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事迹材料 >

观摩交流材料(2022年)

时间:2022-08-08 09:4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摩交流材料(2022年),供大家参考。

观摩交流材料(2022年)

 

  认清形势 攻坚克难

  转变观念 开拓创新 立足现状 夯实基础

  提升内涵 再创佳绩

 --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XX 中心小学

  二〇一二年十月 十三日

  一、XX 中心小学地处 XX 乡朱家墩村, 于 1999 年新建, 2002 年正学校基本情况:

 式投入使用, 学校占地面积 12734 平方米, 校舍建筑面积 1337 平方米。

 现有学生 300 人, 寄宿生 171 人, 来自我乡 10 个村, 教学班10 个, 教职工 24 人。

 ( 此处对教师学历和职称结构、 教学成果做一简介)

  近年来, 为了让山里娃也像城里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 我们积极转变教育观念, 大胆调整工作思路, 开展了教育信息“班班通”建设工作, 并取得初步成效。

 今年 9 月 4 日 , 市国土资源局带着支持山区教育发展的深情厚意, 为学校捐赠电脑 3 台, 投影仪 9 套, 电子白板1 套, 一所富有现代教育气息的学校在 XX 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可喜的教育变化成为 XX 基础教育的一扇靓丽的窗口。

 二、 具体做法:

 ( 一)

 求真务实, 狠抓教育教学质量。

 (1)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依法治教显规范, 落实课标谋发展。

 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依据课程设置标准, 合理制定学校的教学计划, 保证开足开齐各类课程, 副课教学实施转正,视副课为主课发展的动力杠杆和素质教育有效实施的前提与保障。

 学期初, 教师制订教学计划, 在熟悉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 认真制订本学科教学计划。

 期中抓常规检查这一主线, 进行各类检查,学校领导听随堂课,同时进行各门学科的质量抽测,并及时进行反馈,同任课教师一起分析原因, 寻找改进措施。

 期末, 每位教师形成一份翔实的总结, 再进行深入交流, 总结先进经验, 提高推广。

 通过各个环节的精细化落实, 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目 标的全面实现。

 (2)立根原在破岩中,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足课堂求创新, 提高效率为根本。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对确保学校教学工作规范有序、 顺利开展起到根本保障作用。

 针对边远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特点, 我们因地制宜, 开拓创新, 努力寻求适合学校现状的内涵发展之

  路。

 树立至高的质量意识,教导处对各学科进行质量整体详尽的分析,然后下发到各学科组, 让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具体情况了如指掌, 同时督促老师认真科学地做好质量分析工作, 以促进老师强化质量意识, 端正教学态度, 反思教学实践, 调整教学策略。

 (3)一枝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加大校本研训力度,促进教师群体发展。

 1、 校本教研繁花似锦。

 充分利用两周一次的研讨活动, 收集、反馈实验教师先进经验和做法, 以及普遍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总结推广科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建成小规模的教学思路和观点的辩论会、 交流会、 磋商会, 以促进教师因地制宜, 取长补短。

 2、 精心打造优良师资。

 重点加强以“敬业爱生、 尽职尽责”为核心的师德师风建设。

 抓好“铸师魂、 塑形象”的工程建设, 使师德建设有形化、 规范化。

 为此, 学校教导处对全体教师的写字基本功进行扎扎实实的培训,同时督促老师练习三笔字,按时按量完成好写字任务,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书法比赛。

 通过活动锤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 加快转变教学模式。

 我校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班班通’建设为重点, 引现代教育技术‘活水’, 推动山区教育快速、 健康、 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 以“抓配置, 夯实教育基础; 抓培训, 提升教师能力;抓教研,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抓应用, 提高教育质量”为指导思想,力争把教育信息化工作当做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有力杠杆。

 对于山区的孩子来讲,狭窄的环境使他们有时无法驾驭新教材的一些教材内容, 那么老师可以应用有利的教育信息化设备, 把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 利用形象的动画设计, ppt 图片展示来教学, 弥补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使学生很容易接受并加深理解, 从而提高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4)春风香凝千点绿, 秋风叶改万枝红——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近年来, 我们始终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积极响应教育局教研室关于课堂教学增效年的各项活动, 扎实开展教研活动, 着力提高课堂教

  学效益,第一时间召开了“课堂教学增效年”动员大会,认真学习了 BB县教育局《关于开展课堂教学增效年活动的实施意见》 和《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开展联片教研活动的安排意见》,《XX 中心小学 2012 年学校工作计划》, 围绕“课堂教学增效年”活动主题, 着重制定了我校的教学工作。

 采取“推门听课”的形式了解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 并及时开展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 为进一步落实“课堂教学增效年”活动, 我们真诚邀请黄羊川中心小学三名骨干教师赴 XX 开展双向教研交流活动, BB 县城关二小的三位骨干教师为我们传授先进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及时将教研动态撰写了教育简报。

 ( 二)

 规范管理,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 领导班子团结协作。

 学校领导班子工作在校委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 坚持学习制度,每月 一次中心组学习,每次班子例会都有一名成员主持有关教育理论的学习, 做到依法治校, 依法执教。

 2、 向“管”字要质量。

 学校教学质量高与否, 关键在管理者的管理意识、 管理方法、 管理能力、 管理措施是否有效和有力, 为此, 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①实行超前备课, 教导处对老师上课前的教案要实行抽查, 无教案或准备不充分者不许进教室上低效课或无效课。

 ②对教师“六认真”的管理必须要落到实处, 对教师的工作纪律、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必须从严,要严格落实教师和班主任目 标责任制和考核制。

 ③严格实行考勤, 工作期间不能随意出校门。

 继续实施夜间集中办公。

 集体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④严把“四个关口” , 落实“四字”要求。

 一是严把集体备课关, 制定集体备课活动流程, 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督查, 突出一个“细”字。二是严把课堂教学关, 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 合作、 探究,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分层施教, 建立课堂教学监控机制, 突出一个“新”字。三是严把作业批、 评关, 作业要精选、 精编、 精练, 认真批改, 讲评到位, 作业和试卷的批改要做到有发必收, 有收必看, 有看必批, 有

  批必评, 有评必补, 有错必纠, 任课教师要建立错题档案, 抓实学生的错题订正, 保证堂堂清, 突出一个“严”字。

 四是严把辅导关, 要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 实现培优拔尖和查漏补缺两不误, 突出一个“勤”字。

 3、 在“教”字上下功夫。

 我们要求:

 ①课前备课必须充分;

 ②讲课必须“清、 准、 透、 活” ;

 ③每堂课讲课时间不得超过 30 分钟;

 ④课堂纪律必须良好;

 ⑤课堂结构必须完善;

 ⑥教学行为、 教学语言、 教学过程必须规范和严谨。

 4、 在“学”字上抓落实。

 ①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决不允许满堂灌的现象再出现。

 ②在指导学生学的问题上要有一套可操作性强的计划和步骤,比如说:

 如何听课, 如何作笔记, 如何审题, 如何强化记忆, 如何做作业, 如何利用时间, 如何纠错, 如何作图, 如何观察, 如何拟作文提纲, 如何制作学习卡片等等。

 ③强化练习, 规范训练。

 5、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 着力提高教学水平。

 第一, 把功夫下在课前。

 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 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 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 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精心备课。

 必要时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

 备详细教案、 备教学目 标、 备教学环节、 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 备教法和学法、 备板书设计, 必须严格做到“六个统一” , 即统一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教学进度、 教学资料、 测验考试和教学目 标。

 第二, 把力量放在课内。

 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 必须遵守几点原则:( 1)

 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 标;( 2)

 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

 必须当堂检查、 反馈和巩固。

 6、 优化学校管理, 树立良好形象。

  实施科学管理, 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和品味。

 我校注重加强和改进学校教学常规管理, 制定一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管理办法, 建立了民主开放的管理模式, 对教师进行全面的分层次的管理, 对学生进行全面管理, 管理中力求体现科学性、 形成性、 自主性、 激励性, 使其出现良好的运转机制。修改和完善历年来的管理制度,坚持制度管理,民主管理, 人本管理, 做到“精、 严、 细、 实、 新” , 教学秩序井然。

 ( 三)

 与时俱进,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2009 年 3 月 , 学校多方筹资 10 余万元, 实施了教育信息“班班通”工程, 成为全市第一所实现 “班班通”的学校。

 为中心小学本部 22名教师每人配备笔记本电脑 1 台, 建成电子备课室 1 个。

 六个年级 9个班每班配备 34 英寸数字电视 1 台。

 铺设完成了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 教室内无线连通, 办公室有线接入, 建成多媒体背投教室 1 个,25 台计算机能够在校园里同时异地上网, 实现校园内网络无盲点。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 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 建立了容量达400G 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2012 年 9 月 AA 市国土资源局带着支持教育发展的深情厚意,为学校捐赠电脑 3 套, 投影仪 9 套, 电子白板 1 套, 学生高低床 70套。

 实现办公自动化。

 减轻教师负担, 提高了工作效率。

 每间教室都能实现无线上网、 演示课件、 网络资源共享和视频节目 播放。

 数字化校园建设初具雏形, 所有教学班能够同时开展信息课,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 学校现代化建设有了跨越式发展, 真正实现城乡教育公平。

 ( 四)

 立足现状, 全面服务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多是我校面临的一个难题, 为此, 我校针对寄宿学生多的特点, 强化寄宿管理, 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为每一位寄宿学生创建一个温暖的“家” , 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办学效益。

 1、 有利于农村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寄宿后可以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的现代化、 信息化、 多媒体化相结合的优质教育资源。

  2、 有利于学生家长创业发展。

 进入寄宿学校就读的学生实行封闭式周托管理, 学校配备专职班主任负责学生的生活及课后学习, 家长可以放心外出创业, 发家致富, 提高家庭收入。

 3、 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优质教育资源配置, 适度的群体竞争态势, 加上科学的管理服务体系, 必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4、 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我校信息化教学走在全县前列,电教室、 实验室、 留守室、 音乐室、 体育室、 德育室、 图书室, 多功能室健全。

 本科生 3 人, 大专生 15 人, 专职英语教师 6 人, 能够开足开齐全部课程。

 丰富的教学资源, 雄厚的师资队伍, 完全能够胜任教学任务, 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 五)

 防微杜渐, 构建安全长效机制。

 “生命不保, 谈何教育, 安全责任, 重于泰山。”学校处理好 “安全”和 “教学”的关系, 以“教学”为中心,“安全”为保障, 让安全工作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

 1、 领导重视, 增强意识。

 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关键首先在领导的思想重视程度,因此学校领导树立了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 务必做到安全工作“警钟长鸣” 。

 校长牢固树立“安全第一” 、“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 把安全工作贯穿于学校日 常之中。

 2、 健全机制, 规范管理。

 ( 1)学校制订完善 《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措施》、《班级安全公约》、《缺勤学生追踪制度》、《定期消毒制度》、《隐患排查制度》、《安全协议书》、《刀具检查制度》、《班级路队制度》、《校外人员进校准入制度》、《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制度》、《集会、 会操安全管理制度》、《师生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门卫安全管理制度》、《校内公共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制度》、《教室安全管理制度》、《体育活动、 体育教学安全制度》、《学校学生日 常安全管理制度》、《家校联系制度》 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并组织师生学习, 做到宣传教育、 启迪约束, 确保有章可循, 依章办事。

  ( 2)

 健全教师自律机制。

 教师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工作纪律,强化师德修养, 加强自律意识, 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自觉维护学生的人身权益。

 ( 3)

 建立各类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制定《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防震减灾应急预案》、《防范暴力预案》 等, 定期进行火场逃生、 地震撤离、 洪灾转移等演练活动, 不断改进, 不断完善, 形成一套科学的应急处理机制。

 ( 4)

 实行“三查一报一整改”的安全管理制度, 即“月 查” , 每月 一次学校大型安全检查, 建立台帐。“周查”每周由学校领导、 值周教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日 查” , 每天由各班进行安全自查, 并分月 、 周、日 进行报告, 有问题必须三天以内进行整改到位。

 ( 5)

 实行“五制”安全管理办法, 即:“首节责问制” ,“护导护送制” ,“课堂登记制” ,“特事特办制” ,“首遇负责制” 。

 3、 加大宣传, 以理导行。

 为了加大学校安全管理力度, 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我校安全工作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强化宣传工作, 以宣传阵地为平台, 多途径强化安全宣传教育

 4、 排查隐患, 防患未然。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学校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 ...

推荐访问:观摩交流材料 观摩 材料 交流