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人类与技术环境》阅读答案3篇

时间:2022-12-31 09:55:03 来源:网友投稿

《人类与技术环境》阅读答案1  ①近几年来,人类发明了抗生素、杀虫剂、电视、雷达、发动机、原子反应堆、电子计算机这一切构成了今天高度发达的技术环境,也称为第二自然界。使地球上的物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人类与技术环境》阅读答案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人类与技术环境》阅读答案3篇

《人类与技术环境》阅读答案1

  ①近几年来,人类发明了抗生素、杀虫剂、电视、雷达、发动机、原子反应堆、电子计算机这一切构成了今天高度发达的技术环境,也称为第二自然界。使地球上的物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大约每隔15年数量增加一倍。在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② 跟技术环境的变革速度相比,生物机体的演变速度极其缓慢。考古专家和人类学家都认为,原始人与现代人在大脑构造上相差无几。几千年来,人对语言的反应速度并无差异,基本上是*均每秒钟接受2。5个单词。然而。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以每秒钟计算5000次发展到当前每秒钟几十亿次的大型计算机,还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

  ③的大脑能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吗?有的人甚至认为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难道果真如此吗?科学界的有识之士,对于这一点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对于第二点则持否定态度。

  ④ 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的大脑里的神经元有140多亿个。构成了地球上最完善和效率最高的自然信息系统,这是自然界的美妙绝伦的创造,是人类发明的任何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或人工智能都无法超越的。

  ⑤ 总之,尽管人类创造的技术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向它的主人提出严峻的挑战,但是,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进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19、第 ④段的取之不尽的之指代的是:(1分)

  20、什么是第二自然界?请用一句话概括。(2分)

  21、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说明了哪些问题?请依据上下文简答。(3分)

  22、为什么说人类正面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2分)

  23、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这一结论的根据是什么?(2分)

  答案:

  19-23题意在考察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如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对象的特点。

  19、联系上下文可知。大脑

  20、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结合所在句子及上下文可解。人类自己建造的高度,发达的技术环境

  21、考察说明方法的鉴别。

  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说明电子计算机发展速度快;生物机体的演变比技术环境的变革缓慢得多。22、联系上下文可知。

  因为跟技术环境的变革速度相比,生物机体的演变速度极其缓慢,与之不相适应。23、考察关键语句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可知。

  人的大脑是非常丰富的,是永远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自然智能,而人工智能再先进也不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

《人类与技术环境》阅读答案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近几十年来,人类发明了维生素、杀虫剂、电视、雷达、原子反应堆、电子计算机……这一切构成了今天高度发达的技术环境,也称为“第二自然界”,使地球上的物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大约每隔15年其数量增加一倍。在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跟技术环境的①_______速度相比,生物机体的②_______速度极其缓慢。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认为,原始人和现代人在大脑构造上相差无几。几千年来人对语言的反应速度并无差异,基本上是*均每秒钟接受2.5个单词。然而,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每秒运算5000次③_______到当前每秒运算几十亿次的大型电子计算机,还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

  人的大脑能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吗?有的人甚至认为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难道果真如此吗?科学界的有识之士对于第一种观点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对于第二种观点则持否定态度。

  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的大脑里的神经元有140多亿个,构成了地球上最完善和效率最高的自然信息系统,这是自然界美妙绝伦的创造,是人类发明的任何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或人工智能所无法超越的。

  总之,尽管人类创造的技术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向它的主人提出严峻的挑战,但是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1.文中①、②、③三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变革 发展 演变

  B.变革 演变 发展

  C.发展 变革 演变

  D.演变 变革 发展

  2.本文通过__________和人脑的比较,具体地说明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比自然智能快。

  3.从第三段内容看,科学界的有识之士肯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否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A.在当今世界上,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B.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C.人工智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

  D.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参考答案:

  1.B

  2.电子计算机

  3.人的大脑能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 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

  4.D

《人类与技术环境》阅读答案3

  ①近几年来,人类发明了抗生素、杀虫剂、电视、雷达、发动机、原子反应堆、电子计算机这一切构成了今天高度发达的技术环境,也称为第二自然界。使地球上的物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大约每隔15年数量增加一倍。在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② 跟技术环境的变革速度相比,生物机体的演变速度极其缓慢。考古专家和人类学家都认为,原始人与现代人在大脑构造上相差无几。几千年来,人对语言的反应速度并无差异,基本上是*均每秒钟接受2。5个单词。然而,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以每秒钟计算5000次发展到当前每秒钟几十亿次的大型计算机,还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

  ③的大脑能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吗?有的人甚至认为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难道果真如此吗?科学界的有识之士,对于这一点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对于第二点则持否定态度。

  ④ 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的大脑里的神经元有140多亿个。构成了地球上最完善和效率最高的自然信息系统,这是自然界的美妙绝伦的创造,是人类发明的任何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或人工智能都无法超越的。

  ⑤ 总之,尽管人类创造的技术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向它的主人提出严峻的挑战,但是,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进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1、第 ④段的取之不尽的之指代的是:(1分)

  2、什么是第二自然界?请用一句话概括。(2分)

  3、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说明了哪些问题?请依据上下文简答。(3分)

  4、为什么说人类正面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2分)

  5、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这一结论的.根据是什么?(2分)

  答案:

  1、大脑

  2、人类自己建造的高度,发达的技术环境

  3、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说明电子计算机发展速度快;生物机体的演变比技术环境的变革缓慢得多。

  4、因为跟技术环境的变革速度相比,生物机体的演变速度极其缓慢,与之不相适应。

  5、人的大脑是非常丰富的,是永远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自然智能,而人工智能再先进也不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


《人类与技术环境》阅读答案3篇扩展阅读


《人类与技术环境》阅读答案3篇(扩展1)

——人类水资源现状阅读答案3篇

人类水资源现状阅读答案1

  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步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均水*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高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xx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印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 (2分)

  2、第④段中,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地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方的用水情况,是为了具体说明什么?

  3、第段中,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因素有三点:(3分)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第段中“人类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均水*的1/4”中的“仅”字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案

  1、(2分)对象:人类水资源现状。顺序:逻辑顺序(每空1分)

  2、(2分)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

  3、(3分)(1)地区颁布不均(或:水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

  (2)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或: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

  (3)人口越来越多(或: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少)

  4、(3分)不能。(1分)“仅”字突出了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程度,去掉则无此效果。“仅”字在此句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意对即可)(2分)

人类水资源现状阅读答案2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 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均水*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xx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昱欧欧衔鬯?芰拷?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优湃胨?颉T谌??鞑槠兰鄣?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①段中繁衍的衍读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点词这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③段中加点词脆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③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均水*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④段中,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是为了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yǎn。本文所说的农业用水(或:农业用水)。

  2、自我调节能力差。

  3、人类水资源现状。逻辑顺序。

  4、列数据、作比较(或:举例子)。

  5、①地区分布不均(或: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②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或: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③人口越来越多(或: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

  6、不能。因为用上仅可以突出地说明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程度,去掉则无此效果,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7、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或: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

  8、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

人类水资源现状阅读答案3

  ⑴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⑵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⑶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均水*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xx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⑷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第⑵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从第⑶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去掉后对文意影响相对较小的一项是(2分)

  A.水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

  B.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C.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D.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均水*的1/4。

  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全球的水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

  B.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C.北方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开发过度,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使得荒漠化趋势蔓延。

  D.文中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主要是为了具体说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

  5.针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参考答案:

  1.主要说明方法:列数字。作用:具体、准确地反映了全球水资源的总量及咸水、淡水所占的比例等,表明全球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满分3分)

  2. ⑴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

  ⑵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

  ⑶人口越来越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每点1分,满分3分)

  3. D(2分)

  4.C(2分)

  5.提示: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2分)


《人类与技术环境》阅读答案3篇(扩展2)

——《人类水资源现状》阅读答案3篇

《人类水资源现状》阅读答案1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 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均水*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xx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昱欧欧衔鬯?芰拷?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优湃胨?颉T谌??鞑槠兰鄣?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①段中繁衍的衍读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点词这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③段中加点词脆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③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均水*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④段中,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是为了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yǎn。本文所说的农业用水(或:农业用水)。

  2、自我调节能力差。

  3、人类水资源现状。逻辑顺序。

  4、列数据、作比较(或:举例子)。

  5、①地区分布不均(或: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②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或: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③人口越来越多(或: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

  6、不能。因为用上仅可以突出地说明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程度,去掉则无此效果,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7、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或: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

  8、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

《人类水资源现状》阅读答案2

  ⑴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⑵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⑶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均水*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xx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⑷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第⑵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从第⑶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去掉后对文意影响相对较小的一项是(2分)

  A.水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

  B.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C.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D.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均水*的1/4。

  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全球的水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

  B.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C.北方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开发过度,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使得荒漠化趋势蔓延。

  D.文中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主要是为了具体说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

  5.针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参考答案:

  1.主要说明方法:列数字。作用:具体、准确地反映了全球水资源的总量及咸水、淡水所占的比例等,表明全球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满分3分)

  2. ⑴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

  ⑵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

  ⑶人口越来越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每点1分,满分3分)

  3. D(2分)

  4.C(2分)

  5.提示: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2分)

《人类水资源现状》阅读答案3

  人类水资源现状(14分)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均水*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xx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小题1:根据语境第③段中划线词“脆弱”的意思是什么?(2分)

  小题2: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从第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小题4:第③段中“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均水*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小题5: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小题1:自我调节能力差

  小题1:列数据 作比较(或举例子) ;略

  小题1:(1)地区分布不均(或: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 (2)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或: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

  小题1:不能。因为用上“仅”可以突出地说明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程度,去掉则无此效果,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小题1:略

  小题1:试题分析:第3段讲的是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而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水土资源不像匹配,所以生态坏境的调节能力是比较差的。故,“脆弱”指的是“自我调节能力差”。

  小题1:试题分析:本文为了向我们展现水资源状况,用了一系列的数据以及具体的事例,表现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小题1:试题分析:文章第3段告诉我们:我国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南北跨度大,远距离吊水较为困难。

  小题1:试题分析:根据说明文语言准确性这一特点,“仅”表示只,表示“少”的意思,表明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是世界*均水*的1/4,表现出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如果去掉,不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1:试题分析: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不足。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北方地区尤为严重。由于我国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旱涝灾害频发,往往容易形成南涝北旱的现象。加上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近年来由于毁林开荒、滥砍滥现象不断发生,致使水土流失加剧,部分地区河流断流、湖泊水域面积萎缩,造成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人畜饮水困难。建议:一、节约:1、适度提高家庭和企业用水标准;2、提倡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3、水资源循环利用;4、扩大绿色植被覆盖度,涵养水源;5、扩大节约用水宣传力度。二、治理:1、加大污水处理力度,提高污水排放标准;2、积极研发海水淡化技术,降低淡化成本;3、修建水库与蓄水池,跨流域调水。


《人类与技术环境》阅读答案3篇(扩展3)

——人类与环境英语作文3篇

人类与环境英语作文1

  As the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is developing, the environment problem is becoming a severe problem, and the people are seriously affected.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变得严峻,人们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The sustained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has caused a serious problem, such as air pollution, sand storm, extraordinary weather, and diseases etc., people suffer from what they have done to the environment.

  对环境的持续破坏已经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大气污染,沙尘暴,反常气候还有疾病等等,人们对环境的破坏让他们尝到苦果。

  However. People have realized that it will be too late if they don’t do anything to prevent things from getting worse. For example, there is an “Earth Hour” on a Saturday of March of each year. It is a global movement, usually it lasts from 8:30pm to 9:30pm. It is also called “Light-off for One Hour”. During this hour, all the light will be turned off. The purpose of this movement is not only to save energy, but also to warn the people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the mother earth, and to stop violating the environment.

  然而,人们已经意识到,如果他们不做些事情来防止情况继续变糟的`话,就太晚了。例如,每年三月的一个周六,有一个“地球一小时”,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运动,通常从晚上8:30持续到晚上9:30。也叫做“熄灯一小时”。在这一小时里,所有的灯将会被关掉。这个运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节约能源,还警示人们意识到保护地球母亲的重要性,停止对环境的破坏。

  Anyway,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have to keep a balance relationship. People take from the environment, and have to protect it too.

  无论如何,人与环境必须要保持一种*衡关系。人从环境索取,也要保护它。

人类与环境英语作文2

  Harmony with the environment is that we live in on Earth,who is a natural son,and not only to natural persons as the conqueror,as we all know,there is only one earth and the mountains on Earth,the animals.Plant human cells,if it damaged,destroyed nature organizations,to the eradication of mankind.Therefore,the environment must be linked with social ethics,character education and practice acts a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it.Everyone must fulfil its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参考译文】

  人与环境是和谐相处的,我们生存在地球上,人是自然之子,而不能仅把人看作自然的征服者,大家都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的山山水水、动物.植物是人类的细胞,如果我们把它损坏了,破坏了大自然的组织,等于消灭人类.因此,环境要与社会公德联系起来,与实践行为作为人格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每个人都要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人类与环境英语作文3

  We live on the earth. We can use the resources of the earth . Meanwhile,we must obey the natural rules.

  I will improve our life .If we are sustainable ,we can onw beautiful life.

  If the environment was destoried ,our life became worse and worse .The animals die ou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s destoried.these have an effect on our life. Thus ,we will lost clear sky and rivers. Human should change our action . We must protect our earth .

  We will make full use of the resourse on the earth .Planting trees and flowors make the earth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人类与技术环境》阅读答案3篇(扩展4)

——“神七”技术设计揭秘阅读答案3篇

“神七”技术设计揭秘阅读答案1

  ①在神舟飞船原有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神舟七号”根据航天员开展太空行走以及个别技术的发展,设计上进行了多项改动,各种试验达80多项。

  ②飞船轨道舱具备气闸舱的功能。“神舟七号”飞船长9.19米,总重近8吨,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与以往不同的是,“神五”和“神六”的轨道舱仅作为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舱,吃喝拉撒睡都在这里进行。按照计、划,“神七”飞行时,航天员将从这个舱进入太空。因此,它增加了作为气闸舱的功能。“神舟七号”飞船副总设计师潘腾解释说,其原理类似于潜水艇的闸门装置,通过泄压和复压过程实现空间环境和飞船栽人环境的过渡。

  ③泄复压设备组件安装在轨道舱前端,由5支*瓶和管路、阀门等组成。泄压不能过快,必须循序渐进,与此同时航天员也有一个吸氧排氮的过程。航天员在穿航天服时吸纯氧,用大概半个小时的时间来置换血液里的氮,这样再减压就安全了。与出舱过程相反,航天员从太空回到飞船内,则需要经历一个“复压”步骤——将舱内的气压从“零”恢复到一个大气压状态。“神七”飞天前,在地面做了将近百项试验,保障气闸舱性能状态比较稳定,从而确保航天员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出舱任务。

  ④此外,科研人员还在轨道舱的装潢上颇下工夫。每个航天员的坐椅都是量体特制,舱内色彩搭配柔和,让航天员有“家”的感觉。

  ⑤飞船有效栽荷增加。“神舟七号”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说,从“神五”搭载一位航天员,到“神六”两名航天员,再到“神七”满载三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人数增多,还意味着飞船提供的各项有效载荷的相应增加。比如携带更多的食品、水等消耗品,提高供气、供氧的流量,等等。

  ⑥更重要的是,围绕出舱活动,飞船还增加了不少新的元器件,包括泄复压设备、两套舱外航天服、数据话音传输设备以及其他舱载设备等。

  ⑦为了避免生活物品及大量仪器过多占用航天员活动空间的情况,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设计,科学布置轨道舱的格局,将必要的设备尽量集中摆放,或装载在类似货架的格框上,提高空间使用率,将航天员活动空间保持在7立方米以上。

  ⑧飞船首次安装中继卫星终端。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与前两次载人飞行相比,飞船推进舱外部多了一个银色的小装置,这就是中继卫星的终端天线。据“神舟七号”飞船副总指挥、副总设计师秦文波介绍,我国于今年4月成功发射了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这颗卫星已在“神舟七号”飞行中首次应用。

  18.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2分)

  19.与“神五”“神六”相比,“神七”在设计上进行了哪些改动?(6分)

  答:

  20.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2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1分)

  阅读答案:

  18.“神七”在设计上进行了多项改动。(2分)

  19.①飞船轨道舱具备气闸舱的功能:②在轨道舱的装潢上,让航天员有“家”的感觉;③飞船有效载荷增加;④飞船还增加了不少新的元器件;⑤提高了轨道舱的空间使用率;⑥飞船首次安装中继卫星终端。(6分)

  20.作比较;(】分)说明“神七”提供的各项有效载荷有所增加。(2分)

  21.逻辑顺序。(1分)


《人类与技术环境》阅读答案3篇(扩展5)

——《神七技术设计揭秘》阅读答案3篇

《神七技术设计揭秘》阅读答案1

  ①在神舟飞船原有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神舟七号”根据航天员开展太空行走以及个别技术的发展,设计上进行了多项改动,各种试验达80多项。

  ②飞船轨道舱具备气闸舱的功能。“神舟七号”飞船长9.19米,总重近8吨,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与以往不同的是,“神五”和“神六”的轨道舱仅作为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舱,吃喝拉撒睡都在这里进行。按照计、划,“神七”飞行时,航天员将从这个舱进入太空。因此,它增加了作为气闸舱的功能。“神舟七号”飞船副总设计师潘腾解释说,其原理类似于潜水艇的闸门装置,通过泄压和复压过程实现空间环境和飞船栽人环境的过渡。

  ③泄复压设备组件安装在轨道舱前端,由5支*瓶和管路、阀门等组成。泄压不能过快,必须循序渐进,与此同时航天员也有一个吸氧排氮的过程。航天员在穿航天服时吸纯氧,用大概半个小时的时间来置换血液里的氮,这样再减压就安全了。与出舱过程相反,航天员从太空回到飞船内,则需要经历一个“复压”步骤——将舱内的气压从“零”恢复到一个大气压状态。“神七”飞天前,在地面做了将近百项试验,保障气闸舱性能状态比较稳定,从而确保航天员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出舱任务。

  ④此外,科研人员还在轨道舱的装潢上颇下工夫。每个航天员的坐椅都是量体特制,舱内色彩搭配柔和,让航天员有“家”的感觉。

  ⑤飞船有效栽荷增加。“神舟七号”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说,从“神五”搭载一位航天员,到“神六”两名航天员,再到“神七”满载三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人数增多,还意味着飞船提供的各项有效载荷的相应增加。比如携带更多的食品、水等消耗品,提高供气、供氧的流量,等等。

  ⑥更重要的是,围绕出舱活动,飞船还增加了不少新的元器件,包括泄复压设备、两套舱外航天服、数据话音传输设备以及其他舱载设备等。

  ⑦为了避免生活物品及大量仪器过多占用航天员活动空间的情况,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设计,科学布置轨道舱的格局,将必要的设备尽量集中摆放,或装载在类似货架的格框上,提高空间使用率,将航天员活动空间保持在7立方米以上。

  ⑧飞船首次安装中继卫星终端。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与前两次载人飞行相比,飞船推进舱外部多了一个银色的小装置,这就是中继卫星的终端天线。据“神舟七号”飞船副总指挥、副总设计师秦文波介绍,我国于今年4月成功发射了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这颗卫星已在“神舟七号”飞行中首次应用。

  问题

  18.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2分)

  19.与“神五”“神六”相比,“神七”在设计上进行了哪些改动?(6分)

  答: 20.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2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1分)

  参考答案:

  18.“神七”在设计上进行了多项改动。(2分)

  19.①飞船轨道舱具备气闸舱的功能:②在轨道舱的装潢上,让航天员有“家”的感觉;③飞船有效载荷增加;④飞船还增加了不少新的元器件;⑤提高了轨道舱的空间使用率;⑥飞船首次安装中继卫星终端。(6分)

  20.作比较;说明“神七”提供的各项有效载荷有所增加。(2分)

  21.逻辑顺序。(1分)


《人类与技术环境》阅读答案3篇(扩展6)

——《饮水与健康》阅读答案3篇

《饮水与健康》阅读答案1

  饮水与健康

  ①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三天就会导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所以《本草纲目》把水放在第一章。*的先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②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须的物质。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③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足够地饮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除废物,使患者早愈。

  ④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御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情烦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⑤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人体脱水的过程。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燥、脱水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⑥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1%—2%。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2569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衡,每日必须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需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8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补充约三分之一的饮水量。

  ⑦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小题1:本文扣住饮水,着重说明了什么内容?

  小题2:本文是从哪四个方面来说明“饮水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的?

  小题3:文章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具体作用是什么?

  小题4:在我们周围,尤其是夏季,不少人爱以喝饮料代替喝水。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给这些人写几句建议的话。

  参考答案:

  小题1:着重说明了饮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或饮水与健康的关系)和饮水要注意的问题。

  小题2:本文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明饮水与健康的关系的:(1)水是人体必需的物质;(2)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3)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4)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

  小题3: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是:准确具体地说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这一特点。

  小题4:示例:我建议大家不要以喝饮料代替喝水,因为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对我们身体健康不利。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学生注重把握文中观点的词语“身体健康与饮水”之间的关系。这道题可以先考虑本文的结构,前面②——⑤说明了饮水与健康的关系;⑥——⑦说明了饮水要注意的问题。因此合并之后就得出本文所说明的内容。

  小题2:

  试题分析:注意“四个方面”,缺一不可,从文中找出四个说明“饮水与健康”关系的方面即可。文章中各段有中心句:③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④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⑤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第②段虽没有中心句,但内容要点比较易总结

  小题3:

  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列图表等。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作用表述语言为:具体详尽的说明……的特征。本文套用格式解答: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详尽的说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的特点。说明方法所要说明的内容一般原文都有,只要仔细分析。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本文所学有关知识,写出几句规劝即可。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按照题干的要求,必须结合本文有关知识进行建议,注意语句要通顺

《饮水与健康》阅读答案2

  现代文阅读。(9分)

  不洁饮水用水导致健康危害

  ①不洁饮用水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具有两大特征:一是渐进性,各种有毒物质在人体内缓慢积累产生危害,需要很长时间,因此不易察觉,更具隐蔽性。二是不易分解,不断积累。有机毒物及所有重金属一般无法被分解和代谢,一旦进入人体内只会长期滞留,不断累积。据此,营养学家告诫说:饮水质量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今天的饮水习惯、饮水质量将决定他们在10年后的健康状况。

  ②随着工业废水、城乡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农药、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不少地方的饮水源受到污染,水中污染物含量严重超标。过去饮用水水质超标大都表现在感观和细茵学指标方面,现在则是越来越多的化学甚至毒理学指标超标。目前,我国农村约有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饮用水污染易导致疾病流行。有的地方因此暴发伤寒、副伤寒以及霍乱等传染病,个别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如坐落于淮河最大支流——沙颖河畔的一些村庄,由于村民长期饮用被污染了的水,癌症死亡率明显偏高。

  ③近年来,血吸虫病发病率呈增长趋势,这与饮用水水源有关。目前,血吸虫病尚未得到控制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7省的110个县(市、区),生活在病区的人口约6 000万。血吸虫病区约有1100多万人饮水不安全,其中急需新建或改造饮水工程的人口有2 20多万人。据统计,至20xx年底,我国有血吸虫病病人为84.3万,但有专家估计,实际发病人数可能达100万以上。

  ④还有的地方水型地方病主要是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问题突出。

  ⑤据调查,目前全国农村有6 300多万人饮用水含氟量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因饮用高氟水而引起的这些病症一般使用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往往给家庭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在氟病区,由于氟斑牙、“桶圈脚”、驼背病屡屡发生,直接影响青少年入学、参军、就业和婚嫁。有的地方村民身高只有0.8~1.4米,出现了“矮子村”,村民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巨大痛苦。

  ⑥近几年,内蒙古、山西、新疆、宁夏和吉林等地新发现饮用高砷水致病的问题,受影响人口约200万人。长期饮用砷超标的水,造成砷中毒,可导致多种癌症的发生。

  ⑦苦咸水主要分布在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农村饮用苦咸水的人口有3 800多万人。苦咸水主要是口感苦涩,很难直接饮用,长期饮用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九年级上P124)

  小题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 ,说明顺序是 顺序。(2分)

  小题2:不洁饮用水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的两大特征是什么?(2分)

  小题3:文章④~⑦自然段最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阅读本文,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2分)不洁饮用水导致健康危害。(1分)逻辑(1分)

  小题1:(2分) 一是渐进性,不易察觉(1分)。二是不易分解性,长期滞留(1分)。

  小题1:(3分)分类别,1分;说明水型地方病问题突出。或:说明水型地方病的具体范围和严重性。(2分)(答成举例子、列数据且作用表述正确,给2分)

  小题1:(2分)我们应该保护水源不受污染或今后要高度注意饮用水卫生等。

  小题1:整体感知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三种说明顺序。

  小题1:学会总结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小题1:常用的.论证方法要掌握,了解每一种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答时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小题1: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饮水与健康》阅读答案3

  饮水用水导致健康危害 (9分)

  ①不洁饮用水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具有两大特征:一是渐进性,各种有毒物质在人体内缓慢积累产生危害,需要很长时间,因此不易察觉,更具隐蔽性。二是不易分解,不断积累。有机毒物及所有重金属一般无法被分解和代谢,一旦进入人体内只会长期滞留,不断累积。据此,营养学家告诫说:饮水质量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今天的饮水习惯、饮水质量将决定他们在10年后的健康状况。

  ②随着工业废水、城乡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农药、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不少地方的饮水源受到污染,水中污染物含量严重超标。过去饮用水水质超标大都表现在感观和细茵学指标方面,现在则是越来越多的化学甚至毒理学指标超标。目前,我国农村约有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饮用水污染易导致疾病流行。有的地方因此暴发伤寒、副伤寒以及霍乱等传染病,个别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如坐落于淮河最大支流——沙颖河畔的一些村庄,由于村民长期饮用被污染了的水,癌症死亡率明显偏高。

  ③近年来,血吸虫病发病率呈增长趋势,这与饮用水水源有关。目前,血吸虫病尚未得到控制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7省的110个县(市、区),生活在病区的人口约6 000万。血吸虫病区约有1100多万人饮水不安全,其中急需新建或改造饮水工程的人口有2 20多万人。据统计,至20xx年底,我国有血吸虫病病人为84.3万,但有专家估计,实际发病人数可能达100万以上。

  ④还有的地方水型地方病主要是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问题突出。

  ⑤据调查,目前全国农村有6 300多万人饮用水含氟量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因饮用高氟水而引起的这些病症一般使用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往往给家庭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在氟病区,由于氟斑牙、“桶圈脚”、驼背病屡屡发生,直接影响青少年入学、参军、就业和婚嫁。有的地方村民身高只有0.8~1.4米,出现了“矮子村”,村民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巨大痛苦。

  ⑥近几年,内蒙古、山西、新疆、宁夏和吉林等地新发现饮用高砷水致病的问题,受影响人口约200万人。长期饮用砷超标的水,造成砷中毒,可导致多种癌症的发生。

  ⑦苦咸水主要分布在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农村饮用苦咸水的人口有3 800多万人。苦咸水主要是口感苦涩,很难直接饮用,长期饮用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九年级上P124)

  13、本文说明的对象是 ,说明顺序是 顺序。(2分)

  14、不洁饮用水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的两大特征是什么?(2分)

  15、文章④~⑦自然段最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说明方法是 作用是:

  16、阅读本文,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3.(2分)不洁饮用水导致健康危害。(1分)逻辑(1分)

  14.(2分) 一是渐进性,不易察觉(1分)。二是不易分解性,长期滞留(1分)。

  15.(3分)分类别,1分;说明水型地方病问题突出。或:说明水型地方病的具体范围和严重性。(2分)(答成举例子、列数据且作用表述正确,给2分)

  16.(2分)我们应该保护水源不受污染或今后要高度注意饮用水卫生等。


《人类与技术环境》阅读答案3篇(扩展7)

——名士与名流阅读答案3篇

名士与名流阅读答案1

  《名士与名流》阅读材料

  名士与名流貌似相同相近,其实相距很远,他们虽然皆与名气有瓜葛,但实际上因所取人生姿态不同,而展现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境界。

  “名流”是指正在流行着的社会各界的名人群,而“名士”专指那些已在社会上出名但隐而未仕者。

  名流往往以“名”为“实”,为本钱,常常抛头露面,混迹于社会各种官方的大众场合,参加种种社会活动,乐此不疲。目的是博取更大的名声和利益,其处世姿态媚俗又积极。

  名士则以名为“虚”,为“累”,淡泊名利,深居简出,尽量远离社会的各种热闹场所,避开种种抛头露面的机会,躲进小楼或大自然里,回归内心的宁静,或赋诗作文,或饮酒观鱼,或舞剑弹琴,将“小我”化入宇宙之无限中。

  名士一般都是实大于名,不仅才华超群,而且心高气傲,超凡脱俗,有一种远离权贵与名利,超然于尘世以外的狂士或隐士风范。名士们既能耐住寂寞与孤独,又是性情中人,喜欢自然山水,能够让自己的生命脉搏与大自然或自为的生活频率一起跳动。

  名流也有一定的才气与悟性,他们更喜欢社会,更喜欢人群,更喜欢在社会进取中博取自己的一席之地,捞个一官半职,或挂满各种社会头衔,以赢得人们的特殊尊重。但不少人在进击社会中,慢慢忘却了人之本性,成为公众世俗文化的代表。这种人一旦得到权势,便想领导潮流,左右社会经济或文化局势。但大多数的下场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只有学问和历史功绩都较大,或历史罪过很大的“名流”被定格了下来,成了名流的历史代表,如孔子、曹操等。

  “替天行道,兴周灭纣”的姜子牙、“死谏”的魏征、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三人既是名流又是名士,位居宰相,却道人自守,身在“朝”,心在“野”,以一颗遁世无我之心入世救世,创造了集名流与名士于一身的完美典范。

  名士中做到了才情与品性的完美结合之人,屈指可数,而且随着人类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大融合的不断深入,名士将会越来越少,乃至慢慢消失。而名流则不仅在每个朝代都成群结队,蜂拥过来,蜂拥过去,社会越交会名流也会越多。时代一变,时尚一变,许多名流就会过时,被新的名流取代,尤其是政界和经济界名流,流变更迅速,旗帜改易更快。但也有一些带有“名士”质地的文化名流,也会与名士一样留下很好的名声,如韩愈、苏东坡、丘处机等,虽入世旺名但却最终依然保持了“士”的洁身自好这份独立人格。

  名流虽有令人敬佩的地方,但大多数情况下其言行都令名士不齿。因为名流们常常在人群里表现自我,在这种不能节制的自我表现中丧失了知识人(即“士”)的内在品性,成了偶像“稻草人”,或一种空洞的文化符号。而名士则往往四处躲避权名,人在深山僻壤,却名冠中华,真正应验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那句古话。

  《名士与名流》阅读题目

  1.下列关于“名流”与“名士”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流与名士都有一定的才气与悟性,却有着不同的人生境界。

  B.名流与名士的产生与社会和时代的变革有着密切的关系。

  C.名流与名士对社会的意义不可相提并论,前者务实,后者务虚。

  D.名流与名士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前者常常是刻意求得,后者往往是无意而得。

  2.下列对名流与名士的不同人生价值观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士能够让自己的生命脉搏与大自然或自为的生活频率一起跳动,追求内心的宁静。

  B.名流往往不甘寂寞,耐不住孤独,在自然与社会中,他们更喜欢社会和人群。

  C.名士淡泊名利,尽量远离社会的各种热闹场所,深居简出,完全是为自己而活着。

  D.名流常常抛头露面,以博取利益和名声,在进击社会的过程中往往变得世俗。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一些名流虽入世旺名却能最终保持洁身自好的独立人格,同样也会与名士一样留下很好的名声。

  B.社会大融合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人的素质普遍下降,名士自然越来越少。

  C.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许多名流往往会被新的名流取代,其原因是他们善于改易旗帜。

  D.名流因为缺少真才实学,所以往往在不能节制的自我表现中丧失人的内在品性而沦为一种空洞的文化符号。

  《名士与名流》阅读答案

  1.C

  2.C

  3.A


《人类与技术环境》阅读答案3篇(扩展8)

——笑与泪阅读答案

笑与泪阅读答案1

  泪与笑 粱遇春①

  匆匆过了二千十年,我自然是常常哭,也常常笑,别人的啼笑也看过无数回了。

  可是我生*不怕看见泪,自己的热泪也好,别人的呜咽也好;对于几种笑我却会惊心动魄,吓得连呼吸都不敢大声,这些怪弄的笑声,有时还是我亲口发出的。

  当一位极亲密的朋友忽然说出一句冷酷无情冰一般的冷话来,而且他自己还不知道他说的会使人心寒,这时候我们只好哈哈哈莫名其妙地笑了,因为若是不笑荚,叫我们怎么样好呢?我们这个强笑或者是出于看到他真正的性格和我们先前所认为的他的性格的矛盾,或者是我们要勉强这么一笑来表示我们是不会被他的话所震动,我们自己另有一个超乎一切的生活,他的话是不能损坏我们于毫发的,或者……但是那时节我们只觉到不好不这么大笑一声,所以才笑,实在也没有闲暇去仔细分析自己了。

  当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苦痛缠着,正要向人细诉,那时我们*时尊敬的人却用个极无聊的理由来解释我们这穿过心灵的悲哀,看到这深深一层的隔膜,我们除开无聊赖地破涕为笑,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我们一生忙碌,把不可再得的光阴消磨在马蹄轮铁,以及无谓敷衍之间,整天打算,可是自己不晓得为什么这么费心机,为了要活着用尽苦心来延长这生命,却又不觉得活着到底有何好处,自己并没有享受生活过,总之黑漆一团活着,夜阑人静,回头一想,哪能够不吃吃地笑,笑里感到无限的生的悲哀。

  这几种笑声发自我们的口里,自己听到,心中生个不可言喻的恐怖,或者又引起另一个鬼似的狞笑。若使是由他人口里传出,只要我们探讨出它们的源泉,我们也会惺惺惜惺惺而心酸,同时害怕得全身打鼓。

  此外失望人的傻笑,挨了骂的下人对主子的赔笑,生离永别时节的苦笑——这些笑全是“自然”跟我们为难,把我们弄得没有办法,我们承认失败了的表现,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②。

  莎士比亚的妙句“对着悲哀微笑”说尽此中的苦况,传出“笑”的悲剧的情调。

  泪却是肯定人生的表示。因为生活是可留恋的,过去的是春天的日子,所以才有伤逝的清泪。若使生活本身就不值得我们的一顾,我们哪里会有惋惜的情怀呢?当一个中年妇人死了丈夫的时候,她嚎啕地大哭,她想到她儿子这么早失去了父亲,没有人指导,免不了伤心流泪,可是她隐隐地对于这个儿子有无穷的慈爱和希望。她的儿子又死了,她或者会一声不响地料理丧事,或者发疯狂笑起来,因为她已厌倦于人生,她微弱的心已经麻木死了。

  我每回看到人们流泪,不管是失恋的刺痛,或者丧亲的悲哀,我总觉人世真是值得一活的。眼泪真是人的甘露。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常常觉得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故意去臆造些伤心事情,想到有味时候,有时会不觉流下泪来,那时就感到说不出的快乐。现在却再寻不到这种无根的泪痕了。嘟个有心人不爱看悲剧,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净化的确不错。我们精神所纠结郁积的悲痛随着台上的凄惨情节发出来,哭泣之后我们有形容不出的快感,好似精神上吸到新鲜空气一样,我们的心灵忽然间呈非常健康的状态。

  果戈里的著作人们都说是笑里有泪,实在正是因为后面有看不见的泪,所以他的小说会那么诙谐百出,对生活处处有回甘的快乐。

  *的诗词说高兴赏心的"事总不大感人,谈愁语恨却是易工,也由于那些怨词悲调是泪的结晶,有时会逗我们洒些同情的泪;所以亡国的李后主,感伤的李义山始终是我们爱读的作家。

  天下最爱哭的人莫过于怀春的少女和在情海中翻身的青年,可是他们的生活是最有力,色彩最浓,最不虚过的生活。人到老年了,生活力渐渐消磨尽了,泪泉也枯了,剩下的只是无可无不可的那种行将就木的心境和好像慈祥实在是生的疲劳所产生的微笑——我所怕的微笑。

  十八世纪初期浪漫诗人格雷在他的诗里说:

  流下也就忘记了的泪珠,

  那是照耀心胸的阳光。

  这些热泪只有青年才会有,它是同青春的幻梦同时消灭的;泪尽了,每个人心里都像苏东坡所说的“存亡惯见浑无泪”那样的冷淡了……(文章有删改)

  [注]①梁遇春:(1906—1932)现代散文家。②幡:一种窄长的旗子。

  12.“对于几种笑我却会惊心动魄,吓得连呼吸都不敢大声”,请分点概括出使作者不敢大声呼吸的几种笑的具体内容。(6分)

  13.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14.“我每回看到人们流泪,不管是失恋的刺痛,或者丧亲的悲哀,我总觉人世真是值得一活的。”作者为什么这么说?(4分)

  15.本文视角独特,立意新颖,请简要分析。(6分)

  12.(6分)

  ①当一位亲密的朋友说出冷酷无情的话时,我们只好莫名其妙地笑。

  ②当我们向尊敬的人倾诉悲苦,他却轻描淡写地加以应付时,我们只好无聊赖地笑。

  ③当我们一生忙碌,费尽心机,却不知生的意义而感到悲哀时,我们只好吃吃地笑。

  答案:

  13.(4分)

  使用了暗喻(或比喻)的修辞手法。

  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因素把我们弄得无可奈何,只好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失败。

  意思答对即可。

  14.(4分)

  作者认为泪是对人生的肯定,是人生的甘露,它能使人感到快乐,净化人们的情感,让人们的心灵呈现出非常健康的状态。

  意思答对即可。

  15.(6分)

  人生在世,哭笑本是人之常情,笑是快乐的表示,泪是痛苦的表现。但是,作者从中翻出新意:透过笑看到生的悲苦,揭示出笑的悲剧情调;透过泪看到生的快乐,揭示出泪的阳光意味。文章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立意,表现出作者的机敏与睿智。

  意思答对即可。

推荐访问:人类 答案 环境 《人类与技术环境》阅读答案3篇 《人类与技术环境》阅读答案1 《人类与技术环境》阅读答案1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