。

  注释

  ⑴“昨夜”句:《尚书·洪范》“星有好风。”此含有好会的意思。

  ⑵画楼:指彩绘华丽的高楼。一作“画堂”。桂堂:形容厅堂的华美。

  ⑶灵犀:犀角中心的髓质像一条白线贯通上下,借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和暗通。

  ⑷“隔座”二句:送钩、射覆,均为古代酒席间游戏。分曹:分组。

  ⑸嗟:叹词。余:我。鼓:报更的鼓。唐制,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响天明,即须上班。

  ⑹兰台:汉代藏图书秘籍的宫观,这里借指诗人供职的秘书省。类:类似。转:一作“断”。

  ⑺阊门:阊阖,传说中之天门。萼绿华:传说中之女仙名。《真诰·运象》:“萼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以升*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于羊权家,自此往来,一月辄六过。来与权尸解药。”《零陵县志》:“秦萼绿华,女仙也,以晋穆帝升*三年,降于羊权家。自谓行道已九百年,授权道术及尸解药,亦隐影化形而去。好事者比之九疑仙人萼绿华。”

  ⑻抵:至,到。《广雅·释诂》:“抵至也。”《史记·秦始皇本纪》:“遂从井陉抵九原。”一作“尚”。相望:期盼伊。相,偏指一方,即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望,盼望,期待。《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考差兮谁思。”此言昔年期盼一见伊人,乃咫尺天涯,难得一见。

  ⑼秦楼客:用《列仙传》萧史事。

  ⑽看:一作“著”。吴王苑内花:冯浩注:“暗用西施。”李商隐《寄成都高苗二从事》:“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可与此同参。

  鉴赏

  李商隐的爱情诗以《无题》最著名。这是两首恋情诗。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其中第一首无题诗(“昨夜星辰昨夜风”)更是脍炙人口。

  这首七律,首联由今宵之景触发对昨夜席间欢聚时光的美好回忆。在这个星光闪烁、和风习习的春夜里,空气中弥漫着令人沉醉的幽香,一切似乎都与昨晚在贵家后堂宴饮时的景况相同,而席间与意中人相遇的那一幕却只能成为难以重现的回忆了。诗人并未直接叙写昨夜的情事,而是借助于星辰好风、画楼桂堂等外部景物的映衬,烘托出昨夜柔美旖旎的环境气氛,语句华美流转,富于唱叹的情致,将读者带入温馨浪漫的回忆中。颔联抒写今夕对意中人的思念。自己此刻虽然没有彩凤般的双翅,得以飞越重重阻碍与意中人相会,但相信彼此的眷恋之心当如灵异的犀角暗中相通。“身无”、“心有”,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是间隔中的契合与沟通,怅惘中的喜悦与慰藉,表现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情缘的珍视和自信。两句比喻新奇贴切,剖划深刻细致,展示了诗人抒写微妙矛盾的心理感受的高超才力。颈联具体追忆昨夜与意中人共预盛会的场景,而诗人此际落寞抑郁情怀自在言外矣。诗人回想昨晚宴席之间,灯红酒暖,觥筹交错,藏钩射覆,笑语喧阗,场面是何等热烈醉人啊!“春酒暖”和“蜡灯红”,不但传神地刻画出宴会间热烈融洽的欢乐气氛,也使读者联想到烛光掩映下女子的红晕面颊,彼此的目成心会已不言自明,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又一天寂寞无聊的校书生涯,而与席上的意中人则后会难期了。岂独相思苦,长叹业未成。恋情阻隔的怅惘与身世沉沦的感叹交汇于诗人胸中,使此诗的内涵和意蕴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在绮丽流动的风格中有着沉郁悲慨的自伤意味。

  第一首七律确实是很出色的爱情诗,而其内容是通过第二首七绝补充说明的。第二首无题诗(“闻道阊门萼绿华”)大致意思是说:当年常常听到人们谈论阊门中有位叫萼绿华的女子长得美丽绝伦,但总是觉得在天边那么遥远,却没想到昨晚像萧史那样参加一次豪门盛宴后,竟然产生了偷窥的冲动。诗人说的是吴宫苑内花,当然不会是花园里的花卉植物,而是如花似玉的美女。秦楼客,用萧史典故,显言己之为爱婿身份。诗意中既有寓慨,又有艳情,但主要还是表达男女之间心心相印的恋情。

  这组诗在艺术上有极高的价值,尤其的第一首七律,感情深挚缠绵,炼句设色,流丽圆美。诗人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以华艳词章反衬困顿失意情怀,营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约的艺术境界。诗中意象的错综跳跃,又使其主旨带有多义性和歧义性,诗人对心灵世界开掘的深度和广度,确实是远迈前人的,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这类无题诗所产生的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无题》教学设计3篇(扩展4)

——诗歌:无题 (菁选5篇)

诗歌:无题1

  当心绪的潮水涌上真实如梦境般遥远的堤岸,秋天连接了下一个秋天,一切还会再开始吗?

  当秋风席卷红艳如纸张轻巧的枫叶,秋天淹没了下一个秋天,一切还会再开始吗?

  跳过绿春炎夏忍冬和来年更加美却凄的秋天,一个身带来一整个城市的雨水,就是这个身,泼墨了墙角残缺的预言,渲染出一个触景伤情的秋天!

  看不到你的时候,就是看不见全世界,黑暗像潮水吞没几百亿个星球,天时又一次失约,太阳花早已枯死,候鸟跟着成群结队地送葬纪念那无理由的,来路不明的,去路不清的再见

  曾几何时,听到有人说过,离开的人,离开的事,终有一天会卷土重来,

  走曾经走过的路,

  唱曾经唱过的歌,

  想曾经想过的事,

  爱曾经爱过的人!

  却,再也提不起恨,茫茫人海中的相遇,当秋天披着金装匆忙地回归大地,你是否依然像当年的秋天一样,低着头,遇见我,在那个深远的,梦幻的,永不结束的九月秋天!

诗歌:无题2

  你(们)无意的一个转身,

  刹那间,

  我已悄悄地从你(们)的身后离去,

  消失在繁杂的尘世里,

  从此没有了音讯,

  当闲说我,

  成为你们生活的一部分

  你(们)可知道我已凋零逝去,

  多想让你们看到我灿烂样子,

  就在这个璀璨的季节里

  是陌生人之间的途说、唏嘘

  让你们震惊 吧

  嫉妒我的人啊

  此秒也许会(说出对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些许的惋惜

  不必了

  留住你们的妒忌

  因为现在的人间已是“磨”把“鬼”来推

  宠我、呵护我的人啊

  也别痛惜、可别万念俱灰,

  想想我的率真、傻气,

  死何尝不是一大幸事

  其实蝼蚁尚且偷生

  我怎麽舍得逝去

  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请把对我的记忆,永久地封存、抹去,

  藏、葬在没有人触碰的一隅,

  你们之间别再说起我,

  我已成为无奈的叹息,

  记住,

  天空飘撒的雨丝

  是我留恋人间的泪滴

  也是我曾经路过红尘的印记,

  我多想看见你(们)老态龙钟的样子,

  就算我烦你(们)

  我很不情愿把生命定格在这个年龄里,

  保重吧,我把快乐留下,给予于你们,

  这就是我的情意,

  消逝了

  别再把我想起

  这就是人世间的死别,生离

  我将不在出现在你们的生命里,

  别怪我,

  就这么轻易地把你们对我的爱放弃

  也许这是上苍的旨意

  爱我的人,记着,有我在天堂佑护着你(们)!

诗歌:无题3

  “月出皎兮,斯人僚兮。”

  一轮娇美的月亮爬上雅幕,

  从《诗经》陈风中珊珊而来。

  我是月下的美人,

  即将游远的旅客,

  频频举杯邀月同行。

  我们不去繁华的都市,

  那里没有静夜的相思;

  我们不去奁妆粼粼的后宫,

  埋藏红颜的迟暮;

  我们不去帝王的坟圹,

  盘点陪葬的珍奇;

  我们不去魔鬼的宫殿,

  观看嗜血的犬豕;

  我们不去龌龊的狼窝;

  不去阴森的鬼域。

  我们去浩瀚的太*洋,

  追逐永恒的浪花;

  我们去辽阔的草原,

  聆听夜莺的歌唱;

  我们去炽热的沙漠,

  感受成长的艰辛;

  我们去古老的关隘,

  吊祭累累的白骨;

  我们去贫穷的乡村。

  触摸贫瘠的土壤;

  我们去低矮的茅屋;

  去狭窄的炕床

诗歌:无题4

  醉人的江南,落着小雨

  那是诗人的眼泪

  黯然神伤的美

  花田错

  不是一瓣花的罪过

  就这样

  默默的凋落

  昔日的东风破

  还是琵琶弹奏的

  回忆最多

  黄晕抹底的

  青花瓷上,临摹

  丹青的树影

  婆娑

  菊花台

  还有谁在那等待

  下一站彩虹的到来

  有没有曾告诉你

  黄昏的美丽

  夕阳西下里

  又是谁

  醉倒在赤壁

  莫彷徨

  尽去忧伤

  杀破狼

  破灭不了心中的天堂

  爱真的需要勇气

  因为有西界的交替

  我怕看不见你

  还记得

  20xx年的第一场雪

  我们第一次

  遇见

  在蝴蝶泉边

  我们的爱

  千年之恋

  不管,是一千年以后

  还是一千年以前

  我们总有各自的

  幽梦一帘

  后来

  吟着诀别诗

  是应该或不该

  却只是含泪离开

  你曾约定

  分开旅行

  即使千里之外

  还有祝福存在

  那是隐形的翅膀

  任你翱翔

  千年泪

  似酒一杯

  我不后悔

  今世的相会

  或许存在

  另一条天路

  在来世交汇

  让我们荡起双桨

  自由飞翔

  在月亮之上

  梦里花,在记忆里开放

  手心的太阳

  还是最闪亮的光芒

  惦念着千年的求佛

  却终究一无所获

  幸福的交错

  从来不会太多

  爱只一个字

  我只说一次

  不要太自私

  每天都是好日子

  每个人都想是

  两只蝴蝶

  要幸福不要毁灭

  这是你说的吗

  想要一个童话

  还是,听妈妈的话

  梦想才会到达

  给我一首歌的时间

  让我再续

  这断了的弦

  决定寻找一片青草地

  在天边

  原来

  爱在西元前

  洛阳城里的古楼

  有谁在那里等候

  月桂女神的容颜

  又是怎样的,偷偷

  溜走

  你的微笑

  亮在月半弯似的眼眸

  是西厢

  还是红楼

  都被岁月

  一片片解剖

  前朝的春风

  未去的匆匆

  今朝的桃红

  还是如伊人的

  胭脂朦胧

  挥剑

  别去红颜

  马蹄声间

  不愿回头

  去看你的泪脸

  策马天下

  尘土掀起落花

  古筝上

  拈拨着一曲神话

  把盏寒灯

  独把寂寞吞

  月色,如绣花针

  缝起两处伤痕

  水月爱恨

  寂寞沙洲冷

  花弄影

  云破月

  哪知天上宫阙

  月光下的`离别

  噙泪的你

  发如雪

  箫声飘荡

  在梅边

  琵琶声长

  穿过客栈的长廊

  在尽头

  浮动暗香

  泪人美

  人憔悴

  是谁,不愿举杯

  却又被

  月色迷醉

  庐州月

  落在楼台是等候

  断桥残雪

  风已尽

  良人却相约

  京楼默默,枫正撒

  半城烟沙

  闺中幢幢残烛殁

  卷帘起

  收起思念又几匝

诗歌:无题5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赏析

  这首无题诗写一位深锁幽闺的女子追求爱情而幻灭的绝望之情。

  首联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描绘环境气氛:飒飒东风,飘来蒙蒙细雨;芙蓉塘外,传来阵阵轻雷。既隐隐传达了生命萌动的春天气息,又带有一些凄迷黯淡的色调,烘托出女主人公春心萌动和难以名状的迷惘苦闷。东风细雨,容易令人联想起梦雨的典故;芙蓉塘即莲塘,在南朝乐府和唐人诗作中,常常代指男女相悦传情之地;轻雷则又暗用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这一系列与爱情密切相关的词语,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纪昀说:起二句妙有远神,可以意会。所谓远神,是指这种富于暗示性的诗歌语言所构筑的渺远的艺术意境,一种难以言传的朦胧美。

  颔联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写女子居处的幽寂。金蟾是一种蟾状香炉;锁指香炉的鼻钮,可以开启放入香料;玉虎,是用玉石装饰的虎状辘轳,丝指井索。室内户外,所见者惟闭锁的香炉,汲井的辘轳,它们衬托出女子幽处孤寂的情景和长日无聊、深锁春光的惆怅。香炉和辘轳,在诗词中也常和男女欢爱联系在一起,它们同时又是牵动女主人公相思之情的东西,这从两句分别用香、丝谐音相、思可以见出。总之,这一联兼用赋、比,既表现女主人公深闭幽闺的孤寞,又暗示她内心时时被牵动的情丝。

  颈联出句贾氏窥帘韩掾少使用贾充女与韩寿的爱情故事。见《世说新语》载:晋韩寿貌美,大臣贾充辟他为掾(僚属)。一次充女在帘后窥见韩寿,私相慕悦,遂私通。女以皇帝赐充之西域异香赠寿。被充所发觉,遂以女妻寿。对句宓妃留枕魏王才使用甄后与曹植的爱情故事。见《文选·洛神赋》李善注说:魏东阿王曹植曾求娶甄氏为妃,曹操却将她许给曹丕。甄后被谗死后,曹丕将她的遗物玉带金镂枕送给曹植。曹植离京归国途经洛水,梦见甄后对他说: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曹丕),今与君王。曹植感其事作《感甄赋》,后明帝改名《洛神赋》(句中宓妃即洛神,代指甄后)。由上联的烧香引出贾氏窥帘,赠香韩掾;由牵丝(思)引出甄后留枕,情思不断,藕断丝连。这两个爱情故事,尽管结局有幸有不幸,但在女主人公的意念中,无论是贾氏窥帘,爱韩寿之少俊,还是甄后情深,慕曹植之才华,都反映出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愿望之强烈,奔放。末联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突然转折,向往美好爱情的心愿切莫和春花争荣竞发,因为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灰烬。这是深锁幽闺、渴望爱情的女主人公相思无望的痛苦呼喊。热情转化成幻灭的悲哀和强烈的激愤。以春心喻爱情的向往,是*常的比喻;但把春心与花争发联系起来,不仅赋予春心以美好的形象,而且显示了它的自然合理性。相思本是抽象的概念,诗人由香销成灰联想出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奇句,化抽象为具象,用强烈对照的方式显示了美好事物之毁灭,使这首诗具有一种动人心弦的悲剧美。

  李商隐写得最好的爱情诗,几乎全是写失意的`爱情。而这种失意的爱情中又常常融入自己的某些身世之感。在相思成灰的爱情感慨中也可窥见他仕途失意的不幸遭际。


《无题》教学设计3篇(扩展5)

——无题初中记叙文3篇

无题初中记叙文3篇

  相信大家都写过作文吧,特别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记叙文,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记叙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无题初中记叙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无题初中记叙文1

  叮叮的放学铃声正以蜗牛的的速度向我袭来,哈,放学了,打着空手的我凭着超光速的腿法正向每日必去的地方前行――河坝。

  来到河坝,双手扶在石栏上向前眺望不宽的河面上偶尔有几艘过河船轰鸣鸣的来回行驶,一艘难看的货船直直的行驶而过留下了一团黑烟,河水霎时也不再*静,汹涌地咆哮着一浪未*,一浪又起,打击着岩石,冲洗着沙砾,河中间的山的倒影也一上一下,没有了往时的腼腆。

  仰天一望,风景依旧,太阳始终没有那让人渴望的温暖和夺目五彩的耀眼,因为现在已是傍晚了,这也表明我们放学时间很晚,也表明我们读书时间很长。

  昨日的我不是这个样子的,最起码我还有一个同伴,但是由于今天他的旷课,我就只有独人在此感慨了,感慨以成为初三时候的我的口头禅了,没办法,我只有用它来发泄自己心中的疲倦和劳累。

  再次眺望河面,它又和原来一样了,这也许就是它的命吧,兴奋只在一时,安静才是永远?

  刺耳的铃声又一次地想起,该走了,又要读书了,每天重蹈覆辙地往返这里,这也就是我的命吧。

无题初中记叙文2

  12月1日,天气阴。窗外的树上,它们不见了,或许是去避雨了?没来得及再想下去,铃声便打断了我的思路,这节,是体育课。这节课,继续上节课的训练——1000米长跑,该死,不知道这次会不会还是倒数?跑在末尾的我,听着女生的呼喊,觉得很刺耳。跑完了,比上一次快了3秒,但和其他人比,我的成绩还是很糟,同样,还是倒数第三。

  12月2日,天气晴转阴。同样,它们仍未回到这,忘了现在是冬天,或许,它们走了?生活同样还只是生活,没变,阳光却好像不再是阳光,今年冬天,阳光似乎没有温度。第三次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今天。读三遍,只因为我不懂他的生活,不懂他的世界,不懂那句——他一如既往的生活着。数学只考了79分,倒数,迷茫,阳光,再一次失去了温度。入夜,街道格外的安静,走在路灯下,夜中,它们代替了太阳,可惜的是,它们永远没有温度,过去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12月3日,天气晴。很难得的阳光,可它们同样没回来,是走了,还是......今天心情不错,老师夸我了,说我吉他弹的越来越好,很高兴。今天,同样有体育课,同样要跑步,同样是1000米长跑。站在和原先一样的起跑点上,同样的起跑,同样的呼喊,却不再刺耳,仔细听,同样有人为我加油。数学课,老师讲解试卷。发觉,试卷似乎没那么难,仔细些,会有进步,我这样对自己说,这不是我的懦弱,我并没退却,只是想前进。中午,听到窗外的鸟鸣,惊喜。一看,果然是它们回来了,羽毛上满是水滴,可看上去,听起来,它们同样还是那么快乐。或许它们遗忘的不是路,更不是世界,而是风雨,它们快乐,只因为他们此刻将阳光留在了心中。

  后记:我想,在那些鸟儿消失于我眼前的日子里,它们正在别的地方歌唱,或许是南迁。它们不在的日子,这个城市的气温的确很低,留在这并不是明智的选择,但他们回来了,在这气温略有上升的日子里,又回到这城市来了。它们没有迷路,没在黑暗中迷失方向,或许,只因它们心中有阳光,有这温暖的阳光。我会与它们一样,记住这阳光,记住这温度,将他留在心中,照亮我的世界,我的路。

无题初中记叙文3

  夜晚里的星星衬托出一片宁静的星空,孤单的.坐在窗边弹着琵琶,等着天亮,秋风萧瑟,落叶纷飞,繁忙的都市里,没人注意到躲在角落里伤心的流浪汉,顶多不屑的看他们一眼,谁知道他们的无奈!没任何人!没错,一个都没有。等到大雪融化后,人们按耐不住喜悦,个个都笑起来了,可是最高兴的是谁?当然是农民伯伯们了,因为他们这是可以回想去年的硕果累累,为新的一年投下希望。即使失望了,也不会气馁,他们不会气馁。因为他们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新的希望没了,不要紧。以为他们还有很多很多的希望,等到明年的明年,你在回去看看,他们全都笑了!只因为他们不放弃!!

  很快,快到令人无法去把握,转眼我已经是一个初一的学生了,可是我还是一个幼儿园小朋友的样子,还是喜欢笑,喜欢哈哈大笑。但我喜欢在阳台上看着天空,领悟着大地与自然的杰作―天空。好羡慕大雁哦,能自由自在的飞翔在可爱的蓝天的怀抱里,拥抱白云,和太阳嬉戏。

  在这个时代里,每个人都身不由己,每个人都会被线牵着,谁都不是自由的,谁都很痛苦。这句话是我从网上看到的,但是我不同意这个说法,人生本来就要靠自己,命运也要靠自己来掌握,老天只给那些争取的人幸福,不会给那些不求上进的人们幸福的。当然,只要你愿意悔改,不管你几岁了,命运之神一定会给你机会的,让你明白,珍惜时间是重要的,进取也很重要。

  说到珍惜,我的感触可以说是很深很深那些故事我都不怎么想去翻了,很多很多,反正一句话:当你拥有时,不懂得珍惜,还一直觉得不满足,你将会失去所有的美好的东西,包括亲情、爱情、友情、金钱、权利甚至欢笑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去创造,去描绘,出开阔,你的美好将永远永远陪着你!!直到你在着世界消失。珍惜真是个好东西,懂得珍惜,比拥有全世界更重要!真的,只要你相信这个原则,你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珍惜,创造出一片美丽的彩虹,一片精彩。


《无题》教学设计3篇(扩展6)

——无题李商隐赏析

无题李商隐赏析1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丝:与“思”谐音,表相思。

  月光寒:言夜已渐深。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青鸟:传为西王母使者。后泛指信使。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无题 《无题》教学设计3篇 《无题》教学设计1 《无题》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