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讲话稿 >

【讲话】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上讲话组织部长精品(范文推荐)

时间:2023-05-28 10:35:06 来源:网友投稿

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上的讲话(2017年7月12日)郭文奇今天,我们召开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17年度第2次(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总结前一阶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讲话】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上讲话组织部长精品(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讲话】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上讲话组织部长精品(范文推荐)

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上的讲话


2017712日)

郭文奇


今天,我们召开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17年度第2次(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对深入推进“人才新政26条”落地落实作出安排。省委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省委李强书记提出明确要求。一会儿,敬华副省长还要作讲话,对下一步做好人才工作提出要求,大家要抓好贯彻落实。

到江苏工作时间不长。这段时间,听了人才工作面上的汇报,参加了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到连云港、无锡和苏州,还有部分省直单位作了调研。总的感觉,江苏人才工作起步早、起点高、基础好,很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切实起到了引领创新、支撑发展的重要作用。刚才,3家单位、5个设区市委组织部的主要负责同志都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从中可以看出,大家围绕学论述、谋改革、做格局、聚人才、强队伍,动了很多脑筋,下了很大功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印象比较深刻:一是责任要求具体,措施有力。围绕“人才新政26条”、111个政策点,履行好各自职责,从各个点上推进改革、谋求突破,出台实施意见,完善政策措施,做到了层层传递压力,级级狠抓落实。二是配合中心工作,借势发力。积极策应江苏发展大会、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等省委、省政府重大活动部署,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人才摸排推荐、联系对接和跟踪服务等工作。聚焦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产才融合、双招双引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三是主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各成员单位之间,特别是产业主管部门和人才办之间的协同意识不断增强、联系渠道更加通畅、合作成效日益凸显。四是加强氛围营造,宣传给力。国家有关媒体刊发专版,介绍我省人才工作。我省主流媒体开设专栏,各地各部门积极提供素材,常态化宣传人才政策,讲述人才故事,江苏人才工作的认知度、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对全省人才工作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思想,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既定的改革目标和时序进度,扎实推进省委“人才新政26条”的贯彻落实。这里,我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坚持政治引领,牢固树立正确的人才工作方向

人才问题是发展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从“根本之举”的高度来看,做好人才工作,不仅要有深厚的实践本领,更要树立坚定的政治意识、大局观念,始终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

做人才工作,要把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论述作为根本遵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20多次对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就人才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总书记作出了“两个比”的科学判断,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提出了“三个关键”的重要论断,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作出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决断,强调要学会招商引资、招人聚才并举,有时还要招人聚才优先,借鉴运用国际通行、灵活有效的办法,推动人才政策创新突破和细化落实,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极大地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人才理论,为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都要旗帜鲜明地学习好、贯彻好。

做人才工作,要把服务“两聚一高”作为中心任务。“两聚一高”,是江苏未来五年的发展取向、工作导向和奋斗指向。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人才工作,必须围绕服务“两聚一高”来谋划和推进。省委李强书记在江苏发展大会上强调,江苏发展最突出的优势、最可依赖的支撑,就是人才,要致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人才集聚高地。在省委组织部调研时强调,要继续落实“人才新政26条”,切实推动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近日,李书记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提出要集中精力下大功夫来抓好三个方面的改革:一是能够培育和强化发展动能的改革,二是能够保障民生、让群众更有获得感的改革,三是能够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的改革。第一项针对的是聚力创新,第二项针对的是聚焦富民,第三项针对的就是人才发展。我们要认真贯彻省委部署和李书记指示精神,准确把握人才在“两聚一高”新实践中的战略定位,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广泛集聚各方面人才,进一步形成人才促发展、发展兴人才的生动局面。

人才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具根本性的战略资源,更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要从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视角看人才第一资源,看到科学技术越是向前发展,人才的地位和作用越是凸显。任正非奠定了中国在国际通信领域的“一哥”地位,马云助推了电商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对开拓新领域、新技术、新产业,越来越起到关键性作用。要从经济工作的内在要求谋人才工作,看到产业的背后是人才,事业的背后也是人才,要以人才支持产业,以人才支撑事业,促进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要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所在推人才改革,认识到人才改革是最深层次的改革,要通过健全完善科学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引领和保障其他改革任务顺利完成。要从党的建设的政治高度抓人才队伍建设,认识到抓人才既是抓生产力,也是抓生产关系,人才工作也是政治工作,要坚持党管人才,最大限度地把各方面人才凝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二、把握工作重点,着力推进改革任务落地落实

体制机制是人才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面对世界创新格局、产业分工深刻调整的新形势,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契机,构建江苏人才集聚比较优势,不仅是应尽的责任,更是难得的机遇。

一是拓宽国际视野。强调人才新政,其中的“新”主要体现在哪里?我理解,除了具体举措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整体格局的跃迁,展现了聚天下英才的气魄。江苏十年引才,积累了深厚基础。下一步,要突出国际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把引才聚才的目光瞄向国际前沿,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重点做到三个接轨。理念要接轨。现在,留学人员回国比例逐年提高,外籍人才来华意愿不断升温,这里面蕴藏着丰富的人才金矿。我们应当重视这一新机遇,摸清全球顶尖人才的分布和流向,掌握人才国际流动的特点和趋势,以更加积极、开放、自信的姿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政策要接轨。赢得竞争主动权,开放的人才政策是前提。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特殊政策更具吸引力,通行政策更加便利。比如,对引进顶尖人才,“26条”提出了顶尖人才顶级支持计划、凤还巢计划、外国人才智力引进工程等特殊政策,含金量很高,关键是遵循规律,积极推动,力争早出成效。围绕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简化外籍人才办理签证和停居留手续、扩大人才国际交流便利,“26条”也提出了很多举措,这些基础工作都要一步一步推进落实,最大限度地为人才提供便利。工作要接轨。对接国际人才资源,江苏籍海外专家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要按照李书记指示精神,建立海外江苏人才信息库,加强联系对接,推动他们更好地为江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建立健全双招双引工作机制,对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做到同等对待、同步谋划、同时推进。当前,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与欧洲各国的联系交往不断加深。很多省市都抓住有利契机,比如浙江、广东等地与乌克兰、波兰等东欧国家,我省与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都在积极探索人才与经贸合作。这些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创新性强,但国内市场狭小,人才和技术输出的意愿很强,与我们正好能够彼此互补。围棋中有一句谚语,“后先有变宜从紧,彼此均先路必争”,讲的是布局落子、争夺实地的战术。对这些必争的创新实地、人才高地,我们要抢先对接、抓紧推进,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二是突出发展取向。引领发展、服务发展、推动发展,是人才工作的重心所在。“人才新政26条”提出,要推动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并特别强调围绕产业链布局好人才链。产业的根基在人才,没有创新人才的集聚,产业发展就好比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人才的舞台在产业,没有产业的集聚,人才就缺乏足够的空间施展才华、成就事业。在推动产业和人才融合发展方面,江苏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最近,中国组织人事报以一个整版,重点报道了我省这方面的经验做法。我们要把这个理念坚持下去,不断提升内涵、创新举措。要进一步推动园区与人才对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开发区已成为我省的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下半年将举办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大会,进一步推动全省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开发区的创新发展,根本上还是要靠人才。除了商务厅、科技厅等主管部门外,我们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其他部门和各设区市,都要积极策应,在人才政策支持、平台打造、资源导入等各方面给予倾斜,推动开发区打造成为人才改革先行区、产才融合新高地。要进一步推动资本与人才对接。有了资本的参与,人才和产业才能活跃起来。现在,上海、浙江、深圳等地在人才金融方面都有大胆的探索和创新。我省省级层面在推出“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等“人才号”金融产品的基础上,积极谋划与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创业投资协会合作,并借助江苏高科投集团等专业机构力量,组建人才创投联盟,将为人才企业上市、投融资搭建更便利的支持平台。各地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强与创投机构对接,完善人才金融平台,帮助人才解决创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要进一步推动“两张地图”的对接。最近我了解到,有几个市的产业部门、有关园区与人才部门合作,围绕我省重点发展的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物联网、纳米材料等产业,同步绘制产业地图和人才地图,力求摸清行业发展最领先、科学技术最前沿、创新人才最顶尖的国际国内分布。推进过程中,双方对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积极性不断提高,合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内生的、自发的,很多时候对接的障碍不是条件谈不拢,而是信息不对称,找不到相匹配的人才。要紧扣产业发展所需,注重依托社会力量,运用大数据技术,继续谋划推动两张地图的绘制工作,为产才精准对接夯实信息基础。除了高科技人才和产业,还要高度关注乡土人才和历史经典产业发展,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着重强调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在富民增收上的示范带动作用。要围绕实施乡土人才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三带行动计划”,制定特殊政策,给予重点支持,让乡土人才更好地投身乡土产业、造福乡里百姓。

三是坚持市场导向。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关键是调节政府侧,拉动市场侧,真正让市场主导人才资源配置。激活市场主体。企事业单位的主体角色不激活、作用发挥不充分,我们做再多工作都将事倍功半。一方面,要强化政策激励。按照26条”规定,加快推进简政放权,让企事业单位在人才评价、管理和录用上真正说了算。逐级建立引才奖补制度,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企事业单位,通过跟奖、跟补等方式给予支持。另一方面,要强化刚性约束。健全企业人才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将人才工作考核与产业政策兑现进行“捆绑”,推动企业成为人才集聚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实施市场评价。李强书记多次强调,人才不是在房间里打分打出来的,用人单位愿意花大价钱去雇佣的,就是人才。去年以来,组织部门从双创计划、“333”工程改起,把人才享受的薪酬待遇、创造的市场价值、缴纳的所得税收、获得的创业投资等作为重要衡量指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地各部门的人才工程也有不少,都要按照市场化理念,加快调整评价标准、评审方式。落实市场配置。市场调节之所以是高效的,关键就在于要素自由流动,资源自主配置。在打破人才流动体制机制障碍方面,步子还可以迈得更大一点。比如,选派优秀科技企业家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是江苏的一项创举,教育部多次在全国推广江苏做法。实践证明,这项探索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推动政产学研合作,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受到了企业、高校和人才欢迎。在继续深化这项工作的同时,也希望各地和其他部门加强学习借鉴,加快打破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制约,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促进人才资源有效配置。强化市场回报。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是增强人才获得感,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势所必然。省农科院改革收益分配机制,发明团队可以拿到70%的成果转化收益,极大调动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今年截至目前,该院成果转化金额已突破5000万,接近前年全年总额。希望这样的改革案例在江苏不断涌现。要大力推广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鼓励实施股权、期权、分红激励,提高人才待遇的市场竞争力,让更多的千里马竞相奔腾起来。

四是注重环境优先26条”的标题就鲜明指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贯彻落实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努力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持、打好人才发展环境牌。营造拴心留人的社会环境。前不久,中办下发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意见》。按照文件精神和李书记批示要求,我们正在抓紧制定贯彻实施意见,争取尽快报请省委研究审定,印发各地执行。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贯彻,进一步健全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加强对专家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要妥善解决住房就医、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人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高房价已经成为不少城市引进人才的障碍。前段时间,南京市推出人才安居办法,多渠道为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受到广泛关注和广大人才好评。其他地方都可以立足实际,探索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营造成就人才的创业环境。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大力加强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积极推进特色小镇打造、国际性学术会议永久落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建,以一流的平台载体吸引一流的人才。进一步健全充满活力的科研、创业和管理机制,让高层次人才能够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实施首席科学家制、项目经理制、股权激励制等接轨国际的制度机制,吸引了近200位全球高层次专家加盟,其中包括29位国内外院士,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了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30多个前沿研究所。希望各地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为全省创造出更多的集成改革、集成创新的实践载体。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吸引人才,不光是给钱、给物、给待遇,法治生态如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要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人才工作,创新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流动配置、科研管理、创业扶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加快建立人才维权快速援助机制,更好地维护各类人才和用人主体的合法权益。

三、履行主体责任,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改革作用

中央高度重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连续召开36次领导小组会议。中央出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意见,就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作出的重要部署。省委深入贯彻中央要求,出台了“人才新政26条”。在座各位都是各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重要成员,是推动改革落地落实的中坚力量,要担负起这一代人应有的责任,认真履职、积极作为,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一是顶层要设计好。各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是党委政府抓人才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要明了情况、发现问题,出好主意、当好参谋。无论省级层面,还是市级层面,针对一地一域的实际,都有一个宏观设计和整体谋划的问题。省委“人才新政26条”,从面上作了整体部署,但“26条”涉及的111个政策点,涵盖人才工作的方方面面,事关人才工作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如何让这些政策点集全国各家所长,破人才发展所难,应“两聚一高”所需,需要我们把准自身实际,摸清基层情况,下大力气去再谋划再设计,让江苏人才改革更有浓度、更有深度、更有质感。在配套政策和落实措施上,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高质高效加快推进。目前,有的部门已经制定出台了相关实施细则,有的地区结合实际出台了自己的人才新政,其他部门和地区要主动对标、加速行动,拿出具体的办法来。

二是机制要运行好。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能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关键要把工作机制构建好、运行好。一方面,要健全联动机制。今天的人才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协调联动。我们每季度召开领导小组(扩大)会,实际就是搭建一个相互学习、互相推动、共同促进的联动平台,让大家共同分享推动人才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做法。改革是破与立的过程,必须在联动配合中实现整合、释放效应。各部门要加强横向之间的协作配合,打破本位主义思想,相互支持,共同给力,推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工作系统化、整体化水平。比如人才投入,26条”规定产业类引导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工作,财政厅为此作了很大努力和积极推进,其他产业主管部门也要有所行动。还要强化纵向联系,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的协调联动,努力争取政策倾斜和支持;加强对下级部门、主管单位的联系指导,推动政策在受众面落地落实。另一方面,要强化督察机制。“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落实绝不是按下开始键后等结果,而是需要全过程监控。中央高度重视督察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要求对改革进行“三督三察”,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并强调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年初,省委把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列入今年重点督察任务之一,将于第三季度组织开展专项督促检查。现在每个季度的领导小组(扩大)会,其实也是督察的一种形式,让大家集中晒一晒做法、比一比成效。各地、各部门也要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人才新政推进落实情况的督察,该传导的压力要传导下去,该突破的关节要有力突破,真正打破改革梗阻,打通改革之路。

三是责任要落实好。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施工高峰期,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也是如此。责任是否落实到位,要用硬尺子来衡量。要看“一把手”有没有亲自过问。改革是“一把手”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查。省委李强书记经常过问“26条”贯彻落实情况,加强督促指导,给大家放了样子,带了好头。各地、各部门“一把手”是否亲自过问、亲自谋划、亲自推进,情况大不一样,效果也大不一样。要看人才有没有获得感。改革成效如何,不是简单看发了多少文件、开了多少会议,关键看用人单位有没有融进来、动起来,人才有没有获得感。职称评审是否下放到位、科研经费能否用得起来、科技成果能否转得出去、科研人员能否顺利兼职兼薪、股权期权有没有成为激励手段,这些都是用人单位和广大人才普遍关心的重点焦点问题,要下力气切实解决。要看人才工作有没有争先进位。人才工作可量化、可比较,各项指标排名情况一目了然。比如,从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人数来看,我省总体上始终保持位居前列,但“青年千人”方面,浙江大学连续两年以33人、40人高居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榜首,而我省所有高校这两年一共才入选48人、49人,入选的人数和占比都不高,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要举一反三,认真对比对照,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补差补短,确保我省各个领域、各个板块人才工作在全国的位次不降、排名不落、影响不掉、成效不减,以各条块人才工作的领先继续保持全省人才工作的领先。

同志们,做好人才工作意义重大,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任重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进全省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推动“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坚实支撑,以全新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推荐访问:讲话 组织部长 会上 【讲话】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上讲话组织部长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